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各种电平标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9067884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9.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2022年各种电平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2022年各种电平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2022年各种电平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2022年各种电平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各种电平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DDR 内存 采用的是支持2.5V 电压的 SSTL2标准而对于比较老一些的SDRAM内存来说它支持的则是3.3 V 的 LVTTL标准.现在常用的电平标准有TTL、CMOS、LVTTL、LVCMOS、ECL、PECL、LVPECL、RS232、RS485等,还有一些速度比较高的LVDS、GTL、PGTL、CML、HSTL、SSTL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供电电源、电平标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三极管结构。Vcc:5V;VOH=2.4V;VOL=2V;VIL=2.4V;VOL=2V;VIL=2.0V;VOL=1.7V;VIL=4.4

2、5V;VOL=3.5V;VIL=3.2V;VOL=2.0V;VIL=2V;VOL=1.7V;VIL=1.1V;VOL=0.85V;VIL=1.4V;VOL=1.2V;VIL2.4V,输出低电平=2.0V,输入低电平=0.8V,噪声容限是0.4V。2,CMOS电平:1 逻辑电平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0 逻辑电平接近于0V。而且具有很宽的噪声容限。3,电平转换电路:因为 TTL和 COMS的高低电平的值不一样(ttl 5vcmos 3.3v),所以互相连接时需要电平的转换:就是用两个电阻对电平分压,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哈哈4,OC 门,即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D门,即漏极开路门电路,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

3、电源才能将开关电平作为高低电平用。否则它一般只作为开关大电压和大电流负载,所以又叫做驱动门电路。5,TTL和 COMS 电路比较:1)TTL电路是电流控制器件,而coms 电路是电压控制器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7 页 -2)TTL 电路的速度快,传输延迟时间短(5-10ns),但是功耗大。COMS 电路的速度慢,传输延迟时间长(25-50ns),但功耗低。COMS电路本身的功耗与输入信号的脉冲频率有关,频率越高,芯片集越热,这是正常现象。3)COMS电路的锁定效应:COMS 电路由于输入太大的电流,内部的电流急剧增大,除非切断电源,电流一直在增大。这

4、种效应就是锁定效应。当产生锁定效应时,COMS的内部电流能达到40mA 以上,很容易烧毁芯片。防御措施:1)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加钳位电路,使输入和输出不超过不超过规定电压。2)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加去耦电路,防止VDD 端出现瞬间的高压。3)在 VDD 和外电源之间加线流电阻,即使有大的电流也不让它进去。4)当系统由几个电源分别供电时,开关要按下列顺序:开启时,先开启 COMS电路得电源,再开启输入信号和负载的电源;关闭时,先关闭输入信号和负载的电源,再关闭 COMS电路的电源。6,COMS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1)COMS 电路时电压控制器件,它的输入总抗很大,对干扰信号的捕捉能力很强。所以,不用的管

5、脚不要悬空,要接上拉电阻或者下拉电阻,给它一个恒定的电平。2)输入端接低内组的信号源时,要在输入端和信号源之间要串联限流电阻,使输入的电流限制在 1mA 之内。3)当接长信号传输线时,在COMS电路端接匹配电阻。4)当输入端接大电容时,应该在输入端和电容间接保护电阻。电阻值为R=V0/1mA.V0 是外界电容上的电压。5)COMS的输入电流超过1mA,就有可能烧坏COMS。7,TTL门电路中输入端负载特性(输入端带电阻特殊情况的处理):1)悬空时相当于输入端接高电平。因为这时可以看作是输入端接一个无穷大的电阻。2)在门电路输入端串联10K 电阻后再输入低电平,输入端出呈现的是高电平而不是低电平

6、。因为由 TTL门电路的输入端负载特性可知,只有在输入端接的串联电阻小于910 欧时,它输入来的低电平信号才能被门电路识别出来,串联电阻再大的话输入端就一直呈现高电平。这个一定要注意。COMS门电路就不用考虑这些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7 页 -8,TTL电路有集电极开路OC门,MOS 管也有和集电极对应的漏极开路的OD 门,它的输出就叫做开漏输出。OC门在截止时有漏电流输出,那就是漏电流,为什么有漏电流呢?那是因为当三机管截止的时候,它的基极电流约等于0,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为0,经过三极管的集电极的电流也就不是真正的0,而是约0。而这个就是漏电流。开漏

