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血型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7706547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9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血小板血型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血小板血型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血小板血型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资源描述:

《血小板血型系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小板血型系统ppt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血小板血型系统及检测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王晓蓓,教学内容,血小板血型抗原及其抗体 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血小板血型的临床应用 适合型血小板输注,教学目的,重点掌握:血小板输注无效 掌握: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熟悉:血小板血型抗原及其抗体 血小板血型的临床应用 了解:适合型血小板输注,一、血小板血型抗原及其抗体,(一)血小板血型抗原,定义: 指用同种免疫抗体检测出 的血小板表面抗原 分类:血小板相关抗原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 血小板相关抗原(platelet-associated antigen),定义:血小板表面存在的与其他细胞或 组织共有的抗原 分类:红细胞血型系统相关抗

2、原(ABO等)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血小板上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存在ABO、Lewis、I和P抗原 缺失Rh、Duffy、Kell、Kidd和Lutheran系统的抗原,血小板HLA系统血型抗原,Chromosome 6,DP,DQ,DR,B,C,A,Class II,Class I,存在HLA-A和B位点的抗原 HLA-C位点的抗原 未发现HLA-DP、DQ和DR等位点抗原。但经细胞因子刺激,可产生HLA-DR抗原,2.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即人类血小板抗原 (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 血小板特有的,其他组织细胞没有 表现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 均存在于血小板

3、膜糖蛋白(GP)上,HPA的命名,1990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小板血清学研讨会对血小板抗原系统进行国际命名 2003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和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ISTH)建立的血小板命名委员会(PNC),命名规定,在系统前冠以HPA 按发现顺序用数字编号 只有在2个对偶抗原全被检测出来后,才能被称为系统,对偶抗原按其在人群中频率由高到低,用字母命名,高的为a,低的为b 尚未发现对偶抗原的,给予暂时命名,在等位基因数字后加后缀w表示,(二)血小板抗体,产生机理:机体对血小板表面或相关抗原免疫 临床分类:血循环里的游离抗体 结合于血小板上的抗体(PA

4、IgG) 血型学分类:血小板同种抗体 自身抗体 见于:血小板输注治疗无效 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 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病毒、细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表面存在众多复杂抗原,因此反复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约50%以上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 据报道HLA抗体占多数,约80%左右 HPA抗体单独存在的频率较低(2%-3%) HPA抗体与HLA抗体共存(18%)左右 必须首先识别并去除血清中存在的HLA抗体,才能分析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二)血小板抗体,鉴别有无HLA抗体存在的方法 淋巴细胞毒试验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除去血小板表面HLA抗原方法 氯喹或酸溶液在0处理血小板,二、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5、血清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一)血清学技术,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 单克隆抗体特异的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 改进的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微柱凝胶血小板定型试验 当HLA类抗原在血小板定型时出现强表达时,要用氯喹或酸进行预处理,去除血小板上的HLA抗原,1. 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platele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PIFT),原理,用多聚甲醛(PFA)或氯喹预处理的血小板,加入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抗血小板抗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检测血小板抗原抗体结合情况,临床应用,同种异体抗体与血小板的反应活性检测 血小板配

6、型,方法学评价,优点 荧光信号只评估血小板,避免了由细胞碎片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 多特异性的抗球蛋白试剂可以识别IgG、IgA和IgM抗体 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缺点 对反应不敏感。血小板至少要结合1 000个IgG分子才能得到阳性结果,2.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implified Sensitized Erythrocyte Platelet Serology Assay, SSEPA),原理,将血小板抗原固定在U型孔壁上,与被检血清反应后洗净,以抗IgG(或抗IgM)指示细胞反应结果 如果血小板上结合了血小板抗体,则致敏在指示细胞上的抗IgG(抗IgM)与血小板抗体结合,指示细胞向

