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17691098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地的气压值大小排序为()A甲乙丁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2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陆地受热少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D产生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答案1.A2.A解析第1题,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向上凸处为高压,反之为低压,故气压值甲乙丁丙。第2题,陆地近地面为高压

2、,说明气温低,陆地受热少。乙、丁之间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不仅影响风速,还影响风向。产生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受热不均。故A项正确。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3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4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倾角大小不同

3、是由于地壳抬升的_不同()A高度B速率C规模D年代5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C冲(洪)积扇D三角洲答案3.C4.B5.C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高阶地表层沉积物以沙丘沙为主,这是风力沉积物,而低阶地沉积物既有风力沉积的沙丘沙,又有河流沉积的粉沙粘粒,来源较高阶地复杂,所以沉积物均匀程度较差。故选C。第4题,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中阶地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故选B。第5题,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该剖面图绘制于克里雅河

4、出山口处,河流刚出山,携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大量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故选C。下图为“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海拔,单位:m)。甲湖是该国最大湖泊,湖内小岛数目经常有规律的增减;乙地是该国著名的洼地,目前,该洼地每年还在不断加深。该国西部为熔岩高原,在中生代海相沉积岩上面覆盖着厚达几百至2000m的玄武岩层。据此完成67题。6甲湖中的小岛数目较少的月份最可能是()A2月B3月C8月D12月7该国西部熔岩高原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隆起抬升岩层沉积地壳断裂熔岩涌升并堆积B岩层沉积地壳隆起抬升地壳断裂熔岩涌升并堆积C地壳断裂岩层沉积地壳隆起抬升熔岩涌升并堆积D岩层沉积地

5、壳断裂熔岩涌升并堆积地壳隆起抬升答案6.C7.B解析第6题,读图,结合海陆位置及经纬度判断,该国为埃塞俄比亚,甲湖所在的西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8月份前后为雨季,湖泊水位高,小岛数目少,故选C。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国西部的熔岩高原是在中生代海相沉积岩上面覆盖的玄武岩,沉积岩是岩层经沉积作用形成的,后来地壳隆起抬升,发生断裂,地下岩浆沿着薄弱地带喷出形成玄武岩,故选B。水闸是用来控制、调节河流流量和水位的,不同水闸承担的功能不同,通过对闸门的开关可发挥拦洪、泄洪、排涝、供水等不同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河流水系分布图”及“区域内不同功能的水闸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注:滞洪洼淀是指平

6、原河湖洼地、滩地或低矮圩区,随河流水位上涨至一定水位时,自然地或人为地滞蓄洪水的地方。渍水区是指低洼地形导致雨水慢涨形成的地方。8图示区域河道迂回曲折,其形成原因是()A河流落差大,侧蚀作用强B平坦开阔地区长期凸岸堆积,凹岸侵蚀C地表崎岖,地形对河流流向限制D低洼地区长期右岸侵蚀、左岸淤积9形成A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局部断裂下陷B河流的侵蚀改道C风力侵蚀作用D河流的堆积分隔10图中水闸的作用与利用方法是()A关闭甲水闸可大大减轻河流的洪水压力B开启乙水闸引水前,先开启拦河闸效果较佳C开启丙水闸排涝前,先关闭拦河闸效果较佳D河流洪水压力大时,宜开启丙水闸排涝答案8.B9.B10.C解析第

7、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本区为长江中游地区,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A、C错误。图中河道弯曲,在曲流发育处,受惯性影响,河岸的侵蚀与堆积主要考虑河岸的凹凸状况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选B。第9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A湖附近河道弯曲,因此应为河流侵蚀改道后留下的,故选B。第10题,开启乙、丙水闸前,先关闭拦河闸,利于抬高拦河闸上游水位,江水易进入引水渠,利于降低拦河闸下游水位,使渍水区水易排出,C正确,B错误。甲水

8、闸主要功能是分洪、滞洪,河流洪水压力大时,宜开启甲水闸分洪,从而减轻河流的洪水压力;开启丙水闸会导致渍水区的水大量流入河道,加剧洪涝灾害,因此应关闭丙水闸,A、D说法错误。故选C。(2019扬州市高三模拟)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112题。11乙地附近的洋流流向和性质分别为()A向北、暖流B向北、寒流C向南、暖流D向南、寒流12图示时间甲地比乙地()A黑夜更长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降水量更少D平均气温更高答案11.D12.A解析第11题,根据盛行风向,判断图示为北半球,据洋流模式图可知乙处位于中低纬大陆西海岸附近,洋流为寒流,向南流。故选D。第12题,根据副热带高气

