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847788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3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田阳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田阳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田阳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资源描述:

《田阳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阳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8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委托单位:田阳县环境保护局编写单位:长兴检测二O一八年二月79 / 82. . 目 录1 、总论11.1任务由来11.2指导思想21.3划分依据21.4划分适用围41.5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目的51.6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意义51.7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61.8 区划的技术路线72、基本概况92.1 自然概况92.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43、田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简述163.1规划背景163.2 规划层次与规划围173.3 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规划193.3工业用地规划193.4仓储物流用地规划193.5县城道路交通规划204 、田阳县城区

2、环境噪声现状与分析224.1 田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234.2田阳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424.3声功能区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485 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515.1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515.2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用地类别515.3 声环境功能区适用标准525.4 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535.5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的绘制646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666.1 区划过程666.2 单元划分情况666.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676.4 区划结果符合性分析717、声环境功能区划定结果的可行性分析737.1划分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737.2划分结果与环境管理

3、的可操作性分析737.3划分结果与环境现状达标情况分析737.3.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等级评述737.3.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达标分析747.4 可行性分析的结论768、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控制措施与对策788.1控制对策与措施788.2环境噪声污染的消减治理方法:799、建议82附图附图1:田阳县城区位置图附图2: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附图3: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用地现状图附图4:田阳县城区声功能区划分围附图5: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规划成果图附图5-1: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交通干道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2:田阳县声

4、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新山工业区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3: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红岭坡工业园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4: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城东工业区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5:12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总体规划协调分析附图5-6: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土地使用现状叠加分析附图5-7: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土地使用现状叠加分析附图5-8: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土地使用现状叠加分析附图6: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监控监测布点图附图6-1:田阳县声环境区域质量监测布点图附图6-2:田阳县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图附图7-1:田阳县声环境昼间实测噪声符合性分析附

5、图7-2:田阳县声环境夜间实测噪声符合性分析附图8:田阳县城总体规划空间管制区划图附图9:田阳县城近期规划(2016-2020)道路结构规划图附件附件1:田阳县区域声环境监测报告附件2:田阳县2017年第四季度环境空气监测报告附件3:田阳县区域声环境补充监测报告附件4:水环境功能区汇总表附件5:总规批文1 、总论1.1任务由来2017年8月24日,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印发了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确定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工作的通知(桂环办函2017214号),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田阳县建成区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调整,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增加,城市规模、建设功能用地、城

6、市功能布局、城市路网布局与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2018年之前,田阳县并没进行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声功能区的划分,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用地面积与性质发生变化。根据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田阳县城市建成区规划建设面积明显增大,规划用地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田阳县之前并无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2)声环境现状发生变化。随着城区不断扩大,噪声污染的覆盖面增加;城市路网快速扩,机动车急剧增加,交通噪声污染加重,原工业区部分变为居住区,噪声适用区混杂现象加剧,新增了多个工业区,工业噪声污染上升。噪声执法管理和环

7、评审批中声环境现状和发展的要求发生了明显矛盾,给噪声的管理与治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发生变化。2014年国家环保部颁布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GB/T15190-2014),相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GB/T15190-94 )功能区各类标准适用区域与区划原则等主要容均发生了明显改变。再者,该区划技术规原则中明确指出,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4)监测布点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现有噪声监测布点,已不能代表田阳县城市总体声环境水平。因此,为适应田阳县城市发展和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依据,促

8、进全市声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根据田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规划文本与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GB/T15190-2014),并结合田阳县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基础上科学地对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进行修改和补充,并编制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与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8年)。1.2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与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GB/T15190-2014),本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

9、,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努力建设安静舒适的城市环境,保护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1.3划分依据(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15年01月0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日起施行);(3)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44号);(4)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7号,2010年1月11日;(5)声环境功能区划

10、分技术规(GB/T15190-2014),国家环境保护部2015年1月1日执行;(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7)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1日实施;(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10)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11

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2012年7月1日实施。(12)铁路边界噪声限值与其测量方法(GB12525-90)与修改方案,原国家环保总局,1991年3月1日执行;(13)田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文件(14)田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15) 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用地现状图(16) 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空间管制区划图(17) 田阳县城近期规划(2016-2020)道路结构规划图(18)新山铝产业示园总体规划(2015-2030)(19) 田阳县城市总体规划

