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投入与产出(新12)

上传人:liu****han 文档编号:119257578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投入与产出(新12)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三章投入与产出(新12)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三章投入与产出(新12)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投入与产出(新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投入与产出(新12)(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讲 投入产出核算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n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投入产出核算的一般原理,掌握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其平衡关系,掌握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并会计算直接消耗系数。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n重点:n1、投入产出核算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产出、中间产出、最终产出;n2、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原理;n3、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n4、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的含义;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n 难点:n1、投入产出表的分类确定;n2、投入产出表第一象限数字的双重意义;n3、完全需求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的区别与联系;n投入产出表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

2、,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n 1931年他利用美国国情普查资料编制了1919年和1929年美国投入产出表,1936年他撰写了世界上有关投入产出技术的第一篇论文,标志着投入产出技术的诞生。正是在这方面的卓越贡献,他于1973年和1984年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简化的投入产出表简化的投入产出表部门部门1 部门2 部门n最终使用 总产出部门1部门2部门nx11 x21 x1nx21 x22 x2n xn1 xn2 xnnY1Y2YnX1X2Xn增加值V V1 V2 Vn 总 投入 X1 X2 Xn 前言前言

3、我国投入产出核算工作回顾我国投入产出核算工作回顾n第一节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n第二节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n第三节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n第四节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n回顾:我国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三个阶段回顾:我国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三个阶段n第一阶段:编制物质产品投入产出表;n第二阶段:可称为过渡阶段,其标志是编制1987年投入产出表;n第三阶段:编制货物和服务投入产出表。编制物质产品投入产出表n在1987年投入产出表诞生之前,国家和大部分省(市、区)都有过编制投入产出表的经验。这一阶段所编制的国家和地区表均为物质产品投入表,又称为MPS式投入产出表。该表的核算范围只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货运

4、邮电业和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n可以说,第一阶段编表工作属于探索和研究过程,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制度。过渡阶段n各省(市、区)与国家同步编制1987年投入产出表的阶段称为过渡阶段。1987年投入产出表本身既不是MPS式投入产出表,也不是下一阶段所说的SNA式投入产出表,但它具有向这两种体系表转换的功能。n第二阶段工作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1987年投入产出表的诞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将投入产出调查和编制表作为一项周期性工作制度化了。编制货物和服务投入产出表n在编制1987年投入产出表以后,各地区与国家同步又编制了1992年和1997年投入产出表。同时国家和部分省(市、区)还编制了1990

5、年、1995年和200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目前正在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准备编制2002年投入产出表。此阶段编制的各年份投入产出表为SNA式投入产出表,指标设置上基本与国际接轨,较好的满足了社会各界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国际对比的需要。n9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n以粮食生产为例,如生产粮食产值为10000元n 中间投入C2需要消耗种子、电力、农药等(4000元)n总投入n 最初投入C1+V+M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6000元)n用公式表示为:n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收入=4000+6000=10000元n最初投入=增加值=C1+V+Mn 中间产品是供其他部门或本部门消耗(

6、用来酿酒)3000元n总产出n 最终产品是供应社会最终使用7000元n用公式表示为:n 总产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3000+7000=10000元n任何一项生产活动的总投入与总产出必然是相等的,这与日常经济生活中只反映某一方面的投入产出比有着本质的不同。用公式可表示为:n 总投入=总产出n投入产出核算中的投入投入产出核算中的投入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进行生产时所投入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各种服务、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投入的劳动力、上缴的利润税金等。产出产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及其分配使用去向。n投入产出与部门联系n生产过程就是投入产出过程n 从产出看,各部门要相互提供

7、产品n 从投入看,各部门要相互消耗产品n 由此形成了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受客观条件 制约,具有一定的数量界限和规律,需要制定和运用专门的 投入产出方法加以研究。n 投入产出核算与分析:以适当的国民经济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通过专门的平衡表和消耗系数描述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这种数量关系。(投入产出法=各部门联系平衡法)n投入产出核算:它是以投入产出表的形式反映其核算内容的,投入产出表从部门角度系统地记录了国民经济中的生产、收入、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细化。n.投入产出分析: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投入与产出

