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宏观经济学课件(王平)第二讲简单国民收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815565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PTX 页数:111 大小:537.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金融学院宏观经济学课件(王平)第二讲简单国民收入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广东金融学院宏观经济学课件(王平)第二讲简单国民收入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广东金融学院宏观经济学课件(王平)第二讲简单国民收入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资源描述:

《广东金融学院宏观经济学课件(王平)第二讲简单国民收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金融学院宏观经济学课件(王平)第二讲简单国民收入(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二讲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两部门模型)(第(两部门模型)(第13章)章)在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中,涉及四个在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中,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际市场。只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只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称为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22-7-111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的区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的区别别n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解决的是国民收入总量的计算问题,解决的是国民收入总量的计算问题,它回答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

2、总量它回答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总量指标的数量是多少,是对客观经济状况的如实反映。指标的数量是多少,是对客观经济状况的如实反映。n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决定则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则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水平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以及如何不断国民收入水平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以及如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收入水平。2022-7-112n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两部门经济模型(重点)两部门经济模型(重点)n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模型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模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两部门经济模型(重点)两部门经济模型(重点)一、一、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二、凯恩

3、斯的消费理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五、乘数论五、乘数论 2022-7-113两部门经济模型的两部门经济模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n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问题:q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q凯恩斯主义的储蓄函数凯恩斯主义的储蓄函数q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q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q乘数模型乘数模型2022-7-114一、均衡产出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四点假设

4、n1.1.假设:(假设:(1 1)2 22 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政府、外贸。q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n(2 2)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n(3 3)折旧、未分配利润)折旧、未分配利润0 0,GDPGDPNDPNDPNINIPIPI。n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价格提供供给。n原因:大量闲置资源;原因:大量闲置资源;n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化,即具有黏

5、性。n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价格。u(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动。l目前就这样。如目前就这样。如500元一只的元一只的mp3。只要你想买,。只要你想买,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2022-7-1152.均衡产出(收入)n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l均衡,不再变动。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

6、存货非意愿存货IU 0l总产出总需求,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厂商生产稳定l产出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l产出产出0nyAE,IU0,增加,增加2022-7-1163.投资储蓄均衡时:均衡时:nE=yE=ynE=c+iE=c+iny=c+sy=c+s意义:意义:u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u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n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S,是,是必然的结果。

7、是会计结果。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nc+i=c+sc+i=c+sni=s i=s 2022-7-117二、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二、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n(一)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一)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n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n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关系)n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n潜在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是固定不变的。2022-7-

8、118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2.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二)消费、消费函数及其消费倾向n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n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n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2022-7-119凯恩斯消费函数n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

9、增加,消费也会增加;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n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n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nc消费,消费,y收入:收入:nc c(y)n满足满足dc/dy 0 ycc=c(y)c=y450普通消费函数 Al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接称之为消费倾向。2022-7-1110na-a-常数,自发性消费:常数,自发性消费:n基本最低消费支出。基本最低消费支出。n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线性消费函数nby-by-诱致性消费

10、:诱致性消费:n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响的部分。cyc=y45c=a+byn简单线性消费函数: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a+by (1 b 0)anb-b-常数常数,斜率,边际消斜率,边际消费倾向费倾向2022-7-11113.消费倾向 propensityn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n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PC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n平均每单位收入平均每单位收入中中消费消费所占比例。所占比例。n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消费/收入收入c/yc/ynAPC

11、APCn11,消费总量,消费总量 1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n例:收入例:收入100元中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元用于消费n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c/y=0.82022-7-1112边际消费倾向 MPCn当消费增量当消费增量cc与收入增量与收入增量yy趋于无穷小时,即:趋于无穷小时,即:nMPC=dc/dyMPC=dc/dynMPC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n不论不论MPC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 1的正数。有:的正数。有:n1 MP

12、C 01 MPC 0n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n每增减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nMPC c/yn例:收入由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94元。元。nMPCc/y 94-80/120-100 0.72022-7-1113例题例题n设消费函数为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各是多少?n答:答:q自发性消费量:自发性消费量:200

13、qMPC:0.8qAPC:12022-7-111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n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数为非线性状态)n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呈现递减趋势。n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 APC也有递减趋势。也有递减趋势。l线性中,若线性中,若a=0,c=kylAPCMPC,l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2022-7-1115案例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

14、在约为0.68,中国的边,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

15、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从计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