12、(2009-2030)规划文本(20)水环境功能区汇总表1.4划分适用围本次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围以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规划文本规划围为依据,以城区建成区和主要规划发展区为围进行划分。根据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关于田阳县到城总体规划审批工伤的请示批复,因为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田阳县头塘镇、田州镇、那坡镇、百育镇已纳入或部分纳入管理围,因此,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暂不评审,在正式审批前,田阳县可依据该县县城总体规划进行控制和管理。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规划文本中县城规划区围:在原县城管辖围基础上将头塘镇、那坡镇纳入规划区围,

13、考虑到田阳县县城所处区域环境控制要求与县城产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和县城设管理需要,本规划区东至机场以东1公里,南至南百高速公路以南1公里,西至田阳与右江区的行政界线,北至头塘镇、田州镇与玉凤镇的行政界线,并包括县城水源地那音水库、百东河水库库区围,总面积约340平方公里。县城区建设用地围:包括田阳县城区、头塘镇区、新山工业园区、红岭坡工业区、那坡镇区,围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本次声功能区划分以县城区建设用地围为基础,以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为底图进行划分,规用地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声环境划分总面积114.25平方公里,基本跟县城区规划建设

14、围相同。田阳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总规说明,本规划区围不包括机场围。1.5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目的(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等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建设安静舒适的宜居环境,保护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坚持城市、乡村环境噪声的污染与防治相结合,促进声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坚持促进噪声达标排放和减少扰民纠纷相结合,减轻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坚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相结合,健全环境噪声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坚持统一监管与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形成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15、分工联动的工作机制。(3)到2020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排放全面达标,居民噪声污染投诉、信访和纠纷事件大幅减少;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农村地区声环境进一步改善。(4)加强交通、施工、社会生活、工业生产的噪声污染防治。(5)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各级环保、公安、文化、城管、铁路、建设、工业、工商等主管部门应协调配合,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各级环保、规划、城管、质检、海事等部门应明确噪声行为的执法程序和处罚机构。重点区域应定期组织联合执法专项行动。1.6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意义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对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

16、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改善田阳县城区声环境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和身体健康,营造稳定和谐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7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充分利用田阳县道路、自然分界线、规划界限与现行行政区界等,既要考虑城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又要兼顾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更要满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要求,具体原则为:(1)以人为本,提高声环境质量。有效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2)城市规划为指导,结合实际现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近期规划和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确定声环境质

17、量功能区。其中,近期功能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的区域,以近期的区域规划用地主导功能作为功能区类别划分的主要依据,并应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实现即时调整功能区类别;未建成的规划区,按其规划性质或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未来发展划定该区域的功能区类别。(3)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要充分考虑城市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利用城市行政区划与自然地貌,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4)划分充分考虑城市性质、结构特征、城市规划、城市用地现状以与自然地貌特征,同时还应该满足环境噪声管理的要求。(5)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坚持以

18、宏观控制为主,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宜连不宜断的原则。(6)区划主观性与城市客观性协调统一。如大区划分、小区管理。一般不在低噪声环境功能区再划定高噪声环境功能区,但市交通干线道路可作为特殊高噪声区段考虑。(7)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工业区域按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3类功能区中的居住小区、商业金融区等和未规划的工业区域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8)田阳县围的河道,属六级航道,按4类功能区划分。(9)本次功能片区划分与调整工作中未涉与到的乡镇、村组等区域如出现噪声污染事件时,所在区域统一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相关规定执行。(10)铁路既有线与铁路管辖围区域以铁路部门确定为准

19、。其与相邻功能片区距离划分按GB15190中的相关规定执行。(11)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原划分结果可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根据变化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并上报市政府审批,进一步提高田阳县城区的声环境质量水平。1.8 区划的技术路线(1)准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所需资料:城区总体规划、分组区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声环境质量监测统计资料和比例适当的工作底图。(2)确立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单元,划定各区划单元的区域类型。(3)把多个区域类型相同且相邻的单元连成片,充分利用街、区行政边界、规划小区边界、道路、河流、沟壑、绿地等自然地形作为区域边界。(4)对初步划定的区划方案进行分析、调整。(5)征求环保、规