7、孔底移动被组织,广泛覆盖在固定的血小板单层上,为阳性结果 若血小板上无抗体,则指示细胞向孔底移动不受阻,聚集在孔底中央,呈扣状,为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阴性结果,结果图示,方法,直接测定法:测定血小板表面结合的血小板抗体 间接测定法:测定血清内的血小板抗体 交叉配血试验:选择配合的血小板供体,临床应用,血小板抗体鉴定 血小板血型研究 开展母婴血小板血型及多种血液病的研究 适合性血小板输注,方法学评价,简单、微量,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理想 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检测血小板抗原抗体以及交叉配合试验;可开展大量样本的检测工作及研究工作 固相化的血小板及指示细胞能长期保存备用 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易

8、于推广,3. 单克隆抗体特异的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Monoclonal antibody-specific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s assay, MAIPA),原理,在血小板上先结合人的同种抗体,然后再结合鼠抗人血小板抗体,裂解血小板后,把裂解产物移至包被的羊抗鼠IgG微孔板内,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人IgG检测人的血小板同种抗体,单克隆抗体特异的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方法学评价,优点:敏感性强。可检测出被污染的抗体、微量抗原(HPA-5)、低频率抗原。 缺点:在未知抗原检测时必须使用一组单克隆抗体,而又不能对所有糖蛋白具有活性 如果人抗体与单

9、克隆抗体和同一个抗原决定簇反应,就会引起假阴性结果,4. 改进的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odified antigen capture ELISA, MACE),原理,血小板与抗体致敏,将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别加入包被有抗GP Ib、GP IIb、GP IIIa、GP IX、HLA等鼠抗人单克隆抗体的微孔内,再加入酶标羊抗人IgG 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测405nm吸光度,方法学评价及应用,优点:特异性较高 缺点:非特异的物质和某些血清中的IgG结合非常牢固 应用:对于已经去除了HPA-1a的大量标本的定型常使用竞争性ELISA技术,5.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Flow cytometry

10、, FCM),原理,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抗原抗体结合 同一激光光源激发得到特异荧光色 细胞体积、结构、荧光种类及性质等多种参数分析,FCM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6. 微柱凝胶血小板定型试验(microcolume gel test for platelet typing),原理,向微柱凝胶中依次加入待检血清、血小板、指示红细胞 阳性结果:若待检血清中存在血小板抗体,则形成血小板-血小板抗体-抗IgG-指示红细胞四位一体的免疫复合物不能通过凝胶柱 阴性结果:若待检血清无血小板抗体,则不能形成免疫复合物,指示红细胞离心后沉于柱底,方法学评价,方法快速、敏感、操作简单 操作标准化(试剂、设备、工作程序)

11、 标本试剂用量少 结果判断客观准确 结果保存时间长(数天或数周) 安全:减少医源性传播,(二)分子生物学检测,22个HPA抗原中除HPA-14bw基因外,其它所有HPA基因多态性都表现为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因此检测SNP的方法基本上适用于HPA基因分型 共同特点: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为基础,所不同的只是在于PCR引物设计以及检测PCR产物的方法,方法,PCR-SSP: 首选,最简单常用,快速经济 PCR-RFLP: 繁琐,无法对HPA-4基因分型 PCR-ASO: 繁琐,不太容易判断结果 SSCP: 不适合常规HPA检查 DNA序列

12、分析法: 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三)血清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关系,血清学检测 简单、快速 成本低 主要用于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试验 血型抗原的血清学定型是基因分型的前提,三、血清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检测 结果准确、可靠 不需要特异性抗体的血小板 基因组DNA的来源:可为尿沉淀物、口腔黏膜细胞和羊水细胞 主要用于血小板血型抗原分型,三、血小板血型的临床应用,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血后紫癜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1. 定义,指患者在输注合

13、适剂量的血小板后没有产生“适当的反应”,即连续两次输注足量随机供者血小板后,没有达到合适的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临床出血表现亦未见改善 长期依靠血小板支持治疗 这是临床输血中颇为棘手的问题,2. 原因,免疫因素(17.5%) : HLA抗体、HPA抗体、ABO抗体、自身抗体、药物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等 非免疫因素(67.5%) :发热、败血症、脾肿大、骨髓移植、DIC、静注抗菌素等;血小板质量 非免疫+免疫因素(15%),3. 判定指标,临床: 出血趋势不减轻,或出现输血性紫癜,出血加重 血小板计数较输注前不仅不增高,有时还会下降 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 (corrected coun