16、来。2022-7-11164.450图和消费曲线图和消费曲线OCY450AC0Y1C1Y2C2C3Y31、沿着消沿着消费曲线移费曲线移动的动的图示:图示:2022-7-1117消费曲线平移图示消费曲线平移图示OCY450C1a1C2a2C3a32022-7-1118n区分:区分:“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和“消费曲消费曲线的平移线的平移”n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n消费曲线的平移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收入变化以外是指除收入变化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2022

17、-7-1119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非收入因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非收入因素)素)n利率。利率。利率提高,储蓄增加,消费减少,替代效应,低收利率提高,储蓄增加,消费减少,替代效应,低收入者;利率提高,储蓄减少,消费增加,收入效应,高收入者;利率提高,储蓄减少,消费增加,收入效应,高收入者。入者。就全社会而言,难以事前判断利率提高时,会增加就全社会而言,难以事前判断利率提高时,会增加储蓄还是会减少储蓄。储蓄还是会减少储蓄。(392)n价格水平。价格水平。(1)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消费者要保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消费者要保持原有生活消费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反之,则反持原有生

18、活消费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反之,则反之。之。(汽油价格上升,养车费用增加)(汽油价格上升,养车费用增加)(2)“货币幻觉货币幻觉”,(392)引起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引起平均消费倾向提高。n收入分配。收入分配。越平均,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倾向越大。因为低越平均,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倾向越大。因为低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较大,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较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较大,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较小。(小。(393)2022-7-1120接上页n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n财富财富n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期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期n税收。税收。临时性的税收,对消费影响不大;永久临时性的税收,对消费影响不

19、大;永久性的税收变动,对消费影响明显。性的税收变动,对消费影响明显。2022-7-1121(三)储蓄n1.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n2.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n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等,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等,n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n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

20、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2022-7-1122储蓄函数公式ns-s-储蓄,储蓄,y-y-收入:收入:ns=ss=s(y y)(满足)(满足ds/dy ds/dy 0 0)n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nc=a+byc=a+by,代入,代入s=y-cs=y-cns=y-s=y-(a+bya+by),),n整理:整理:ns=-a+(1-b)y s=-a+(1-b)y n(1 1b b0 0)p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p即即s=y-c 普通

21、储蓄函数普通储蓄函数s=s s=s(y)0 0s sy y 线形储蓄函数s=-a+(1-b)y0sy2022-7-11233.储蓄倾向n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S。n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n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收入 APS=s/yn收入收入100元中,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其余元用于消费,其余20元用于储蓄,元用于储蓄,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APS=APS=s/y=0.2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n每增减每增减1元国民收

22、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n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s/yn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2022-7-1124n当当ss与与yy趋于无穷小时,趋于无穷小时,MPS=ds/dyMPS=ds/dyn收入由收入由10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元增加到94元。元。nMPS MPS S/S/Y Y 26-20/120-100 0.3边际储蓄倾向MPSn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b)。n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n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uMPS

23、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u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2022-7-1125 2022-7-1126 案例2: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 高储蓄率往往是高高储蓄率往往是高GDP 增长的后果。道理很简单,普通老百增长的后果。道理很简单,普通老百姓收入增长后,会小心地姓收入增长后,会小心地“奖励奖励”一下自己,但不愿大量花钱。一下自己,但不愿大量花钱。日本在上世纪日本在上世纪70 年代年代GDP 增长很快,在那个时期的储蓄存款增长很快,在那个时期的储蓄存款率也是很高的。到了率也是很高的。到了90 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变缓,储蓄存款率年代,日本

24、经济增长变缓,储蓄存款率也随着下降了。中国目前还是处在高也随着下降了。中国目前还是处在高GDP 增长期间,较高的储增长期间,较高的储蓄存款率其实是正常的。蓄存款率其实是正常的。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是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是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不光老百姓缺少投资渠道,近来很多企业也因缺少投资欲实,不光老百姓缺少投资渠道,近来很多企业也因缺少投资欲望而把资金存入银行。在中国,企业存款增加后,广义货币望而把资金存入银行。在中国,企业存款增加后,广义货币M2(定活期存款为主)就会随着增长。(定活期存款为主)就会随着增长。2005年的年的M2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8.

