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交流材料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19490158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交流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强化环境整治 保护良好生态全力打造最合适人居的生态家园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XX县是全省典型的集山区、边区、老区和少数民族汇集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又是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XX人民的“大水缸”。近年来,XX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定不移地实行“生态立县”战略,以创立国家级生态县为龙头,以打造“最优人居环境、最美生态家园”为载体,以加强村庄整治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动珊溪库区周边环境整治,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推动生态型产业发展,努力走具有山区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全县合计建成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个、新社区3

2、个和市级整治村182个。重要做法:一、坚持规划先行,乡村整治建设有序展开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区域、城乡发展,以专项规划指引村庄整治建设,从主线上提高村庄整治建设水平。1.立足区域定位,科学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省市对于XX区域功能定位规定,以生态功能区为根据、以环境容量为基本、以总量控制为手段,编制了XX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划定严禁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等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目的、污染总量控制和产业进入规定,其中将珊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功能区等4大区域划入严禁准入区,将XX西北飞云江流域水源修养功能区等5大区域划入限制准入区,这两大类区域占全县陆域面积的96.06

3、%,为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开发运用生态资源提供了根据。2.立足城乡统筹,精心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着眼于城乡发展布局调节,完毕XX县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形成“一主一次,两轴四片”的城乡空间发展构造,明确发展定位,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显特色等规定,以构筑中心镇、中心村为平台,着重抓好各个层次规划修编,共完毕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城乡给排水专项规划等规划100多种,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发展方向及农村环境整治重点。3.立足村庄特色,认真修编村庄规划。委托省环科院编制XX县农村环保规划,加大对村庄规划工作的指引和推动力度。坚持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规定,根据

4、区域位置、创立基本和经济条件等实际,充足考虑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的需求,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产业发展、基本建设、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完毕121个村庄规划修编,指引村庄在整治建设中实现富民强村。二、坚持统筹发展,美丽生态家园展露雏形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下大力气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游宜发展的生态家园。1.突出以生态乡镇创立为载体优生态。坚持把省级生态县创立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整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新农村建设、小流域治理、库区环境整治等资源,同步县财政对列入省市级生态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立的分别补贴40万元和20万元,全力推动生态乡镇创立。目前,全县合计创立省市级

5、生态乡镇29个、市级生态村71个。2.突出以人口重新分布为龙头抓统筹。按照“1/3左右人口外出创业、1/3左右人口集中县城、1/3左右人口集聚中心村镇”的思路,科学引导35万山区人口再分布,增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行“农民知识化”工程,切实提高农民外出创业就业能力,仅去年全县就完毕各类农民技能培训1.1万人、获证率86%,获证后转移就业8975人。大力实行“小县大城、小乡大镇”战略,有序实行司前“一镇带三乡”等中心镇哺育工程,峰门乡、黄桥乡整乡搬迁工程进度加快。同步,大力加强中心村建设,加快偏远乡村群众下山脱贫步伐,目前合计建成下山移民点(社区)272个,下山搬迁1.7万户、7万多人。3.突出

6、以基本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功能。对照争创省级生态县规定,大力推动环保基本设施建设,今年重点推动7个集镇生活污水集中解决设施建设,加强乡镇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力求城乡生活污水集中解决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到90%。同步,把村庄整治建设与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问题解决等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完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本设施建设,整体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改善。4.突出以生态产业哺育为方向促民富。我们既通过村庄整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又为农民创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做到既“美村”又“富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计建成无公害农

7、产品基地10.4万亩、林产品基地19.1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5.7%,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达42个,生态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新58省道沿线及重点景区周边,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农家乐”,以点带面拓宽乡村旅游创业路子,全县合计建成特色农家乐78家。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共哺育来料加工经纪人222人,发展来料加工点221个,带动全县近2万人“在家就业”,合计实现加工产值5.6亿元、加工收入8414万元。三、坚持联动整治,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突出区域重点,全力推动珊溪水库库区、生态源头地区的农村环境整治,联动推动村庄环境

8、卫生整治,打造最优人居环境。1.联动推动库周环境整治。严格实行XX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强化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执法监督管理,全县三大水系地面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划定的功能区规定,各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大力推动珊溪水库库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到100%;坚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农村户用沼气等项目为载体,合计建成珊溪库周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整治项目113个。2.联动推动连线成片整治。针对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实行清洁家园行动筹划,突出抓以改水、改路、改厕,清垃圾、清溪流、清老旧房,净化、绿化、亮化为重点的“三改、三清、三化”工程

9、。坚持把实行村庄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工作载体,分别在岭北、松洋、仙稔等乡镇全面实行,保证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干净一片”。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01个村建成农村生活污水解决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解决行政村覆盖率71.5%。3.联动推动特色村庄哺育。坚持把“富民美村、生产发展”贯穿于村庄整治始终,结合本地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等内容,努力建设发展功能较完善的特色村庄。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泗溪镇以廊桥为主题,在整治中创立“廊桥文化特色村”;九峰乡挖掘红军纪念馆等红色遗迹,创立“红色旅游特色村”;岭北乡村尾村依托本地的千年古道、古廊桥

10、等“五古”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村”。四、坚持常抓不懈,长效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加快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持以目的管理为龙头,发动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推动。1.创新目的管理机制,全力推动村庄环境整治。坚持把环保和生态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年度目的管理重要内容,由县委、县政府对乡镇、部门进行目的管理,再由各乡镇对村级进行目的管理,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动生态建设和村庄环保工作。按照年初订目的、年中抓督查、年终强考核的工作规定,不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及时贯彻整治措施,切实加强推动村庄环境整治的全程监管。强化目的考核成果运用,乡镇目的考核成果与干部使用、评优评先

11、、福利待遇相挂钩,村年度工作目的考核成果与扶持村的资金、项目、政策和村干部报酬补贴、政治待遇相挂钩。2.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抓好环境卫生管理。针对巩固整治建设成果困难的共性问题,我们把集中性整治建设与长效性管理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县财政每年安排配套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坚持把中心集镇环卫管理、村庄环境卫生管理相结合,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统一解决”,并加大片区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逐渐向片区集中解决过渡。引导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实行村干部分片包户联系制度,强化村民对环境卫生管理的义务和责任,摸索建立“思想教育、村规民约、市场机制”三位一体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3.创

12、新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凝聚整治建设合力。由于欠发达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我们按照“整合力量、统一协调、集中共建”的规定,积极整合多种资源,实行捆绑管理使用、综合配套投入,形成多渠道村庄整治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广泛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积极引导外出创业人士参与村庄整治,切实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仅农民个人合计义务投工2.97万天、出资554万元。同步,积极推动“绿色系列”创立活动等多种形式,共建成省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7所,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普及率96。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的精神,紧紧环绕“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的总体规定,加快推动“生态屏障、生态经济、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把XX建设成为“浙江的生态明珠,XX大都市的生态屏障和后花园”,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备注: (联系人:包伟平 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