保通道路贝雷桥试验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9510106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保通道路贝雷桥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保通道路贝雷桥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保通道路贝雷桥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保通道路贝雷桥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通道路贝雷桥试验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水电站XXX工程(合同编号:XXX)XXX水电站保通道路贝雷桥试验方案XXX有限公司XXX项目经理部XXX年XX月XX日审 批:校 核:编 写: 目 录1 贝雷桥概况12 荷载试验12.1 试验目的12.2 试验内容12.3 试验设备22.4 检测依据22.5试验车辆22.6静载试验32.6.1加载方案32.6.2加载程序42.7静载试验42.7.1 加载原则42.7.2 控制截面42.7.3 试验工况52.7.4 测点布置62.8 温度观测62.9 试验的注意事项62.10 非正常终止试验条件62.11 车辆调度63 安全保障及环境保护73.1 安全保障措施73.2 环境保护措施71

2、贝雷桥概况排导槽EL2112m高程保通道路贝雷桥采用200型贝雷桁架编组,具体参数如下:桥型结构:单跨桥,三排单层加强30.48m。工程设计安全等级 :临时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两年。 钢桥通行要求:单车道单车通行。 设计行车速度 :15km/h。 桥面宽度 :约4.2m。 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汽车-60t,挂车-120。 桥上纵坡 :平坡(双向)。 桥上横坡 :平坡。 图112 荷载试验2.1 试验目的1、检验该桥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2、判读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评价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标准;3、通过荷

3、载试验以及结构固有模态参数的实桥测试,了解桥跨结构的动力性能,以及各控制部位在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4、进行梁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评估;5、为桥梁运营的安全性提供技术依据,并为今后桥梁维护、管理提供原始资料。2.2 试验内容(1)静载试验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对控制截面的挠度测试,可以考察桥梁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主要测试截面和测试内容为:1、跨中最大正弯矩的挠度;2、墩台沉降。 (2)动载试验跨中截面C处的挠度、1/4截面A处的挠度、3/4截面B处的挠度。2.3 试验设备水准仪一台(或者具有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例如全站仪等)。总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载重车辆一辆。序号名称型号检

4、定日期备注1卷尺5m/2水准仪(全站仪)/3载重车40t/2.4 检测依据(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1-2011(4)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5)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6)公路桥梁荷载试验人民出版社 2003.11(7)军用桥梁设计准则GJB1162-912.5试验车辆本次试验采用600kN双后轴载重车加载,见图2-5。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轴距:前轴距中轴3.5m;中轴距后轴1.3

5、5m;2) 轴重:前轴120kN;中轴240kN;后轴240kN。240kN240kN120kN图2-5 加载车轴重及尺寸示意图2.6静载试验2.6.1加载方案根据影响线及在结构最不利的受载位置进行加载布置。本次试验采用600kN双后轴载重车加载。加载车在桥跨上的平面布置详见图2-6-12-6-2。试验工况1-检验对称荷载下产生最大正弯矩时的承载能力。试验车具体位置如图2-6-1所示。图2-6-1工况一试验车布置示意图试验工况2-检验承受偏于路线外侧荷载产生最大正弯矩时的承载能力。试验车具体位置如图2-6-2所示。图2-6-2工况二试验车布置示意图试验工况3-检验桥墩附近截面对称荷载下产生最大

6、负弯矩时的承载能力。布置位置见工况1。试验工况4-检验桥墩附近截面承受偏于路线外侧荷载产生最大负弯矩时的承载能力。布置位置见工况2。2.6.2加载程序采用车辆加载于桥面的测试截面处,并采用预加载+完全加载方式,实现控制截面的设计内力,达到加载效果;同样,卸载也采取完全卸载的方式。用于加载的车辆,在加载前进行称取前、后轴实际重量,以保证加载重量的准确性。在正式加载试验前,进行预加载试验,预加载的载荷取50%的最大试验载荷,以检查试验仪器的工作状态,检验试验设备的可靠性,并可以使贝雷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消除支点沉降、支座压缩等非弹性变形。每次加载、卸载持续一定时间后进行观测,以使结构的反应能够充分

