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8234268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200.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8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西方经济政策有:计划类型: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公用事业定价,监管,审批等。市场调控类型:对市场进行干预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达到政策目的。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经济政策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充分就业与否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尺度。磨擦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所引致的失业。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

2、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原因是失业者的技术水平或居住地点不当,可以认为是磨擦性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消除,即失业只限于磨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就是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与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此时,潜在的GDP等于实际的GDP。充分就业被认为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个目标。2、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3、,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通过价格指数来考察。价格指数: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序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deflator)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轻微的通货膨胀的存在一般被认为是正常甚至是对经济发展有益的。3、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有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4、平衡国际收支在国际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全球化程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一

4、国国际收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影响该国国内就业、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三、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避免矛盾。制定政策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应该综合考虑,注意目标间的互补与冲突。政策本身需要协调和把握时机。政策制定与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当局和企业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博弈。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一、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1、政府支出:整个国

5、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1)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劳务的购买,是实质性支出,能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GDP的组成部分。(2)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2、政府收入(1)税收根据课税对象分类:财产税:对不动产、房地产即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征收的税。一般包含遗产税。所得税:对个人和公司的所得征收的税。流转税:对流通中的商品、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包括增值税。根据收入中扣除的比例分类:累退税: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减。累进税: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增加。比例税: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变动而变动。(2)公债政府对公众

6、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方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短期债:1年以内,国库券,货币市场中期债:1-5年长期债:5年以上,可40年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可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的作用。二、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工具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三、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

7、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行动。作用渠道: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也会自动减少,y与yd的差距缩小。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收入落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的收入增加,税收也自动增加,y与yd的差距增加。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幅度超过收入上升幅度,可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

8、,转移支付增加,减少y与yd的差距,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福利支出减少,使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不至于过度增长。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以支持价格(较高价格)收购农产品,维持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繁荣时,国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都上升,政府将减少农产品收购并抛售农产品,以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和农民收入过度增长。四、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有限,因为税收与转移支付乘数比自发支出变动(投资、自发消费部分)的乘数要小。所以,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应主动采取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调节总需求水平

9、。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以刺激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过于旺盛,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增加税收,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何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何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应对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分析权衡后斟酌使用,应“逆经济风向行事”。这样的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因为凯恩斯当时分析的是需求不足的萧条状态的经济,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应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保证总需求适应总供给。DSD0PyyyEEP0五、功能财政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而努力,为满足实现这一目标的需要,预算

10、既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会产生预算盈余。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衽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会形成预算赤字。功能财政源于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不应该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策的制定与实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正是功能财政思想的贯彻与实行,它是对原有的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收支达到平衡。是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取的财政政策原则。攻击:衰退时税收必然减少,如坚持年度平衡预算原则,得减少支出提高税率,势必加深衰退,令经济雪上加霜。经济

11、过热时,税收增加出现盈余,如追求平衡预算须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率,必然会加剧通货膨胀。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理论上有理,但实行起来困难: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难以预先制定适当的预算政策。六、财政政策的困难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乘数作用发挥,都需求一定的时间。不确定性:1、各个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确定。2、预期变量实现前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动。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第三节货币政策

12、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银行制度是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金融媒介机构(商业银行、储蓄和货款协会、信用协会、保险公司、私人养老基金等)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金融媒介机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最早向银行借款的人经营商业,其名称一直沿用“商业银行”的称呼。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资产:放款(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包括票据贴现、抵押贷款等)投资(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间业务:代替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2、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一国最高金融当局,负责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和调节经济。联邦储备局(

13、USA),英格兰银行(UK),法兰西银行(FRA),联邦银行(GER),日本银行(JAP),中国人民银行(CHN)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货币2、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3、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根据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与转帐。提供政府所需资金,(贴现短期国库券提供短期资金,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提供长期资金。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执行货币政策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的活动。3、货币的定义M1:硬币、纸币和

14、活期存款的总和。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支付工具而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最符合和接近于此定义的是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硬币和纸币被称为通货。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1、货币创造乘数活期存款: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银行把绝大部分存款用来从事贷款或购买债券等营利活动,只需要留下一部分存在作为应付提款需要,这种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准备金在存款中所占的最低比率是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一部分为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帐

15、户上。为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商业银行会把法定准备金以上的存款当作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正因为如此,商业银行能够以较小比率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例:假定目前的法定准备率为20%,同时银行的客户会将所有货币收入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银行。某甲将100万元存入自己开有帐户的A银行中,银行系统将因此增加100万元准备金。A银行根据法定准备率规定保留其中的20万元,将其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余的80万元全部贷出去。假定另一公司得到这80万元贷款,用以购买机器设备,机器制造商乙把卖机器设备所赚的80万元货款存入有帐户的B银行。B银行得到80万元存款后,留下

