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资料(1)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19272641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播学复习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复习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播学复习资料2014.12.191传播学概念(Page2、3) 指人类传递或交流消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 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 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 新成果。 皮尔士认为传播及观念或意义的传递过程,而观念或意义只有通过“像”或者 符号才能得到传达。 f专播学家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传播学者阿耶尔认为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 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

2、他任何什么。2传播的定义和特占(Page4、5) 传播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特点I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II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III第三,从社会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IV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识空间。 V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系统。3传播类型的内容(Page6、7)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指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

3、息系统。 群体传播:(主要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阶层、世 代等)其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 组织传播: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 其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 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4大众传播特点及概念(Page99、100)概念: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 通过机械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 一种社会信息交流活动。 大众传播“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

4、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 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 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及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 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业的 实践活动。特点:其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 动。 其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其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

5、播、电视为代表的 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5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PagelOl、102、103)现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传播起什么作用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监视(收集情报)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关于社会规范、作用 等的信息;接受或拒 绝它们协调(解释情报; 制定、传播和执行 政策)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 和管理市场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 愿;行使社会控制社会遗产、法律和 习俗的传递开创经济行为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 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 定娱乐(消遣活动,摆 脱工作和现实问题, 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拉斯韦尔的“三功能

6、说” 环境监视功能: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 会系统。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政治、经济、生 活)的信息需要。 解释与规定:所传达的是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 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供娱乐: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 戏性的内容。大众传播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过度

7、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 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6媒介的概念(Pagell5)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7.“热媒介”与“冷媒介” (Page120)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 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与“热媒介”相反,其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 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麦克卢汉关于“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分类媒介类型清晰度信息量参与度举例热媒介高大低照片、象形文 字、无声电

8、影、 报刊等冷媒介低小高漫画、拼音文 字、有声电影、 电视8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局限性(Page120) 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 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认得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到 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的主宰对象; 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 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9什么是“把关人”概念?都包括什么人? (Page130)I概念一“把关人”:“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 断的取舍选择活动。II “把关人”主要包括

9、 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 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刊播; 编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10新闻价值有什么样的标准? (Page133)新闻价值的概念:主要是“把交换价值作为衡量新闻的标准”。 业务标准:指的是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 晰性以及组合性等; 市场标准:指的是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 条件,如提供社会最新变化的消息,能够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好奇心,具有趣味性、人情味等。11受众与大众的概念及区别(Pagel50)I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II大众

10、:指传统的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 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 谓“大众”III区别:(主观题 根据两者不同概念自行作答)12几种主要的受众观(Page155)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是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如在我国电视覆盖 区域内,凡拥有电视机或能观看电视节目的人都是最大规模的受众。 第二,是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如报纸的定期读者 或电视节目的稳定观众; 第三,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 对传媒而言这

11、部分人属于有效受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13传播效果的概念及含义(Page171)I概念:所谓效果,指的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II含义: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 的变化。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 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直接 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意见领袖的概念以及特征(Page189)I概念: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 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之为“意见领袖”II特征: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12、 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 阶层中。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 量大。15“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Page201)“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两个方 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16群体传播的概念及特征 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群体意识(Page78、79、80)I概念: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 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II特征: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III意义: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IV群体意识: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群体感情,这里不仅指由各成员的密切接触和协作而产生的成员间的个人感 情,更指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精神上的一体化)所产生的”我们“的感情; 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 产生的认同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