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规范设计总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9434064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5.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方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规范设计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南方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规范设计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南方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规范设计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南方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规范设计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规范设计总论(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d.南方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 目 录第1章总论51.1 概述51.2 设计依据121.3 设计范围121.4 设计原则13第2章标准设计各模块技术特点及指标182.1 500kV变电站模块技术特点及指标182.2 220kV户外变电站模块技术特点及指标182.3 220kV户内变电站模块技术特点及指标182.4 110kV户外变电站模块技术特点及指标182.5 110kV户内变电站模块技术特点及指标18第3章模块使用说明193.1 概述193.2 使用原则193.3 使用方法19第4章 推荐技术方案组合214.1 500kV变电站瓷柱式断路器方案CSG-500B-P2

2、14.2 500kV变电站HGIS方案CSG-500B-H234.3 500kV变电站罐式断路器方案CSG-500B-D254.4 220kV变电站户外瓷柱式断路器方案CSG-220B-4B10ZG274.5 220kV变电站户外GIS方案CSG-220B-3B35GWW294.6 220kV变电站户外GIS方案CSG-220B-4B10GWW314.7 220kV变电站户内GIS方案CSG-220B-4B10GNN334.8 110kV变电站户外瓷柱式断路器方案CSG-110B-2B34AWD354.9 110kV变电站户内GIS方案CSG-110B-3B34GND37第5章 精细化设计、施

3、工标准说明及图集385.1 电气专业385.2 土建专业395.3 图集50第1章总论1.1 概述1.1.1 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变电站设计的标准、规程、标准及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并应符合南方电网相关的生产标准、反事故措施等企业标准、要求。2结合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及运行特点,力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技术上适度超前,努力表达标准设计的统一性、适应性、灵活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并融入企业文化内涵, 表达南方电网企业文化特征。3标准设计的接线、布置、配电装置、建构筑物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建设规模的变电站,可在标准设计根基上,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展

4、调整。4设计范围包括变电站围墙内和0m以上作为完整变电站功能所具备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受外部条件影响的工程,如系统通信、进站道路、站外给排水、地基处理、站外电源、水源、护坡挡土墙、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列入设计范围,但概算按假定条件估列单项费用。5根据地区负荷密集程度、变电站所在地区用地要求、配电装置形式、电气主接线、建设规模、设备选型等确定模块类别,各模块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6遵循2006及2010年版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总体原则,深化、细化有关技术原则和设计要求,按现行电力工程计价体系编制与标准设计相对应的典型造价。7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摒弃个性化的技术要求,造价合理,追求性能价格比最优。8

5、变电站按工业性设施设计,满足变电站的 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剥离无用、重复、多余功能。9建筑风格表达工业性产品或设施的特点,提倡工艺简洁、施工方便、线条流畅,与环境协调,非民居、非公用建筑。10装修材料采用环保、节能材料,摒弃高档、豪华、个性化、特殊化的装修。11便于施工工艺推行工厂化加工、集约化施工、模块化组合,积极采用大宗材料,便于大物流。1.1.2 设计要点1.1.2.1 模块化设计,灵活组合,配以每个模块的典型造价,有效控制工程投资1将变电站按模块进展划分,设立 基本模块,公用模块用于方案拼接,设立子模块用于方案调整,各模块间接口清晰,使用灵活,组合形式多样;2以南方电网五省变电站设计要

6、求为原则建设模块,同时取消局部使用率低的模块,使2011版标准设计适用性广,覆盖性强,技术更先进;3制定了标准的模块命名原则并建设了模块目录树,便于模块检索与使用;4每个模块赋予造价属性,通过模块组合和增减,在形成技术方案的同时形成方案典型造价,便于控制工程投资;5为3C绿色电网设计模块的接入提供接口,为2012版标准设计实现与3CGP绿色电网的融合打下根基。1.1.2.2 融入安健环标准要求,外观整洁划一1警示带、保护板、井盖、标志桩等统一采用南方电网安健环标准;2统一电缆沟盖板做法,统一采用内嵌式角钢包边电缆沟盖板; 3变电站照明满足南方电网安健环要求,灯具选型环保、美观; 4建筑物采用统