14、t increment, CCI) CCI = (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输注前血小板计数) 体表面积(m2) 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L) PTR判定标准: 1 小时 CCI 7.5 109L 20-24小时 CCI 4.5 109L 血小板回收率 (percentage platelet recovery, PPR) PPR = (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血容量(L) 输入血小板总数2/3 PTR判定标准: 1小时 PPR30% 20-24小时PPR 20%,4. 预防措施,选用单一供者血小板(机釆血小板) 自身血小板输注 去除血小板中白细胞:WBC 5 106/L 去除血小板表面抗原:

15、用氯喹或枸橼酸解离技术去除HLA抗原 紫外线照射灭活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功能,5. 处理流程,首先要考虑血小板质量问题,可输注ABO 同型的非库存血小板,以排除ABO系统的抗体或血小板质量因素 若有发热、感染、DIC 等导致血小板消耗增加的因素存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增加输注剂量 若有同种抗体存在,则挑选HLA、HPA 相合的供者血小板,或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若病人持续输注血小板效果不佳而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则应考虑药物性抗体的存在,停用或换用相关药物,6. 处理,供者选择:ABO和Rh相合 HLA相合 HPA相合 大量

16、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血浆置换 免疫抑制剂 抗纤溶药物等,PTR的病因及处理,(二)输血后紫癜(post-transfusion purpura, PTP),1. 定义及临床表现,定义 指输注全血或血小板后引起的急性、暂时性的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表现 在输血后1周左右突然发生 皮肤瘀点、瘀斑和黏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和颅内出血 大多数的患者是女性,有输血或妊娠史,2. 病因,出现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 常见的是抗HPA-1a 通常发生于HPA-1a阴性患者,欧美多见,3. 预防和治疗措施,血小板抗体筛选 血小板交叉配血试验,选择配合型的血小板供体输注 免疫抑制剂 血浆置换 大

17、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三)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NAITP),1. 定义,妊娠期间由于母婴间血小板血型不合,胎儿血小板抗原刺激母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常见,病死率较高,约13%,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出血 脑水肿 出生时有严重而广泛的瘀点和瘀斑 出生时正常,2-3天后出现血小板显著减少,2. 临床症状,3.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抗原的鉴定 血小板抗体的检查,治疗 患者输入母体中同种抗体无不良反应性的血小板 对患者进行换血治疗 给新生儿静脉内注射免

18、疫球蛋白 预防 随时监测母亲血清中血小板抗体 效价高时可对母亲作血浆置换治疗,降低母亲血浆中抗体的含量,4. 治疗及预防,(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1. 定义及临床表现,定义: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失衡,体内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相关抗原的抗体,导致血小板大量破坏,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临床表现:出血症状,多为慢性,隐匿性 女性常见,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与血小板上的相关抗原结合,PAIgG升高的水平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有关 血小板自身抗体可与自身和同种血小板结合,破坏血小板 血小板自身抗体与巨核细胞

19、结合,影响血小板的 生成,2. 发病机制,3. 治疗,血小板输注不仅没有疗效,还有可能因血小板表面各类血小板抗原的同种免疫作用,导致输血后紫癜等输血反应 应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脾切除术 大量血浆置换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长春生物碱类药物偶联单采血小板,给难治型ITP患者输注,获得较好疗效,适合性血小板输注,(一)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与发热、感染、DIC、出血、脾肿大 血小板同种抗体 与输注量、病人血容量和一般情况有关,(二)适合型血小板输血的措施,适合型 ABO、 HLA、HPA同型输注 适合型输注措施 血小板抗体筛选 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 HLA配合:血清学方法:淋巴细胞毒技术 PCR技术 HPA配合:血清学方法: SEPSA,微柱凝胶法等; PCR技术,安全有效输血,建立HLA、HPA已知型供者档案 适合性血小板输血:做血小板抗体检查,输注交叉配型阴性的单采血小板 滤除白细胞或除去白细胞活性的血小板,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