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培训经典教程[001]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117823806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记者培训经典教程[00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记者培训经典教程[00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记者培训经典教程[00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小记者培训经典教程[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记者培训经典教程[001](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 新闻的定义 一、新闻首先应该是“新鲜事”。那么大家看下面这些事新鲜事吗?1.上学路上,我看到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2.昨晚的月亮格外亮。3.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4.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一、什么是新闻呢?一、什么是新闻呢?例:以下哪些事是新闻,哪些事不是新闻,请选择并说明道理。1.上周周末我们小记者在点点超市参加购物赛。2.五年级(1)班的赵小权同学把学校收发室的信件碰到地上了。3.今天下午有暴风雨,可能还有冰雹。4.李晓伟的奶奶来学校接她回家。5.每周一的早晨,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6.学校门口发生了车祸,一辆大卡车撞到了杨树 上,车辆司机受轻伤外,没有

2、其他人受伤,当天晚上电视里播出了这件事。答疑 解惑第第1件事,是新闻。在超市参加购物赛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属于新鲜事。件事,是新闻。在超市参加购物赛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属于新鲜事。第第2件事,不是新闻,这是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发生小事件事,不是新闻,这是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发生小事第第3件事的标准的新闻,发生冰雹意味着有自然灾害,这就是新闻;件事的标准的新闻,发生冰雹意味着有自然灾害,这就是新闻;第第4件事不是新闻,谁来接同学放学都不是新闻;件事不是新闻,谁来接同学放学都不是新闻;第第5件事也不是,件事也不是,升旗仪式每周都有,算不上新闻。升旗仪式每周都有,算不上新闻。第第6件事是新闻。件事是新闻。发

3、生在校门口意味着和未成年人保护有关,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播出后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发生在校门口意味着和未成年人保护有关,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播出后值得有关部门重视。衡量和判断新闻的标准:它们都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衡量和判断新闻的标准:它们都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新闻是事实新闻是事实”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算皮,应该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算皮,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新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新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二、新闻还要是

4、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三、新闻必须具有价值和意义。四、新闻事件必须要通过媒体进行报道。媒体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有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五、关于“新闻”的概念 1.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新闻的本源(源头)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记者不仅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而且必须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2.新闻就是新鲜事。3.被报纸报道出去的就是新闻 4.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六、什么是少年新闻?1、少年新闻的定义:少年新闻是指出于少年发展

5、阶段的孩子们所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少年新闻的特点:、新鲜性、显著性、趣味性、贴近性、导向性考考你:考考你:1、“新闻”是指()a.刚刚听到的事情 b.新鲜事 c.对新鲜事情的报道 d.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报道”是指()a.一条道路 b.报纸邮寄的路线c.媒体面向大众的传播 d.报到的另一种说法3.少年新闻是指()a.有关少年儿童的新闻报道 b.少儿读的新闻c.少儿喜欢的新闻 d.为少儿提供的新闻游戏规则:官兵捉贼游戏规则:官兵捉贼 用具:分别写着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字样的四张小纸 人数:人数:4个人

6、个人 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官”字的人决定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兵”字的人执行。字的人执行。第二讲 新闻的要素 一、新闻要素的定义是什么?新闻要素指构成新闻所必需的材料。二、新闻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5W1H。五要素是:发生新闻的主角(是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发生的

7、时间(什么时候)、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发生的原因(为什么)。用英语来表示就是五个W,即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H是指HOW,即“怎么样”。考考你 1、五W是指()a.Work、wood、wind、wing、war.b.五个外国人名 c.什么时候、在哪儿、谁、是什么、为什么、d.采访过程的五个环节 e.小记者的五个基本功 2、一个How 是指()a.一个和采访有关的英文字母 b.叹息声,形容采访很不容易 c.怎么样 d.采访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e.小记者的另一个称呼我校举行盛大的升旗仪式(when)本报讯(记者 汤小磊):鼓乐齐鸣

8、,白鸽飞天。本周星期一(9月8日)早上7点45分,我校在求知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市23所中小学的校长进行了观摩。我校开展春季植树活动600人半天植树486株(where)本报讯(记者 田簌簌):正是春天多风沙的季节,4月12日,在市郊明珠绿化公园,我校全体同学投入到植树活动中。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植树节:xx学校植树246株(who)本报讯(记者 曹小亮)4月12日是植树节,市府后街小学组织同学们参加了校园植树活动。各年级采取分班负责,每个班分到了20棵小松树。X年级X班的同学热情很高,大家抢着挖坑、浇水、培土。由于不小心,有的同学手背被树枝剐了

9、一个好长的口子都不叫一声疼快乐三字经时间准 交代明 没时间 哪能行地点清 线索明 说不准 别来蒙有人物 有行踪 表言语 让人明是什么 告真情 主体事 要过硬为什么 要肯定 知原因 探究竟怎么样 底数清 知结果 信息灵第三第三 少年新闻的特点少年新闻的特点一、新鲜性一、新鲜性 比如,市少年儿童杂技团出国归来,于国庆节在少年宫慰问全市三好学生。比如,市少年儿童杂技团出国归来,于国庆节在少年宫慰问全市三好学生。1、同学带手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同学们带手机上学就成新鲜事了。、同学带手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同学们带手机上学就成新鲜事了。2、同学带眼镜不新鲜了,可一个班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戴眼镜就是新鲜事了。、

