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家乡美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8647128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家乡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家乡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家乡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家乡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家乡美(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爱家乡美丽的滁州教学案例一、案例主题:开发利用地方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本课的内容设计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社会,积极主动的探索搜集素材, 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旨在充分挖掘滁州地区特有的文化遗留,和学校现行新课程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提炼地域文化的精髓来促进美术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同时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树立多元化评价,体现人文性教育,为学生的创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二、案例背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认为这样就可以使“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他认为“马路

2、、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的场所”。要求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接触“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流九教,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教师在充分认识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的精神及理念下,主动有创造性地发掘、挖掘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共同创生课程内容。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探索。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三、教学设计:课

3、题:我爱家乡美丽的滁州学生:五年级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2)通过搜集的图片与文字资料画出家乡的美丽;(3)集体的智慧创作表现未来家乡。教学重点:通过网络及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教学难点:对家乡的绘画表现及创作。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绘画作品资料等学生学具准备:多媒体,相机,作业纸等教学过程:(一)布置学生课前分小组了解我们的家乡滁州,看看她有哪些美丽、可爱的地方?你准备怎样用画笔去表现她?(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拍照,上网收集资料、参阅书籍等);(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三)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猜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师出示几个

4、杯子,一壶芬芳的菊花茶分别斟满。请同学上来品尝一下老师带来的是什么美味?生尝后答“是菊花茶!”师:“怎么样?味美不美?”生:“香极了!”师:“这就是我们滁州有名的特产滁菊,它可吸引了我们众多的茶客前来品尝呢!这是老师找到的滁州一绝,不知我们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的怎样了?”教学中的典型情境:a 课堂上分组展示讨论,看看谁了解到的家乡最美?其中第一小组了解了滁州美丽的森林公园 琅琊山;第二小组带来了滁州凤阳有关地貌与花鼓的图片与音乐:第三小组实地考察了滁州人民广场,并组织同学实景写生与拍照。【情境一】(文字资料)第一小组了解了琅琊山:琅琊山是皖东第一名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

5、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华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境内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爰,林森茂密。其高可眺、邃可隐、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丽可咏的自然景观,逐渐形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琅琊山“八名” 文化胜境。(课堂场景)师:同学们对家乡的风景名胜了解的真具体!在这里还有一位伟大的前辈更让我们尊敬,他是谁呢?他的什么佳作千古流传?生: 这位前辈是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庆历年间,担任滁州

6、太守的欧阳修曾在琅琊山上,寄情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这成为琅琊山文化底蕴的精髓。师:你说的真好!我们除了可以了解琅琊山的文化内涵,还要来关注一下景区内的建筑风格,用我们的画笔来见证历史,感兴趣吗?同学们找到了图片资料,谁来描绘一下南天门的建筑风格?生:塔身分为四层,一层封闭接下来层层变小,塔檐呈现燕翅状微微翘起,塔尖呈葫芦型。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师:对!直线条的栏杆与曲线条的塔檐交相呼应别有一番风味,我们可以用线描的方式去表现(师现场示范) 琅琊山大门 南天门 深秀湖【情境二】(课堂场景.1)第二小组的同学不甘示弱,集体唱起凤阳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

7、,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之后组长发言“我们小组拍了滁州凤阳鼓楼的照片,凤阳明鼓楼是我国最大的鼓楼。它的结构、方向与其他鼓楼不同,一般鼓楼大多是南北方向,而凤阳鼓楼却是东西方向。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事根本”四个楷书大字。我们认为他的建筑风格很有特点”瞧师:鼓楼雄浑的气势,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沧桑与历史,注意这里棕灰的楼体加上青苔的附着,非常具有画味!加之殿楼上大红灯笼高高挂,刚柔相衬我们要巧妙的运用色彩去表现。(示范楼体砖块的画法)(课堂场景.2)接下来陈文静说:“我

8、们还了解到滁州的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就是刚才我们唱的。我们也搜集了图片资料。”如凤阳花鼓风采: 师:同学们,老师也跳过凤阳花鼓呢想不到

9、吧?如果你们要用画笔来表现这种艺术形式,我想那色彩就非常重要了!双条鼓的敲打有多种姿态(师做舞蹈示范),这里要注意前后遮挡关系与人体比例结构的把握(简笔画人物动态示范)。色彩上以红、绿等纯度较高的颜色为主,这样才能表现出花鼓的名间特色!【情境三】第三小组同学按耐不住激动的情绪告诉老师,他们去了我们滁州老百姓纳凉或者群体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民广场。广场主要由十二生肖柱,四季亭,56柱回廊,喷泉(喷泉口组成滁州行政区图轮廓),沉降舞台,三色世纪拱门,草地组成组成。告诉老师她们不仅拍了广场的美景,还进行了实地写生呢!这不?小画家多认真啊! 人民广场风光: 接下来是同学们欢快热烈的探讨。师:在户外写生中,

10、选景、取景、主观处理比较重要(示范用食指与拇指方框取景的动作)。当然,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的透视关系处理更不容忽视。在画多种树木重叠时,可以用多种不同的线来表现(黑板上举例说明)b 教师播放多媒体来介绍我们美丽的滁州,并从琅琊山的醉翁亭记到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从凤阳花鼓灯的舞蹈特色到民族服装设计等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C 教师做引导性示范,鼓励学生上黑板尝试绘画,并以分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三)学生习作:选择自己喜爱的家乡风貌进行临摹,也可以进行改变创作加以美化。师巡回指导,及时鼓励表扬,通过两节课的了解、探讨与绘画表现,在此展示三幅线条构图都很出色的琅琊山线描画与油画棒舞蹈写意作品:

11、 (第三课时要求学生设计创作未来家乡的风貌)通过三课时的教学,学生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例如:(其中还有剪纸画及水粉画) (四)树立多元化评价通过自评他评师评的三位一体化,每个人的不同角度出发,使评价更丰富,更多元化。而目前美术公开课有些忽视学生作品评价,美术课程标准在论述美术作业评价是指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作为引导者,应该留出一点时间发现作品的亮点,强化个性发展或引导指出并弥补不足,获得持续发展的兴趣与潜力。(五)教师总结本课。四、案例反思:本节课我爱家乡美丽的滁州的教学设计鼓励学生主动走进自然,走入社会,积极探索、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充

12、分挖掘滁州地区特有的文化遗留,和学校现行新课程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提炼地域文化的精髓来促进学生的美术技能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树立多元化评价,体现人文性教育,为学生的创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一、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绘画水平,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体会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活动也能使学生从小树立“生活是艺术源泉”,认识和亲身体会创作带来的乐趣。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和欣赏水平,促进学生作品逐步趋于成熟与完美。三、通过活动还能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同学间的友谊,也为创作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更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教学具体深入地开展。 由于本节课来自于教师个人的构想,所以有些较为广泛的内容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例如在建筑风格,人物舞蹈动态以及写生等各领域的内容同时出现在一节课中时,教师如何给于正确的示范与引导 ,如何做到细而不乱,粗而不简还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揣摩,研究。我会更多的让孩子们走出小教室,面向大自然,自由自主的在活动中全面开发、培养、锻炼学生各种能力,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为她们创造出更多想象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滁州市紫薇小学:杜敏2011-10-8我爱家乡美丽的滁州教学案例紫薇小学:杜敏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