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1812740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点1.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控才能缺乏,假设觉得课程枯燥乏味,非常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发呆。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兴趣方面,有传统教学很难相比的优势。所以如今很多教师会在课前精心搜集准备各种资料,刚上课,就通过一个小短片,几张图片,一段歌曲一下就把学生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课堂气氛一下就活泼了。比方,要讲中东,教师放一段中东地区战争的视频,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就已经产生很强的兴趣,进入了学习状态,对接下来的教学有很大帮助。2.提供更多资料,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广阔世

2、界大家都知道,地理学科,是根底学科,也是自然学科,在这门学科中,学生需要认识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民情和自然环境。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地理的真实写照。但是,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和认识程度原因,很多东西他们很难有切身的认识体会。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的资料,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加知识面。比方,在讲各个大洲或国家地区时候,提供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带学生走入所要学习的地区,对不同地区的认识就更加深化了。3.在某些不易打破的难点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降低教学难度地理的某些重难点,比较枯燥乏味,还不容易理解,如何打破难点,突出重点,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难题,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的

3、重难点就比较容易打破了。比方,7年级上期,经纬线部分,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因为很多学生缺乏空间思维,对于经纬线的分布规律,特点和度数变化,一直无法掌握,教师讲解起来也很费力,经常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不懂。后来,通过多媒体,把这部分内容做成动态短片,让地球仪在屏幕上转动,然后上面展示经纬线的分布和度数变化,学生可以随着视频播放,清楚的观察到经纬线的分布,经纬度的变化规律。这样一来,就比较直观,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讲解的难度,让知识点更加容易被学生掌握和承受。4.在地图的学习方面,有突出优势地理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识图才能,而这恰是不少学生缺乏的才能。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的在地图上展现和突

4、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出重点难点,比起传统教学的一张挂图就一节课,让学生在识图认图方面更加容易。比方,8年级的三横五纵中国铁路干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制作课件,可以用不同颜色标出不同的铁道路,而且让在起点和终点城市在鼠标点到相应铁道路的时候闪烁浮现,还可以让铁道路通过各种方式出来,让学生看起来更加直观,更加强化刺激学生记忆。5.可以活泼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某些章节的内容比较沉闷和抽象,学生提不起兴趣,这时候,可以适当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方在上34个省级行政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比赛,课堂气氛一下就活泼起来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气氛。但是,虽然信息技术有很多优势,但它毕竟是一

5、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和中心,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光临着信息技术,而忽略了对教学程度进步。二、运用信息技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1.片面追求展示信息技术,忽略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如今,有的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尤其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简直成了多媒体技术的展示会,不管该堂课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管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符合本堂的教学需要,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的运用,整个课堂让人眼花缭乱,认为只要运用了信息技术就是优质课,好课,结果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2.一味追求技术手段的进步和进步,而无视了教育教学的核心和本质,忽略了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思想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应

6、该是为教学效劳,优化课堂教学。它的使用,只是过程和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要更好的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就必须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仔细分析讨论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把握重难点,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展教学活动。3.信息量大大,学生无法消化接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展示更多资料和信息,地理课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有的课堂上,教师课件制作精巧,内容丰富,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居然连笔记都没写,问其原因,学生说:看的东西太多,没时间写笔记了,更有甚者,连教师这节课讲的重难点都不清楚。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觉:为啥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去制作

7、课件,准备材料,效果却很差,学生承受度很低呢?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对信息的承受度是有限的,假设教师提供的信息太多,会干扰教学中心,影响学生掌握该堂课的核心知识点。4.过分强调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师强调根本功:三笔一画,对地理而言,有的前辈教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和版画,画图一挥而就,会引来学生由衷的赞叹和钦佩,而且学生知道教师板书的内容是重点,会主动去记笔记。但如今,很多教师的根本功不扎实,版画根本不会,粉笔字也很潦草,板书也不标准。很多笔记,重难点内容,直接写在了课件里,上课时候用PPT直接放出来。这样,看似节省了板书的时间,结果学生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哪些才是必须落实到自

8、己的笔记中的要点。所以,传统教学的粉笔和黑板,在现代教育中,仍有很多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无法取代的。5.忽略了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者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这一点都应该是不变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教师容易满堂灌,一个人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如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但很多仍然是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方面考虑得不够,成了:信息时代的满堂灌,只是课堂热闹了点儿而已。6.信息技术运用才能缺乏,无法应付突发状况如今网络兴隆,教师能从互联网上找到很多现成的地理教学资源,课件也有很多能直接从网上找的成品。不少教师把网上现

9、成的课件拿来就用,没有自己制作课件,课前也没有仔细研究修改现成的课件,结果一上课,不熟悉课件内容,播放过程中状况频出,一会儿图片前后顺序不对,一会儿动画效果不会用整个课程显得节奏混乱,教师自身思路不明晰,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习了,浪费了师生的时间和精力。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宏大的变革,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能进步课堂容量,使重难点更加容易打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但是,在进步运用信息技术的才能的同时,教师要更加注重的是立足教学本身,分析学生实际,把握新课程标准,学习新教育理念,把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适宜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过程,不断进展理论和反思,进步教育教学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