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COD和氨氮总量减排核算细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8346197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PTX 页数:145 大小:508.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十二五COD和氨氮总量减排核算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十二五COD和氨氮总量减排核算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十二五COD和氨氮总量减排核算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资源描述:

《十二五COD和氨氮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COD和氨氮总量减排核算细则(1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E工业=E造纸 E纺织E其他工业排放量计算公式为:式中:E工业核算期工业排放量,吨;E造纸核算期造纸及纸制品业排放量,吨;E纺织核算期纺织业排放量,吨;E其他核算期其他工业行业排放量,吨。造纸及纸制品排放量造纸及纸制品排放量造纸及纸制品排放量造纸及纸制品排放量造纸及纸制品排放量1)新建企业 新建企业指当年投产的。E造纸j=P造纸ief造纸i10-6 式中:E造纸j核算期第j家企业COD排放量,吨;P造纸i核算期该企业第i种产品(机制纸及纸板、浆)产量,吨;ef造纸i核算期该企业第i种产品(机制纸及纸板、浆)COD排污系数,克/吨。单纯生产浆的企业,采用浆排污系数;浆纸一体的企业,采用机制纸排污

2、系数 产品类型废水排放量(吨/吨产品)COD排放系数(克/吨产品)氨氮排放系数(克/吨产品)浆505000400机制纸403600280综合考虑造纸排放标准及现有造纸企业的处理水平。省级政府规定执行特别限制的,按照规定的单位产品排水量和排放浓度核算。对应排放标准中浆纸联合企业 某地为实现林浆纸一体化,新建投产造纸企业,年生产机制纸20万吨,该项目排放量为多少?采用系数法计算新建项目排放量1、方案要求造纸行业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新建项目总量指标要求明确来源。将出台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办法,予以具体规定,也与细则充分衔接。2、新建企业按此核算排放量。在完成中控系统、

3、在线监测安装运行后,数据真实有效的,按照在线监测数据落实排放量。2)现有企业 分为3种情况:治污设施及生产工艺未发生变化的 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包括节水工程、碱回收、工艺技术改造等任一项)的 实施深度治理工程(不考虑水量变化)的 治污设施及生产工艺未发生变化的E造纸j=ef造纸上年jP造纸j 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包括节水工程、碱回收、工艺技术改造等任一项)的 (水量、浓度均可能发生变化)E造纸j=ef造纸上年jP造纸j,1+ef造纸上年jP造纸j,2(co当年j,2/co上年j,2)(当年j,2/上年j,2)基数中无上年同期浓度,按全年平均 实施深度治理工程的(仅浓度变化,水量无变化)

4、E造纸j=ef造纸上年jP造纸j,1+ef造纸上年jP造纸j,2(co当年j,2/co上年j,2)12345678910111220100.80.40.80.90.81.01.01.10.70.61.00.920111.00.70.91.21.02.01.11.00.70.51.01.120121.20.40.91.01.01.71.81.81.50.91.01.01234567891011122010累计3002011累计80累计120累计1772012累计77累计105累计250深度深度治理治理1234567891011122011387707773201275858785深度深度治理治理

5、123456789101112累计累计2010产品(万t)0.80.40.80.90.81.01.01.10.70.61.00.910.020111.00.70.91.21.02.01.11.00.70.51.01.112.22010水量(万t)累计3003002011累计80累计120累计1773772010排放浓度(mg/L)4124122011387707773140污普平均排放浓度深度治理深度治理深度处理前产品产量2.6万吨深度处理后产品产量9.6万吨实施前排放量计算实施后排放量计算数据不合理且未处罚、限期治理等,按照排放标准取值。因未填报水量数据或水量显著偏离导致浓度过大的,如COD