10、同学带眼镜不新鲜了,可一个班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戴眼镜就是新鲜事了。3、学校操场一角的绿地,被人插上了、学校操场一角的绿地,被人插上了“小草有生命,别在踩她行不行小草有生命,别在踩她行不行”的小牌牌。尽管不知道是哪个班级同的小牌牌。尽管不知道是哪个班级同学做的,但在小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新鲜事。学做的,但在小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新鲜事。少年新闻的特点少年新闻的特点二、显著性:新闻事件要有重大意义。二、显著性:新闻事件要有重大意义。例如:例如:我校计算机室今天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团,同学们出色的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我校计算机室今天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团,同学们出色的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11、。三、趣味性三、趣味性 趣味性,这是和少年儿童活泼天性相适应的,越是趣味性强的新闻,越能吸引读者。趣味性,这是和少年儿童活泼天性相适应的,越是趣味性强的新闻,越能吸引读者。例如:例如:1、苏小娴同学发明了可以自己上楼的机器狗。、苏小娴同学发明了可以自己上楼的机器狗。2、我家邻居老奶奶的大花猫特有意思,生了、我家邻居老奶奶的大花猫特有意思,生了6只小猫,可是毛却是黑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小猫,可是毛却是黑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少年新闻的特点少年新闻的特点四、贴近性四、贴近性 越是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大家看了越是感兴趣。越是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大家看了越是感兴趣。例如:例如: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文艺节

12、目将播出我校武术队的表演。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将播出我校武术队的表演。今天下课了白老师要给大家做炸酱面。今天下课了白老师要给大家做炸酱面。少年新闻的特点少年新闻的特点五、导向性五、导向性 报道的事情有价值,对读者才有教育意义。报道的事情有价值,对读者才有教育意义。例如:赵晓苏同学爱养宠物,但是被猫抓伤了胳膊,几天以后发炎了,不得已请假住院了。例如:赵晓苏同学爱养宠物,但是被猫抓伤了胳膊,几天以后发炎了,不得已请假住院了。这样的报道让同学们看了,便会引起注意。这样的报道让同学们看了,便会引起注意。少年新闻的特点少年新闻的特点第四 新闻采访时提问的方式与禁忌新闻采访时提问的方式与禁忌 一般说

13、来,采访提问可分为三种形式:开门见山、启发引导和激将法。一般说来,采访提问可分为三种形式:开门见山、启发引导和激将法。(一)开门见山(一)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就是单刀直入地提出想要问的问题,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的要求。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开门见山就是单刀直入地提出想要问的问题,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的要求。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外事人员等。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外事人员等。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

14、社会经历,顺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经历,顺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新闻提问的三种方式 (二)启发引导 不同的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遇上因口才、性格等原因采访时常卡壳时,记者可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侃侃而谈。它不从正面直接发问,而是从侧面或其他方面绕一下,然后再回到中心上来。这种形式适合三种不同的人,一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二是不习惯于接受采访的采访对象,三是有特殊隐衷不便谈的采访对象。新闻提问的三种方式 (三)激激 将将 法法 激将法顾名思义,就是记者

15、提出刺激性问题引起采访对象重视,并且让对方无法回避,非要你马上说出清楚不可的方法。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等采访对象。这个提问方式,在对教育局领导、校领导中最好不用,一旦把握不住分寸,容易招来反感。新闻提问的方式和禁忌 (二)新闻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一)创建良好的氛围 气氛融洽的采访,对双方来说是一种乐趣。因此,和访谈对象沟通前,记者应当准备一些幽默开心的事情,问些你知道采访对象很喜欢谈的问题提问时从对方的兴趣着手,能更快打开话匣子。另外,提问尽量适应采访对象的职业

16、特征,不说外行话。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淑英有一次去采访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李健吾先生。李老却以“我这个人不求名,不要人宣传”的冷漠态度拒绝了她。尴尬中杨淑英猛想起李老是法国文学的研究专家,当时北京正举办的法国电影周里恰恰有部传记片莫里哀,她马上转变话题,向李老请教莫里哀的有关问题。李老的兴趣顿时来了,从而谈起了他的译注、工作等情况,在和谐的环境和愉快的氛围中,使采访圆满完成。新闻提问的方式和禁忌 (二)新闻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二)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要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和不同的被采访对象,事先想好有哪些问题要问,哪些问题必须问,哪些问题可问可不问,该如何问

17、,事先设想好采访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准备好应对的预案。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始终以我为主。有一定采访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你事先准备有多充分,到真正采访时,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善于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有人说,好记者都是穷追不舍的人,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二)新闻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三)提问要简洁、通俗、具体提问要简洁、通俗、具体 记者对每个要提问的问题,事先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宜短不宜长,宜通俗不要复杂艰涩。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的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你怎样处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敬一丹听后回应说:“你的问题太大了,恐怕我回答不了。”结果好不容易获得的提问机会就此溜走。提问要做到具体,有逻辑性。具体是指问题要“小”,有细节,可答复;逻辑性是指问题都要说到点子上,提问的前后要有连贯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在采访过程中,最忌说套话、空话、大话,问题切忌笼统、含糊、无思考价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