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大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9316232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大纲学时:32 任课教师:余志伟联系电话:61748965(H),13021189112(M)第1章 绪论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GIS的特征。学习要点:数据(Data):事实和其它原始资料,可以处理成信息。信息(Information):经过处理的有用的数据。知识(Knowledge):通过人类智力活动可将信息转换成对事物普遍性的描述,即知识,可以记录和传播。认识(Understanding):用世界观和个人视角集成的知识,整体存在于人类大脑中。智慧(Wisdom):人类大脑产生的整体形成的认识。知识经济: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信息系

2、统(Information System):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从数据中提取隐含的、先前不知道的和潜在有用的知识到过程,也称数据库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的基本思想就是从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其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发现被忽略的要素,而这些信息对预测趋势和决策行为也许是十分有用的。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及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简称属性)及

3、时域特征三部分。空间位置数据描述地物所在位置;这种位置即可以根据大地参照系如大地经纬度坐标定义,也可以根据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空间上的相邻、包含等定义。属性数据又称为非空间数据,是属于一定地物、描述其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时域特征是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时段。时域数据对环境模拟分析非常重要。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地理空间数据的数字处理系统;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于一体,对地球表面(含大气层)、地球内部及空间、地理分布等情况进行描述、管理的空间

4、信息系统。地理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空间强调的是数据的立体模型;数字表示机器可读; 处理则是数据到信息的必由之路。注意: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是个空间概念,是一个大地质的概念。第一章 小结一个GIS的构成,可以简单地分成三个部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如果不提供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实际上就蜕化为 一个地理数据库;反之,一个地理数据库,如果加强了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就升格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当然,目前的空间数据库一般都带有一定的分析处理功能,不过,一般来说,地理信息系统应具有比一般地理数据库更为全面、丰富、完善的空间和非空间分析功能,尤其是一

5、些专门化的应用模型,更是GIS的核心组成之一。地理数据库: 完备的数据管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完备的空间分析功能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空间建模功能,能解决需要专家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关于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空间分析是各类综合性地学分析的基础,为人们建立复杂的空间应用模型提供了基本工具。思考题数据与信息、知识的区别。地理信息系统与CAD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第2章 地理坐标与地图投影内容: 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学习要点:地理坐标用经

6、纬度表示地面定位的球面坐标。大地经纬度:大地经度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东经为正,西经为负。大地纬度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法线(垂直线)与赤道面的交角。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心经纬度:地心指地球椭球体的质量中心。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间的夹角。由于地球是一椭球体,大地纬度(j)与地心纬度(y)有差别;它们与赤纬(f)也不同。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指建立地表曲面和投影平面两个点集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亦即研究如何将地球曲面表示到地图平面的方法与过程。简而言之,研究如何将地球上的点(地形地物)在平面上表示出来。(一)投影分类1

7、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1) 几何投影l 方位投影(Azimuthal Projections)l 圆柱投影(Cylindrical Projections)l 圆锥投影(Conical Projections)上述投影又可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 正轴投影 (the normal aspect) 横轴投影 (the transverse aspect) 斜轴投影 (the oblique aspect)(2) 非几何投影 并不借助辅助投影面,而是根据某些特定要求,用数学解析方法,求出投影公式,确定平面与球面之间点与点之间的函数关系。按经纬线形状,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

8、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 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1) 等角投影(conformality,Conformal Projection)(2) 等积投影(equivalence, Equal-area Projection, Equivalent Projection)(3) 任意投影(二) 常用地图投影1. 等角正割圆锥投影1978年我国规定用它作为1:100万分幅地形图的数学基础。2. 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由比利时人墨卡托于1569年为航海所创立。其实用价值为图上任意两点连成的直线为等角航线,按此方位角航行,可一直到达目的地。3. Gauss-Kr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与

