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18639690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课从“贞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课从“贞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课从“贞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第2课从“贞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从“贞观(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唐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下列人物中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重用的是()房玄龄B.姚崇C.杜如晦D.魏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姚崇是,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如果你是电视剧唐玄宗的导演,剧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A.茶坊里饮茶的场景B.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C.唐三彩进入大户人家D.后堂挂着

2、“贞观之治”的匾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时的治世景象,D项符合题意;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唐代发明了新式农具曲辕犁;唐代著名瓷器是唐三彩。,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o点睛:比较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治世景象,大唐盛世的表现,列专题复习。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与归纳,题干中“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反映了唐朝的繁荣,“

3、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反映的是唐朝对外的友好交往,据此分析可知D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o“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A.B.C.D.【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和唐玄宗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故不属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排除含有的选项ABC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最简单,往往排除一项就可以确定答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轻徭薄赋B.重用人才C.减轻刑罚D.善于纳谏【答案】B【解析】试

4、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的共同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重用人才,如唐太宗重用魏征、马周,武则天重用狄仁杰,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所以答案选B。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女皇武则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开元盛世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任用人才A.B.C.D.【答案】D【解析】试题

5、分析:此题综合性选择题,考查的分析能力。阅读题文所给关键信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选项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不符合历史史实,应排除,只有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是D。考点:中图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中图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答案】C1.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匚唐代实行幵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笫实行科舉制度*社会凤气比较幵敖,社会充满活力,项符合题意;秦汉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北宋城市发展,人民生丰富多彩.但

6、受理学形响大勺由此分析A站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都实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盛世的到来。唐朝各“盛世”的相同点是()政治比较清明边疆得到巩固大力发展殿试国力比较强盛A.B.C.D.【答案】C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都实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盛世的到来。这一时期政治比较清明、边疆得到巩固大力发展殿试、国力比较强盛。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和武举,唐太宗时期还没有开展殿试。所以是其共同点。故选Co司马光评价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下列对于唐太宗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重视人才的培

7、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知人善任,任用了魏征等著名的谏臣以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奉为“天可汗”统治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史称“开元盛世”【答案】D【牌析】根据题干唐太宗,联系所学可知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开元岀是唐玄宗的年号,与融干不符;唐太宗在位期间完善科举制扩大国学规模培养人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任用了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周边各族的拥戴:,故ABC排除,正确答案为九学10.唐朝时,我国文化辉煌,名人辈出。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任用姚崇等贤臣为相B.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C.玄奘游学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D.鉴

8、真东渡日本,创制日本文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的史实措施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姚崇、宋璟都是唐玄宗时的名相;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贞观年间,玄奘游学天竺,回来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日本人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创制日本文字。故答案为C。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同为一家”“对外友好交往”11.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

9、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知识。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创造条件,不是对外交往的原因;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使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这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和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都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得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唐朝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领先世界,这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12.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光武中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开

10、元盛世A.B.C.D.【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唐太宗时期;选项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选项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选项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时期;因此只有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对世界的影响。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朝对世界的影响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

11、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我国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来选官,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国家治理与发展,民族政策开明,出现盛世繁荣;对外实行开放的双向交流的政策,吸引外商来中国贸易,还吸引许多国家派使节来中国;因此我国隋唐时期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C.繁荣与开放D.中外交往与冲突【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经济文化异常繁荣,兼容并包

12、,存世文物、史籍可以充分证明唐朝的繁荣与开放,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4.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30分)【梦回盛世大唐】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贞观之风】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1)唐太宗为体现上述采取哪些措施?盛世经济】(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手工业发达。列举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创制两件。【海内知己】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三件史实)【答案】(1)虚心纳

13、谏;(答出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重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重用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等具体事例也可)完善科举制。(2)曲辕犁;筒车。(3)(3)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玄奘西游;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到中国;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等。【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采取的措施有;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取得了贞观之治的成果。(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14、题的能力,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的创新是;曲辕犁;筒车。曲辕犁,是唐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筒车是和翻车相类似的提水机具。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有: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玄奘西游;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到中国;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等。考点:人

15、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引自贞观政要卷八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

16、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出自隋唐五代史纲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新唐书卷五一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答案】(1)材料一:唐太宗;材料二:武则天;材料三:唐玄宗。(2)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3)我国封建社会处于繁荣时期。【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由材料一中“太宗”、材料二中“武周时期”、

17、材料三中“开元时”等信息可知三则材料分别与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有关,链接他们的统治措施可知他们都重视农业发展、选拔贤才做官,他们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力不断增强,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一切都说明唐朝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据此分析回答本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2)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3)电视剧西记中的唐僧是依据

18、哪一个历史人物原型创作的?他为唐朝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你从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答案】(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度;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唐玄宗。(3)玄奘,天竺(或印度);不畏难险。【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的准确理解与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

19、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的准确识记,解题时抓住“开元全盛日”,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其在位时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第(3)问,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电视剧西斿记中的唐僧”等信息可以判断是玄奘在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精神可以从不畏艰难、为了理想、信念坚持不懈,执著,有毅力等方面归纳即可。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玄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