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调研报告及Swot分析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18890283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乌镇调研报告及Swot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乌镇调研报告及Swot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乌镇调研报告及Swot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乌镇调研报告及Swot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镇调研报告及Swot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乌镇调研报告一, 乌镇概况 乌镇,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苏州 吴江市,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是一个有 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名列江 南六大古镇之一,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 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二, 乌镇旅游开发现状乌镇于1999年开始进行古镇保护与旅游规划,目前为国家AAAAA级景区。十 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 西栅、北栅”。 1999年,乌镇东栅区块保护开发工程经过周密调查,制订了乌镇古镇首期整治保护总体规划和详细的修复与整治方案, 开始实施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东栅工程,简

2、称“东栅景区”。景区中成功运作了“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 管理”等保护模式,于 2001 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为 0.9平方公里, 可游览包括汇源当铺、访庐阁、皮影戏、翰林第、修真观、古戏台、茅盾故居、余榴梁钱币馆、木雕馆、蓝印花布染坊、公生糟坊、乌镇民俗风情馆、江南百 床馆、传统作坊区、香山堂、拳船表演,逢源双桥等二十多个景点;以旅游观 光为开发主题,突出重点呈现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乌镇古镇保护一期工程相当的成功,不仅保护了当地宝贵的历史风貌和遗产,同时也给地方经济带来了蓬勃生机。于是 2003年乌镇古镇保护二期工程-西栅景区

3、 也随之启动。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成功形成了一个国内罕见的“观光加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西栅毗邻京杭大运河,两岸临河水阁绵延 1.8 公里余,12个岛屿间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 72座,自然 风光美不胜收;同时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 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 西的老街中各种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让人目不暇接,水 乡风貌一览无遗。各类风格的民宿和各种档次的度假酒店,多家设施齐全的会 议中心和商务会馆,可容纳八百余人同时住宿;而缤纷的临河酒吧,茶馆,spa馆则给游客提供完美的休息场所;另外游

4、客服务中心、观光车船、水上巴士、直饮水、天然气、宽带网络、卫星电视、电子巡更、泛光照明、星级厕所 和智能化旅游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整体上创建了一个食宿游购娱基本 完备的新型古镇社区。三, 乌镇模式 如何很好地保护古镇的原貌和韵味,又能把它开发成为旅游热点同时实现 可持续发展,这一直是国内古镇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难题。而乌镇的三线下地、 地方传统文化挖掘、控制过度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的选择等做法,目前看 来都是成功的,给全国的古镇保护开发树立了榜样。“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走市场化道路”,乌镇古镇的保护开发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乌镇模式”

5、。1, 保护模式乌镇开发的原则是,承接古镇文脉,保持古镇风貌,力求原汁原味,做到“整旧如故, 以存其真”。具体的做法可归纳为“迁、拆、修、补、饰”五个字。所谓“迁”:搬迁历 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 拆”,拆除必须拆除的不协调 建筑“ 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 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 连缀整体“ 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 乌镇首先推出全新的系统保护理念,在众多的江南古镇中第一个把所有矗 立在古镇上的高压线、低压线、电信、电话、有线电视埋到了街下,并铺设了 地下排污管道,出资对老街上居民

6、每家每户装上抽水马桶,对所有河道进行大 规模的清淤。同时,原来老街已铺砌好的水泥路面,被重新换成了明清时代的 石板路,石板的铺设完全按传统的方式;沿街的铺面、老店、老宅用的都是陈 年的木门木窗,木结构修好后按老法桐油两度;墙面经过修整,砌得牢固结实,但并不粉刷一新,白粉里渗了黑灰,力求呈现原来面貌;而沿街房屋也不是整 排拆除,坏什么修什么,半座墙、一片屋顶,几扇窗门,既不走样,也不出格。 而“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乌镇古镇的灵魂,也被融入保护工程中间。在乌 镇保护过程中,完整的生活形态和深厚的地域文化也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名 人文化及民情民俗文化体现地淋漓尽致。乌镇作为一代文豪茅盾的故乡,于 20

7、00年底成功地把全国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活动请回了老家;为全面塑造一个文化古镇、弘扬民俗文化,沿袭了几百年的乌镇传统节日“香市”被重新加以挖掘,赋予新的内容,好评如潮。年久失传的皮影戏老艺人也被重新请出来,早已停唱的乡土花鼓戏被加以发扬,蓝印花布、酒作坊、糕点作坊都被有 机融入古镇中,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大大增强了乌镇景区吸引力。2, 开发模式1998年乌镇委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乌镇古镇保护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1999 年乌镇定制了乌镇古镇首期整治保护总体规划,政府投资 1300万并主导实施开发东栅工程。2003年,二期西栅开始改造,三年后,乌镇