25、3,很多人推测这个增长主要来自企业高达,很多人推测这个增长主要来自企业高达1.2 万亿元的万亿元的利润。所以,老百姓不投资不是孤立的现象。利润。所以,老百姓不投资不是孤立的现象。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老百姓把收入的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老百姓把收入的40放在银行里。放在银行里。但是,对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来说,但是,对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来说,15万亿元存款并不是一个很万亿元存款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让大的数目。如果让13 亿人平摊存款余额,人均不过只有一万多亿人平摊存款余额,人均不过只有一万多元。假定那些存款都来自元。假定那些存款都来自5 亿城镇居民,人均不过三万元。亿城镇居民,人均不过三万

26、元。2022-7-1127 一个典型的城镇三口之家,也就是大约一个典型的城镇三口之家,也就是大约10 万元存款。这个万元存款。这个平均家庭存款数,购买房子不足,供养车不够,不断上涨平均家庭存款数,购买房子不足,供养车不够,不断上涨的医疗费和教育费也让普通家庭不敢轻易花费银行存款。的医疗费和教育费也让普通家庭不敢轻易花费银行存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在平均收入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在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形成的。的基础上形成的。老百姓储蓄多是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信心。美国老百姓储蓄多是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信心。美国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上个世纪的经历证明了这

27、一点。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不景气,年代,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国人储蓄较多。随着经济改善和各种社会保险机制的建美国人储蓄较多。随着经济改善和各种社会保险机制的建立,大多数美国人对未来的担忧没有了。立,大多数美国人对未来的担忧没有了。2005 年,美国人年,美国人的储蓄率是负数,说明他们不光不存钱,而且开始花过去的储蓄率是负数,说明他们不光不存钱,而且开始花过去的存款。不过,美国人并没有过度担心。储蓄是个复杂的的存款。不过,美国人并没有过度担心。储蓄是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把居民存款余额放到更大的图像里去看。美国现象,需要把居民存款余额放到更大的图像里去看。美国的老百姓只想花费,不愿储蓄,而中国的

28、情况稍稍不同,的老百姓只想花费,不愿储蓄,而中国的情况稍稍不同,老百姓感到银行里有储蓄,心里才能获得一些安全感。老百姓感到银行里有储蓄,心里才能获得一些安全感。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而培养一个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而培养一个孩子上到大学需要孩子上到大学需要19.1 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钱不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钱不敢花就不难解了。消费低并不是敢花就不难解了。消费低并不是“节约的习惯节约的习惯”,而是未,而是未来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来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29、。2022-7-11284.储蓄曲线的推导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a+(1-b)Y2022-7-1129(四)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n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c+sy=c+s,n两边同除两边同除Y Y有有 y/y=c/y+s/y y/y=c/y+s/y,n即:即:APC+APS=1 APC+APS=1n同理,同理,有有y=c+sy=c+s;yc,sA A450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c=c(y)y y0 0a-as=s(y)RichPoorn两边同除两边同除yy,则,则ny/y=c/y+s/

30、yy/y=c/y+s/yn即:即:MPC+MPS=1 MPC+MPS=1n推断推断:若若MPCMPC递减,那么递减,那么MPSMPS必必递增。递增。2022-7-1130nAPC+APS=1APC+APS=1,不消费即储蓄。,不消费即储蓄。nMPC+MPS=1MPC+MPS=1n一般来说,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钱越多,越考一般来说,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钱越多,越考虑存银行。虑存银行。n所以,所以,“征富济贫征富济贫”,对富人递增征税,救济,对富人递增征税,救济穷人,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平。穷人,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平。2022-7-1131(五)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五)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n

31、投资投资(investment):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n投资支出投资支出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购买建筑物、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而而购买普通股票购买普通股票不是投资,因为不是投资,因为 它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它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n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自发变量)定的(自发变量),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

32、。2022-7-1132投资曲线投资曲线OYII0I=I02022-7-1133(六)社会消费函数n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n1 1)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n2 2)国家税收政策。)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

33、常成为公众的收入。入。n3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2022-7-1134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1.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 美美 杜森贝里杜森贝里(James S.Duesenberry)l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时,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他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时,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因而消费的决习惯和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因而消费的决定是相对的。定是相对的。该理

34、论的核心: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该理论的核心: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减少消费。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减少消费。2022-7-1135首先,首先,消费者在消费时,会受自己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表消费者在消费时,会受自己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表现为现为“棘轮效应棘轮效应”,即由消费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即由消费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减少的现象。(减少的现象。(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例如,在托尔斯)例如,在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贵族消费的做法就是贵族消费的做法