8、之间的平衡关系。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n产品部门分类n产业部门分类n机构部门分类 投入产出表采用的部门分类n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是产业部门分类和产品部门分类,这些部门分类是专门为投入产出核算而设置的抽象部门单位。既考虑实际分析研究需要又要考虑实际工作量和核算基础。既兼顾精确性与可行性。这是投入产出核算部门划分的原则。投入产出核算中的部门分类“产品部门”或“纯部门”。基本特征n1、产出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n如果一个部门除了主要产品之外,还生产其他次要产品,就必须要把次要的产出划归到作为主要产品来生产他们相应部门。例如:林场生产木制家具。n2、投入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以相同

9、或相似的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n如果在生产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投入结构或生产工艺,就应该把有关生产活动分别划归到不同产品部门。例如: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产品部门分类n 产品部门分类是指供给表和使用表主栏以及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主栏和宾栏所采用的部门分类。产品部门分类划分依据是遵循产品同质性原则。即消耗结构相同、生产工艺技术相同和经济用途相同的原则。一个生产部门就是满足上述产品组成的产品群。n 在实际操作中,同一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往往不能满足同质性的三个条件,而只能满足其中一个或两个条件。n 从产品部门分类的原则可以看出,产品部门的同质性与产品部门粗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10、,产品部门划分的越细,同质性越好,反之,产品部门越粗,同质性越差。注意n1、对于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n例如,电力生产部门: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油电等子部门。n2、产品部门分的越细,其同质性越好,但实际划分是应兼顾需要与可能。n例如,我国在编制1995年投入产出表示层划分124个产品部门;在公布有关资料时有简化为40个产品部门。n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品部门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它仍然是一种合理抽象,其资料可用适当方法推算出来。n基本过程为:实际投入产出资料产业部门资料产品部门资料 产业部门分类n产业部门分类是指供给表宾栏和使用表宾栏所采用的部门分类。产业部门分类划

11、分的依据是产业活动单位的性质,产业部门由一组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产业活动单位是一种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可观察到且能够采集数据的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的增加值远远大于其他非主要活动的增加值。比较和小结n产品部门、产业部门和机构部门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核算部门分类体系,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n从“生产活动同质性”的角度看,产品部门是真正的纯部门,机构部门的同质性最低,产业部门介于两者之间,其同质性显著高于机构部门,但仍然不是纯部门。n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将不同的部门分类有机结合起来,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分析研究领域。如何理解投入产出表n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以矩

12、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同时,它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民生产总值核算。n 本教材只列出最具综合性的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阐释,以期达到对投入产出的理解。n有如下资料:n第一产业总产出或总投入为9085亿元,其具体分布为:中间投入即消耗本部门或别部门的产品3341亿元,包括消耗第一产业本身产品950亿元,消耗第二产业产品1950亿元,消耗第三产业产品441亿元。n最初投入5744亿元,其构成为:折旧150亿元,劳动者报酬4804亿元,利

13、润和税金790亿元。n现在可以将以上数字列成一列,编制一个投入产出例表1(第一产业)。投入产出例表1(第一产业)单位:亿元中间投入第一产业950第二产业1950第三产业441合计3341最初投入折旧150劳动报酬4804利润税金790合计5744总投入9085如果知道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资料,可以仿照上面情况分别编制表格,再将三个表格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投入产出例表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入产出例表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单位: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间投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950 4068 120 1950 23140 2100 441 3480 931 合

14、计 3341 30688 3151 最初投入折旧劳动报酬利润税金 150 1260 210 4804 4714 4682 790 5600 1810 合 计 5744 11574 6702 总 投 入 9085 42262 9853 从例表2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总投入为42262亿元,其中中间投入30688亿元,最初投入11574亿元。第三产业总投入为9853亿元,其中中间投入为3151亿元,最初投入6702亿元。现在我们再从总产出的去向进行分析。有如下资料:第一产业总产出9085亿元中,给别的产业(包括第一产业自身)做中间产品5138亿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950亿元、4068亿元