9、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将一椭圆柱横切于地球椭球体上,该椭圆柱与椭球体表面的切线为一经线,称为中央经线。然后根据一定的约束条件(投影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规定范围内的点投影到椭圆柱上,从而得到点的高斯投影,按投影分类其属于解析投影。UTM投影(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与高斯-克吕格投影基本一样。UTM是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在投影带内有两条长度比1的标准经线,中央经线的长度比为0.9996。所以,高斯-克吕格投影的y值乘上系数0.9996,即为UTM投

10、影。本章提要地球是球体,地图是平面,将球面的景物表现在平面上必然会产生球面与平面之间的矛盾。地图投影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球面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的变换函数关系。地图投影必然产生变形。采用不同的投影方法,建立的经纬网形状不同,其变形性质和变形分布规律也不同。地图主比例尺是表明地图投影时地球缩小的倍率,只适用于个别没有变形的点或线。长度变形是最主要的变形,它制约着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变形性质不同的投影,各有不同的用途。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形状,影响地图投影的选用。思考题地理坐标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分别写出其定义。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的差别。地图投影变形表

11、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变形?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它们的特性是什么?什么叫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什么是主比例尺?什么是局部比例尺?简述空间定位数据在数字地球及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意义。地理坐标涉及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哪些主要问题?墨卡托投影具有什么特性和用途?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变形性质、变形分布规律及用途。UTM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差别。第3章 空间数据结构内容:地理实体及空间关系。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矢量到栅格的数据格式转换。空间数据结构新技术。学习要点:(一)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将地理实体分为四种对象(object):(1)点对象(Point Ob

12、ject) 点对象是有特定位置的维数为零的物体,代表一个点实体(Point Entity),如城市、村庄、钻孔等。一个主题可以是若干点对象组成。(2)线对象(Line Object)线对象是维数为1的物体,代表一个线实体(Line Entity),如河流、线段、边界、链、网络等。可以定义一个线对象由多个多边线组成,如河流有干流、支流等;也可以定义简单线对象(无回路和分叉),此时一个线类主题可由若干线对象组成。(3) 面对象(Surface Object)面状实体包括湖泊、森林、岛屿、地块等,在二维图中表现多边形。可以定义一个面对象由多个不连接Face(多边形)组成,如一个国家的领土常由好几个多

13、边形组成;也可以定义一 个面对象只由相连接的Face组成,由面类主题将它们聚合起来。(4) 体对象(Body Object)一个体对象代表一个空间三维实体,如地层、断层、矿体等。一个三维实体由若干平面或曲面包围组成。体中间若包含“空洞”,则为复杂的体。但体中包含的“空洞”,应作为另一个体对象处理。通过体类主题可将体对象聚合起来。(二) 表达地理实体对象的几何元素(geometric element):节点(结点)(Node)顶点(角点)(Vertex)弧段(arc)边(edge)面或多边形(face or polygon)其中节点和弧段是最基本的。(1)节点(结点)(Node)Node可以代表

14、一个点对象,也可以是一个弧段或多个弧段的起点和终点。(2)顶点(角点)(Vertex)弧段的内部点。(3) 弧段(arc)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中间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顶点。弧段可以是线对象的一部分,也可以是Face的一部分。为简单起见,弧段可认为是直线或折线,但也可以是数学曲线,此时应有(与节点有关的)数学表达式。(4) 边(edge)Edge是中间性质的几何元素。它们是Face的一部分,由弧段组成。每个Edge都有一个序号,表明了在Face中的位置,并规定了arc的方向。(5) 面或多边形(face or polygon)Face是最高层次的几何元素,由edge组成。它可以是面对象的一部分,也可

15、以是体对象分一部分(若干Face构成体的表面)。在二维情况下,face呈多边形。在三维中,face有方向,可根据edge的方向用右手系规则定义。Face一般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基于edge的数学函数)。(三) 拓扑“拓扑”一词在希腊语中是“形状的研究”。拓扑学研究在拓扑变换下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拓扑属性。地图上的拓扑关系是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有:(1) 拓扑邻接:指空间图形中同类元素之间呈邻接的关系。(2)拓扑关联:指空间图形中不同元素之间呈关联的关系。(3) 拓扑包含:指空间图形中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包含关系。(四) 空间数据的组织矢量数