35、就是“棘轮效应棘轮效应”在起作用。在起作用。其次,其次,消费者在消费时,会受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表现消费者在消费时,会受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表现为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即高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所即高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所起的示范作用。起的示范作用。(打肿脸充胖子打肿脸充胖子)n结论:结论:n消费变动要比收入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变动稳定得多。2022-7-11362.生命周期假说 美国美国 莫迪利安尼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假说假说:n(1)人在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人在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n(2)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

36、的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的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l该理论认为,消费者总是追求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最该理论认为,消费者总是追求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大化。人们会在一生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人们会在一生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青年时,青年时,收入偏低,消费可能大于收入。收入偏低,消费可能大于收入。(贷款)(贷款)中年时,中年时,收入日益增加,收入大于消费。收入日益增加,收入大于消费。(储蓄)(储蓄)老年时,老年时,收入下降,

37、消费会大于收入。收入下降,消费会大于收入。(消耗储蓄)(消耗储蓄)2022-7-1137该理论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该理论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l结论:结论:l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l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p遗产的存在,会使得储蓄增加。遗产的存在,会使得储蓄增加。p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p人生安全风险加大,储蓄减少。人生安全风险加大,储蓄减少。2022-7-11383.(美)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消费理论(美

38、)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消费理论n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即可以预见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即可以预见到的长期收入)决定。的长期收入)决定。所以,消费不会随着经济的繁所以,消费不会随着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做太大变化。荣与衰退做太大变化。n例如,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例如,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68,而中国的边,而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际消费倾向约为0.48,就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就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n该理论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该理论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20

39、22-7-1139四、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简单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2022-7-1140(一)均衡国民收入及其理论假设(一)均衡国民收入及其理论假设n1、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的,与总供给共同决定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的国民收入。入称为均衡的国民收入。n2、理论假设:、理论假设: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五点假设: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五点假设:n潜在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的;变的;n资源没

40、有得到充分利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n价格水平不变;价格水平不变;n利率水平不变;利率水平不变;n投资水平不变。投资水平不变。2022-7-1141n从宏观角度分析,要达到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从宏观角度分析,要达到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那就要求国民收入量和那就要求国民收入量和 国民消费量相等。国民消费量相等。Y=C45CY但事实并非如此,习惯上人们把一定时期所但事实并非如此,习惯上人们把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储蓄。2022-7-1142(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二)两部门国民收

41、入决定的均衡条件件n1、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n利用消费函数;利用消费函数;n利用储蓄函数。利用储蓄函数。2022-7-11432.利用消费函数利用消费函数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n(1)数学法)数学法n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总支出(总需求)总支出(总需求)=总收入(总供给)总收入(总供给)qY=C+IqC=a+bYqI=I0n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nY=(a+I0)/(1-b)2022-7-1144n假设假设 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c+i,c y=c+i,c=a+b

42、y.=a+by.例:例:c c1000+0.8y,i1000+0.8y,i600600yc,c+ic=c=1000+0.8yc=y450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1000 5000ny y(1000(1000600)/600)/(1 10.80.8)80008000nc cy-iy-i8000-6008000-6007400 7400 ns sy-cy-c 8000-74008000-7400600600n储蓄与投资相等。储蓄与投资相等。16008000c c+i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n求解,得均衡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国民收入:y=(a+i)/(1-b)y=(a+

43、i)/(1-b)2022-7-1145(2)图示法)图示法OYAE450aC=a+bYa+I0AE=(a+I0)+bYYE2022-7-11463、利用储蓄函数利用储蓄函数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n(1)数学法)数学法n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计划投资计划投资=计划储蓄计划储蓄qI=YC=SqS=-a+(1-b)YqI=I0n解方程组得:解方程组得:nY=(a+I0)/(1-b)2022-7-1147n储蓄函数:s=y c=-a+(1-b)y例:例:s -1000+(1-0.8)yu自发计划投资自发计划投资i600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s=

44、s=-1000+(1-0.8)y 6000-1000s,iy5000 8000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n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s n联立:i=-a+(1-b)yn得均衡国民收入:y=(a+i)/(1-b)u均衡收入为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8000usi=600,y8000 us0,y50002022-7-1148(2)图示法)图示法OYS/I-aS=-a+(1-b)YI=I0YE2022-7-1149五、乘数模型五、乘数模型(Multiplier model)n乘数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在19

45、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n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始变化之间的比率。2022-7-1150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均衡收入均衡收入 y(1000i)/(10.8)ni600时,时,y8000yc,c+ic=c=1000+0.8yc=y450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1000 500016008000c c+i1c c+i285001700ni700

