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器减法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9480458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法器减法器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加法器减法器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加法器减法器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加法器减法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器减法器(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加法器、减法器运 算 放 大 器 放 大 电 路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电子培训 项 目: 加 法 器 老 师: 袁 秀 红 姓 名: 高 书 杰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目 录一、实验目的3二、实验设备3三、实验原理31.加法电路3(1) 反相加法电路3(2) 同相加法电路52.差分放大电路6四、实验过程71.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7(1)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直流测试电路

2、7(2)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交流测试电路16(3)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动态范围测试22 2.单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29 3.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29(1) 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直流测试电路29(2) 双电源同相加法器交流测试电路374. 单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425.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43(1)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直流测试电路43(2)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交流测试电路506. 单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56五、实验结果57六、实验心得57 加 法 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运算放大器线性电路的设计方法。2.熟悉掌握Multisim软件对运算放大器进行仿真的用法及仿真分析的方法。3.能正确判断和分析电路在仿真中的故障并

3、正确解决。4.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表1序号设备、材料数量备注1计算机1台2Multisim软件1套三、实验原理.加法电路(1)反相加法电路反相加法器电路是根据“虚断”和“虚短”的概念,运用节点电流法推导而出。由“虚断”可得 ;再根据“虚短”可得,;。图1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反相加法电路亦可以由叠加原理进行推导,为平衡电阻,阻值为输入端所有电阻的并联值。(2)同相加法电路同相放大器的推导与反相放大器类似,同样使用“虚断”和“虚短”的概念,可由叠加原理和节点电流法推导而出:; ;令,解上式得;当时,有。图2 同相加法运算电路 2.差分放大电路(减法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是使用“虚断”

4、和“虚短”的概念,由叠加法推导而出: ; ; 又因为,整理后得: ; 当,时有。图3 差分放大运算电路四、实验过程1.双电源反相加法器(1)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直流测试电路在电脑中运行Multisim软件并新建仿真文件,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系列中的LM358AD,选用E24系列的电阻,设定运算关系:,输入阻抗,电源为Ec为V,负载阻抗,信号为的直流稳压电源。搭出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当时图4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5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

5、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初步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当时图6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7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再次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当时图8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9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基本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时图10 双电源反

6、相加法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11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2)双电源反相加法器交流测试电路在电脑中运行Multisim软件并新建仿真文件,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系列中的LM358AD,选用E24系列的电阻,设定运算关系:,输入阻抗,电源为Ec为V,负载阻抗,信号。搭出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原理图。当的正弦波时图12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的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13 ,为频率,

7、有效值的正弦波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14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的仿真示波器读数 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运行正常,设定的运算关系能够实现,波形输出正常放大没有失真。且误差较小。当的正弦波时图15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的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16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17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的仿真示波器读数 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运行正常,设定的运算关系能够实现,波形输出正常放大没有失真。且误差较小。(3)双电源反相加法器动态范围测试在电脑中运行Multisim软件并新建仿真文件,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系列中的LM3

8、58AD,选用E24系列的电阻,设定运算关系:,输入阻抗,电源为Ec为V,负载阻抗,信号,改变的幅度,搭出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原理图,测量该加法器的动态范围。图18 动态测试原理图根据理论计算,输出波形峰值最大为5V,换算后得输入有效值最大为1.76V,此时,输出应在饱和状态。为了验证理论正确性,在电路中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19 输入为1.76V时动态测试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20 输入为1.76V时动态测试的仿真示波器读数由示波器可见,在1.76V的时候,波形出现了失真,上波峰的最大值为3.9V。明显可以发现有一定的直流电压作用在平衡点上,运算放大器存在零点漂移

9、现象。由上波峰的最大值为3.9V可以推出输入最大有效值为1.37V。而在实际的仿真中发现饱和电压为1.40V。图21 输入为1.40V时动态测试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22 输入为1.40V时动态测试的仿真示波器读数为了进一步了解运算放大器的零点漂移现象,又进行了下组仿真,设定输入交流电压为1pV,可以近似看成0V的输入,查看输出波形。图23 输入为1pV时动态测试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24 输入为1pV时动态测试的仿真示波器读数仿真表明电路存在一个约为17.5mV的零点漂移。另外其他的多次仿真数据如下表。表2序号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备注11pV1.96pV存在17.5mV的漂移21uV1.