15、、120亿元;供社会最终使用3947亿元,其中最终消费2607亿元,资本形成总额1320亿元,净出口20亿元。将以上资料排成一行,可编制成投入产出例表3,从而将第一产业总产出的去向表述的十分清楚。n 投入产出例表3n 单位: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出口合计 总产出 第一产业 950 4068 120 5138 2607 1320 20 3947 9085 如果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数据资料已经掌握,可以仿照上面的情况分别编制表格,并将三个表格合并在一起,形成投入产出例表4:投入产出例表4 单位:亿元中间投入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16、 净出口合计 总产出 第一产业950 40681205138260713202039479085第二产业1950 23140 2100 27190 7862 6910 300 15072 42262 第三产业441 3480 931 4852 4701 320-20 5001 9853 合计3341 30688 3151 3718015170 8550 300 24020 61200 通过比较例表2和例表4,我们发现两个表中有一部分是完全一样的,现在将两个表格综合在一起,便可形成三次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例表5:投入产出例表5 单位:亿元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 最终消

17、费 资本形成净出口 合计 总产出 中间投入 第一产业 95040681205138260713202039479085第二产业 195023140210027190786269103001507242262第三产业 441348093148524701320-2050019853合计 3341306883151371801517085503002402061200最初投入 折旧劳动报酬利润税金1504804790126047145600210468218101620142008200合计 574411574670224020总投入 908542262985361200nX21=1950双重的经

18、济意义:沿列方向看,反映第一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二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是1950亿元;沿行方向看,反映第二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第一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1950亿元。n以第二产业为例,其42262亿元的总支出中,直接消耗第一产业的产品数量是4068亿元,其直接消耗系数为na12=4068/42262=0.0963n第二产业直接消耗第二产业自身的产品数量是23140亿元,因此na22=23140/42262=0.5475n第二产业直接消耗第三产业的产品数量是3480亿元,因此na32=3480/42262=0.0823n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

19、直接消耗系数,这样,三次产业之间共存在9个直接消耗系数,我们可以将其以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记作:n 0.1046 0.0963 0.0122 n n A=0.2146 0.5475 0.0823 n n 0.0485 0.0823 0.0949 n生产一部汽车10万元,其提供的最终产品为4万元,对电力的直接消耗为1万元,对电力的间接消耗为0.5万元,则汽车对电力的完全消耗为1+0.5=1.5万元,而完全消耗系数为:nb电车=汽车对电力的完全消耗/汽车的最终产品=(1+0.5)/4=0.375 n a电车=汽车对电力的直接消耗/汽车的总产品=1/10=0.1n通过投入产出表,不仅可以掌握国民经济

20、各部门在某一时期内的生产情况及相互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还可以了解每个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销售给中间需求与销售给最终需求的比例,以及对劳动的需求量。第二节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供给表和使用表的基本表式n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基本结构n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主要系数n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主要模型一.供给表和使用表的基本表式n供给表的基本表式及其内在关系n使用表的基本表式及其内在关系 一.供给表和使用表的基本表式n供给表的基本表式及其内在关系n使用表的基本表式及其内在关系n使用表的主要作用n使用表具有核算框架功能,具体地说:能协调数据口径和一致性,有估价数据质量和完整性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过国民经济核算数

21、据的可靠性;具有建立价格和物量测算之间相互联系的框架作用;具有编制指数的框架作用等。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基本结构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净出口 合计 总产出 中间投入 第一产业 95040681205138260713202039479085第二产业 195023140210027190786269103001507242262第三产业 441348093148524701320-2050019853合计 3341306883151371801517085503002402061200最初投入 折旧劳动报酬利润税金15048047901260

22、47145600210468218101620142008200合计 574411574670224020总投入 908542262985361200n(一)各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n1.第一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n 第一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和数目一致的n个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其主宾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每个数字都有双重的经济双重的经济意义意义:沿行方向看,反映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第j产品部门使用的货物或服务价值量,被称为中间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第j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