20、划、住建、公安、国土、城管、基层政府等部门对噪声区划分方案的意见。(6)采取网上公示与登报公示等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公众意见。(7)确定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8)绘制噪声区划图。(9)田阳县环境保护局将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报田阳县人民政府审批、公布实施。图1-1 划分技术路线图2、基本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田阳县位于北纬2329248,东经10622 1079,全县总面积2394km2。田阳县地处西部,右江河谷中部,县城距自治区首府市200多公里,距市38公里。田阳县往东至,西通、,南经德保、靖西县直至越南,北过巴马、东兰进入市。南百高速、银百高速、323

21、国道、324 国道、南百铁路、云桂铁路、巴马机场、右江黄金水道等重要交通设施汇聚于此,拥有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与周边大、中城市和县市区联系便捷,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2.1.2 地形地貌田阳县境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三种地形,北部为都阳山脉的丘陵山地,西南部为喀斯特地貌,中间为右江河谷。总地势中间低、南北高、东西狭、南北宽,素有“两山一谷”之称。右江自西北向东南横过中部,沿河两岸成一狭长型河谷平原,河谷南北分别为石山区和土山区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类型,南部石山区为喀斯特溶岩地貌,北部土山区为砂页岩地貌。山地是田阳县的主要地貌型。全县最高山峰海拔1250.8m,最低海拔25

22、0m。田阳县地形有石山、土山、丘陵和平原台地。山川自北西向延伸,总的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 东西狭,南北宽。右江自西北向东南横过中部,沿河两岸成一狭长形河谷平原,河谷南北分为石山区和土山区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类型。常态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岩溶地貌以峰林谷为主,间有峰丛洼地。山地是田阳县的主要地貌类型,按海拔高度分有(800m以上)、低山(500-800)、高丘(250-500) 三类。山地分布在全县每个乡镇,均为石灰岩和沙页岩,面积为1147.77km2,占全县总面积 47.95%。丘陵海拔 100-250m 的丘陵,全县除坡洪镇外,其余乡镇均有分布,以沙页岩为多,其次是石灰岩,面积为73

23、6.5km2,占全县总面积30.77%。平原、台地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总面积为509.55 km2,占全县总面积21.26%。县境出露有泥盆、石炭、二叠系和第三系等地层。第四系于右江流域比较发育。在构造上,田阳县为南华准地合右江再生地槽西部地带。大致以盆地为界,分为桂西拗陷和靖西至东隆起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经历了地槽-台地-再生地槽的发辟过程。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断裂较为发育。2.1.3 气候特征田阳县处在北回归线上,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雨量较多,霜雪较少,无霜期长。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夏湿冬旱,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据历年资料统计,县城年平均气温21.9,是一个天然的大温室。县境气候季节的

24、特点是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常年最冷为元月平均气温13.3,最热为7月平均温度28.4。年平均降雨量为1174.6mm,平均小时降雨量50mm,最大日降雨量166.8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年平均湿度为77%。田阳县纬度低,太阳入射角度大,在一年当中太阳的高度较变化小,地面承受的太阳辐射量大。在河谷辐射总量在114千卡以上,是区较多的县份之一。平均无霜期为355天。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34m/s,多年平均风速2.4m/s。2.1.4 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全县有大小河流12条,右江是主干河,自西向东流经6个乡镇。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3 公里,年径流量为9.987亿立方米。1、地表

25、水田阳县水利资源丰富。全县地表水有中小河流8条,均属西江水系。右江是各级河流唯一主干河。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6条,550 km2的有2条。境河流总长度327.4km。全县水域总面积9.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58%。其中河流水域面积(不含地下水)3.04万亩,占水域总面积32.86%。境河流总集雨面积2380.3 km2,正常年景(P=50%)水资源总量为16.42亿m3,地表水年径流量9.99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55.03 m3/s。天然总落差为1358.9m,可利用落差680.5m。水能理论蕴藏量14.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1.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987万千瓦。全县可利

26、用水量77618万m3,已开发利用水量47731万m3,占可开发水量61.4%。右江境流域面积3713km2,长度118km;历年最高水位为123m,最低水位99.35m,历年平均水位101.10m(黄海高程),最小流量为11.7m3/s,最大流量为5490 m3/s,多年平均流量为277 m3/s,最小年径流量为45.8109m3,最大年径流量为161109m3。右江的主源为驮娘江,发源于省广南县龙山,流经西林县城,至,汇澄碧河,始称右江,流至邕宁县同江村附近与左江相会。2、地下水县境有五条地下河,分别是陇峨地下河、谷布地下河、扁村地下河、那音地下河、指导地下河,其中谷布地下河流量最大。田阳

