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18975846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黄壮光(主治医生)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广东湛江 524023【摘 要】目的:探讨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43例脑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肢体训练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1)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有显著性改善(Z=1.523,p0.05)。(2)患者综合功能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改善(均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早期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临床考虑。【关键词】脑中风;偏瘫;康复治疗The clinical effect of

2、 recovery treatment for apoplexy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hemiplegy at early stage【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covery treatment for apoplexy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hemiplegy at early stage. Methods: 43 cases of patients as studied object were given acupuncture, limbs trai

3、ning,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base of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1) Performance state(ADL)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Z=1.523,p0.05). (2) Each indexes of compositive function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Conclusion: On base of routine nursing, giving compositive recovery treatment at

4、early stage,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life quality, so it deserved considering in clinical work.【Keywords】Apoplexy; Hemiplegy; Recovery treatment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中风患者的抢救率和存活率已经大为提高。但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往往容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偏瘫是其常见后遗症,经过早期综合的康复治疗,很多患者症状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为了提高恢复效果,我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并配合合适的心理疏

5、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8年7月到2010年5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43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患者发病前均神智清楚,无肢体功能障碍。男26例,女17例。年龄4375岁,平均61.2岁。原发病型:脑出血12例,脑梗死31例。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和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并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以及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等,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并做好患者个人卫生,预防便秘,褥疮和感染等的发生2。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

6、.2.1 针灸治疗基本穴位:四神聪穴、本神穴、神庭穴、廉泉穴、心俞穴、神堂穴、神道穴和灵道穴3。3寸不锈钢毫针和穴位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四神聪穴、本神穴、神庭穴进针后针体与皮肤呈l520,针刺方向均指向百会穴,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得气后行大幅度快速捻转,每次5分钟左右,每分钟200次左右,共行针3次,每次间隔10分钟左右,留针半小时后出针。廉泉穴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法,在廉泉穴两侧旁开5 mm进针,3穴均向舌根方向斜刺10 mm,至患者感到酸麻胀感至舌根为宜;心俞穴、神堂穴、神道穴进针后行提插捻转补法;灵道穴行提插捻转泻法。辨证取穴:痰热腑实泻丰隆、支沟、内庭。风痰阻络泻风池、风府、丰隆

7、;肝阳暴亢泻太冲、足临泣、风池;气虚血瘀补关元、足三里、血海;阴虚风动补照海、太溪、三阴交;每天治疗一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1.2.2 肢体康复首先要保持正确的体位,包括仰卧位和侧卧位。要求能抗痉挛,患者感觉舒适,但又不长期压迫局部为宜。先进行翻身训练:健侧直腿抬高及屈伸髋膝关节,十指交叉平举、上举和侧举,双脚交叉侧移等。随后根据恢复状况,可进行一定的床边被动运动,下肢包括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上肢包括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和手指关节等。在活动前可以先肌群进行轻拍和轻揉,按摩等,使之逐步适应之后进行活动。上述训练有效者,可利用对肌肉突然牵张,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下肢的屈肌收缩和上肢

8、的伸肌。同时床头逐渐抬高,根据患者恢复进行,调整角度增加程度,训练患者侧卧/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床边坐起,并能在前、后、左、右方向维持平衡。此外,对于患者面、舌、唇肌给予相应的按摩和刺激:指导患者做各种吞咽,咀嚼动作,并鼓励患者发声。在患者上述训练完成后,可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如扶床站立,扶拐行走,以及独立行走等。同时加强患者对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穿/脱衣服、吃饭、洗漱、入厕等。训练强调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并根据进展情况给予合理调整。1.2.4 心理疏导由于偏瘫给生活带来种种不便,或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悲观,烦躁等种种不良情绪,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康复进度。对于不

9、良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倾听患者的声音,分析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并给予力所能及的解决。通过交流宽慰患者的情绪,引导患者放开心胸。并通过眼神,手势等暗示性动作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此外,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平等的心理暗示,即不卑不亢,热情礼貌,让患者既感受到被尊重和平等感,又感受到信任和信心。1.3 效果评价生活自理能力评价采用ADL量表。包括进餐,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等10个项目。独立:95100分。轻度依赖:7590分。中度依赖:5070分。重度依赖:2545分。完全依赖:020分。综合功能恢复参考裘亚龙4制定的综合

10、康复量表,共包括6项:神志状态。语言表达。上肢肩关节。上肢指关节。下肢髋关节。下肢趾关节。每项分数从低到高依次为0分,1分,2分,3分,4分,分数越高,恢复效果越差。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患者康复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一年后的随访显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有显著性改善(Z=1.523,p0.05),具体如表1所示。患者综合功能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改善,具体如表2所示(均p0.05)。表1:康复前后肢体恢复(43例)时间独立轻度依赖中度依赖重度依赖完全

11、依赖康复前康复后055151511127115表2:康复前后综合恢复 (43例)时间神志状态语言表达上肢肩关节上肢指关节下肢髋关节下肢趾关节康复前康复后2.80.71.20.42.61.11.30.53.11.01.70.82.90.81.60.43.21.11.60.53.00.71.50.4注:康复前后p0.05,有显著性差异3 讨论中风恢复期间偏瘫的出现,主要与患者的脑部以及相关部位的神经受到损失有关。在康复期间,若不采取有效的刺激机制,则神经的萎缩会出现固化趋向,而且相关新的神经元的重生情况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的永久性瘫痪5。因此,有必要给予康复治疗,并且治疗应该及早进行。在创作良好

12、康复环境,以及增强患者体质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基础上,我们给予针灸治疗,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刺激,改善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刺激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和相关链路的重建,恢复促进病灶周围组织重组或代偿,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防止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而肢体康复训练可以保持和改善肌肉肌力,预防关节变形和僵直,提高患者体质,同时对于神经机制也有一定的间接刺激作用。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让患者在长期形成的反馈机制下,相关功能向良性的方向发展,逐步提高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针灸和肢体锻炼均是针对患者身体康复的,随着现代康复模式的发展,全面的康复也包括心理康复。因此,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密切的心理疏导。一方面

13、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有力的支持功能锻炼。另一方面促进患者积极调整自身情绪,以便康复后能更为融洽的融入社会。从临床统计来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综合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提示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偏瘫,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对患者语言,智力等方面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现了全面康复的理念。因此,我们认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早期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临床考虑。参考文献1 缪鸿石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652 谭江琴,刘文红,郭莉娟,等.中风偏瘫患者日常活动功能的康复护理J.贵州医药,2010,34(4):378-379.3 冯岩,李亚文.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65.4 裘亚龙.针刺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96-98.5 朱建国,魏琰,袁栋才现代综合康复疗法积极序贯治疗对急性脑中风运动功能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4):496-49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