46、时,时,y8500投资增投资增100,收入增,收入增500投资引起收入增加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倍c10000.8y2022-7-1151接上页n乘数效应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倍数效应效应或或放大效应放大效应。n这里仅介绍这里仅介绍投资乘数投资乘数和和消费乘数消费乘数。2022-7-1152(一)投资乘数(一)投资乘数n1、定义:、定义: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

47、量。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n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nYe=(a+I0)/1-bn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增加到(I0+I),那么国民收),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入会增加多少呢?n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求导得: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求导得:dY/dI=1/1-b 即:即:Y=(1/1-b)I 2022-7-11532、公式:、公式:n投资乘数:投资乘数:k=Y/I=1/1-b b是边际消费倾向(是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越),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推动国民收入的增长就越多。高,乘数就越大,推动国民收入的增长就越

48、多。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2022-7-11543、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n各经济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各经济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该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该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这些部门的投资与收入。从而增加这些部门的投资与收入。n例如,一个小流氓打破了商店的一块玻璃,逃跑了。店主无例如,一个小流氓打破了商店的一块玻璃,逃跑了。店主无奈只好花奈只好花1000元买一块玻璃换上。玻璃店老板得到这元买一块玻璃换上。玻璃店老板得

49、到这1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即800元用于买衣服,衣元用于买衣服,衣服店老板得到服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衣服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元收入。再假设衣服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即640元用于买食品,食品店老板得到元用于买食品,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元收入。食品店老板再把这食品店老板再把这640元中的元中的80%用于支出用于支出。如此一直下去,。如此一直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000元,但是,经过不同元,但是,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总收入增加了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总收入增加了

50、5000元。元。这就是这就是“破窗经济破窗经济”引起的乘数效应。引起的乘数效应。2022-7-1155解释投资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1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要素收入100中,有中,有80用于购买消费品。用于购买消费品。n80的购买形成新收入的购买形成新收入y2 80n其中其中800.864再次购买再次购买n形成新的收入形成新的收入y364n如此,循环往复,如此,循环往复,n总收入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 1/(10.8)500yc,c+ic=c=1000+0.8yc=y450投资乘数的形成投资

51、乘数的形成 1000 500016008000c c+i1c c+i285001700y in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加100元的初始消费。也元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是一样的效果。支出增加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收入增加n第一轮第一轮 甲甲 100 乙乙 100n第二论第二论 乙乙 80 丙丙 80n第三论第三论 丙丙 64 丁丁 64nn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n新增新增GDP新增国民收入新增国民收入2022-7-11564、图解中的投资乘数、图解中的投资乘数OY450AEaCa+I0AE1AY1IAE2BY2Y注:增加自发投资注:增加自发投资量会使

52、消费曲线上量会使消费曲线上移至移至AE1,此时均,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衡国民收入为Y1。如果在原有的投资如果在原有的投资I0的基础上增加投的基础上增加投资资 I,AE1曲线就曲线就会上移到会上移到AE2的位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收入就增加到Y2。2022-7-1157(二)自发消费支出乘数(二)自发消费支出乘数OY450AEaCa+I0AE1AY1aAE2BY2Y注:注:1、增加自发、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消费量会使AE1曲曲线上移到线上移到AE2的位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收入就增加到Y2。2、自发消费支出、自发消费支出乘数乘数 :k=1/1-b2

53、022-7-1158乘数理论(multiplier):Kn乘数乘数K K:总需求:总需求(I I、C C等)等)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l令令(原始的或自发的)(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总需求ADai 则则 yAD/(1b)l a自发消费自发消费:最低消费:最低消费固定自发计划投资固定自发计划投资l b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n均衡均衡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y=(a+i)/(1-b)2022-7-1159(三)乘数的作用及其条件(三)乘数的作用及其条件n1、作用:乘数是一把双刃剑: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增加;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增加;总需求的减

54、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减少。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减少。例如,投资乘数的作用:例如,投资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2022-7-11602、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n第一,基本条件的限制第一,基本条件的限制n(1)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否则,总投资增加只会促使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总投资增加只会促使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n(2)经济中不存在)经济中

55、不存在“瓶颈部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度较小。“瓶颈部门瓶颈部门”: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木桶原理中的短板2022-7-1161n第二,具体现实条件的限制第二,具体现实条件的限制n(1)如果投资品部门和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如果投资品部门和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来偿还债务,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n(2)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的存货,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的存货,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n(3)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投资投资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乘数的作用就要缩小。2

