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9154402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初中生物材料分析题解析 分析近几年各地市生物中考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收集、利用图文资料,获取信息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所以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通过剖析此类题目的命题模式,归纳出解题的一般步骤,共同行参考。 1 材料分析题“根”植于教材 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主要提供给学生图文材料,比如七年级下册P41页“资料分析

2、”,通过分析资料“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归纳出呼吸道能保证气体的顺畅;通过资料2、3,归纳出鼻腔的结构有鼻毛、黏膜(分泌黏液)和毛细血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鼻腔的功能为“温暖、湿润、清洁空气”;鼻腔是形成“痰”的场所;“不要随意用手掏鼻孔”。教师要引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功能,从而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的生物学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由此可以感受到新版人教版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说结论、后举实例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2 材料分析题的命题模式 分析各地市的中考材料分析题,其背景材料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范围比较宽广,但

3、从组织答案的角度考虑,材料分析题命题模式一般有答案源于教材和答案源于材料两种。 2.1 模式一:答案源于教材 “答案源于教材”是材料分析题的主要类型,此类材料题给出的材料一般来源于教材内外,比如来自教材内的背景资料,主要指教材中的一段正文,或者正文旁栏的“小资料”,或者是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社会”等;教材外的材料来源途径主要有报刊、科普文摘、新闻等,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有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生产实践等。解答此类材料下提出的问题,一般结合材料所涉及的教科书的知识背景,用教材中的相应知识点回答。 【例1】 “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 作为全球水稻的

4、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1) 作为餐桌的主食,大米的营养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 中。 (2) 施用化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因为化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 )。 A. 无机盐 B. 有机物 (3) “残留的农药最终

5、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积累,最终将危害 的健康。 (4)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5) 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 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解析:本题主要围绕“绿色超级稻”提供创设的背景材料,设计的问题比较“散”,但难度系数不大。学生在充分阅读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问题,首先寻找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然后将给出的问题和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对接。 参考答案:(1) 胚乳 (2) A (3) 人类 (4) 自动调节 (5) 基因 2.2 模式二:答案源于材料 此类材料题的背景材料不是来自

6、教材,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也比较广。解题时要根据提出的问题,认真、快速读题,学会边读边标记关键的信息,用关键性的词或句子概括归纳,特别提示,组织答题要点时,一定要切题、简洁、全面。 【例2】 海洋是生命的乐园,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浮游藻类以无机物质为营养,以阳光为能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浮游动物、鱼、虾、贝以至鲸等所有动物提供食物。 随着人类源源不断地向海洋排放污水,引起浮游藻类,甚至浮游动物和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造成一定范围内海水变色现象,这就是赤潮。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海水的溶解氧,危及动物生存。藻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

7、聚在动物体内。因此,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 阅读以上材料,尝试回答: (1)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分解是 。 (2) 经常发生赤潮的海域,鱼体内积聚的藻类毒素会随着 不断积累,最终会危及人的健康。 (3) 海洋赤潮能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强烈的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4) 尝试说出赤潮生物对海洋生物的两种危害。 解析:此类解析题创设的背景材料,包含大量的生物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所以该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此外个别问题的难度系数比较大,也是学生感觉材料分析题比较难的原因。

8、参考答案:(1) 浮游藻类 细菌 (2) 食物链 (3) 自动调节 (4) 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海水的溶解氧,危及动物生存;藻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 3 材料分析题审题“三步走” 材料分析题中信息的提供是多种多样的。从信息的表达方式来看,有文字叙述题,有图表题;从信息的处理来看,有的信息很明确,而有的信息则比较隐蔽;从对信息的利用上来看,有的文字提供的信息可以充分利用,而有的提供的信息是“多余的”,起“干扰”作用;从信息的内容上来看,有些信息涉及高新科技或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到困惑,而有些内容看起来很简单,却设置了一些“陷阱”。因此不论提供的信

9、息是哪种,但在审题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3.1 第一步:收集和提取信息 学生审题就是阅读材料和问题,同时还要将两方面进行结合,以便提取材料中关键的词和句子,这些关键的词和句子就是解题有用的信息。通过这个步骤,学生能够迅速构建对该材料的整体认识,并筛选出解题的关键信息。 3.2 第二步:回归教材,落实内容 把从材料和问题中获取的有效信息,反馈到教材中相对应的知识点,即完成了知识的迁移。这是解题的关键。 3.3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学生完成已有知识在新背景下的迁移,在组织答案要点时,一定要全面,同时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教材的语言规范答题。 通过剖析材料分析题的材料和答案,对材料分析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