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申请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9241685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5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丽水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申请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丽水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申请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丽水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申请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资源描述:

《丽水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申请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申请表(1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丽水学院2015年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申请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学校名称(盖章):丽水学院学校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专业名称:康复治疗学专业代码:101005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医学医学技术类学位授予门类:理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申请时间:2015年5月专业负责人:陈光平联系电话:13757098753教育部制

2、目 录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32.学校基本情况表4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5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9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276.教师基本情况表30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33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34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3610.专业论证专家论证组意见表. 37附:康复治疗学专业论证会专家名单 填表说明 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 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申请学校须对

3、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专业代码101005专业名称康复治疗学修业年限4年学位授予门类理学学士学校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的年份2004年现有本科专业(个)42个学校本年度其他拟增设的专业名称陶瓷艺术设计、环境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本校已设的相近本、专科专业及开设年份临床医学专科(2010年)护理学本科 (2010年)口腔医学本科(2012年)拟首次招生时间及招生数2016年9月招生40人五年内计划发展规模80人/年师范专业标识(师范S、兼有J)所在院系名称医学与健康学院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意见(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校审批意见(校长签字) (盖章) 年

4、月 日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形式审核意见(根据是否具备该专业办学条件、申请材料是否真实等给出是否同意备案的意见)(盖章) 年 月 日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名称丽水学院学校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邮政编码323000校园网址学校办学基本类型部委院校 地方院校 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 学院 独立学院 在校本科生总数12181人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73.23人已有专业学科门类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专任教师总数(人)682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43.99%学校简介和历史沿革(300字以内,无需加页)丽水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

5、校,2004年5月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校现设工程与设计学院、生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商学院、民族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有42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181人。在职教职工1083(专任教师682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0名,博士119名)。学校立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学校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突出地方性,发展应用性,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学院和浙江丽水山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龙泉青瓷等两个协同创新中心。

6、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简述学校定位、人才需求、专业筹建等情况)(无需加页)一、学校定位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丽水,服务丽水;面向浙江,辐射全国。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努力创办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我国残疾人口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

7、.34%。每年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致残者约100多万人。同时,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会有2.16亿老年人口,其中会有超过7000 万老年人因患有各种慢性病、生理功能障碍,需要接受康复治疗服务。再加上大量因慢性病致残的患者,以及占有人群数量的70%的亚健康群体等,都需要接受康复治疗服务,社会对康复医疗将有巨大的需求。据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调查和国内专家研究,全国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过1.4万人,

8、平均1人/10万人口,其中物理治疗师5000人,作业治疗师2400人左右,而且多为相近专业培训后人员。世界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与人口的比值大约平均为70人10万人口,我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缺口达10万人。如果参照国际平均水准,结合我国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巨大需求,康复治疗师的缺口更大,至少需要30万人康复技术人才,充实到全国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康复医院和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康复治疗工作以及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运动队员培训运动量设置及运动损伤后早期康复等。加快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2011年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

9、南的通知,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独立设置康复医学科,开展康复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目前,在我国拥有早期康复介入能力的康复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医院,20%的省级综合医院、30%的市级综合医院和56%的市以下医院不具备早期康复能力,只是以提供传统康复服务为主。目前我市,各二级医院虽在临床上有从事康复工作,尚没有建立独立的康复科室,康复治疗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多为初、中级,且多为“半路出家”,由其它医疗专业或由中医专业人员兼职,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极少,以至于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更显得相对严重不足。目前,全国近100 所大、专院校开设康复专业

10、培养康复人才,我省有两所大学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年招生数100人左右。现有的培养力度与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康复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新型实用型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对满足区域人民群众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有很大的空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党和政府提出了“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相结合的医疗改革原则,中国将逐步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疗模式转变,在新的医疗模式中,康复将发挥重大的作用。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康复医疗将有巨大的需求,康复人才的培养将