16、据格式栅格数据格式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格式矢量数据结构以代表实体的几何要素的空间坐标值为基础。矢量数据结构以空间坐标系的连续性为假定前提。栅格数据结构实质上就是像元阵列。栅格数据是二维表面上地理空间 数据的离散、量化、近似值。(五) 多边形矢量编码(1) 实体型点用一对坐标(x,y)表示,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坐标表示,面由一条或一个以上首尾相连的线(或弧段)组成。用实体型数据表示空间数据直观、明了,但空间相互关系被隐含其中。(2) 索引式索引式编码的核心就是建立一本“字典”,用以说明多边形和点或线的隶属关系。即先建立点坐标文件,再建立弧段-点索引文件、多边形-弧段索引文件。(3) 双重独立式双

17、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的任何一条线段,用其两端的节点及相邻多边形来予以定义,组成一个弧段文件。通过双重独立式编码可以检查数据,并自动形成面文件(面由哪些弧段组成)。(4) 链状双重独立式 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DIME数据结构的一种改进。在DIME中,一条边只能有直线两端点的序号及相邻的多边形来表示,而在链状数据结构中,将若干直线段合为一个弧段,每个弧段可以有若干中间点。 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主要有四个文件组成:多边形文件、弧段文件、弧段坐标文件、节点文件。链状双重独立式编码也称为多边形转换器(POLYVRT,POLYgon conVeRTor)在上述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中,前

18、两种(实体型、链/点字典型)称为路径拓扑(Path Topology)模型,后两种称为网络拓扑(Graph Topology)模型。这两种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将二维要素的边界作为独立的一维要素来单独处理,而不考虑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后者则是在一个关于边界的关系网络模型中来考查二维要素。(六)三维拓扑关系三维拓扑关系要建立的文件:(1) 对象文件(点、线、面、体)(2) 几何元素文件(Node、Arc、Edge、Face)(3) 拓扑查询文件 包括NODEONF(Node on Face)、NODEINB (Node In Body Object)、ARCONF(Arc On Face)、A

19、RCINB(Arc In Body Object)、ARCPOFL(Arc Part Of the Line)共5个文件(七)栅格数据结构的编码方法1. 直接编码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逐列地记录每个代码数据。不采用任何压缩处理,是一种最直观、最基本的栅格数据存储方式。2. 游程压缩编码又称游程长度编码(Run Length Encoding),是栅格数据的一种比较简单的保真压缩编码方法。编码中,将原始栅格阵列中属性值相同的连续若干个栅格单元映射为一个游程,每个游程的数据结构为(A,P),其中A代表属性值或属性值的指针,P 表示该游程最右端栅格的列号。(注:还有一种游程编码P是行程的长

20、度即重复的个数)。3 链式数据编码(Chain Encoding)又称为Freeman编码。此法是从某一起点开始沿8个基本方向前进的单位矢量链来表示线状地物或多边形的边界。单位矢量的长度为一个栅格单元的边长或对角线的长度,每个后续点位于前继续点的8 个基本方向之一。4 线性四叉树编码四叉树压缩编码(Quarter-tree Encoding)的基本思路为:将一幅栅格图像或地图四等分,逐块检查每块的属性值是否一致,再对属性值不均一的块四等分,再逐块检查其属性值的一致性,以此类推,直至每个子块的属性值均一为止。MQ码: 四进制线性四叉树Morton码(地址码)。该码实际上就是自然数码。MD码: 十