27、县地下水多属淡水,物理性质良好,大部分适合人畜饮用。2.1.5 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田阳县总面积2373.04平方公里,由南部石山区、北部土山区、右江河谷平原三类不同区域组成,分别占总面积的24.47%、51.43%和24.1%。县城所在地右江河谷平原地区,属于整个地区不可多得的平地,也是市域最为宜居的地区之一。在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属于重点开发区域,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点发展区域。(2)矿产资源。田阳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和探明的矿种共八类二十三种,是西部的一块黄金宝地。八类二十三种矿分别是:有色金属矿产:铁矿、锰矿、钛铁矿。化工矿产:磷矿、黄铁矿。能源矿产:煤矿、石油。非

28、金属矿产:水晶、硅石(石英)、重晶石、方解石。建筑材料矿产:石灰岩、辉绿岩、安山岩、石、粘土、高岭土、白云岩、河砂。贵金属:黄金。其他矿产:矿泉水。根据已探明的储量情况来看,煤矿和铝土矿储量较大,高岭土、辉绿岩、安山岩、灰岩属未查明储量的矿产,其余矿种是一些小型矿与零星矿点。铝土矿已探明储量(C+D级)3620.5万吨,地质储量为1195万吨,矿石品位Al2O3O51.99-72%,主要分布在坡洪、古美、巴别、三坡一带。褐煤探明总储量为1亿吨以上(B+C+D级)。石储量约为1.2亿m3。田州那隆矿泉水日流量1520吨。一些矿石的品位较高:硅石SiO2含量为9599%;铁矿品位一般在3045%,

29、高者达5060%;锰矿品位一般在30%左右,高者可达5060%;磷矿品位为8%左右,有些达到2030%;黄铁矿品位在2030%,储量为400万吨;辉绿岩、安山岩出露面积4km2,厚度不小于100m。(3)旅游资源田阳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是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是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壮族发祥地敢壮山景区被评为全区首批民族风情旅游示点,聚之乐休闲农业园荣获国家4A级景区,布洛陀芒果风情园先后被评为“首批农业旅游示点”和“全国农业旅游示点”。其主要旅游资源包括:人文资源主要有:敢壮山旅游景区、红军北上誓师大会旧址、抗倭民族女杰瓦氏夫人墓、县城田州土司官

30、塘、百峰赖奎古人类遗址、奉义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花茶大榕树革命旧址、狮子山红七军战场遗址、永常村扶贫展览馆。自然资源有:惠洞水库、活旺河、百东河水库、那音水库、坡洪感云洞、洞靖凉洞岩、莲花山、五村驮逢风光、那坡金鱼岭、雷圩瀑布、玉凤长高河飘流、布洛陀芒果风情园、百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龙河现代农业观光等。民俗资源有:狮子上刀山、抢花炮、传统歌舞、抛绣球、竹竿舞、矮马比赛、斗牛、斗鸡、壮族风味小吃等。田阳县文物分布古遗址18处、古墓葬3 处、古建筑7 处、石刻8 处与近、现代主要史迹9 处还有近、现代代表性建筑2 处、其他重要文物点33处。伴随田州古城、壮城等项目不断开发深入,田阳的旅游三产

31、业也必将进入新的台阶。2.1.6 行政区划田阳县位于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右江中游。东邻田东县,南接德保县,西与市接壤, 北接巴马瑶族自治县。东西最大距离4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7公里,总面积2393.82平方公里。田阳县现辖田州、头塘、那坡、百育、那满、坡洪、玉凤、五村、洞靖等 9个建制镇以与巴别乡。设有152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35万人,居住着壮、汉、瑶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89.7%。田阳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故乡,是同志领导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1.7 人口分布田阳县位于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右江中游。东邻田东县,南接德保县,西与市接壤,北接