11、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三、专业申报理由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与预防医学、治疗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医学体系之一。该学科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患者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已逐渐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现代康复医学在世纪年代初期引进我国,是相对年轻的一门医学学科。近年来,我国已将“防、治、康三结合”和“补足康复医学的短板”作为“国策”,康复医学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当今社会,康复医学在世界各国正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先天发育异常、各种因功能障碍导致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影响

12、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以及亚健康状态群体等。社会上的病伤残人群需要大量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提供科学的康复服务。随着国家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人们对于康复医学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医学康复机构、康复治疗以及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却明显滞后。为此我们提出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不仅能缓解区域康复治疗人才紧缺现象,而且也能提升康复医学的治疗水平,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休闲养生城市建设。理由如下。(一)供求矛盾突出,康复医疗人才需求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我国残疾人口数为8296万人,

13、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每年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致残者约100多万人。同时,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预计到 2015年,将会有2.16 亿老年人口,其中会有超过7000 万老年人因患有各种慢性病、生理功能障碍,需要接受康复治疗服务。再加上大量因慢性病致残的患者,以及占有人群数量的70%的亚健康群体等,都需要接受康复治疗服务,社会对康复医疗将有巨大的需求。据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调查及国内专家研究,全国康复

14、治疗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过1.4万人,平均1人/10万人口,其中物理治疗师5000人,作业治疗师2400人左右,而且多为相近专业培训后人员。世界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与人口的比值大约平均为70人 l0万人口,我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缺口达10万人。如果参照国际平均水准,结合我国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巨大需求,达到我国政府提出的2015年实现全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康复治疗师的缺口更大,至少需要35万人康复技术人才,充实到全国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康复医院和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运动队员培训运动量设置及运动损伤后早期康复。因此,加

15、快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2011年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指出,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独立设置康复医学科,开展康复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目前,在我国拥有早期康复介入能力的康复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医院,20%的省级综合医院、30%的市级综合医院和56%的市以下医院不具备早期康复能力,只是以提供传统康复服务为主。目前我市,各二级医院虽在临床上有从事康复工作,尚没有建立独立的康复科室,康复治疗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多为初、中级,且多为“半路出家”,由其它医疗专业或由中医专业人员兼职;而康复治

16、疗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极少,以至于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更显得相对严重不足。目前全国近100 所大、专院校开设康复专业培养康复人才,我省有两所大学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年招生数100人左右。现有的培养力度与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康复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新型实用型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对满足区域人民群众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有很大的空间。反观目前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康复医院总量不足,康复专业人才不足等缺陷明显存在。面对社会的需求、政府的要求和现有康复机构治疗师的人数、学校教育现状的突出矛盾,必须加快高素质的康

17、复医学人才培养。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人 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二)国家、省政府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康复医学及相关专业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医疗改革原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全面加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中国将逐步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疗模式转变。在新的医疗模式中,康复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国家卫生部201131号文件“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具备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

18、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必须设置和改建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的康复医学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4年6月10日,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职成20145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加大养老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鼓励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应用

19、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养老服务相关本科专业”。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方面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而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正是现代服务领域中需要的人才类型之一。2014年4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13号)指出,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支持高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2014年5月16日,浙江省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22号)提出,要“支持高等院

20、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等从业人员”。国家、省政府的政策推动,为康复医学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院的建设势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国家政策鼓励设置的专业,增设该专业符合国家的最新政策导向。(三)符合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2011年6月,丽水市正式被授予“国际休闲养生城市”的称号。2013年,丽水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予丽水“中国长寿之乡”,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根据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我市将着力构建“一心八片”的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格局,围绕“食养、体养、水养、药养

21、、文养”五养要求,要把丽水市建成国内规模较大、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和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力争打造“中国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第一市”。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以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和养生(养老)基地(休闲养生养老城)两大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以培育休闲养生(养老)服务业为重心,促进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建成国内规模较大、国际知名的中国养生福地、养老乐园,”“依托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教育资源,重视发展休闲养生(养老)特色重点学科,拓展相关本专科专业,为休闲养生(养老)产业提供大量高素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与科技支撑”。因此,增设康复治疗学专