6、排放量合理,按照上年监督性监测数据。P25第3段适用于P15第2段。E造纸j=ef造纸上年jP造纸j,1ef深度=123.5*9.6*(73/412)/9.6=21.9E2012=21.9*14.2 =311.0吨123456789101112累计累计2011产品(万t)1.00.70.91.21.02.01.11.00.70.51.01.112.220121.20.40.91.01.01.71.81.81.50.91.01.014.22011水量(万t)累计80累计120累计1773772012累计77累计105累计2704522011排放浓度(mg/L)387707773140201275

7、85878582.5按照上年深度治理后强度计算排放量深度治理深度治理核算期内该企业同时实施多项减排措施前后分时段产品产量、排水量、COD排放浓度等数据不能获取或明显不合理E造纸j=ef造纸上年jP造纸j(co当年j/co上年j)(当年j/上年j)式中:E造纸j核算期第j家企业COD排放量,吨;ef造纸上年j核算期上年同期该企业单位产品COD排放量,吨/吨;P造纸j核算期该企业机制纸及纸板(浆)产量,吨;co当年j核算期该企业COD实际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co上年j核算期上年同期该企业COD实际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当年j核算期该企业单位产品平均排水量,吨/吨;上年j核算期上年同期该企业单

8、位产品平均排水量,吨/吨。某企业2010年产量为9.2万吨,废水排放量为950万吨,COD排放量为1400吨,氨氮排放量为50吨。该企业2011年9月份实施了深度治理。全年累计废水排放量800万吨,全年监督性监测COD平均排放浓度为113mg/L,氨氮4mg/L。该企业2011年产量为8.5万吨,则2011年排放量为多少?1.关闭、自然停产企业如何计算?按照实际产品产量计算。2.既有制浆又有造纸,产品产量如何取值?浆纸联合企业采用机制纸及纸板产量数据,纯制浆企业采用浆产量数据。3.2010年污普或上年环统中无产品产量数据如何确定排放强度?参照本辖区同等规模、同类生产工艺的企业确定单位产品COD

9、排放强度4.什么时候(co当年j.k/co上年j.k)(当年j.k/上年j.k)取值为1?a.多项减排措施实施前后上年同期COD排放浓度、单位产品平均排水量无数据或明显不合理的;(P15倒数第1段)b.上年全年排放浓度、单位产品平均排水量无数据或明显不合理的co当年j/co上年j)(当年j/上年j);(P16第1段)c.未实施实质性治污工程等减排措施的。5.参数取值顺序 自动在线监测数据;运行管理规范、数值合理 监督性监测数据均值;加密的 企业自测数据作为参考。5.废水排入集中式处理设施的,浓度如何取值?a.排入集中式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按企业排入的集中式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平均排放浓度取值;b.

10、排入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按企业排入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平均排放浓度取值;2014年起按照企业出厂界浓度取值。严格控制造纸企业废水排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P16第三段6.产品产量的校核 a.重点企业产品产量须根据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取水量、废水排放量等与上年变化情况进行校核;不合理的,原则上按照用电量变化情况核算产品产量。因责令限期治理、淘汰关闭等原因导致产品产量减少的,还应出具限期治理文件、淘汰关闭文件、环境监察记录、关闭前后影像图片等证明材料。一般情况下,吨浆用电量在1100度左右,耗水量在50吨左右,药剂(PAM)消耗量在0.01千克左右;吨纸用电量在500度左右,耗水量在30吨左右

11、,药剂(PAM)消耗量在0.005千克左右。7.几种情况的说明 a.碱法化学制浆企业未建设、运行碱回收设施和生化处理设施的,一般情况下,COD实际排放浓度在5000毫克/升左右;b.未建设、运行碱回收设施仅配有生化处理设施的,COD实际排放浓度在500毫克/升左右;c.铵法制浆企业未建设、运行木质素回收装置和生化处理设施的,一般情况下,COD实际排放浓度在6000毫克/升左右,氨氮实际排放浓度在80毫克/升左右;未建设、运行木质素回收装置仅配有生化处理设施的,氨氮实际排放浓度在25毫克/升左右 d.未采用Fenton氧化(硫酸亚铁-双氧水催化氧化)等化学氧化深度处理工艺的,一般情况下,COD实