7、地表现出来。试验时每级载荷持续时间不小于15min后进行观测;卸载后观测残余变形、残余应变的时间间隔不小于30min。加载步骤: 将加荷完成的车辆驶在控制截面处; 持荷三分钟后读取控制截面挠度,将相关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是否满足停止加载条件,如果不满足,重复和,如果满足,该工况停止加载。2.7静载试验2.7.1 加载原则根据有关试验规定,本次动载加载分别是设计荷载的50%(300KN)、80%(480KN)、100%(600KN),各工况下试验所需加载重量,将根据设计标准活荷载产生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原则等效换算而得:式中:静力试验荷载效率系数;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

8、算值;设计标准活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不计冲击作用时);设计取用的冲击系数。2.7.2 控制截面动载试验控制截面位置见图2-7-1。根据贝雷桥贝雷片的受力特点和受力性能,本次试验主要完成以下试验项目:1) 跨中截面C处的挠度;2) 1/4截面A处的挠度、3/4截面B处的挠度;3) 对各种荷载情况下,在以上几个位置往返各测一次挠度。图2-7-1 控制断面布置示意图2.7.3 试验工况动荷载试验共设3个试验工况,见表2-7-3。表2-7-3 静载工况及效率系数一览表工况控制截面控制项目加载重量效率系数加载方式1跨中截面C挠度300KN正载21/4截面A挠度300KN正载33/4截面

9、B挠度300KN正载4跨中截面C挠度480KN正载51/4截面A挠度480KN正载63/4截面B挠度480KN正载7跨中截面C挠度600KN正载81/4截面A挠度600KN正载93/4截面B挠度600KN正载2.7.4 测点布置测点布置如图2-7-4所示。图2-7-4 控制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2.8 温度观测试验选择在温度较为稳定时段进行,试验过程中对温度进行记录。2.9 试验的注意事项(1)试验在白天温度变化相对稳定的时段进行;(2) 试验在荷载试验前必须对所有的加载车辆进行称重;(3) 量测仪器的精度要求:用于静载测量的不大于预计测量值的5%,用于动态测量的不大于预计测量值的10%;2.10

10、 非正常终止试验条件同一级荷载内,结构在最后5分钟内的变位增量小于前一个5分钟内变位增量的15,或小于所用量测仪器的最小示值,则进行下一级荷载(加载或卸载)。为防止桥梁结构因加载不慎而发生意外损坏,一切加载均在总指挥的指令下按试验方案拟定的加载程序进行,试验中工况均采用2级加载方案,一旦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则中止加载:(1)控制测点变位超过规范允许值时;(2)当加载时,若结构裂缝的长度、宽度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缝宽超过允许值得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影响时;(3)发生其他损坏,影响桥梁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时。2.11 车辆调度试验车辆进场后停放在贝雷桥附近道路上。车辆由调度员统一指

11、挥,调车速度小于5km/h,以免对桥梁结构产生额外的冲击。3 安全保障及环境保护3.1 安全保障措施(1) 所有进入现场的试验人员和非试验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安全带;(2) 为了防止结构意外损坏,每个工况车辆需逐辆加载,待挠度示值稳定后才可加载第二工况重量;(3) 须指定专人从事试验现场秩序维护和安全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试验区域,并组织管理好非直接参加试验人员;(4) 试验车辆须由专人指挥,按制定工况和路线行驶;(5) 试验设备须安排专人守护,禁止非专业人员接触。3.2 环境保护措施(1) 不乱丢废弃材料,废弃材料集中后带出试验区;(2) 不乱丢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后带出试验区;(3) 加载车辆应保证车况良好,车况不良及漏油都不得上桥。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