22、业符合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政策背景。(四)符合医学与健康学院的发展方向学校将“医学院”更名为“医学与健康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将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发展目标;符合国家提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医疗改革原则;拓宽了医学教育发展的新空间。从而有利于医学及医学相关类专业和学科、方向的拓展;有利于做大做强健康、康复、护理、养生类专业;有利于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休闲养生养老城市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养生人才;有利于生态休闲养生(养老)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健康产业的发展。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正是为健康、康复、养生服务的,设置该专业符合学校将“医学院”更名为“医学

23、与健康学院”的发展方向。(五)知名院校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是台湾著名高校之一,该校的复健医疗研究中心是学校四大特色之一,在台湾及大陆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以培养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等高级医学康复人才为主,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我院从2013年起一直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沟通,经多次协商和互访,已基本达成援助我院建立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意向。意向主要内容包括培养专业课师资;接受本院教师赴台进修、培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帮助设计建立专业实验实训室;协助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和指导教学等。(六)医学教育办学历史悠久丽水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前身为浙江省丽水卫生学校

24、,学校创建于1965年,先后设有护理、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妇幼卫生等专业;办学层次由中专到大专、本科。目前有护理学、口腔医学两个本科专业,护理、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三个专科(高职)专业。50余年的医学教育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完善的医学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拥有专职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七)地方政府、行业专家的认可与支持自2014年以来,我院走访了相关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康复医疗机构,残联领导认为残疾人工作,康复最重要,专业康复人才的奇缺是制约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瓶颈”,愿意与我院共同建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共享残联康复治疗中心平台,为康复

25、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基地和专业指导。卫生局领导认为,目前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寿命延长,因慢性疾病而导致功能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康复将面临重要的挑战和机遇,希望我院能尽快创办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康复人才,为丽水卫生医疗改革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促进会的领导、专家认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设置与我市全面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建设目标有极高的契合度,要将“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五养的特色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康复治疗学品牌专业;并借助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加快成立丽水休闲养生(养老)培训学院,培养康复、养生人才,

26、普及健康养生知识,为努力把丽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休闲养生城市和养生福地做贡献。四、专业筹建自2012年起,学院在校领导、教务处的指导要求下,着手考虑如何拓宽学院本科专业数量,相关系部开始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开设从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积极的筹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筹办康复治疗学专业信念近几年我院与丽水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开展残疾人推拿培训、丽水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残联康复中心建设项目调研等相关活动,了解区域残疾人康复现状及需求。并根据国家医药卫生改革方针的要求、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休闲养生城市建设)的需要、各县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社会

27、康复机构的现状调研,以及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多年的院校进行的详细考察,形成了筹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初始概念。通过学习讨论,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坚定了筹办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信念与决心。(二)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依托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师资;外聘合作医院、康复机构高层次康复人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康复专业人才;定向输出培养康复专业课程师资。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能胜任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科研的专任教师22人。包括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0人

28、,中级职称6人。拟考虑引进2-3人(三)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校内拥有万余平方米的实验大楼,设有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诊断实训室、手术室、妇产科实训室、儿科实训室、五官科实训室、ICU实训室、心肺听诊实训室、中医推拿实训室和基础医学相关实验室等,拥有实验仪器设备500余万元,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实验实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也已研究确定,新建康复治疗学专业实验实训室35个,分别是康复功能评定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运动治疗室等。拟投入50万元专业设备经费,面积300平方米左右,能基本满足校内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校外拥有附属医院1家、教学医院2家、实习医院15家

29、,社区服务中心教学基地13家,在满足临床、护理等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之外,也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保障。目前学院已与丽水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丽水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丽水市残联康复中心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训、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能确保学生毕业实习和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四)制定符合区域发展,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康复治疗学专业立足丽水、面向全省。培养适应适应我国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上,系统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及创