12、际排放浓度不低于100毫克/升8.什么时候可采用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核算实施了碱回收工程、废水深度治理及回用工程、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等综合措施,配备完善的治污设施运行中控系统和在线自动监测设施且数据真实有效的,可采用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核算排放量。排放量小、需逐一现场核实。9.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处理工艺一般情况下,不考虑造纸及纸制品企业在二级生化处理后通过氧化塘、人工湿地等措施进行再处理的削减量。西部部分地区经环保部认可。10.核算期现有企业在日常督察、定期核查、环保专项行动等专项执法检查发现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治污设施去除效率下降或不正常运转的?要按非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排放浓度和水量核算实际排

13、放量。按现场检查及日常督察情况确定最高排放浓度、最大排水量进行核算。计算公式如下:E造纸=E造纸上年E造纸新增R造纸 式中:E造纸核算期造纸及纸制品业COD排放量,吨;E造纸上年核算期上年同期造纸及纸制品业COD排放量,吨;E造纸新增核算期造纸及纸制品业COD新增排放量,吨;R造纸核算期造纸及纸制品业COD新增削减量,吨。1 1)新增排放量)新增排放量E造纸新增=I造纸2010(1-)P造纸(P造纸上年P造纸结构)式中:I造纸2010各省(区、市)2010年造纸及纸制品业单位产品COD排放强度,I造纸2010=E造纸2010/P造纸2010,吨/吨;监察系数,%,取值见附表2-2-3;P造纸核

14、算期机制纸及纸板总产量,吨;P造纸上年核算期上年同期机制纸及纸板总产量,吨;P造纸结构核算期认定的淘汰关闭企业机制纸及纸板产量之和,吨;E造纸20102010年造纸及纸制品业COD排放量,吨;P造纸20102010年机制纸及纸板总产量,吨。去年产量中需扣除结构调整产量核查期综合达标率较上年变化情况核查期综合达标率较上年变化情况(r=r当年当年-r上年上年)监察系数(监察系数()0r2%1%2%r4%2%4%r8%4%8%r12%6%12%r16%8%16%r20%10%20%r25%12%r25%15%r-25%-15%-25%r-20%-12%-20%r-16%-10%-16%r-12%-8

15、%-12%r-8%-6%-8%r-4%-4%-4%r-2%-2%-2%r0-1%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行业监察系数表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行业监察系数表 1.为什么用I造纸2010?固定强度,避免较大波动。2.的取值中要不要考虑设置最高达标率?指的是年际之间综合达标率变化情况。鼓励稳定在较高的达标水平 3.P造纸以什么为准?采用国家统计部门数据校核 4.为什么要加入P造纸结构?新增产能和结构关停产能的排放强度不一致计算过程:计算过程:COD新增量:E造纸新增=I造纸2010(1-)P造纸(P造纸上年 P造纸结构)=4780*(1-0.02)*(65-(60-5))/100 =468吨 氨氮新增

16、量:E造纸新增=I造纸2010(1-)P造纸(P造纸上年 P造纸结构)=150*(1-0.02)*(65-(60-5))/100 =14.7吨2 2)新增削减量)新增削减量 1.实施结构调整 2.开展工程治理 产品产量未发生变化 产品产量明显变化2 2)新增削减量)新增削减量 实施结构调整 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原则上一次性结清淘汰、关闭企业及生产设施的削减量,2015年按照实际关停的时间从次月起核算削减量。淘汰关闭部分生产设施的新增削减量,根据该设施上年产品产量,按照排污系数法核算;无法按产品产量分开核算的,可按照关闭生产能力占全部产能的比例核算。(08年杭州会上确定的几种

