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视力的矫正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18022553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21 视力的矫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21 视力的矫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21 视力的矫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专题21 视力的矫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1 视力的矫正(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21 (视力的矫正)1. 关于眼睛、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造成的,应该配带凹透镜进行矫正B. 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其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C. 显微镜的目镜,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D. 大多数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50cm2. 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 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 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 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

2、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B. 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C. 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D. 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3. 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 下列有关画面上的“小虫”描述不正确的是A. “小虫”可能头朝下B. “小虫”变小了的C. “小虫”是清晰的D. “小虫”是实像4.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

3、小越好5. 我校教师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0.5m1.2m处时,安装在墙上的人脸识 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4m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4m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6.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B.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C. 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远一些D. 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7. 如图所

4、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 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 模糊.如果把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8.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 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 图能够

5、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9.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骚正远视眼或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轿正B.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摄像机的镜头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0.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 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镜;(2) 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3) 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

6、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 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日电信号传送守专芯片电柢.眼请上的很口头箪电溢w输入画面整侦于比打也芒片电梃膈内画面再现芒片电梃传注画面收集姑11. 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泗州学校兴趣小组周杰伦同学进行 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 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 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 你猜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2) 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物

7、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3)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 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远视

8、).答案1. 关于眼睛、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造成的,应该配带凹透镜进行矫正B. 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其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C. 显微镜的目镜,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D. 大多数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50cm【答案】D【解析】【分析】(1) 近视眼的晶状体会聚本领变强,晶状体厚,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应佩戴发散透 镜;(2) 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3) 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4) 多数人的明视距离大约为25cm。【详解】A、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会聚本领强,

9、成像在视网膜前方,配带凹透镜进行矫正,故A正确;B、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其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故C正确;D、大多数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25cm,故D错误。故选:D。2. 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 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 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 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乙模拟的

10、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B. 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C. 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D. 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弱,因此乙模拟的是远视眼镜,而丙模拟的是 近视眼,由此排除B和C;乙的焦距比正常大,丙的焦距比正常时小,所以A符合题意,D不符合 题意;故选A.3. 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 下列有关画面上的“小虫”描述不正确的是A. “小虫”可能头朝下B. “小虫”变小了的C. “小虫

11、”是清晰的D. “小虫”是实像【答案】B【解析】【详解】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投影仪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此时小虫也会成像,也是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因为不知原来“小虫”头朝上还是朝下,所以像可能头朝下;故ADD正确,B错误。故选B。4.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小越好【答案】C【解析】【详解】A、望远镜的目镜可以是凸透镜,也可能是凹透镜.故A错误;BC、望远镜物镜和照相机成像效果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12、C正确.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收集光线越多,像越清晰.故D错误;故选C.5. 我校教师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0.5m1.2m处时,安装在墙上的人脸识 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4m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4m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答案】B【解析】【分析】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相当于照相机,利用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物体一般都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这样有利于捕捉目标。【详

13、解】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凸透镜,且所成的像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二倍焦距,即0.5 m2f,解得fV0.25m,所以B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应用是测焦距;fVu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能成像;uVf,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同学们应重点掌握。6.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B.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C. 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远一些D.

14、 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答案】D【解析】【详解】A、色光和原料的三原色不同,且混合规律也不同,故A错误;B、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中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B错误;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所以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即 像距增大,则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即物距减小,故C错误;D、近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可以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即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故D正确;故选Do7.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

15、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 模糊.如果把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因为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 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因为像靠近凸透镜了.如果把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即换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像会更靠近凸透镜,即像 距更小,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方法中:A. 将

16、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右移到光屏上,方法可行;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到像的位置,像清晰,方法可行;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离像更远,更模糊,方法不可行;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即物距减小时,此时像距会增大,所以在某一位置,像是会变清 晰的,方法可行;故选C.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 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 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8.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 正

17、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O)A.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答案】D【解析】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 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 法。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 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

18、眼的矫正方法综 上分析,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 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9.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阖乔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轿正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摄像机的镜头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答案】D 【解析】A图、由远处入射的光线,经眼睛折射,成像于视网膜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应使用凹 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故A错误;B图,由近处入射的光线,经眼睛折射,成像于视网膜后方,是远视眼的

19、成像,利用凸透镜对光线 的汇聚作用矫正,故B错误;C图,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所以能够看清更小的细节,所以物镜应该相当于 投影仪的镜头,故C错误;D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目镜将此实像放大,目镜相 当于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D。10. 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 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 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镜;(2) 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3) 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

20、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 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愆电信号传送皆芯片电极眼直上的摄喙头旻T J就画面收隼昌痼实电EV输入画面整侦于北方顼头【答案】凸透感受器 小脑内画面再现芒片电梃芒片电梃【解析】 【分析】【详解】(1) 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眼球折射在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像,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 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2) 2反射弧中的感受器能够接收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能接收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 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3) 3要想让凸透镜成清晰的像物距和相距的变化相反,人向远处眺望相当于物距变大了,所以像 距应该变小,则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

21、距离变小。11. 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泗州学校兴趣小组周杰伦同学进行 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 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 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 你猜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2) 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3)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答案】凸透镜前方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使清晰的像呈在视网膜上【解析】(1)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

22、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 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2)由于近视眼的晶 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当看物体时会将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3 )因凹透镜对光线 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使清晰的像呈在 视网膜上。点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的像.而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12. 在探究“凸透镜

23、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 焰的像.(4)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 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远视).【答案】10.0 倒立、放大 40cm B 远视 【解析】【详解】(1) 如图,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

24、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等于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00cm-10.00cm=10.00cm.(2) 如图乙,物距 u=25.00cm-10.00cm=15.00cm,像距 v=55.00cm-25.00cm=30.00cm,物距在一倍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折射光路是可逆的,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 不变,当物距u=30cm时,即移动透镜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 cm刻度线处,则物距u=16cm-10cm=6cmVf,此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所以光屏上承接不到.通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像与蜡烛在透镜的同侧, 人眼在图中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 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的作用是提前成像了,所以眼镜是会聚透镜,这 种眼镜是远视眼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