30、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等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清晰,服务面向定位准确。并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区域发展富有特色的康复治疗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教学基本文件。(五)与地方多家医院、康复机构建立校企(院)合作关系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坚持立足地方、依托行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共同育人、互补育人、互利共赢为出发点,争取与丽水市残联康复中心、丽水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达成建立长期的专业合作平台意向,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这些医院和康复机构可以为康复治疗学专业提供师资支持,也可以为各门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由

31、学院和医院双重管理,可保证本专业学生在实习基地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丽水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是丽水市建科最早、专业人才齐全、设备仪器先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现代康复医学特色的丽水市康复医学中心,负责丽水市康复医学会的日常事务工作,是丽水市医学重点学科,是我省首批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开放床位30张。设有康复医学专家门诊、偏瘫截瘫康复专科门诊、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言语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功能评定室、针灸室、推拿室、康复工程室。拥有专业成熟的康复医学人才队伍:专职康复医师9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康复治疗师9人,康复护士11

32、人。科室拥有最先进的进口电脑控制温热颈腰椎牵引系统、减重支持步态训练系统、加拿大进口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日本进口吞咽障碍治疗仪、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仪、电动起立床、股四头肌训练椅、痉挛肌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系列先进运动、作业、言语治疗及各类理疗仪器设备;科室还建有矫形器、肢具及假肢制作展示室。主要开展康复评定项目有电生理检查、运动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心肺功能评定等;康复治疗技术有神经促通术、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及肌牵张术、平衡功能训练技术、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牵引治疗技术、肉毒毒素治疗技术、生物

33、反馈治疗技术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创建于2004年,现有康复医师1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6人,硕士3人),康复治疗师13人,康复护士(师)12人,现核定床位 41张,本科室设有门诊、病区、治疗室、高压氧治疗中心500平方米,有丽水市最大的10人医用氧舱。综合康复训练大厅300多平方米及言语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功能评定室、康复工程室等,总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丽水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丽水市幼儿特教中心)隶属丽水市残疾人联合会,投资2900万元,2011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先后开设听力语言康复科、脑瘫儿童康复科、智障(孤

34、独症)儿童康复科、盲人保健按摩和脊柱保健科、辅助器具供应中心、康复训练中心等康复机构。主要开展残疾人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精神及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等康复医疗服务工作。 (六)依托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建立互访互助机制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是台湾著名高校之一,复健医疗研究中心是该校四大特色之一,在台湾及大陆均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培养高层次医学康复人才为主,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我院从2013年起一直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沟通,经多次协商和互访,已基本达成援助我院建立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意向。意向主要内容包括培养专业课师资;接受本院教师赴台进修、培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帮助设计建

35、立专业实验实训室;协助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和指导教学等。知名大学的支持与配合,学术教育上的交流合作,为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七)丰富的图书资料与科研资源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设计合理,功能齐全,除了面向专业教学及建设提供常规的Internet检索服务外,校园网引进开通了清华同方CNKI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馆藏的图书、电子资源能够满足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及科研的需要。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一、专业名称康复治疗学,专业代码101005二、培养目标培

36、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掌握康复医学及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及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等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三、培养规格及能力要求(一)素质结构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2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正确处理的医疗康复问题,能主动寻求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3尊重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尊重他们的个人信仰

37、,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具有与康复对象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4在职业实践中重视伦理问题,使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工作成本低、效果好,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5认识到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考虑到康复对象及其家属的利益。6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备用法律保护康复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与能力。7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具备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8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借助外文辞典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9树立辩证批判的创新观念,

38、具有科学态度和一定的科研基础能力,具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参与现代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二)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2掌握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如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病理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等)。3掌握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特别是神经、骨科等方面的临床医学知识。4掌握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如中医推拿、针灸等)的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现代康复医学及康复治疗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且较

39、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知识。6掌握康复治疗常用的功能评定技术的基本知识。7具有一定的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和假肢矫形器应用等的基本知识。8具有一定的残疾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基本知识。9具有一门外语知识及医用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10具有相关临床医疗政策法规与行业规范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导。(三)能力结构要求1具有根据评估患者的活动、体能及心肺功能的数据而独立地作出正确物理治疗诊断及设计适合的物理治疗方案的基本能力。2具有根据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感知觉功能、手功能等的评估作出正确的作业治疗方案和训