23、。n2.第二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n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其主宾栏与第一象限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宾栏为各种最终使用项。n3.第三象限的主宾栏及经济意义n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为各种增加值项;宾栏与第一象限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n4.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行方向的经济意义n第I、II象限连接在一起,通过各横行反映各生产部门的产品分配和使用去向,反映使用价值形态的社会产品的运动过程;n5.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列方向的经济意义n第I、III象限连接在一起,各列分别反映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的投入和来源,也反映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反映价值形态的社会产品的形成过程。n由

24、此可见,同时反映社会产品的价值的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的运动过程,是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显著特点。n(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功能和作用n功能和作用:产品部门又称产品部门表,通常是采用生产价格表现形式,其生产活动按产品部门划分的,反映国民经济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因此该表具有分析应用功能,是宏观经济强有力的工具。它用于生产分析、需求结构分析、就业分析、成本与价格分析、贸易分析、能源分析和环境分析等。n投入产出表n U表:反映产品的供应来源;n S表:反映产品的价值构成;n 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反映了产品的去向及价值构成;n前两张表起核算功能,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细化;二是协调;n 第三张表起着分析功

25、能,主要分析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n(三)主要平衡关系n1.从列方向看,第j产品部门中间投入合计+第j产品部门增加值合计=第j产品部门总投入。n依据投入产出表的列平衡关系,可以构造投入产出列模型,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模型之一。n2.从行方向看,第i产品部门中间使用合计+第i产品部门最终使用合计-第i产品部门进口=第i产品部门总产出n依据投入产出表的行平衡关系,可以构造投入产出行模型,是研究最终使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关系的重要模型。n3.从总量上,总投入=总产出n4.第i产品部门总投入=第i产品部门总产出n5.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 n某部门的中间投入某部门的中间使用n6.增加值合

26、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合计n某部门的最初投入(即增加值)某部门的最终使用三.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主要系数n投入产出系数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工具。投入产出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各种诱发系数等。n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是最基本的投入产出系数。1.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n(1)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n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aij 指某一个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出需要直接消耗各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也称为投入系数 n概括地说,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某个部门货物和服务的数量。n具体地说,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在

27、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n直接消耗系数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并为构造投入产出模型提供重要的经济参数。n(2)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n 直接消耗系数一般用符号ij表示,计算公式为:ij=xij/Xj (i,j=1,2,3n)n(3)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主要因素n部门的生产活动和工艺技术水平;部门的生产活动的产出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水平。n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2.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n(1)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n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bij 指

28、增加某一个部门单位最终使用需要完全消耗各部门货物和服务的数量。n 概括的说,指某一部门单位最终使用需要完全消耗各部门货物和服务的数量;n 具体地说,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n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n(2)其意义在于,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还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n(3)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n完全消耗系数一般用符号ij表示,计算公式(无穷级数形式)为:nij=ij+ikkj+isskkj+(I,j=1,2,3n)n也可以写成下述矩阵形式n

29、 B=1/(I-A)In可以变换成:可以变换成:n (B+I)()(I-A)=In3.完全需求系数及经济意义:n(1)定义:完全需求系数完全需求系数(即列昂惕夫逆系数)tij是反映某一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使用所需要的总的货物和服务的数量。n(2)经济意义:它是为满足某一部门生产单位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数量,它与完全消耗系数的区别在于:它不仅包含了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内容还包含了各部门提供最终货物和服务自身的价值量;从数量上除主对角线上的完全需求系数tij(t11,t22,t33)比完全消耗系数bij(b11,b22,b33)大1外,其余的对应系数则是完全相同的。n(3)“所需i部门的总产品”的涵义:nA

30、.若j和i均属于同一机构部门,这里的“所需i部门总产品”不仅包括i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还包括j部门的最终产品本身,即完全需求大于完全消耗。nB.若j和i不是一个机构部门,这里的“所需i部门总产品”只包括i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不包括i部门的最终产品。这是因为两个机构部门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性联系,即完全需求等于完全消耗。n4.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需求系数的区别:n(1)涵义和经济意义不同:n(2)计算依据不同:n直接消耗系数是对总产出而言的;而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是对最终使用而言的。n(3)计算结果不同:n完全需求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n完全消耗=直接消耗+间接