7、一的色调,颜色的国标图集号切合南方电网安健环标准。1.1.2.3 更严格标准施工效果,从设计源头标准施工管理1提出变电站土建施工、电气安装的技术要求及措施,使变电站建设实现施工统一化、标准化、标准化,提升了变电站施工工艺水平。2对每一项施工工艺以效果图或照片的模式进展表述,并配以相关说明,简单明确,一目了然,便于执行。1.1.2.4 更加统一的设计风格,更贴心地为生产运行服务1覆盖南方电网变电站的常用建设规模,满足南方电网各省市的电网规划要求;2统一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提出指导意见;3根据生产技术部门对电气设备的评价意见,统一了设备选型并规定了相应的布置方式;4统一建筑

8、外墙装修材料、颜色及功能房间设计要求,建筑风格简洁实用,为生产运行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在本标准设计中落实了南方电网各年反措的要求,提高二次回路设计的可靠性。1.1.2.5 明确外部边界条件、设计条件;对差异较大、使用较为普遍的情况,采用增加模块的处理方式,使标准设计覆盖更广。 1.1.3 设计深度变电站标准设计各专业设计深度要求如下:1.1.3.1 电气一次1 标准设计不涉及系统一次接入论证,只是在各方案中根据普遍情况提出建设规模;2 标准设计不涉及短路电流计算,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级电压的短路水平;3 站用电外引电源的引接不进展比较论述,只是根据假定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等开列设备材

9、料清册,供编制概算用; 4 标准设计深度到达施工招标深度要求。1.1.3.2 电气二次1根据工程规模,配合土建专业进展电气二次设备室和蓄电池室等工艺房间的布置,。2对于系统保护、元件保护,标准设计只提出主要设计原则,不出具体配置图;3 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标准设计对监控范围、系统硬件设备配置、系统软件工作平台、保护信息采集方式、操作闭锁方式等内容提出主要设计原则,并图示出系统的网络构造。1.1.3.3 通信1根据工程规模,结合电气、土建专业设计进展通信机房的布置,并图示出机房内通信设备布置的方案;2对于通信设备,标准设计包括了光通信设备、数据网设备、语音交换设备、通信直流电源设备、载波通

10、信设备及卫星通信等设备。设计提出主要设备类型及配置原则,不出具体配置图;3标准设计满足变电站各种业务对通信的需求。1.1.3.4 土建专业1变电站站内道路、围墙、电缆沟等站区性建筑物按标准图集做法、原则统一设置;2站内建构筑物按统一自然条件设计,图纸设计深度满足施工招标要求;3土建设计以围墙及进站大门为界,不包括站外道路、挡土墙、护坡等站外局部。1.1.4 模块化思路为实现设计方案的灵活性,2011版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采用模块化的思路进展设计,各模块间接口清晰,调整方便,组合型式多样,可有效加快设计进度,提高工作效率。1.1.4.1 电气一次模块化思路1 户外变电站将户外变电站按配电装置进

11、展划分,定义为 基本模块系列,每个 基本模块的设计都包含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土建各专业的内容。将变电站的建筑物及一些公用系统如主控楼、站用电系统等定义为公用模块系列,公用模块可嵌套于 基本模块中使用。将标准的配电装置间隔定义为子模块系列,子模块主要用于增减变电站建设规模用,每个子模块的设计也都包含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土建各专业的内容。2 户内变电站将户内变电站的配电装置楼及楼内的功能房间定义为 基本模块系列,配电装置楼主要由建设规模决定;功能房间模块主要由电气接线、布置方式、设备选型等条件决定。公用模块及子模块系列的定义与户外变电站一样。3 半户内变电站半户内变电站介于户外变电站及户内变电站之

12、间,即全站配电装置局部采用户外布置方式,局部采用户内布置方式,因此其模块化的思路也是采取两者的组合。各种模块如 基本模块、公用模块、子模块的定义也与户外、户内变电站一样。1.1.4.2 电气二次模块化思路1户外变电站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相关的二次设备包含在相应的配电装置 基本模块。2户外变电站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间隔相关的二次设备包含在相应的子模块。3户外变电站主控通信楼主控室、计算机室、继电器室或继电器小室等设置为公用模块,公用模块包括除 基本模块和子模块已包含的二次设备以外的二次公用系统。公用模块根据二次设备布置方式或电气一次规模进展选择,方便各种方案的拼接。4户内及半户内变电站模块化的思路与