17、类型)。新增削减量不得超过企业上年环境统计排放量。原则上一次性结清。2 2)新增削减量)新增削减量 实施结构调整 对列入国家工信等部门下达的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中企业或生产设施,须提供实际关闭日期,经核实后按照规定予以核算减排量。未列入的,要提供实证性的证明材料(如淘汰关闭文件,停水断电证明,环境监察记录,关闭前后影像图片等),表明企业或生产设施为永久性关闭。自然关停的企业,如无明确的能够认定企业无法恢复生产的有效证据(如主要生产设备拆除、缺失等),不予认定削减量。2 2)新增削减量)新增削减量 实施结构调整 未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为鼓励各地加大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关闭力度

18、,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未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企业的淘汰关闭措施,新增削减量按照排污系数法或监测数据法核算。原则上,该类企业COD新增削减量合计不高于本省上年度环境统计造纸及纸制品业排放量的2%,氨氮新增削减量合计不高于1.5%。为什么COD2%、氨氮1.5%?非重点源的20%2 2)新增削减量)新增削减量 工程减排 产品产量未发生变化(原则上10%以内)R造纸j=E造纸上年jm/12Q当年j,2Dco当年j,210-2式中:R造纸j核算期第j家企业COD新增削减量,吨;E造纸上年j上年同期该企业环境统计COD排放量,吨;m核算期实施碱回收工程、废水深度治理及回用工程、清洁生产中高费

19、方案等减排措施后(实施多项减排措施的,以实施完最后一项为时间节点)的运行时间,月;Q当年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实际日平均排水量,万吨/日;D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实际运行天数,日;co当年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COD实际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2 2)新增削减量)新增削减量 工程减排 产品产量明显变化(10%以上,实施多项工程的,按最后一项工程为时间节点,分为两段计算)R造纸j=P造纸上年j,2(上年j,2co上年j,2当年j,2co当年j,2)10-6(P造纸j,2P造纸上年j,2)当年j,2(co平均jco当年j,2)10-6式中:R造纸j核算期第j个企

20、业COD新增削减量,吨;P造纸上年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上年同期机制纸及纸板(浆)产量,吨;上年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上年同期单位产品平均排水量,吨/吨;co上年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上年同期COD实际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当年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单位产品平均排水量,吨/吨;co当年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COD实际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P造纸j,2核算期该企业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机制纸及纸板(浆)产量,吨;co平均j核算期上年该企业所在省(区、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2 2)新增削减量)新增削减量 工程

21、减排在减排措施实施前后,产品产量、排水量、排放浓度均不能获取情况下,按照下面公式计算:R造纸j=P造纸上年j(上年jco上年j当年jco当年j)10-6(P造纸jP造纸上年j)当年j(co平均jco当年j)10-6 式中:R造纸j核算期第j个企业COD新增削减量,吨;P造纸上年j核算期上年同期该企业机制纸及纸板(浆)产量,吨;上年j核算期上年同期该企业单位产品平均排水量,吨/吨;co上年j核算期上年同期该企业COD实际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当年j核算期该企业单位产品平均排水量,吨/吨;co当年j核算期该企业COD实际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P造纸j核算期该企业机制纸及纸板(浆)产量,吨;co

22、平均j核算期上年该企业所在省(区、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2011年新增产量各省造纸及纸制品业平均排放浓度,高于全国平均,取全国平均(P25)。纺织业排放量纺织业排放量纺织业171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11棉、化纤纺织加工1712棉、化纤印染精加工172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1721毛条加工1722毛纺织1723毛染整精加工173麻纺织1730麻纺织174丝绢纺织及精加工1741缫丝加工1742绢纺和丝织加工1743丝印染精加工175纺织制成品制造1751棉及化纤制品制造1752毛制品制造1753麻制品制造1754丝制品制造1755绳、索、缆的制造1756纺织带和帘子布制造