10、96uV漂移现象仍严重31mV1.961mV漂移现象开始减小41V1.961V漂移现象可以忽略51.40V2.742V饱和状态61.7V3.199V失真2.单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 单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在多次的仿真后发现其各种特性与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极其相似,虽然在稳定性和误差方面略微不如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但并不对整体产生影响。所以,就不再进行累述。3.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1)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直流测试电路在电脑中运行Multisim软件并新建仿真文件,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系列中的LM358AD,选用E24系列的电阻,设定运算关系:,电源为Ec为V,负载阻抗,信号为的直流稳压电源。搭

11、出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当时图25 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26 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初步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当时图27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28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再次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当时图29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

12、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30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基本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时图31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32 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2)双电源反相加法器交流测试电路在电脑中运行Multisim软件并新建仿真文件,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系列中

13、的LM358AD,选用E24系列的电阻,设定运算关系:,电源为Ec为V,负载阻抗,信号为的直流稳压电源,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交流电压源。搭出双电源反相加法器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当,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波时图33 ,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波时的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34 ,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波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35 ,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波时的仿真示波器读数 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运行正常,设定的运算关系能够实现,波形输出正常放大没有失真。且误差较小。当,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

14、为1V的正弦波时图36 ,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波时的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37 ,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波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38 ,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1V的正弦波时的仿真示波器读数 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运行正常,设定的运算关系能够实现,波形输出正常放大没有失真。且误差较小。4.单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 单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在多次的仿真后发现其各种特性与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极其相似,虽然在稳定性和误差方面略微不如双电源同相加法器电路,但并不对整体产生影响。所以,就不再进行累述。5.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1)双电源差分放大直流测

15、试电路在电脑中运行Multisim软件并新建仿真文件,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系列中的LM358AD,选用E24系列的电阻,设定运算关系:,输入阻抗,电源为Ec为V,负载阻抗,信号为的直流稳压电源。搭出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当时图39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40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初步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当时图41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42

16、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再次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当时图43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44 双电源差分放大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基本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时图45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时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46 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由于均为直流电压,所以并未使用示波

17、器,数据不够精确,但从万用表的读数中依旧可以看出设定的运算关系确定能够实现,误差较小。(2)双电源差分放大器交流测试电路在电脑中运行Multisim软件并新建仿真文件,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系列中的LM358AD,选用E24系列的电阻,设定运算关系:,输入阻抗,电源为Ec为V,负载阻抗,信号为的直流稳压电源,是频率为1KHz,有效值为0.5V的正弦交流电压源。搭出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当的正弦波时图47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的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48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49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

18、时的仿真示波器读数 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运行正常,设定的运算关系能够实现,波形输出正常放大没有失真。且误差较小。当的正弦波时图50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的原理图接入仿真仪表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并进行仿真。图51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仿真仪器接法及万用表读数图52 ,为频率,有效值的正弦波时的仿真示波器读数 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运行正常,设定的运算关系能够实现,波形输出正常放大没有失真。且误差较小。6.单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 单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在多次的仿真后发现其各种特性与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极其相似,虽然在稳定性和误差方面略微不如双电源差分放大器电路,但并不对整体产生影响。所以,就不再进行

19、累述。五、 实验结果利用ultisim仿真软件,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种基本运算电路(加法器、减法器)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后,证明了电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进一步确认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工作范围,对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六、实验心得有了上一次培训的适应,在这次的培训中,我更加适应了这种项目式的教学模式,虽然学的都是我们大一就学过的东西,但是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对这些知识的领悟更加深刻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在仿真测试的过程中,有几次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将正负电源接反而导致仿真失败,不能进行电压放大。在多次的仿真的过程中,我对ultisim仿真软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我有信心在下次的培训过程中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最后,感谢袁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