13、户外变电站一样。5电气二次局部不设单独的 基本模块和子模块。1.1.4.3 通信模块化思路1变电站通信机房设置为公用模块,公用模块中包括了通信设备的典型配置及 基本配置两种配置型式。典型配置作为通信建设规模的参照, 基本配置用于不同建设规模的拼接。2各类通信设备均设置了独立的子模块,适用于不同建设规模的拼接。1.1.4.4 土建模块化思路1户外配电装置场地的总图、构造、水工等土建设计内容包含在相应的 基本模块。2户外变电站内建筑物,包括主控通信楼、继电器小室、380V配电室、10kV配电室、警传室及大门、水池泵房等设置为公用模块,根据电气布置进展选择,分别布置在各户外配电装置场地 基本模块或站

14、前区模块内,方便各种方案的拼接。3户内站的配电装置楼建筑为 基本模块,其余建构筑物定义为公用模块,上述模块布置于配电装置楼外场地公用模块,构成完整的户内站。4半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局部的土建内容包含在电气一次相应的 基本模块,建筑物设置相应的公用模块。5土建局部不设单独的子模块,仅在电气一次子模块中包含根基、构支架用钢量、电缆沟等土建工程量。6为方便将来各主要模块的拼接,模块的设计边界定为围墙中线和道路中线。1.1.5 标准设计模块目录2011版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总共设置了353个模块,其中500kV户外变电站共设置了95个模块,220kV户外变电站共设置了104个模块,220kV户内变电站

15、共设置了66个模块,110kV户外变电站共设置了50个模块,110kV户内变电站共设置了38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有对应的卷册号及模块编号。第一卷CSG-500B模块目录见表1-1-1;第二卷CSG-220B模块目录见表1-1-2;第三卷CSG-220BN模块目录见表1-1-3;第四卷CSG-110B模块目录见表1-1-4;第五卷CSG-110BN模块目录见表1-1-5。表1-1-1 CSG-500B模块目录册名篇名设计单位第一册 500kV模块第一篇J5A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5A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5AIS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篇J5H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16、第五篇J5H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六篇J5HIS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七篇J5DCB1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八篇J5DCB2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二册220kV模块第一篇J2A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2A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2AIS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篇J2AIS4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五篇J2G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六篇J2G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册35kV及主变模块第一篇J3A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3A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3AIS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篇J3AIS4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五篇J3AIS5云南省电力设计

17、院第六篇J3AIS6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七篇J3DCB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八篇J3DCB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九篇J3DCB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篇J3DCB4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册公用模块 第一篇G4ZYD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G3ZYD1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G0ZKL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篇G0ZKL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五篇G0ZKL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六篇G0ZKL4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七篇G5JD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八篇G2JD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九篇G3JD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篇G0PD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一篇G0PDS

18、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二篇G0JC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三篇G0JC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四篇G0ZBC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五篇G0BFC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六篇G0BFC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七篇G0ZQQ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八篇G0ZQQ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九篇G0ZQQ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篇G0ZQQ4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一篇G5JDS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二篇G5JSF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三篇G5JDJ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四篇G0TXJ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五篇G0XZF1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六篇G0XZ

19、F2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五册子模块第一篇Z5GBK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Z5GBK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Z5A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篇Z5A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五篇Z5H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六篇Z5H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七篇Z5DCB1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八篇Z5DCB2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九篇Z5ZBJ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篇Z5ZBJ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一篇Z2AZB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二篇Z2ACX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三篇Z2AFD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四篇Z2AML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五篇Z2APT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

20、究院第十六篇Z2GZB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七篇Z2GCX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八篇Z2GML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九篇Z2GFD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篇Z2GPT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一篇Z3ADR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二篇Z3ADK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三篇Z3DDR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四篇Z3DDK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五篇Z3ZBR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六篇Z3ZBR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七篇Z0CH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八篇Z0CH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九篇Z0CHS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篇Z0PCM

21、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一篇Z0DI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二篇Z0DI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三篇Z0DIS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四篇Z0ZO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五篇Z0ZOS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六篇Z0ZOS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七篇Z0ZNS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八篇Z0DIY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十九篇Z0DIY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十篇Z3ZBR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十一篇Z3ZBR4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四十二篇Z0CHS4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十三篇Z0ZAB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十四篇Z0ZAB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