23、1757无纺布制造1759其他纺织制成品制造176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的制造1761棉、化纤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1762毛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1763丝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1769其他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纺织业排放量纺织业排放量纺织业排放量纺织行业1)产量数据 纺织行业全口径核算的主要产品是印染布。其他产品仍需要按照实际生产情况填写。P27规定,所有印染企业及按照环统要求应纳入的其他纺织企业,均纳入全口径。累加的印染布总产量与国家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的(相差幅度在5%及以上),采用宏观核算方法。1)新建企业 计算公式同2-2-3;印染布(针织)、印染布、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毛机织物(尼龙)

24、排污系数见附表2-2-1,其他产品参照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最佳末端治理技术对应的排污系数取值。全口径核算方法全口径核算方法产品类型废水排放量(吨/吨产品)COD排放系数(克/吨产品)氨氮排放系数(克/吨产品)印染布146178021760(蜡染布2500)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含蚕丝50%)228295922741毛机织物(呢绒)327331023925印染布(针织)1331165515692)现有企业 也分为3种情况进行核算,计算公式同2-2-4;造纸行业现有企业的核算方法。全口径核算方法全口径核算方法3)注意事项 纳入排放基数的全部纺织企业,均须转入核算期全口径项目清单。排放量

25、数据发生变化的,应根据工程治理措施、产品种类、产品产量变化情况等进行校核,明显不合理的,按上年环统排放量转入核算期。(P28)全口径核算方法全口径核算方法1)新增量 采用排污强度法核算,计算公式参见(2-2-6)2)新增削减量 采用项目累加法核算,计算公式参见(2-2-7)。新增削减量分实施结构调整、开展工程治理(包括加强监督管理措施)两种情况进行核算 宏观核算方法宏观核算方法结构调整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淘汰关闭生产设施,COD新增削减量计算公式参见(2-2-8);未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原则上该类企业COD新增削减量合计不高于本地区上年度环境统计纺织业排

26、放量的2%,氨氮新增削减量合计不高于1.5%。宏观核算方法宏观核算方法工程治理企业产品产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原则上10%以内),实施了清污分流和分质处理分质回用工程、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废水深度治理工程的,计算公式参见(2-2-9)。企业产品产量明显提高,实施了清污分流和分质处理分质回用工程、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废水深度治理工程的,计算公式参见(2-2-10)。宏观核算方法宏观核算方法注意事项核算期上年该企业所在省(区、市)纺织业平均排放浓度(co平均j)高于全国平均排放浓度的,按全国平均排放浓度取值。2010年,全国纺织业COD平均排放浓度为117mg/L,氨氮平均排放浓度8mg/L。丝光工艺

27、未配置碱液自动控制和淡碱回收装置,印染废水未实施清污分流、分质处理分质回用的,核算期不计新增削减量。其他事项,参见造纸及纸制品业宏观核算的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宏观核算方法宏观核算方法其他行业1)核算方法 各省(区、市)其他工业行业总量减排采用宏观核算方法,是指采用排放强度法核算新增排放量,采用项目累加法核算新增削减量。E其他=E其他上年E其他新增R其他其他行业2)新增量核算各省(区、市)其他工业行业新增排放量是指核算期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外的其他工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新增排放量E其他新增=I其他上年GDP上年r (2-2-12)式中:E其他新增其他工业行业新增排放量,吨;I

28、其他上年上年其他工业行业排放强度,吨/万元;GDP上年核算期上年同期GDP,万元;r计算用GDP增长率,指扣除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和7个低COD排放行业贡献率后的GDP增长率,%。P31解释一下。其他行业2)新增量核算上年其他工业行业排放强度(I其他上年)计算公式为:I其他上年=(E上年E造纸上年-E纺织上年)/GDP上年(1-)式中:E上年核算期上年工业排放量,吨;E造纸上年核算期上年造纸及纸制品业COD排放量,吨;E纺织上年核算期上年纺织业COD排放量,吨;监察系数,%。按照部环监局的规定确定,与造纸、纺织监察系数的取值差异。核查期综合达标率较上年核查期综合达标率较上年变化情况变化情况(