32、巴马瑶族自治县。东西最大距离4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7公里,总面积2393.82平方公里。1995年全县辖9个乡6个镇,下设5个居民委员会、152 个村民委员会。有壮、汉、瑶等民族,总人口330161人,壮族占89.9。县治田州镇,距离自治区首府市公路228公里,水路330 公里,铁路195公里。2.1.8 机动车保有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以与各类产业的蓬勃发展,田阳县机动车辆数量持续高速增长。至2016年止,机动车保有量31000辆。载客汽车2615辆;而载货汽车总13250辆,摩托车数量保有51481辆。机动车的飞速增长,给田阳县的声环境质量带来较大影响。2.2 区域环境质量现

33、状2.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田阳县2017年第4季度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结果说明:监测因子SO2、NO2、PM2.5和PM10的监测结果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中二级标准;监测因子TSP的监测结果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2环境空气污染物其他项目浓度限值中二级标准要求。(参看附件2:田阳县2017年第四季度环境空气监测报告)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主要河流。据市常规监测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田阳县县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县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为2个,分别为那坡镇公篓监测断面、那满镇治塘监测断面,断面

34、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均达到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那音水库、百东河水库两个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田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简述3.1规划背景一、区域发展背景处于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是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重要交汇点。它既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和枢纽,也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走向世界市场的门户和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北部湾开发以与泛珠三角的产业转移都会对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同时广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多重政策覆盖,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后一片待开发的热

35、土,并日益受到国家的关注与重视,的发展正面临历史最正确时期。2008年以来,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地位的明确、保税港区成立等重大利好消息的纷纷出台,标志着所具有的多区域合作优势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动力。自治区也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把建设成为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这一战略定位以与“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超千亿元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的产业发展目标。 确定把建设成为新工业基地和旅游新的一“极”,大量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又促使资金

36、、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聚,从而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千亿元工业产业和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将定为千亿铝工业基地,并在2008-2010年投资计划中,获得了全区最高的投资额度:524亿元,这些投资必然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独立发展与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向了区域一体发展与城市联盟之间的竞争。从大的方面看,中国的城市区域呈现出快速兴起和蓬勃发展的状态,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区域发展较快并趋于完善之外,辽东半岛、半岛、盆地、地区等区域的城市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十分明显。从小的方面看,一些中心城市为提升影响力,不断加强与周边的融合,实行与周边一体化发展

37、的模式,甚至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了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市城区”作为右江河谷城镇带的核心城市,随着在中国东盟贸易区中的位置的凸现,以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提升市的城市竞争力,市也提出了一体化的构想。由于田阳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远大于市周边的隆林县、乐业县,田阳成为了市一体化发展最适宜的“合作者”。而一体化发展模式也将对田阳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二、自身发展背景随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大批的产业项目落户河谷地带,田阳在大环境背景下认清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同时也提出了自身发展的诉求。而现状的田阳城区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在县城规模、经济规模、服务水平以与县城形象上都无法与其发展相匹配。产业的

38、快速发展,使得目前的田阳总体规划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田阳的发展,因此,需要对田阳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新的形势下重新认识田阳的地位,提出新的县城定位和新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要对土地进行新的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3.2 规划层次与规划围考虑田阳县行政区划和规划管理需要等因素,本次总体规划分以下几个层次:一、县域围 为城镇发展目标确定、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性质论证的基本围,也是田阳县的行政管辖围,面积为2373.04平方公里。该层次的规划重点是做好与我区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与右江河谷走廊城镇带规划的要求,重点确定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

39、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战略、城镇体系布局、工业园区整合、大型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建设,生态环境、流域保护与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政策。二、县城规划区(县城区)围考虑到田阳县县城所处区域环境控制要求与县城产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和县城设管理需要,本规划区东至机场以东1公里,南至南百高速公路以南1公里,西至田阳与右江区的行政界线,北至头塘镇、田州镇与玉凤镇的行政界线,并包括县城水源地那音水库、百东河水库库区围,总面积约340平方公里。本规划区围是中心城镇发展直接依托的区域,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直接依托空间。该层次着重处理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与农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40、提出合理的功能分区,并为城镇远景留足发展空间;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居民点体系,协调城乡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共建共享,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区域管制的技术措施。三、县城区建设用地围根据市右江田阳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建议,本规划县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围包括现田阳县城区、头塘镇区、新山工业园区、红岭坡工业区、三今产业园区,围面积约10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4654.93公顷。那坡镇区纳入那坡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围。3.3 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本规划区围东至田阳机场以东1公里,南至南百高速公路以南1公里,西至田阳县与右江区的行政界线,北至头塘镇、田州镇与玉凤镇的行政界线,

