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邹忌讽齐王纳谏(老师用)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19409690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2、邹忌讽齐王纳谏(老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2、邹忌讽齐王纳谏(老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2、邹忌讽齐王纳谏(老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2、邹忌讽齐王纳谏(老师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邹忌讽齐王纳谏(老师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千官中学语文讲学稿 22、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备课组 主备人卢晓雨 授课人:班级: 姓名: 座号:学习目的1学习古人工于对话、巧于设喻、善于铺垫和侧面体现的讽谏艺术。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3在理解的基本上背诵全文。学习重点1理解“修、窥、美、私、弊、刺”等词语的意义。2整顿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习难点对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措施的领略和运用。一、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通过汉代刘向整顿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2、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共245年。战国策的内容,重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摆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某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国内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2、背景材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对抗斗争,都异常锋利剧烈。在这剧烈动乱的时代,各诸侯王纷纷招揽

3、谋臣策士为自己出筹划策,于是作为“士”的这一阶层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因此,史称这些人策士或纵横家,她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方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运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游说诸侯采纳。各国统治者也结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因此她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善辩著称。据史称,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她就借谈论弹琴,论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她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有关修身、处世、安

4、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她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种能言善辩的雄辩家,并且是一种有远见的政治家。3、读准字音。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二、新课解说学习课文第一段:1.重点词语:昳丽: 服: 窥镜: 旦日:不若: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美我: 私:2.一词多义1)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2) 时时间进 又何间焉3)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适宜偏私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自觉得不如分析第一段(分

5、小组研讨):1、文章开头如何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她自我欣赏的心理 2、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她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由此引出了她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她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如何的回答?问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觉得她比徐公美丽,但答话语调限度有何差别?妻由衷的爱慕、热情的爱恋妾地位低微、胆怯,拘谨勉强客人阿谀奉承三、课堂练习A组:朝服衣冠: 八尺有余: 徐公不若君之美:美我: 私我: 孰视

6、之:B组:翻译句子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组:加点词的释义对的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朝廷,朝堂)何能及君(比得上)纳谏(直言劝告)B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蔽甚矣(蒙蔽)虽欲言(言语)C服衣冠(穿着)讽齐王(委婉地奉劝)修八尺(长,指身高)D虽欲言(虽然)私臣(偏爱)昳丽(光艳)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背诵课文第一段六、教学反思第二学时学习目的:1、疏通理解二、三、四、自然段的文意,记忆重点字词的释义,重点句子的翻译。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重点:目的1学习难点:目的2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解释并记忆下列划线的字。诚知 皆以美于徐

7、公 今齐地方 王之蔽甚矣 面刺寡人 谤讥 闻寡人之耳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期年 虽欲言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朝:1、朝服衣冠( )( ) 2、入朝见威王 ( )( ) 3、谤讥于市朝( )( ) 4、皆朝于齐( )( ) 上:1、受上赏( )( ) 2、上书谏寡人( )( ) 美:1、君美甚( )( ) 2、吾妻之美我者( )( ) 二、新课解说:1、根据上边重点字词的释义翻译二三四自然段。2、小组讨论:邹忌用什么措施使齐王乐于采纳她的建议?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3、

8、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白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对的性即可。三、课堂练习:阅读2-4段完毕下列练习A组: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弄清句子翻译再断句。)1、今 齐 地 方 千 里2、此 所 谓 战 胜 于 朝 廷B组:第二段中邹忌用 事与 事进行类比,得出了“ ”的结论,邹忌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这一情节可概括为 。C组:按规定用原文回答问题。(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邹忌与妻、妾、客人之间的三问三答是什么?(3)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一种什么结论?(4)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种什

9、么结论?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背诵课文2、3、4段六、教学反思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一、通假字 1、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二、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2)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上午)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4)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5)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6)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觉得美)(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2、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10、: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劝谏) 今义:(诽谤,讥讽)(5)窥镜而自视 窥: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6)暮寝而思之 寝: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睡觉地方(7)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委婉劝告) 今义挖苦3 “而”作连词用时,一般有如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办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如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成果依次填入背面的括号中(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1、(A)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C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B ) 暮寝而思之(B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E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C )诸君而故意,瞻予马首可也(F) 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D )“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的人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的因素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人的 )虽欲言,无可进者(的话、的事情 )强秦之因此不敢加兵于赵者(的因素 ) 陈涉者,阳城人也(在判断句中表达停止 )今者项庄舞剑(在时间词后表达停止 ) 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的禾苗)5. 掌握一词多义上 受上赏( 上等 ) 下 乃下

12、令( 下达 )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呈上 ) 受下赏( 下等 )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如 ) 朝 朝服衣冠( 上午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门庭若市(仿佛) 能谤讥于市朝( 公共场合 ) 皆朝于齐(朝见 )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 ( 的 ) 于 欲有求于我也(对 ) 孰视之 (她,代指徐公 ) 皆以美于徐公( 比 ) 暮寝而思之( 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 ) 能谤讥于市朝(在 ) 吾妻之美我者 (用于主谓之间 ) 皆朝于齐(到 )孰 孰视之(同“熟”,仔细 ) 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种 ) 念此擅自愧,尽日不能忘( 私下 )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的

13、确) 方 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善: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 间奉命于危险之间(中间)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王曰:“善。”(好,高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三、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某些活动状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某些谋臣策士的方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方之类的措施,委婉地奉劝。(用含蓄的话劝告或指责

14、)。四、朗读节奏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八、重点语句翻译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大小官吏百姓可以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满一年后来,虽然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在公众场合批评议论我的缺陷,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五、中考直通车 阅读全文完毕下列问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对的的一项是(2分) (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15、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似的一项是(2分) ( B(2分,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构造助词,译为“的”)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 (2分)( 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困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体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因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2分)(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可以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答: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方之中(1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