29、r=r当年当年-r上年上年)监察系数(监察系数()0r1%1%1%r2%2%2%r3%4%3%r4%6%4%r6%8%6%r8%10%8%r10%12%r10%15%r-10%-15%-10%r-8%-12%-8%r-6%-10%-6%r-4%-8%-4%r-3%-6%-3%r-2%-4%-2%r-1%-2%-1%r0-1%其他行业监察系数表其他行业监察系数表其他工业行业宏观核算方法2)新增量核算计算用GDP增长率(r)计算公式为:r t1(V低V造纸V纺织)/(GDP当年p工业)式中:t核算期GDP增长率,%;V低核算期7个低COD排放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之和,万元;低氨氮排放行业

30、为9个。COD允许调整1-2个,氨氮只允许调整一个 V造纸核算期造纸及纸制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万元;V纺织核算期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万元;GDP当年核算期GDP,万元;突出与GDP挂钩 p工业核算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如无当年数据或明显偏离上年情况,按照上年正式公布的数据确定。其他行业3)注意事项 低COD、低氨氮行业包括哪些行业七个低COD排放行业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九个低氨氮排放行业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

31、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其他行业3)注意事项 低COD、低氨氮行业是否可以替换?个别省份经环境保护部认可后,低COD行业可酌情调整1至2个行业,低氨氮行业可酌情调整1个行业,但低COD行业总数不得超过7个,低氨氮行业总数不得超过9个。其他行业4)新增削减量结构调整 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 未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工程治理 工业企业治理产品产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产品产量发生明显变化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新(扩)建现有处理设施水量变化和提标改造的其

32、他行业淘汰关闭全部或部分生产设施形成的COD新增削减量分为两种类型: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淘汰关闭生产设施,COD新增削减量计算公式参见公式(2-2-8)未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原则上该类企业COD新增削减量合计不高于本地区上年度环境统计除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外其他工业COD排放量的2%,氨氮合计不高于1.5%。结构调整其他行业工程企业治理产品产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了废水深度治理工程、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等措施的,计算公式参见(2-2-9)。产品产量明显提高,实施了废水深度治理工程、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等措施的,计算公式参见(2-2-10)。工程治理其他行业

33、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仅考虑工业减排量)新(扩)建处理设施的,计算公式如下:R其他Q企业D(co新增平均co)10-2 (2-2-13)式中:R其他核算期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COD新增削减量,吨;Q企业核算期该设施工业废水平均日处理量(不计造纸及纸制品企业、纺织企业废水量),万吨/日;D核算期该设施实际运行时间,日;co新增平均核算期进入该设施的所有企业上年同期环境统计COD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接入的废水主要来自新建企业的,按各企业直接排入环境应执行排放标准的COD加权平均浓度取值(不论是否超标和处罚证明);无法区分排水量的,按各企业应执行标准的最小值取值。现有企业超标进入的且有处罚证明,可

34、以按照实际排放浓度。co核算期该设施COD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工程治理(一)水量应该扣除制浆、纺织企业,处理水量为2万吨/日(已单独核算)(二)啤酒企业执行80mg/L,氨氮15mg/L;氮肥行业执行执行80mg/L,氨氮15mg/L R其他Q企业D(co新增平均co)10-2 RCOD=2*180*(80-35)/100 =162吨 R氨氮=2*180*(15-5)/100 =36吨(一)水量应该扣除制浆、纺织企业,处理水量为3万吨/日(二)啤酒企业执行80mg/L,氨氮15mg/L;氮肥行业执行执行80mg/L,氨氮15mg/L;制糖行业执行COD100mg/L,氨氮10mg/L(制糖

35、企业超标有处罚证明)R其他Q企业D(co新增平均co)10-2 COD:co新增平均(1*80+1*80+1*214)/3=124mg/L RCOD=3*180*(124-35)/100 =480吨氨氮:co新增平均(1*15+1*15+1*26)/3=18.7mg/L RCOD=3*180*(18.7-5)/100 =74吨其他行业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现有处理设施水量变化和提标改造的,计算公式如下:R其他=(Q工业-Q上年工业Q)(co新增平均-co当年)10-2+(Q上年工业-Q)(co上年-co当年)10-2式中:R其他核算期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COD新增削减量,吨;Q工业核算期该设施累计