7、输出:OC 门的输出就是开漏输出;OD 门的输出也是开漏输出。它可以吸收很大的电流,但是不能向外输出的电流。所以,为了能输入和输出电流,它使用的时候要跟电源和上拉电阻一齐用。OD门一般作为输出缓冲/驱动器、电平转换器以及满足吸收大负载电流的需要。9,什么叫做图腾柱,它与开漏电路有什么区别?TTL集成电路中,输出有接上拉三极管的输出叫做图腾柱输出,没有的叫做OC门。因为 TTL就是一个三级关,图腾柱也就是两个三级管推挽相连。所以推挽就是图腾。一般图腾式输出,高电平 400UA,低电平8MA 1.常用的电平转换方案(1)晶体管+上拉电阻法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MOSFET,C/D 极接一个上拉电阻

8、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2)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跟 1)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OC/OD 的场合。(3)74xHCT系列芯片升压(3.3V 5V)凡是输入与5V TTL 电平兼容的5V CMOS 器件都可以用作3.3V 5V 电平转换。这是由于3.3V CMOS 的电平刚好和5V TTL电平兼容(巧合),而 CMOS 的输出电平总是接近电源电平的。廉价的选择如74xHCT(HCT/AHCT/VHCT/AHCT1G/VHCT1G/.)系列(那个字母T 就表示TTL 兼容)。(4)超限输入降压法(5V3.3V,3.3V1.8V,.)凡是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

9、源的逻辑器件,都可以用作降低电平。这里的“超限”是指超过电源,许多较古老的器件都不允许输入电压超过电源,但越来越多的新器件取消了这个限制(改变了输入级保护电路)。例如,74AHC/VHC 系列芯片,其datasheets 明确注明“输入电压范围为05.5V”,如果采用3.3V 供电,就可以实现5V3.3V 电平转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7 页 -(5)专用电平转换芯片最著名的就是164245,不仅可以用作升压/降压,而且允许两边电源不同步。这是最通用的电平转换方案,但是也是很昂贵的(俺前不久买还是¥45/片,虽是零售,也贵的吓人),因此若非必要,最好用

10、前两个方案。(6)电阻分压法最简单的降低电平的方法。5V 电平,经 1.6k+3.3k 电阻分压,就是3.3V。(7)限流电阻法如果嫌上面的两个电阻太多,有时还可以只串联一个限流电阻。某些芯片虽然原则上不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但只要串联一个限流电阻,保证输入保护电流不超过极限(如 74HC 系列为20mA),仍然是安全的。(8)无为而无不为法只要掌握了电平兼容的规律。某些场合,根本就不需要特别的转换。例如,电路中用到了某种5V 逻辑器件,其输入是3.3V 电平,只要在选择器件时选择输入为TTL 兼容的,就不需要任何转换,这相当于隐含适用了方法3)。(9)比较器法算是凑数,有人提出用这个而已,还

11、有什么运放法就太恶搞了。2.电平转换的“五要素”(1)电平兼容解决电平转换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逻辑器件接口的电平兼容问题。而电平兼容原则就两条:VOH VIH VOL VN+|VOL-VIL|VN-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7 页 -其中,VN+和 VN-表示正负噪声容限。只要掌握这个原则,熟悉各类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可以很自然地找到合理方案,如前面的方案(3)(4)都是正确利用器件输入特性的例子。(2)电源次序多电源系统必须注意的问题。某些器件不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如果没有电源时就加上输入,很可能损坏芯片。这种场合性能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方案(5)16

12、4245。如果速度允许,方案(1)(7)也可以考虑。(3)速度/频率某些转换方式影响工作速度,所以必须注意。像方案(1)(2)(6)(7),由于电阻的存在,通过电阻给负载电容充电,必然会影响信号跳沿速度。为了提高速度,就必须减小电阻,这又会造成功耗上升。这种场合方案(3)(4)是比较理想的。(4)输出驱动能力如果需要一定的电流驱动能力,方案(1)(2)(6)(7)就都成问题了。这一条跟上一条其实是一致的,因为速度问题的关键就是对负载电容的充电能力。(5)路数某些方案元器件较多,或者布线不方便,路数多了就成问题了。例如总线地址和数据的转换,显然应该用方案(3)(4),采用总线缓冲器芯片(245,541,16245.),或者用方案(5)。如果只有一两个信号要转换,弄个 16245 固然罗嗦,就是 74AHC04之类的 SO-14的芯片,也嫌大了,这是可以考虑TI 或 Onsemi 的单/双门逻辑系列,如 74AHC1G04,74AHCT1G04.可以节省板面积、优化布线。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7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