40、练的基本能力。3具有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言语治疗以及能配合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并进行相应的训练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社区康复知识和方法、能组织开展社区康复活动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与康复医师、康复护士等相关专业人员以团队模式协调地开展康复治疗工作。6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7具有结合临床实际,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了解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医学问题的能力。8具有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9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四、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五、核心课程设置1专

41、业基础必修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发育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概论、外科学概论、儿科学概论、神经病学概论、老年病学概论、中医学基础、运动医学等。2专业必修课程:康复医学总论、康复评定学、康复工程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康复心理学、传统康复治疗学(包括针灸、推拿)等。六、学习年限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可在37年内完成。最低毕业学分:160(包括课内教学和实践环节)+8学分,其中通识平台课程39学分,学科平台课程43学分(必修34学分),专业模块课程34学分(必修27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4学分,创新创业活动8学分。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七、培养方案的学

42、分分配类别必修学分(学时)选修学分(学时)合计占总学分(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31(576)31(576)19.38% (16.44%)通识课程8(128)8(128)5.0% (3.65%)学科基础课程34(608)9(144)43(752)26.88%(21.46%)学科专业课程27(528)7(112)34(640)21.25%(18.26%)合计92(1752)24(384)116(2096)72.5% (59.82%)类别集中(学时)分散(学时)合计占总学分(学时)比例(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10 (320)10(320)6.25% (9.13%)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技能训练)44(140

43、8)44(1408)27.5% (40.18%)创新创业活动8(256)8(256)5.0% (7.31%)合计44(1408)18(576)62(1984)38.75%(56.62%)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表理论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学时建议开课学期修读要求总学时周学时课内教学实验教学通识平台课程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21921922.3.4按照学校各类课程要求修读形势与政策讲座23218信息技术24816321.2大学外语812812814大学体育412812814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3481.2.7通识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文学与艺术、公共艺术、历史

44、与文化、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共计学习8学分。其中限定选修2学分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其余学分任选。选修课程课程修读说明合计学分39学分;毕业最低修读3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31学分,通识课程8学分(要求公共艺术类通识课程最少2学分)。学科平台课程必修学科基础课人体解剖学69639601、2必修课程形态实验(一)13220321运动医学23222841生理学46446402机能实验(一)0.51610162病理学34834803药理学23233203形态实验(二)0.51610163机能实验(二)0.51610163诊断学23223203诊断学实验0.51610163中医学基础23222843内

45、科学概论2.5404004内科学实验0.5160164外科学概论2.5404004外科学实验0.5160164儿科学概论2322845老年病学概论2322845小计34学分,理论教学29学分,464学时;实验教学5学分,144学时选修学科基础课表面解剖学23222481选修课程组织胚胎学11611241人体发育学11611241医学生物化学23222481医学统计学11611242医用物理学23222482学科平台课程医学微生物23222482医学伦理学11611242医学影像学23222483生物力学1.5241.51683卫生政策与法规1.5241.52043神经病学概论1.5241.52

46、044精神病学概论1.5241.52044妇产科学概论1.5241.52045小计21.5学分,理论教学16.5学分,264学时;实验教学5学分,80学时课程修读说明合计总学分55.5学分;毕业最低修读43学分。其中必修学科基础课34学分,选修学科基础课9学分。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康复医学总论3.5563.55602必修课程康复医学总论实训0.51610162康复评定学46446403.4康复评定学实训13210323.4康复心理学23222484康复工程学23223205康复工程学实训13220325物理治疗学3481.54805.6物理治疗学实训13210325.6作业治疗学23223

