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学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17847333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登泰山记》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泰山记》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泰山记》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登泰山记》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泰山记》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登泰山记学案、 学习要点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阳、阴、乘、限、巅、居、晦、 极、驳、漫失、僻、烛,进而疏解文意。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二、学习材料一、泰山五岳独尊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 平方公里,海 拔 1524 米。古称东岳,别称岱宗、岱岳,与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 象征。泰山风景既秀美又壮丽。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包含神奇,是 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到处建庙塑 神、刻

2、石题字,加上泰山本身风景优美,于是泰山便成为我国古代传 统文化宝库。 1987 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二、有关的古文化知识1 阳与阴 山南水北为阳:泰山之阳山北水南为阴:其阴2 朔、晦、望与既望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3 古代纪年月日法(1)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开始有年号。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 元年,依次为二年、三年等。例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纪年, 例如

3、,丁卯三月;纪日,例如,是月丁未。年号与干支可以兼用,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简便的干支纪年推算法公元年三10,余数-3,得数为天干;公元年三12,余数-3,得数为地支。例如1999年,1999三10,余数为9, 9-3=6,天干为已;1999三12,余 数为 7, 7-3=4,地支为卯, 1999 年就是已卯年。如果余数小于3,加上一个除数再减3。例如2001年,2001-10,余 数是1,加上10等于11,11-3=8,天干为辛;2001-12,余数是9, 9-3=6,地支为巳, 2001 年就是辛巳年。如果余数-3得0,就是天干或地支的最末一位。例如1995年,1995-10, 余数为

4、 5, 5-3=2,天干为乙; 1995-12,余数为 3, 3-3=0,地支为亥, 1995 年就是乙亥年。三、清朝桐城派简介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 刘大櫆、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 “桐城三祖 ”。他 们对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方苞注重文章的 “义 法 ” ,义即 “ 言有物 ” ,法即 “言有序 ” ,主张古文 “清正雅洁 ” 。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 “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 废 ”,就是要以 “ 辞章 ”为手段,以 “考据 ”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 “义理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力求简

5、明达意,条理清晰。 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三、阅读课文,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泰山之阳阳:其阴阴: 乘风雪乘:长城之限限: 遂至山巅巅:半山居雾居: 戊申晦晦:极天云一线极: 绛皓驳色驳:尽漫失漫失: 僻不当道者僻:明烛天南烛: 历级:及既上:负:晚日:若带然:不当道:皆不及往: 石罅:平顶:迹:日观:日观峰四、注音汶水南麓樗蒲瀑水石罅徂徕五、翻译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六、阅读课文,理解文章要点1、课文各段主要内容2、作者登山路线3、文章写了哪些人文景观4 文章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观5、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变化6 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本文对景物很少直接描写,

6、而是抓住景物特征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例如:写泰山高峻,主要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 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作者在严寒中登山,全文无一“寒” 字,但“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都足以使人想 出寒冷的程度。2 动静结合,气象万千 泰山冬季本是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照蓝天的一片静景,但 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变静为动,一洗寒冬游山的孤寂 之感: “苍山负雪,明烛南天。”泰山高耸入云,山间云雾时聚时散,飘浮不定,实为动景,而作者将 其描绘成一幅静态山水画,使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宁静气息: “半山 居雾若带然。”3 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仅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例如: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用“山多石,少土.雪与人膝齐寥寥 数语便将泰山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绘出来了。写登山 情景, 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就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