22、究院第四十五篇Z0YIJ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表1-1-2 CSG-220B模块目录册名篇名设计单位第一册 220kV模块第一篇J2AIS1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2AIS2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2AIS3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四篇J2AIS4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五篇J2AIS5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六篇J2AIS6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七篇J2AIS7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八篇J2AIS8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九篇J2AIS9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十篇J2GIS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一篇J2GIS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二篇J2GIS3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三篇J2GIS4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册 11

23、0kV模块第一篇J1AIS1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1AIS2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1AIS3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四篇J1AIS4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五篇J1AIS5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六篇J1AIS6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七篇J1AIS7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八篇J1AIS8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九篇J1GIS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篇J1GIS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一篇J1GIS3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二篇J1GIS4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册35kV及主变模块第一篇J3ZBW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3ZBW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3ZBW3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四册

24、10kV及主变模块第一篇J4ZBW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4ZBW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4ZBW3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篇J4ZBW4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五篇J4ZBW5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六篇J4ZBW6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七篇J4ZBW7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五册 公用模块 第一篇G4ZYD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篇G0ZKL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三篇G0ZKL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四篇G0ZKL3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五篇G0ZKL4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六篇G0PDL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七篇G0PDL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八篇G0PDL3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九篇G0PDL4广

25、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篇G4PDS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一篇G4PDS2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二篇G4PDS3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三篇G4PDS4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四篇G3PDS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五篇G3PDS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六篇G0JCS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七篇G0JCS2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八篇G0ZBC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十九篇G0BFC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篇G2JDW1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十一篇G0TXJ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六册 子模块第一篇Z2AZB1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二篇Z2ACX1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三篇Z2AFD1云南省电

26、力设计院第四篇Z2AML1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五篇Z2APT1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第六篇Z2GZB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七篇Z2GCX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八篇Z2GML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九篇Z2GFD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篇Z2GPT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一篇Z1AZB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十二篇Z1ACX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十三篇Z1GZB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四篇Z1GCX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五篇Z1GML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六篇Z1GFD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七篇Z1GPT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八篇Z4ZBR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十九篇Z4ZBR2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篇Z4ZBR3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一篇Z4WGR1珠

27、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二篇Z4WGR2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三篇Z4WGK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四篇Z4WGK2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五篇Z3WGR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六篇Z3WGR2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七篇Z3WGR3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八篇Z0CH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九篇Z0CHS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篇Z0CHS3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一篇Z0PCM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二篇Z0DI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三篇Z0DIS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四篇Z0DIS3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五篇Z0ZO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六篇Z0ZOS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七篇Z0ZOS3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八篇Z0

28、DIY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十九篇Z0DIY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篇Z0DIY3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一篇Z0DIY4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二篇Z0DIY5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三篇Z0ZN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四篇Z4ZBR4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四十五篇Z0CHS4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六篇Z0ZAB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七篇Z0ZAB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四十八篇Z0YIJ1佛山电力设计院表1-1-3 CSG-220BN模块目录册名篇名设计单位第一册 配电装置楼 模块第一篇J2GNN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二篇J2GNN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三篇J2GNN3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四篇J2GNN4广州电

29、力设计院第五篇J2GNN5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六篇J2GNN6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七篇J2GNN7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八篇J2GNN8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九篇J2GNN9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二册功能房间模块第一篇J2ZBM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篇J2ZBM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三篇J2GIS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四篇J2GIS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五篇J1GIS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六篇J1GIS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七篇J4KYN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八篇J4XGN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九篇J4XLK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篇J4DRQ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一篇J4BLK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二篇J4JDB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三册

30、公用模块第一篇G4ZYD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二篇G0DKS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三篇G0DKS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四篇G0ZPM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五篇G0ZPM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六篇G0ZPM3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七篇G0ZPM4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八篇G0ZPM5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九篇G0ZPM6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篇G0ZPM7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一篇G0ZPM8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二篇G0ZPM9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三篇G0ZBC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四篇G0BFC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五篇G2JDN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六篇G2JDN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七篇G0TXJ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四册子模块第

