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18482768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5、诗词曲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诗词曲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5、诗词曲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5、诗词曲五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诗词曲五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5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重难点1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课时:3课时资料超市: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曾写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

2、十三年折太多。”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

3、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由千古唐诗引入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3、请同学

4、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5、师生品读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三、品读诗歌赤壁。1、指名朗读赤壁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3、思考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

5、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4、齐读背诵这首诗。5、研读题乌江亭,辅佐加深对赤壁的理解。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五、布置作业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2、继续熟背诗歌。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

6、、品读诗歌过零丁洋。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第一通语言,明意象。、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4、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蓬、鸟、子规、月、雨、流水等。第二悟情感,析主旨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

7、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第三看风格,辨手法、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

8、、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3、指名学生上台赏析诗歌。(汪思琪)修辞手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名句的赏析4、学生相互质疑补

9、充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6、有感情吟诵这首诗。三、品读诗歌水调歌头。1、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2、请同学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3、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解题并提供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4、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读一遍,跟读一遍。5、师生品读 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

10、“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抒发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情感。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及

11、搜寻的资料,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四、布置作业1、推荐学生阅读江城子2、背诵诗词第三课时一、背诵前四首诗词二、讲解曲的知识三、品读山坡羊潼关怀古。1、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散读。2、思考探究。(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忧虑。(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3、背诵本曲四、小结五、熟读诗词曲五首六、课堂检测1、默写名句2、品析名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教后记:古诗词教学人物,个人认为宜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赏析文章两种途径来完成,教师不宜讲授得过细,应该传授一些方法,并注意示范、指导。基于这样的想法,在课堂组织教学时,便依照读-品-析-背的流程与学生共同赏析诗词。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发挥主体性,参与讨论,其中时有精彩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