16、16万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贷出64万元。得到这64万元的丙企业将把它存入C银行,而C银行又可以留下其中12.8万元作为准备金存入自已在中央银行的帐户,将其余51.2万元全部贷放出去。类似过程将周而复始进行下去自某甲存入100万元的初始时期始,各银行的存款总和将是:100+80+64+51.2+=100*(1+0.8+0.82+0.83+0.8n-1)=100/(1-0.8)=500 万元由此例可见,存款总和(D)与这笔原始存款(R)及法定准备率(rd)之间的关系是:D=R/rd即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增加的倍数是1/rd。这里的1/rd就是货币创造乘数,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1008

17、06451.2201612.8806451.240.96银行存款媒介流通额贷款存入2、货币创造乘数作用的条件(1)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把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的部分全部贷放出去。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那部分存款就是超额准备金,是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漏出,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称为超额准备率。法定准备金加超额准备金是银行的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加超额准备率是实际准备率。存在超额准备金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不再是1/rd而是 1/(rd+re),即实际准备率的倒数。例:在上例中,法定准备率仍然为20%,100万元的初始存款本可派生出500万元的存款。但如果现在银行A没有把法定准备金之外的80万元全部贷放

18、出去,而是留了5万元的超额准备金,即有5%的超额准备率;同时其他银行也有5%的超额准备率。则各银行先后增加的存款额度为:100,75,75*(3/4),75*(3/4)2,75*(3/4)3,75*(3/4)n-2总共新增存款为:100/(1-0.75)=400 万元其货币创造乘数为:1/(rd+re)=1/(0.2+0.05)=1/0.25=4而不是先前的1/0.2=5。(2)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如果客户把得到的贷款不全部存入银行,而是抽出一定比例以现金形式持有,则会形成另一种漏出。例:上例中假定在银行保持20%法定准备率与5%超额准备率前提下,甲、乙、丙等公

19、司都在每一轮的存款中抽出5%额度作为现金,则A银行能够贷出的款项不是75万元,而是70万元。100-20-5-570万元而B银行能够贷出的款项将是49万元:70-70*0.2-70*0.05-70*0.0549万元总共的派生存款将是100/(1-0.7)=333.3万元现金和准备金都不能形成派生存款,都属于漏出部分。以rc表示现金占存款的比例,则存在超额准备与现金漏出时,货币创造乘数为:k=1/(rd+re+rc)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也是正负两方面都发挥作用的,既存款的增加和减少都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产生加倍扩大或缩减的影响。3、基础货币虽然现金与准备金本身不产生派生存款,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20、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是存款扩张或货币创造的基础,被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由于它能派出货币,被认为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以Cu表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用Rd表示法定准备金,用Re表示超额准备金,用H表示基础货币,则有H=Cu+Rd+Re如果将货币供给定义为M Cu+D(通货与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M1),则有:M/H=(Cu+D)/(Cu+Rd+Re)等号右边的分子分母同除以D,得M/H=(Cu/D+1)/(Cu/D+Rd/D+Re/D)=(rc+1)/(rc+rd+re)此处的M/H就是货币创造乘数,它不同于上面所说的k=1/(rc+rd+re

21、),因为此处定义的货币供给是活期存款与通货的总和,而上例中只把银行存款当作货币供给。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不同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规模),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间接地发挥作用。1、再贴现率政策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放款的利率。贴现本指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联邦储备银行,后者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把所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帐户上。商业银行用自己持有的政府债券作担保向联邦储备银行借款,所以现在把中央银

22、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都称为“贴现”。再贴现率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将减少,促使利率提高。贴现率降低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利率降低。此种措施并不常用,因为贴现窗口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短期的现金压力作出反应,对临时发生的准备金不足作出适当调整。同时,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也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只将它作为紧急求援手段,平时一般不用。再贴现率政策并非是主动性的政策,它有赖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如果商业银行借款不多,效果就不

23、明显。2、公开市场业务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业务在美国由联邦储备系统中的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由公开市场办公室具体实施。政府证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支付利息的国库券或债券。在经济繁荣时,联储售出政府证券,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个人、公司等的准备金和资金转化为证券,客户货币供给总量按乘数发生缩减,银行客户取得信贷更加困难。同时,联储售出证券会导致证券价格下降,提高利率水平,从而抑制投资和总需求。经济萧条时,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个人、公司等的准备金和资金将增加,货币供给

24、总量将按乘数发生增加。银行客户们将更容易得到信贷。联储对证券的购买导致证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总需求。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中央银行可以按照一定数量规模买卖政府证券,易于掌握和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量,易于量化控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可预测性强。(2)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活性,可自由决定买卖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与方向。(3)公开市场操作具有连续性,易于调整和纠正。3、变动法定准备率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需要减少货币供给量时,可以提高法定准备率。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量最简单的办法,但一般不轻易使用这一手段。原因:(1)准备金和存款的调整、报告需要时间,存在时滞。(2)变动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变动,所有银行的食用都要扩张或收缩。如果变动过于频繁将会导致金融秩序失常。政策手段的结合使用:出售政府证券,提高再贴现率,促使利率上升。买进债券,摄像再贴现率,使利率降低。公开市场业务虽然总量易于把握,但所影响到的银行的范围与各自的程度无从知晓;应以再贴现率政策作为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