47、206作业治疗学实训13220326语言治疗学1.5241.52406语言治疗学实训0.51610166传统康复治疗学34834806传统康复学实训13220326小计27学分,理论教学20.5学分,328学时;实验教学6.5学分,200学时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康复护理学1.524204选修课程儿童康复学1.524204骨科康复学232248内科疾病康复学232284神经伤病康复学232284社区康复学1.524168老年康复学1.524204临床营养学1.524204中医养生学116124理疗学116124小计15.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2.5学分,200学时;实验教学3学分,48学时课

48、程修读说明合计总学分42.5学分;毕业最低修读34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27学分,专业方向课程7学分。实践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学时(周)建议开课学期修读要求总学时周学时课内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医学与实践22周2必修课程临床康复见习22周5康复专业实训22周6综合性实习(康复治疗学毕业实习)3838周7、8小计44学分创新创业活动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21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社会实践217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技能考证418选修课程小计8学分毕业要求毕业最低修读总计学分168学分。其中理论课程教学(含校内实验实训教学),11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4学分,创新创业活动

49、8学分。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1)姓名陈光平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第一学历专科出生年月66.10行政职务基础部主任最后学历本科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专科(1987.09至1989.07 温州医学院 解剖专业)本科(1993.09至1996.07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从事病理学、解剖教学及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影像解剖与临床、临床病理学本人近三年的主要成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0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项;其中:国家级项,省部级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项,省部级项目2项。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

50、共7.5万元,年均2.5万元。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960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人次。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4项以内)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1颈内动脉管径螺旋CT成像的分析一级期刊,中华医学杂志,2012.051/52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中叶肺段与亚段肺动脉管径评价一级期刊,解剖学报,2012.021/53多层螺旋CT对右肺下叶肺段亚肺段动脉管径的测量一级期刊,解剖学报,2014.011/54国家规划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编委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4项以内)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1虚拟实验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51、在病理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省新世纪教改项目2010-201341/42螺旋CT成像对大脑动脉环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3-20151/63正常人支气管血管束结构的螺旋CT实验研究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20121/24整合PBL和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省教育厅课堂教改项目2013-201631/3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5门以内)序号课程名称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1病理学护理、口腔804/周必修课20142病理生理学护理、口腔802/周必修课20153解剖学护理、口腔1354/周必修课2015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

52、师,每人一表。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2)姓名陈力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第一学历中专出生年月1957.3行政职务最后学历本科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1980年9月丽水卫生学校,中医专业毕业1998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毕业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工作;研究方向,中医针灸学、养生学等。本人近三年的主要成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3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项;其中:国家级 项, 省部级 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三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项,省部级项目2项。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6万元, 年均2万元。近三年给本科生授

53、课(理论教学)共450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人次。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4项以内)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1中医学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主编2畲医药教材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主编3处州医药专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独著4论针灸临床教学创新中国针灸杂志2011年9月独著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4项以内)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1-畲药山里黄根抗乙肝病毒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浙江省自然基金2012年度13.5万3/72通识课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改项目2013年度2万主持3掌灸对骨关节疾病

54、的治疗作用的研究及其推广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年度2万指导老师4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5门以内)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1中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54专业必修课每学年2中医护理学护理学专业本专科学生10032专业必修课每学期3中医养生学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10036通识教育课每学期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情况属实 签章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3)姓名卢舜飞性别女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第一学历本科出生年月1974.11行政职务无最后学历硕士学位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本科(1993.9-1998.7 浙江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

55、(2002.10-2005.4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从事内科学及畲医药学研究等工作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1 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部级 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2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项,省部级项目 1 项。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9 万元,年均 3 万元。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 550 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人次。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1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3.11

56、1/22形成性评价在诊断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伤残医学, 2012.121/1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1中药(畲药)复方“刹毒草合剂”抗艾滋病作用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2H290001012.1-2014.127.5主持人2白杨素促进TRAIL介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31012011.1-2013.12333/53中药(畲药)复方“刹毒草合剂”对HIV干预作用中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分子机制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 14H2900032014.12016.1253/4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1诊断学临床医学专12072必修课2013.092健康评估护理本科80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