41、并包括县城水源地那音水库、百东河水库库区围,总面积约340平方公里。规划区统筹考虑主城区、新山区、城东轻工业区、那坡镇等区域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协调布局。根据市右江区田阳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头塘镇城镇建设用地纳入田阳县城统一规划、管理;那坡镇与百育镇建设用地纳入自身城镇总体规划畴,该两镇域的城乡建设用地具体布局应符合所在镇总体规划;县城区建设用地围:括现田阳县城区、头塘镇区、新山工业园区、红岭坡工业区、那坡镇区,围面积约106平方公里。3.3工业用地规划划建设相对集中的新山工业园、三今工业园、红岭坡工业园和头塘港口工业园,以资源导向型工业为主。新山工业园:主要以电解铝、铝加工与铝配套产品产业

42、、电力为主,适当发展锰、铜等冶炼工业。三今工业园:重点发展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业、航空食品产业。红岭坡工业园:主要发展林浆纸(板)、化工产业。头塘港口工业园:主要发展建材、玩具、医药、电子与模具产业。3.4仓储物流用地规划根据仓储现状和县城发展需求,形成服务于地区物资集散、县城生产生活的仓储物流用地合理布局和规模。考虑工业布局、交通运输条件、仓储物流类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因素,规划五处相对集中、职能相对独立的仓储物流区,与批零兼营的小型仓储与商业网点结合布置。(1)滇黔桂交通物流枢纽:规划依托港口以与铁路的大运量低成本的优势,结合新山工业区、红岭坡工业园和头塘临港工业园的发展建设大宗工业生产资料

43、和工业产品尤其是铝产品的物流集散中心,同时也是服务滇、黔等区域性煤炭货物的综合性物流枢纽。(2)城西南仓储物流区:位于南百高速公路田阳出口段,右江以西,为县城与全县配套服务的物流区。(3)城中物流区:为已开工建设的汽车配件等物流区,位于城西客运站西南,占地约6公顷。(4)田阳火车站物流区:为配合火车站建设的物资配送中心,兼为新山工业园区服务生产物资配送任务。(5)三今物流园区:田阳主要的农副产片交易物流园区。3.5县城道路交通规划一、现状现有敢壮大道、解放西路、解放东路等道路16条,道路宽度2040米。现有布洛陀广场、三雷广场,总面积6.2公顷。加油站3处,位于解放西路和解放东路。二、道路网规

44、划本规划考虑到与市右江田阳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对接,田阳县城区道路网指标按大城市进行超前控制。另外,鉴于田阳县城为组团式城市,为加强组团之间的道路联系,规划适当提高县城主干道、次干道道路网密度,支路网密度略低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规定。(1)道路交通系统用地指标至2030年县城道路交通系统用地654.62公顷,占县城建设总用地的14.33%,人均道路交通用地20.02m2。县城综合道路网密度为5.51km/km2。(2)道路等级县城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发挥干路的骨架性交通功能,加密支路,增加路网贯通性,提高可达性。 主干道在现有道路网基础上,结合县城总体布局结构,以敢壮大道、解

45、放大道与其西延长线、花园大道、火车站进站大道、主城区中部南北向主干道、那坡镇至新山工业园组团南北向主干道、滇黔桂物流枢纽码头至新山工业园组团南北向主干道、新山工业园组团中部东西向主干道为骨架,形成方格网道路系统。主城区规划形成四纵三横成网成环的主干道体系;新山工业区形成十字主干道体系。主城区与新山区由南(花园大道西延长线)、中(现324国道)、北(县城火车站至坡圩火车站)三条东西向主、次干道联系。规划主干道红线宽度30米、32米、36米、40米、45米、50米、60米。规划主干道长度约90069.55米,道路网密度约为1.97km/km2。 次干路次干道为城区的联系交通。主城区规划次干道11条