31、消耗n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间接消耗系数n第j部门的中间消耗系数=第j部门直接消耗系数之和n第i部门的中间使用系数=第i部门直接消耗系数之和n中间消耗系数+增加值系数=1n中间使用系数+最终使用系数=1四、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主要模型n(一)行模型,(一)行模型,该模型主要反映总产出和最终使用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Xi=(I-A)1(Yi-Zi)n(二)列模型(二)列模型 该模型主要反映总产出和增加值(或最终产值)之间的关系。Xi=(I-c)1Nin(三)中间产品流量模型(三)中间产品流量模型 (xij)nn=AXj n(四)产品价格模型(四)产品价格模型 p=(I-A)1T(d+v+m)

32、式中,d+v+m=y第三节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n投入产出表的两种编表方式 n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两种基本编制方法n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流程一.投入产出表的两种编表模式 据编制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步骤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编表模式:n1.先编供给表和使用表,再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编制模式;1993年年SNA提倡的、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编表模式。提倡的、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编表模式。这种编表模式是建立在以产业活动单位为统计对象基这种编表模式是建立在以产业活动单位为统计对象基础上,础上,采用商品流量法来编制使用表的,并可在使用表的采用商品流量法来编制使用表的,并可在使用表的基础上

33、,采用数学假定推导产品部门基础上,采用数学假定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产品部门表。n2.先编供给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再推导使用表的编制模式。n 第二种编表模式只有少数国家在采用,我国就是采用第二种编表模式只有少数国家在采用,我国就是采用这种编表模式的国家之一。这种编表模式的国家之一。二.编表方法n(一)间接推导法n 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统计单位,按照产业活动单位主产品的性质将其划分到某一产业部门,并按此分类编制包括全部产业部门在内的使用表和供给表,然后利用使用表和供给表,依据一定的假定,采用数学方法推导出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n间接推导法使用的假定有两种,一是产品工艺假定,即假定不管由哪个产业

34、部门生产,同一种产品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二是产业部门工艺假定,即假定同一产业部门不论生产何种产品,都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n1.运用产品部门工艺假定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n 产品部门工艺假定是指,不同产业部门的同一种产品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由此可以建立如下的关系:n A=BCn2.运用产业部门工艺假定推导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n 由此可以建立如下的关系:n A=BDn(二)直接分解法n直接分解法与间接推导法不同,其统计单位不是产业活动单位,而是一个企业,同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简要的说,直接分解法就是对现行的行业统计资料(包括基层统计资料和综合统计资料)进行分解、汇总和推算放大,并得到产品部门投入产出

35、数据的方法。n产品部门分类是一种“纯部门”的划分,而我国的普查制度和年报制度基本上是以现有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满足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需要,必须在企业层次上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和加工,得到按产品部门划分的基层投入产出数据,这种以企业为统计单位通过直接分解获得投入产出数据的方法称为直接分解法。n1.取得分产品部门总控制数n2.取得分产品部门增加值和最终使用控制数n3.编制按产品部门划分的中间投入构成(按购买者价格计算)n4.计算各产品部门增加值构成三.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流程第四节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n一.分析总产出中分析产业结构即将各部门的增加值与GDP相比可得到产业结构的比重,它反映各产业部门对GDP的

36、贡献。n二.中间投入与增加值各自的比重n三.分析各部门总产出中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比重n四.编制和修订计划 编制和修订计划 n(一)由总产出编制最终使用计划时,Xi=(I-A)1(Yi-Zi)n(二)由增加值求总产出,Xi=(I-c)1Nin(三)由总产出求中间产品时,(三)由总产出求中间产品时,(xij)nn=AXjn(四)利用产品模型预测最终使用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公式为:(Yi-Zi)=(I-A)1Xin(五)分析个别部门产品的价格变动对其它部门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pn,n-1=tn,n-1(1/tnn)pn n(六)分析个别部门最终产值因素的变化对产品价格的影响。n公式为:p=(I-A)1T(d+v+m),式中,d、v、m分别代表各部门折旧率、劳动报酬率及企业利税率三因素变动的列项量。n(1)根据投入产出简表,计算投入产出各种系数。n(2)根据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总产出X,增加值V和中间消耗x等主要指标。主要利用模型公式。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