31、一篇Z2ZBJ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篇Z2CXJ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三篇Z2MLJ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四篇Z2FDJ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五篇Z2PTJ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六篇Z1ZB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七篇Z1CX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八篇Z1ML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九篇Z1FD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篇Z1PT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一篇Z0CHS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二篇Z0CHS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三篇Z0CHS3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四篇Z0PCM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五篇Z0DIS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六篇Z0DIS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七篇Z0DIS3广州电力设计院第十八篇Z0ZOS1广州

32、电力设计院第十九篇Z0ZOS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篇Z0ZOS3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一篇Z0DIY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二篇Z0DIY2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三篇Z0DIY3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四篇Z0DIY4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五篇Z0DIY5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六篇Z0ZNS1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七篇Z0CHS4广州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八篇Z0YIJ1广州电力设计院表1-1-4 CSG-110B模块目录册名篇名设计单位第一册110kV模块第一篇J1ANQ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二篇J1ADF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三篇J1AKQ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四篇J1AXB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五篇J1ADF2佛

33、山电力设计院第六篇J1HNQ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七篇J1HXB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二册35kV、10kV及主变模块第一篇J3ZBW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3ZBW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三册10kV及主变模块第一篇J4ZBW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二篇J4ZBW2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三篇J4ZBW3东莞电力设计院第四册公用模块第一篇G4ZYD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二篇G0PDL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三篇G0PDL2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四篇G0PDL3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五篇G0PDL4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六篇G0JC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七篇G0JCS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八篇G0ZBC1东莞电力设计院

34、第九篇G0BFC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十篇G1JDW3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十一篇G1JDW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二篇G0TXJ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三篇G0PDL5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五册子模块第一篇Z1AZB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二篇Z1ACX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三篇Z1AXB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四篇Z1ANQ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五篇Z1PXB1珠海电力设计院第六篇Z4ZBR1东莞电力设计院第七篇Z4ZBR2东莞电力设计院第八篇Z3ZBR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九篇Z3ZBR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篇Z4WGR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一篇Z4WGR

35、2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第十二篇Z4WGR3东莞电力设计院第十三篇Z0CH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四篇Z0CHS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五篇Z0PCM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六篇Z0DI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七篇Z0ZOS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八篇Z0DIY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十九篇Z0DIY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十篇Z0DIY3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一篇Z0DIS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二篇Z0ZOS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三篇Z0ZAB1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十四篇Z0ZAB2佛山电力设计院第二十五篇Z0YIJ1佛山电力设计院表1-1-5 CSG-110BN模块目录册名篇名设计单位第一册 配电装置楼模块第一篇J

36、1GNN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二篇J1GNN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二册 功能房间模块第一篇J1ZBM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二篇J1GIS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J1GIS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四篇J1GIS3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五篇J1GIS4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六篇J4KYN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七篇J4KYN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八篇J4KYN3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九篇J4JDB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篇J4DRQ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一篇J1ZBM2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二篇J4JDB2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十三篇J4DRQ2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册 公用模块第一篇G4ZYD1深圳供电

37、规划设计院第二篇G0ZPM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三篇G0ZPM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四篇G0ZBC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五篇G0BFC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六篇G1JDN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七篇G1JDN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八篇G0TX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四册 子模块第一篇Z1ZB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二篇Z1CXJ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三篇Z1GXB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四篇Z1GNQ1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第五篇Z0CHS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六篇Z0CHS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七篇Z0PCM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八篇Z0DIS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九篇Z0ZOS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

38、第十篇Z0DIY1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一篇Z0DIY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二篇Z0DIY3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三篇Z0DIS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第十四篇Z0ZOS2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CSG 模块序号:一位数字编号,大于9则用A-F大写英文字母。模块名称:三位大写英文字母。模块电压等级:一位数字编号 5500kV; 410kV; 335kV; 2220kV; 1110kV; 0其他模块如主控通信楼室,警传室,泵房等模块类型:一位大写拼音字母。 J 基本模块; G公用模块; Z子模块。 模块分类代码:一位或两位大写拼音字母 B户外变电站局部; BN户内变电站局部。 电压等级:500kV、22

39、0kV或110kV 南方电网公司1.2 设计依据1.2.1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标准GB 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标准GB 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GB/T 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标准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9-19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标准GB 50227