36、工业废水处理量(不计造纸及纸制品企业、纺织企业废水量),万吨;Q上年工业核算期上年同期该设施累计工业废水处理量(不计造纸及纸制品企业、纺织企业废水量),万吨;Q该设施管网收集范围内的企业因淘汰关闭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或节水工程或工艺技术改造,减少的进入该设施的工业废水量,万吨;(P35)工程治理其他行业co新增平均核算期进入该设施的所有企业上年同期环境统计COD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接入的废水主要来自新建企业的,按各企业直接排入环境应执行排放标准的COD加权平均浓度取值(不论是否超标和处罚证明);无法区分排水量的,按各企业应执行标准的最小值取值。现有企业超标进入的且有处

37、罚证明,可以按照实际排放浓度。co当年核算期该设施COD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co上年核算期上年同期该设施COD平均排放浓度,毫克/升。工程治理类型类型企业企业行业行业2010年排放量年排放量(万(万t/d)2011年排放量年排放量(万(万t/d)执行标准执行标准(mg/L)COD氨氮原有A酵母0.80.830015原有B磷肥1.21.48015原有C羽绒0.30.38012原有D造纸2.42.6808原有E印染1.41.410015原有(清洁生产改造)F啤酒2.32.18015关停G味精0.7020050新建H柠檬酸01.515015原有I制糖1.41.910010无法确认的0.20.28

38、08(一)水量应该扣除制浆、纺织企业,2010年处理水量为6.9万吨/日,2011年处理水量为8.2万吨/日。(二)Q=0.2+0.7=0.9万吨/日 co新增平均 COD为132mg/L,氨氮为13.8mg/L RCOD=(Q工业-Q上年工业Q)(co新增平均-co当年)10-2+(Q上年工业-Q)(co上年-co当年)10-2 =(8.2-6.9+0.9)*365*(132-35)/100+(6.9-0.9)*365*(85-35)/100 =1874吨Q包括清洁生产减少水量0.2加上结构调整减少水量0.7 R氨氮=(Q工业-Q上年工业Q)(co新增平均-co当年)10-2+(Q上年工业-

39、Q)(co上年-co当年)10-2 =(8.2-6.9+0.9)*365*(13.8-3.8)/100+(6.9-0.9)*365*(7.8-3.8)/100 =168吨城镇生活污染源COD新增量是指核算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由于城镇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增加量,计算公式如下:E生活新增=P新增e综合D10-2式中:E生活新增核算期新增城镇生活污染源COD排放量,吨;P新增核算期新增城镇人口数,万人;e综合各省(区、市)城镇生活COD综合产生系数,克/人日;D天数,年度核算为全年天数,半年核算取183。(P38解释)注意事项核算期各省(区、市)新增城镇人口数量、增长比例,原则上采用省级统计部门数据。

40、没有快报数据或快报数据与上年公布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且无合理解释的,按上年增长率取值;2015年,城镇人口增长率不合理且无合理解释的,按照2010年至2014年,年平均增长率取值。新(扩)建处理设施新(扩)建处理设施的,计算公式如下:R 新扩=Q当年生活(ci当年生活-co当年)10-2 式中:R 新扩核算期新(扩)建处理设施COD削减量,吨;Q当年生活核算期该设施投运后累计生活污水处理量,万吨;ci当年生活核算期该设施生活污水COD平均进水浓度,毫克/升;co当年核算期该设施COD平均出水浓度,毫克/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现有处理设施通过完善管网仅增加处理水量的新增削减量,计算公式如下:

41、R现有=(Q当年生活-Q上年生活)(ci当年生活-co当年)10-2 式中:R现有核算期现有处理设施COD新增削减量,吨;Q当年生活核算期该设施累计生活污水处理量,万吨;Q上年生活核算期上年同期该设施累计生活污水处理量,万吨;ci当年生活核算期该设施生活污水COD平均进水浓度,毫克/升;co当年核算期该设施COD平均出水浓度,毫克/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现有处理设施通过实施提标改造工程降低出水浓度的新增削减量,计算公式如下:R 现有=Q当年生活(co上年-co当年)10-2 式中:R现有核算期现有处理设施COD新增削减量,吨;Q当年生活核算期该设施累计生活污水处理量,万吨;co上年核算期上

42、年同期该设施COD平均出水浓度,毫克/升;co当年核算期该设施COD平均出水浓度,毫克/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现有处理设施通过完善管网、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处理水量增加、进出口浓度发生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R现有=Q当年生活(ci当年生活-co当年)-Q上年生活(ci上年生活-co上年)10-2 式中:R现有核算期现有处理设施COD新增削减量,吨;Q当年生活核算期该设施累计生活污水处理量,万吨;ci当年生活核算期该设施生活污水COD平均进水浓度,毫克/升;co当年核算期该设施COD平均出水浓度,毫克/升;Q上年生活核算期上年同期该设施累计生活污水处理量,万吨;ci上年生活核算期上年同期该设施

43、生活污水COD平均进水浓度,毫克/升;co上年核算期上年同期该设施COD平均出水浓度,毫克/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镇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该镇及周边地区城镇人口排放的生活污水,予以核算新增削减量 新建处理设施 现有处理设施通过完善管网 计算公式参见(2-3-7)村镇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计算公式参见(2-3-4)新(扩)建处理设施COD削减量 计算公式参见(2-3-4)现有处理设施通过完善管网 现有处理设施通过完善管网和提标改造的,计算公式参见(2-3-7)集中式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再生水利用设施生活COD新增削减量是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对生活污水进行MBR、反渗

44、透、微滤、超滤等再生工艺净化处理,达到可用的水质标准后,再生水通过管道输送或现场使用方式予以利用,所形成的生活污染物削减量计算公式为:R再生水=(Q当年再生水-Q上年再生水)c当年10-2 式中:R再生水核算期再生水利用设施生活COD削减量,吨;Q当年再生水核算期该设施生活污水再生水累计利用量,万吨;Q上年再生水核算期上年同期该设施生活污水再生水累计利用量,万吨;c当年核算期该设施COD平均进口浓度,毫克/升。再生水利用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排放量式中:E集中式核算期该地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COD排放量,吨;E垃圾核算期该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场COD排放量,吨;E危废核算期该地区危险废物处理厂CO

45、D排放量,吨;E医疗核算期该地区医疗废物处理厂COD排放量,吨。生活垃圾处理场排放量式中:E垃圾上年核算期上年同期该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场COD排放量,吨;E新建核算期该地区新投运生活垃圾处理厂COD排放量,吨;R垃圾i核算期该地区第i个生活垃圾处理场COD新增削减量,吨;n核算期该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减排项目个数。生活垃圾处理场新增削减量式中:E垃圾上年i核算期上年同期该生活垃圾处理场COD排放量,吨;Q当年核算期该生活垃圾处理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排放水量,万吨;co当年核算期该生活垃圾处理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COD排放浓度,毫克/升;集中式集中式类型类型2010年污普年污普(t/a)2011年年COD氨氮水量(m3/d)COD(mg/L)氨氮(mg/L)治污工程A纳入污普53067400654.0生化+膜处理B新建00200553.5生化+膜处理(一)E垃圾=E垃圾上年+E新建-R垃圾i(二)R垃圾i=E垃圾上年i-Q当年co当年10-2(三)ECOD=7800+4.0-(530-0.04*65*365/100)=7283吨 E氨氮=580+0.26-(67-0.04*4.0*365/100)=514吨新投产原有上治理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