56、022-7-1162 n假设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投资i=50n(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n(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多少?n(3)若投资增到)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试求增加的收入。n(1)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10050)/(10.8)750nc1000.8750700nsyc75070050n(2)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n(3)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则收入y(1

57、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增加250n(yyy1000750250)2022-7-1163 n(4)变化后的收入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n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n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比原来的收入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增加500n(y 20001500500)p(4)若消费函数为)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投资i仍为仍为50,收入和储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时,收入增加多少?时,

58、收入增加多少?p(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n(5)消费函数从)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变为c1000.9y后后n乘数从乘数从5(k1/(10.8)5)变为变为10(k1/(10.9)10)2022-7-1164二、简述题二、简述题450y0yc+iEcE0iIu0Iu 0表示出口增加一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表示出口增加一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进口乘数:进口乘数:dY/dM=-1/1-b+m 07/11/202297一、选择题z1.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最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多?()zA.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政

59、府增加基础设施投入100亿美元亿美元 zB.政府增加转移支付政府增加转移支付100亿美元亿美元zC.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100亿美元亿美元 zD.在税率为在税率为33.33%的情况下,政府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增加购买和税收各购买和税收各100亿美元亿美元z (答案:(答案:A)7/11/202298z2.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zA.边际消费倾向较大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z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边际储蓄倾向较大z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zD.通货膨胀率较高通货膨胀率较高z (答案:(答案:A)7/11/202299z3.财政政策的实际作

60、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zA.没有考虑时间因素没有考虑时间因素 z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zC.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 zD.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z(答案:(答案:B)7/11/2022100z4.边际储蓄倾向若为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向为()zA.0.25 zB.0.75 zC.1.0 zD.1.25z (答案:(答案:B)7/11/2022101 二、计算题

61、二、计算题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投资为50(单位:(单位:10亿美元)。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DP或收入)为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

62、,乘数有何变化?)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7/11/2022102(1)Y=(100+50)/(1-0.8)=750 C=100+0.8 750=700消费消费 S=Y C=750 700=50储蓄储蓄 储蓄也可以从储蓄函数中求:S=-a+(1-b)Y=-100+0.2 750=50(2)800-750=50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 Y=(100+100)/(1-08)=1000 比原来的收入750 增加250(=1000 750=250)7/11/2022103z(4)Y=(100+50)/(1-0.9)=1500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z

63、 S=-a+(1 b)Y=-100+(1-0.9)1500=50 储蓄储蓄z 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收入,比原来收入1500增加:增加:z 500(=2000 1500=500)z(5)消费函数从)消费函数从C=100+0.8Y 变为变为C=100+0.9Y以后,乘数从以后,乘数从 5 K=1/(1-0.8)=5 变为变为10 K=1/(1-0.9)=10 7/11/2022104z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者函数为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者函数为C=100+0.8Yd(为可支配收入),(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投资支出为

64、I=50,政府购买,政府购买G=200,政,政府转移支付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税收T=250(单位(单位均为均为10亿),试求:亿),试求:z(1)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z(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7/11/2022105 答(1)可支配收入Yd=Y-T+Tr=Y-250+62.5=Y-187.5 Y=C+I+G=100+0.8(Y-187.5)+50+200 =100+0.8Y-150+50+200 =0.8Y+200 Y=200/0.2=1000均衡收入 (2)KI=

65、1/(1-)=1/0.2=5 KG=1/(1-)=1/0.2=5 KT=-/(1-)=-0.8/0.2=-4 KTr=/(1-)=0.8/0.2=4 Kb=KG-KT=(1-b)/(1-b)=17/11/20221063.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投资,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亿元,税收t=0.2y。试求:。试求:(1)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均衡国民收入水平;(2)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衡国民收入。7/11/

66、2022107z答案提要:答案提要:z(1)y=c+i+g=100+0.9(y-0.2y)+300+160=2000均衡收入均衡收入z(2)kg=1/1-(1-t)=1/1-0.9(1-0.2)=3.57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z(3)y=c+i+g=100+0.9(y-0.2y)+300+300=2500 均衡收入均衡收入7/11/2022108z 3.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z 答案提要:公式答案提要:公式Y=aA,其中,其中a为乘数值,为乘数值,A为自发为自发需求的变化,它包括投资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它包括投资的变化I,政府购买变化,政府购买变化G和和转移支付变化转移支付变化TR等因素,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等因素,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化导致产出以a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而使收入以a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