8、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引入中青旅和 IDG 共同注资。至此,乌镇开发迈向了由政府宏观调控,中青旅统一整合资源,进行市场化 运作的道路。中青旅采用了腾龙换鸟的模式,买断了景区内所有原有住房产权,将原住 居民安置在古镇外围,景区内原有住房全部作为商业开发,所有房屋经营权统 一审批,整体管控;同时吸纳原住民作为公司工作人员,让其返回景区内从事 经营餐饮或住宿或店铺,解决其收入问题,提高了就业率,调动了原住民积极性。 景区内原有住房商业开发主要用以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其中酒店 可分为两类,一是民宿,主要分布在沿河北侧,整体统一改造成为准 4星标准,每幢冠名“XX客栈”,两张餐桌,4-5名工作人员,工作

9、人员即原住民。民宿拥有餐饮经营权,但必须控制在两桌。另一类是标准4、5星酒店,位置均布 局在民宿北侧,不沿河设置,提供高端商务会议配套,满足商务客源需求,以 此扩大乌镇旅游客源市场面,获取更高端消费价值。餐饮主要分布于沿河或者沿街,一般为提供当地特色美食,统一定价;休闲娱乐的形式有临河的酒吧一条街,有倚河而设的茶馆和咖啡屋,还有让游客充分放松的SPA和KTV。其他商业形式主要还有两类,一类是散落分布的特色小吃、书店、奶茶铺、蛋糕店等店铺,此类店铺多集中在民俗周边,通过购物加深游客对于古镇风情的情感体验,这也是众多古镇中最常见的业态;第二类,当属乌镇的特色,导 入主题式商业购物理念,设立一条女红

10、街,引入创意性的以女红工艺为主的商 业业态,而且对店铺要求甚高,必须提交可行性方案,待审批后,方可开业, 为了鼓励店铺创意性,还设立了一定的创意奖励基金。各业态的占比统一由中青旅管控,从业人员都为原住民居多,有利于控制 店铺间恶性竞争,形成最优化商业组合,增加景区旅游收入,同时也使当地原 住民大大获益,提升了居民满意度和参与积极性。四,SWOT分析及思考现使用SWOT分析法对乌镇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的大三角重心位置,距离依次为140km、380km、80km,距苏州也不过80km;陆上交通发达,经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 3

11、18公路、宁沪高速、沪杭高速相衔接。2, 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大企业市场化运作:由中青旅斥资打造,基础设施功能完善,规划布局合理有序。整个西栅分为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文化区、 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和水乡风情区六大景区,彼此协调搭配,整齐和谐,不过度商 业化。3, 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古镇,人才辈出,景区有历代名人纪念馆和故居;皮影戏、香市、染坊、酱坊等地方民俗被精彩呈现,为景区注入与众不同的韵 味和吸引力。4, 针对性宣传:对不同客源市场,乌镇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对城市居民,打乡土 牌;对北方游客,打江南牌;对海外游客,则努力宣传历史古韵和传统文化。劣势:1,门票过高:乌镇的东西

12、栅联票为 150元/人,而西塘的景区票为 50元/人,周庄的 景区票为100元/人,同里景区票为 100元/人。乌镇的门票在江南六大古镇中当属最 高,没有竞争优势。2,特色不鲜明:江南六镇开发规划都由同济大学完成,难免雷同;而由于地理位置, 风土人情的相近,江南古镇所拥有的资源本身也大同小异。机遇:1,所属城市经济基础雄厚,政府和居民大力支持。2,国内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市场不断开拓: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可自由 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都不断增加;而在国际上我国也成为国外游客越来越喜欢的旅 游目的地。3, 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乌镇的宣传促销十分见效。刘若英“来过,便不曾离开”的 广告深入人心;而

13、以“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入选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 实践区”也大大的提升了乌镇国内外知名度。威胁:1,古镇旅游业竞争愈趋激烈:国内古镇遍地开花:丽江、凤凰、平遥等,每一个都 卯足了劲争夺市场。2,江南古镇市场重叠,分流现象严重:和乌镇类似的其他江南乌镇,都具有相同的 区域位置,都把上海、江浙一带作为市场主攻目标,市场重叠严重,各自缺乏特色,游客 分流严重。根据对乌镇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并结合对其发展现状和模式的思考可以看出,乌镇的旅游发展相对较好,优势较明显,机遇也很大,需要最大化优势,进一步完善“乌镇模式”,坚持走开发和保护同步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多样化合理化业态形式,以满 足其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同时威胁和劣势主要在于特色不鲜明,因此乌镇下 一步的发展应致力于如何打造特色,在寻求共性中突出个性,“最具文化气息 古镇”有待进一步突出和强调,才能提高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万 花丛中脱颖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