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8325208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5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性传播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性传播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性传播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性传播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传播疾病(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第二十六章,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是指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染的一组疾病,简称性病,过去民间称“花柳病”。 性病不仅发生在性器官上,也可侵犯附属淋巴器官及全身重要器官组织。,引言,经典性病: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性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性病的概念逐渐被“STD”代替,WHO把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念珠菌病等也列为性病现代性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性传播疾病是一组典型的

2、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流行过程第三节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四节 艾滋病第五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目录,第一节 概 述,病原学 危害 流行概况,病 原 学,危害,劳动力急剧减少,人才严重损失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人均寿命降低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流行概况,流行趋势 漏报严重地区分布 全球、中国人群分布 年龄、性别,流行趋势,根据各国监测统计数据,仍然可以发现STD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流行态势严峻。1990年,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5亿STD新病例;1995这个数字上升到3.3亿例;2005年则上升为4.5亿例,大约每天新发生STD100万例。,到2000年底,全

3、国STD疫情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开始,我国STD疫情出现了 趋势;近年来,我国出现梅毒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而淋病报告病例数则持续下降的态势。2009年梅毒和淋病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9.49/10万和9.0/10万。,地区分布,STD在世界分布差异较大,南亚和东南亚是全球STD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每天至少有40万新病例发生我国报告的STD分布特点沿海开放省市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内地、边远地区报告率受监测系统影响较大,人群分布,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人群广泛近些年,女性病例逐年升高,男女比例差距逐渐减小,可能与女性就诊人数增加,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性活跃人群为感染性病的危险人群,年龄 S

4、TD好发于性活跃人群性别 多数发病以男性为多,表26-2 2008年全国性病监测点5种性病按性别报告病例数、发病率构成,((中国CDC, 2009),第二节 流行过程,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传染源,性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高危人群 性交易者 吸毒人员 嫖客等“桥梁人群”,传播途径,性行为传播 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和血源感染 垂直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易感性,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 无先天性免疫力 无稳固的后天获得性免疫力,第三节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生物学因素 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无症状感染或不典型临床表现 人群因对STD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 至今尚无有效针对STD的

5、人工免疫方法,社会因素,人口流动 商业性行为 吸毒、贩毒 淫秽文艺作品 健康教育不充分 性病医疗市场混乱 性行为因素,第四节 艾滋病,概述 病原学 艾滋病的分期 危害 流行概括及流行特征,概 述,定义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病原学,攻击CD4+ T淋巴细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RNA病毒血清学分型:HIV-1,HIV-2,艾滋病的分期,I 期 急性感染期 II期

6、无症状感染期 III期艾滋病期,危害,影响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贫穷和不平等 危害家庭 偏见和歧视 卫生服务 社会经济和政治,流行概况及流行特征,AIDS流行概况传播途径,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2009年估计全球尚存活的HIV感染者约3300万(成年人约3080万,其中女性占51.6%,约1590万;15岁以下儿童约250万);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260万;当年死于AIDS的人数近180万。AIDS在全球各地区的分布不同,变化趋势也各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是目前HIV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至2009年底,东欧和中亚地区是目前唯一HIV感染率保持增长的地区。,AIDS流行概况,国内艾滋病流行概况,

7、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输入散发期 第二阶段(1989年1994年)局部流行期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 广泛流行期,现阶段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第二,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第三,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 情严重;第四,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图26-1 中国历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截至2010年底),(中国CDC, 2011),传播途径,异性及同性的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和血液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图 26-2 历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途径构成(截至2010年底),(中国CDC, 2011),第五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 预防措施,预防策略,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 积极推进法制化管理开展性教育和STD防治健康教育 开展STD和AIDS监测工作,预防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积极发现病人、管理病人流行病学治疗和规范化的STD诊疗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改变不安全性行为切断医源性感染、经血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防止母婴传播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接种 STD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