21、进制线性四叉树Morton码(地址码)。该码实际上就是自然数码。l 自下而上(down-top)线性四叉树编码: (1) 基于四进制的线性四叉树地址编码法中每个栅格的Morton码(实际操作中该步可不作) MQ=2Ib+Jb Ib和Jb 是二进制行、列号 (2) 计算十进制的Morton码(MD) II=(inin-1i2i1)2 JJ=(jnjn-1j2j1)2 MD=(injnin-1jn-1i2j2i1j1)2 再转换成十进制(3) 压缩、合并记录叶节点的地址(MD)及属性值 对每一层次,如果4个相邻的MD对应的栅格的属性值相同则合并(只保留4个中最小的MD),否则将4个栅格作为叶节点记

22、录下来(记录其地址MD及属性值)。 (4) 将压缩后的MD按大小次序排列 排序后前后两个MD码之间的差值即表示了叶节点的大小(子区的大小),因而也省去了叶节点深度的存储。(5) 二维行程编码(八)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相互转换(不要) 1. 矢量数据结构向栅格数据结构转换点、线、面的转换。2. 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转换的方法步骤对于图像数据文件和再生栅格数据文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1) 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方法:二值化 细化 跟踪2) 基于再生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方法:边界线跟踪化 拓扑关系生成 去除多余点及曲线圆滑(九)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细分格网一个点的位置用两个Morton码来表示,第一

23、个表示点在基本格网中的位置,第二个则表示在细分格网的位置。思考题1. 总结、归纳矢量数据结构。2. 总结、归纳栅格数据结构。3. 归纳矢量-栅格数据相互转换的方法。4. 线性四叉树编码的方法步骤?5. 矢栅一体化数据的优点?第4章 GIS数据模型与数据库内容:ARC/INFO、MapInfo数据模型。GIS中的SQL查询,GIS数据库设计。学习要点:(一) ARC/INFO数据模型 ARC/INFO采用一种混合数据模型定义和管理地理数据。其中的空间数据使用拓扑数据模型来表示,而属性数据则使用关系数据模型。在“ARC/INFO”中,ARC是指用于定义地物空间位置和关系的拓扑数据结构,“INFO”

24、是指用于定义地物属性的表格数据(关系数据)结构,“ARC/INFO”则是两种混合数据模型及其处理过程的关系。(二)MAP/INFO数据文件组织 MapInfo以实体型数据结构组织图形数据,点、线、多边形、区域等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坐标来表示。1. MapInfo表 一个典型的MapInfo表主要由 .TAB文件,.DAT(MDB、TXT、DBF、XLS、WKS)文件,*.MAP文件,*.ID文件,*.IND文件五种文件组成。2.工作空间文件 *.WOR 工作空间是正在使用的所有表和窗口的列表。.WOR用于保存有关在某次MapInfo交互使用中所使用的表和窗口的信息,相当于VB、VC

25、中的工程文件。3. MIF文件和MID文件MIF(MapInfo Interchange Format)即MapInfo交换格式,是一种能完整描述MapInfo数据库的ASCII文件格式。MID (MapInfo Interchange Data)即MapInfo交换数据。MIF文件存放空间数据,MID文件存放属性数据。(三) 地理元数据(Geospatial Metadata)和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地理元数据: 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是有关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数据字典:是数据库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或说是元数据及相关数据操作的集合,其

26、主要功能是存储和检索元数据。(四)如何通过MIF、MID文件将图形和属性数据导入MapInfo系统?(五) MapInfo的数据库存储模式MapInfo采用双数据库存储模式,即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开存储。属性数据存储在关系数据库的若干属性表中,而空间数据则以MapInfo的自定义格式保存于若干文件中,二者通过一定的索引机制联系起来。(六) MapInfo中用点数据文件导入点对象有几种途径?它们有何区别?有三种途径: 通过MIF、MID文件导入; 通过打开图表文件调入点数据文件(TXT或数据库文件),再用“制造图点”法将点对象投影到地图上; 通过地理编码导入。 前二种方法适用于已有坐标的点数据