40、-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标准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60-199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标准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6451-2008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标准DL/T 5103-1999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 5218-2005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 5014-1992330-50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

41、合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9-2001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3-2002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 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90-2007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 168-2004城市户内变电站建筑设计规定DL/T 5352-20

42、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429-2009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NDGJ 96-1992变电所构造设计技术规定以上设计标准、规程标准假设有新的版本,应按新版本执行。1.2.2 南方电网公司有关企业标准、技术要求Q/CSG 1 0001-200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 1 0011-2005220kV-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南方电网公司220-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2006版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2007版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1.3 设计范围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的对象为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常规户内和户外110kV-500kV变

43、电站,不包括城市地下变等特殊变电站。设计范围为变电站围墙内和0m以上作为完整变电站功能所具备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具体包括变电站内以下局部:1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 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装置, 交直流站用电源系统,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装置, 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 自动化系统设备,电缆设施等。2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给水排水设施, 通风设施,消防设施, 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以下局部的设计不纳入标准设计范围:系统通信、站外道路, 站外上下水系统,接地网,施工电源,场地平整和根基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设计分界点:1变电站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

44、-500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的挂点或电缆进线的电缆头(不含电缆头)为界,10kV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电缆头)为界。2进站道路设计以变电站大门为界, 大门外不属本标准设计范围1.4 设计原则2011版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按模块化的思路进展设计,并对变电站的相关技术标准、布置尺寸、装修要求等进展了归纳统一如下:1.4.1 电气一次设计原则1.4.1.1500kV变电站 1建设规模:1) 主变压器:3x750MVA /3x1000MVA或4x750MVA/4x1000MVA。2) 500kV出线: 8回/10回;3) 220kV出线: 14回/16回;4) 35kV :每台主变配置6组

45、无功补偿装置。2接线形式:1) 500kV:采用1个半断路器接线;2) 220kV: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3) 35kV:采用单元接线,设总回路断路器。3设备选型1)500kV:按照瓷柱式断路器、HGIS设备、罐式断路器三种形式选择,暂不考虑GIS设备; 2)220kV:按照瓷柱式断路器、GIS设备两种形式选择; 3)35kV:按照瓷柱式断路器,罐式断路器两种形式选择。4配电装置布置形式1)500kV配电装置:断路器三列式布置;2)220kV配电装置:断路器单列式或双列式布置;3)35kV配电装置:断路器单列式或双列式布置。1.4.1.2 220kV变电站1建设规模1) 主变:4x240MVA

46、/4x180MVA或3x240MVA/3x180MVA/3x150MVA2) 220kV出线: 6回/8回3) 110kV出线:12回/14回4) 10kV出线:30回 5) 35kV出线:每台主变带3回出线6) 10kV无功补偿:对240MVA主变,每台主变配置6组无功补偿装置; 对180MVA主变,每台主变配置5组无功补偿装置; 对150MVA主变,每台主变配置4组无功补偿装置。7) 35kV无功补偿:每台主变配置3组无功补偿装置。2接线形式1)220kV:采用双母线或双母线单分段接线;2)110kV:AIS统一采用双母线接线;GIS采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12回出线或双母线双分段接线14回出

47、线。3)10kV:对四台主变情况,分为两种接线形式。a前三台主变采用单母线双分段四段母线接线,中间主变双臂进线,第四台主变仅接无功补偿,不带出线;b前三台主变采用单母线双分段三段母线接线,所有主变单臂进线,第四台主变仅接无功补偿,不带出线。对三台主变情况,采用单母线双分段三段母线接线。4)35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3设备选型1) 220kV:按照瓷柱式断路器,GIS两种形式选择;2) 110kV:按照瓷柱式断路器,GIS两种形式选择;3) 35kV:按照KYN、XGN开关柜两种形式选择;4) 10kV:按照KYN、XGN开关柜两种形式选择4配电装置布置形式1) 220kV配电装置:a.断路器