46、,新山区规划次干道2条,东务岛环路与东江半岛环路均为次干道。规划次干道红线宽度24米、28米、32米、40米。规划次干道长度约75535.48米,道路网密度约为1.65km/km2。 支路联系于干路的交通。支路红线宽度24米以下。规划支路长度约86034.22米,道路网密度约为1.89km/km2。4、田阳县城区环境噪声现状与分析本次声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以田阳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为基础,进行全区域的监测。根据田阳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见附图11)县城规划区围:在原县城管辖围基础上将头塘镇、那坡镇纳入规划区围,考虑到田阳县县城所处区域环境控制要求与县城产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

47、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和县城设管理需要,本规划区东至机场以东1公里,南至南百高速公路以南1公里,西至田阳与右江区的行政界线,北至头塘镇、田州镇与玉凤镇的行政界线,并包括县城水源地那音水库、百东河水库库区围,总面积约340平方公里。本规划区围是中心城镇发展直接依托的区域,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直接依托空间。该层次着重处理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与农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功能分区,并为城镇远景留足发展空间;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产业,合理布局城乡居民点体系,协调城乡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共建共享,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区域管制的技术措施。县城区建设用地围:包括田阳县城区、头塘镇区、新山工业园区

48、、红岭坡工业区、那坡镇区,围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田阳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总规说明,本规划区围不包括机场围。本次声功能区划分以县城区建设用地围为基础进行划分,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主要集中于县城主城区、头塘、新山、红岭坡、等区域,以与规划区保留的现状村屯等建设用地。围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声环境划分总面积114.25平方公里,基本跟县城区规划建设围相同。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B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利用区域环境噪声网格法布点,按500500m设置有效网格,每个网格中心设置1个测点,全区域网格点位基本布满,区域的空旷区域与工矿企业部的网格点可不予监测,对类型相似

49、的网格点进行筛选,共设置124个监测点(有效测点123个)。本次田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共计124个监测点位。本次主要对城市主次干道、快速路、监测点位24个。具体的区域环境噪声与交通噪声监测布点情况见附图。通过噪声现场监测,可了解田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现状与受噪声影响程度,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可作为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依据之一。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现场监测委托长兴检测对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进行全面监测。4.1 田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4.1.1 评价标准噪声监测结果一般以A计权噪声级表示,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噪声级计。评价方法与评价因子按照GB3096-200

50、8噪声环境质量标准与HJ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城市噪声环境常规监测强度等级划分见表4-1。表4-1 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 单位:dB(A)质量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0.050.1-55.055.1-60.060.1-65.065.0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0.040.1-45.045.1-50.050.1-55.055.0注: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一级”至“五级”可分别对应评价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4.1.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区域监测的点位设置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B中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方法,

51、将田阳县城区建成区划分为500m500m的正方形网格,对于未连成片的建成区,正方形网格可以不衔接。网格中水域面积为100%、非建成区面积大于50%的网格视为无效网格。按照此原则,通过划分,最终得出田阳县城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总数为124个(有效网格123个),具体监测点位分布图见附图。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1个监测点位。若网格中心点不宜测量(如水面、禁区等),应将监测点位移动到距离中心点最近的可测量位置进行测量。测点位置要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测点选择一般户外的要求。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4.0m。(2)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监测项目为L90、L50、L10

52、、Leq,每个监测点位测量10min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每个监测点位在监测日期围共监测两次,昼间监测1次,监测时段为8:0022:00;夜间监测1次,监测时段为22:006:00。监测日期为2018年01月25日01月27日(1#-117#测点),2018年3月6日(118#-124#测点)。监测工作安排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达到5m/s以上时,停止测量工作。(3)区域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区域噪声监测结果分析方法将田阳县城区城市区域全部网格测点测量的等效声级分昼间和夜间,按式5-1进行算术平均运算,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见式5-2。计算所得的昼间平均值和夜间平均值代表田阳县城区城区昼

53、间和夜间的环境噪声总体水平。 (4-1)式中:表示d(或n),dB(A);第i个网格测得的等效声级,dB(A); n有效网格总数。田阳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与监测结果依据田阳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详见附表5),代入相应公式4-1计算,具体监测与分析结果如表4-2、4-3。表4-2 2018年田阳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与分析结果统计表 网格大小 (米米)网格数Leq dB(A)L10 dB(A)L50 dB(A)L90 dB(A)(个)均值均值均值均值50050012452.7455.1850.7647.88表4-3 2018年田阳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声源超标分类