27、,后一种适用于没有坐标的点数据;第1、3种方法产生本地(Native)表数据库,第2种方法使用外部表数据库。(七) SQL查询SelectFromWhere思考题1. 如何通过MIF、MID文件将图形和属性数据导入MapInfo系统?2. 如何对栅格图像进行配准、在屏幕上跟踪图层,并对图层建立属性数据库?3. 何谓地理元数据和数据词典?第5章 空间分析内容:基本图形运算。缓冲区分析。空间叠置分析原理与操作。网络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空间分析综合应用实例。学习要点:GIS的空间分析是指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以空间数据运算或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

28、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空间分析功能是GIS的主要特征和评价GIS软件的主要指标之一。GIS空间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空间几何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影像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等内容,从技术方法上,又可将GIS空间分析分为两大类,即基于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一) 基本图形运算1. 图形量算长度量算公式多边形面积的量算地形的体积量算2. 包含分析(二)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 缓冲区又称为影响区或影响带,是指围绕地理要素的一定宽度的区域。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接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从数学的角度看,缓冲区分析是给定一个空间对象或集合,确定它们

29、的邻域,邻域的大小由邻域半径R决定。(三) 空间叠置分析原理与操作空间叠置分析:把同一地区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空间图形和属性的过程。视觉信息叠加点与多边形叠置线与多边形叠置多边形叠置(四)网络分析1. 网络的组成2路径优化与选址 (1) 计算最短(佳)路径的Dijkstra算法(2) 选址问题用圆去覆盖该网络,其中半径最小的圆的圆心即定义为该网络中心。3. 地理编码地理编码又称为地址匹配,是在含地址的表格数据和相关图层之间建立联系,并为表格数据创建一个相应的点要素图层。地理编码的过程是先对含地址记录的数据库和带有地址属性的要素图层进行比较,如果找到一

30、个匹配,被匹配的地理要素的地理坐标就被分配给含相应地址的表格数据记录,并在地址信息和被匹配的地图要素之间建立链接。当对表格数据进行地理编码后,就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空间定位查询和分析。(五)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图层叠置地图代数作用于不同数据层面上的基于数学运算的叠加运算。地图代数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 基于常数对数据层面进行的代数运算(2) 基于数学变换对数据层面进行的数学变换(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等)(3) 多个数据层面的代数运算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等)。思考题1. 总结、归纳基本图形运算的内容2. 总结、归纳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内容。3. 网络分析中Dij

31、kstra算法的步骤?4. 何谓地理编码?第6章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内容: DEM的建立。曲面样条函数方法。DEM的应用。数字地面模型实例分析。学习要点:DTM: 指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是通过地表点集的空间坐标(x,y,z)及其属性数据表示地形表面特征的地学模型。DEM: 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表示区域D上地形的三维矢量有限序列Vi=(xi,yi,zi),其中(xi,yi D)是平面坐标, zi是(xi,yi)对应的高程。TIN模型: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

32、k)模型,其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在整个区域内连续但不可微。(一) DEM的建立数据内插(Interpolation) 目的:利用已知点(参考点)上的高程求出其它待定点上的高程,即求Z=f(x,y) x,yD,在数学上属于插值问题。距离加权插值法移动拟合法双线性多项式内插曲面样条函数(Surface Splines)(二) DEM的应用等高线的绘制立体图的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DTM的地形分析 坡度分析 坡向分析思考题1. 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说一种插值方法比另一种更好?2. 总结、归纳已介绍的各种插值方法的原理。3. 建立DEM的数据源有哪些

33、?名词解释数据 信息 知识 知识经济 信息系统 数据挖掘 地理数据 属性数据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地图投影 大地经纬度 UTMMQ码 MD码 缓冲区 缓冲区分析 地理编码 地图代数 DTM DEM TIN模型MIF文件 MID文件思考题GIS的应用范围。GIS在地学中的应用前景。主要参考书1 张超.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邬伦, 刘瑜, 马修军等.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 郭达志, 盛业华, 余兆平等.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应用.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7.4 汤国安, 赵牡丹. 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