9、压带偏南,可知为北半球的冬季,甲地比乙地纬度高,黑夜更长,正午太阳高度更小,平均气温更低,A正确,B、D错误;此季节,甲地受西风控制,降水多,乙地受信风控制,降水少,C错误。故选A。(2019南京、盐城市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分别代表()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C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14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答

10、案13.A14.B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指向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箭头应表示废弃物流,对应图例箭头;由无害化处理中心指出的箭头表示再生资源流,对应图例箭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箭头表示产品流,对应图例箭头。故选A。第14题,产业链是产业或部门之间联系的表现,它本身不能使物质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实现资源循环使用需依靠技术,能源不能实现循环使用,A错误;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就是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B正确;区域气候和区域农业生产的种植技术不变,区域耕作制度很难改变,C错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D错误。故选B。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20

11、19苏锡常镇高三模拟)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近地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读图,回答1516题。15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B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D丙地近地面气压高于丁地16乙地天气将要转变为()A气压升高B云雨大风C风向变化D风和日丽答案15.AC16.BC解析第15题,根据a、b、c三图结合气压变化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内是一低压槽。槽线穿过丙、丁两地,丙地气压更低,靠近低压中心,即槽线在低压中心的西侧,槽线处为冷锋,甲位于冷锋锋线后,即冷气团一侧,降水概率大,气温日较差小;乙地位于冷锋

12、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差较大,A正确,B错误,D错误;气压曲线丙处斜率大,丁处斜率小,说明丙处附近气压变化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丙地风力大,C正确。故选A、C。第16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丁为低压槽,且为冷锋锋线,它将向南偏东方向移动,因乙位于冷锋锋线前,读图b可知,乙地气压将先降低,A错误;乙地将受冷锋影响,常有云雨大风天气,B正确,D错误;锋线(低压槽)两侧风向变化大,C正确。故选B、C。(2019扬州市高三模拟)2018年暑假期间,扬州某同学从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的Moshi镇出发,1周后于当地时间7月15日8:00成功登顶。下面图1为“东非部分地区简图”,图2为该同学在登山过程

13、中手绘的“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该同学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期间()A扬州的白昼变长,黑夜变短B登顶时刻扬州正值日出时刻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18据图判断()A登山线路起点正值旱季BM地自然植被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差D海拔越低,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越大答案17.CD18.AB解析第17题,6月22日左右是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昼最长。该同学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时间是7月,期间扬州的白昼变短,黑夜变长,A错误;乞力马扎罗山约在37.5E,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5个半小时左右,登顶时刻扬州正值13:30左右,B错误;由于太阳

14、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3S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C正确;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7月15日地球已经越过远日点,其公转速度加快,D正确。故选C、D。第18题,读图可知,Moshi镇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为旱季,A正确;M地与山地热带雨林相邻且分布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可能是常绿阔叶林,B正确;从山麓到山顶,热量条件逐渐变差,但水分是先增加后减少,图2可以看出在海拔1800m处有雨林分布,说明水分条件比山麓好,C错误;在海拔1500m处出现咖啡和香蕉及种植园,可看出人类在此处的开发利用强度大于海拔低的热带稀树草原,D错误。故选A、B。(2019南通市高三模拟)在课

15、上学生分组做了一个简易的地理实验:每组在两块木板上覆土,倾斜放置,其中一块土上覆盖人造草皮。各小组用等量的土壤和等大的草皮,用喷壶从正上方分别喷洒等量的水,收集流到杯中的水(如下图),并作观察记录。据此完成1920题。19该实验可简单说明()A土壤对植被的影响B地形对土壤的影响C植被可以保持水土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实验结束,对比各组号杯发现第二小组号杯泥沙较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有()A喷洒水流较大B草皮位置偏下C覆盖土层较薄D木板倾角较大答案19.CD20.AD解析第19题,土壤影响植被的生长,该实验没有观察记录土壤与植被生长情况,A错误;同理可推断,B错误;该实验演示了坡面上土壤、植被、模拟雨水和径流的关系,C、D正确。故选C、D。第20题,第二小组号杯泥沙较多,说明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水土流失较严重,若模拟降雨强度大、坡度大、植被状况差、土质疏松,则水土流失严重。A、D正确;相对而言,草皮位置偏下较位置偏上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故B错;覆盖土层较薄,可流失的土壤更少,C错误。故选A、D。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