54、统计结果噪声源分 类影响的 测点数 (个)噪声源 构成比(%)Leq dB(A)L10 dB(A)L50 dB(A)L90 dB(A)均值均值均值均值道路41.263.3566.761.855.35生产10.4167.0070.465.862.6合计124100.052.7455.1850.7647.88田阳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与监测结果依据田阳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详见附表5),代入相应公式4-1计算,具体监测与分析结果如表4-4、4-5。表4-4 2018年田阳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与分析结果统计表网格大小 (米米)网格数Leq dB(A)L10 dB(A)

55、L50 dB(A)L90 dB(A)(个)均值均值均值均值50050012444.2547.2142.4639.18表4-5 2018年田阳县城区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声源超标分类统计结果噪声源分 类影响的 测点数 (个)噪声源 构成比(%)Leq dB(A)L10 dB(A)L50 dB(A)L90 dB(A)均值均值均值均值道路20.8354.458.453.441.8生产10.4155.159.453.648.4合计124100.044.2547.2142.4639.18(3)2018年田阳县区域环境监测数据结果有效性分析根据表4-6数据分析,田阳县区域环境监测数据基本达标,昼间超标的2类区测

56、点有4个(55#田阳县河口(田州至平坡),60#敢壮大道与田州至平坡交叉口,66#金狮路与三田线交叉口西50m,85#富源酒家),夜间超标的2类区测点有2个(55#田阳县河口(田州至平坡)85#富源酒家),超标点均位于车辆来往密集的主干道路边,受道路通行的车辆生产噪音影响较大。3类区超标有一个点(97#百矿集团东面,昼夜均超标),位于百矿生产区域,是工厂生产机器产生的噪音突发噪音超标,因该点位于生产区域,应属无效测点。(4)2018年田阳县区域环境噪声总体评价 根据监测、计算结果与表5-1的划分依据可知,田阳县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2.71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对应评

57、价为“较好”;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4.25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对应评价为“较好”。田阳县城区基础建设持续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水平有所上升。区域环境噪声主要受交通噪声、居民生活噪声与夜间生活(娱乐、夜宵摊点等)噪声以与建筑施工噪声的影响。其中道路交通噪声是影响人们的第一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与社会生活噪声(KTV、夜宵摊点、大型空调冷却机组设备噪声等)是其第二大噪声源。表4-6城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结果监测点位名称经纬度监测日期监测监测值dB(A)功能区是否时段L10L50L90Leq类别超标1田阳县右江(兴华路南)经度1065345.6

58、412018.01.26昼间54.650.248.251.63否纬度234325.1052018.01.26夜间4436.432.640.53否2兴城村东尾屯经度1065310.212018.01.25昼间51.849.447.250.12否纬度234341.1052018.01.25夜间44.637.831.639.72否3田阳县右面100(兴华路西)经度1065327.872018.01.26昼间50.848.445.8493否纬度234341.2282018.01.26夜间42.639.631.239.83否4田阳县田州镇牌楼经度1065345.5042018.01.26昼间53.847

59、.24550.53否纬度234341.3522018.01.26夜间44.638.43641.53否5田州镇隆平村经度106543.1642018.01.26昼间59.647.644.653.82否纬度234341.4822018.01.26夜间41.240.24040.42否6田州镇隆平村平街屯经度1065420.7972018.01.25昼间51.44944.449.32否纬度234341.6062018.01.25夜间4642.43743.52否7田州镇兰地屯经度1065438.4582018.01.25昼间50.646.643.848.12否纬度234341.7292018.01.25

60、夜间46.441.84042.92否8风马村度立屯经度1065327.7332018.01.25昼间48.245.243.446.92否纬度234357.4742018.01.25夜间43.437.632.839.62否9田州镇四芽屯经度1065345.3662018.01.25昼间55.248.246.653.32否纬度234357.6042018.01.25夜间45.438.634.640.72否10田阳三和城经度106543.0272018.01.25昼间59.45148.256.12否纬度234357.7282018.01.25夜间47.843.438.2442否11田阳高中西南经度1065420.6872018.01.25昼间55.451.649.453.62否纬度234357.8522018.01.25夜间46.842.43643.52否12田阳高速简捷酒店(明珠路西)经度1065438.322018.01.25昼间60.656.649.858.72否纬度2343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