48、单列式布置,用于6回出线或8回出线,母线不分段。b.断路器双列式布置,用于8回出线,母线分段。2) 110kV配电装置:单列式布置。3户外电容器组:按照单列式,双列式两种形式考虑。1.4.1.3 110kV变电站1建设规模1) 主变:2x31.5MVA,2x50MVA/3x50MVA,2x63MVA/3x63MVA。2) 110kV出线:两台主变 2回/4回出线 三台主变 3回/4回出线3) 10kV出线: 对63MVA主变,每台主变15回出线 对50MVA主变,每台主变12回出线。4) 35kV出线: 每台主变3回出线5) 无功补偿设置在10kV侧,每台主变设置2组。2接线形式1) 110k

49、V接线:对2台主变,出线回路数为2回,采用内桥型接线;出线回路数为4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对3台主变,出线回路数为3回:AIS采用单母线接线或扩大内桥接线或线变组接线; GIS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或者线变组接线或者扩大内桥接线。对3台主变,出线回路数为4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中间一台变双臂进两段母线。2) 10kV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3台主变时中间主变双臂进线或者单臂进线。3) 35kV接线:采用单母线双分段三段母线接线。3设备选型1) 110kV:按照瓷柱式断路器,GIS设备,PASS设备三种形式选择;2) 35kV:按照KYN、XGN开关柜两种形式选择;3) 10kV:按照KYN、

50、XGN开关柜两种形式选择。4配电装置布置形式 1) 110kV配电装置:单母线接线采用断路器单列式布置; 单母线分段接线采用断路器双列式布置。 2) 10kV配电装置与主控楼合并为配电装置楼。 3户外电容器组:按照单列式,双列式两种形式考虑。1.4.1.4 全户内变电站1) 220kV GIS室天车采用20吨双梁吊车,110kV GIS室天车采用10吨双梁吊车;2) 220kV GIS室及110kV GIS室的层高均由9m提高到10m;3) 电缆的转弯半径采用以下电缆直径的15倍:220kV电缆用2500mm2,110kV电缆用1200mm2;4) 220kV户内变电站电缆层高3.5m,各层层

51、高定为:-2.0m、+1.5m、+6.5m、+16.5m、26.5m;5110kV户内变电站电缆层高3.0m,各层层高定为:-1.5m、+1.5m、+6.5m、+16.5m;6) 10kV室宽度加0.5米,即由8.5m改为9米,可适用于10kV KYN柜;7) 站用变放在10kV配电装置室,接地装置单独布置;8) 蓄电池室共设3个,电气2个,通信1个;9) 增加消防控制室1个;10) 10kV并联铁心电抗器采用单相,布置于户外场地;11) 户内站泵房及消防水池原则上布置于配电装置楼内,必要时可布置于户外场地;12) 10kV限流电抗器的运输通道2.5米不变,设备外径需作限制;13) 全户内变电

52、站需考虑设置通风风道,主变通风考虑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14) 全户内变电站需考虑采取限制主变噪音措施;15) 10kV开关柜统一采用中置柜。1.4.2 二次接线及继电保护1.4.2.1 二次设备布置500kV变电站二次设备采用下放布置或集中布置两种方式,可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及配电装置形式进展选择。220kV变电站和110kV变电站的10kV35 kV局部二次设备下放至高压室,其余二次设备集中布置在主控制室/继电器室内。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均设置独立的蓄电池室。1.4.2.2 直流系统直流系统按双充双蓄配置,单母线分段接线,电压采用110V或220V,配置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高频开关电源,蓄

53、电池容量按2h事故放电时间考虑。1.4.2.3交流不连续电源系统交流不连续电源系统按冗余配置,与站内直流系统共用蓄电池。1.4.2.4 综合自动化系统500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近期按有人值班,远期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设计, 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设计。远开工作站均采用双机配置。1.4.2.5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采用微机型设备。2标准设计确定了继电保护的 基本配置原则, 220kV及以上保护按双重化配置,采用主后一体化装置。3故障录波装置按主变及各电压等级分别设置。4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配置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行波测距装置、同步相量测量装置。220kV变电站标准设计配置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在实际工程中,以上装置根据变电站的系统情况进展具体设计。1.4.2.6 电度表的具体配置根据相关规程、规定和系统条件进展设计。1.4.3 通信设计原则1.4.3.1 系统调度通信(1)各电压等级变电站与其电网调度机构之间至少应具有两个独立的调度通信通道或两种通信方式。(2)系统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