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的说课稿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17644593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声声慢》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声声慢》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声声慢》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声声慢》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的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声声慢 的说课稿开始:各位专家领导,早上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词七首中的第五首- 李清照的声声慢。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声声慢是高中新教材 高三语文(上册)第丄章第8课中词七首中的第五首。在 学习声声慢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四首 诗歌鹊桥仙, 本词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zhu4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 意新疑而境界高绝,都之令人回肠荡气,吟yin2来则韵味隽jun4 永。而后我们继续学习第五首声声慢:本词是李清照南渡后 之作。南渡之后,是词人生活逆转的开始。南渡不久丈夫病死, 李清照在浙东遭遇金人南侵,大混乱,饱尝了颠沛流离的

2、生活, 此后一直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作者看到北燕南飞,念起往昔的 情景,又见眼下菊花枯萎凋零的残破景象,心中无限感慨涌上心 头,欲说还休。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 是词七首中的第五首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 书面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文学史的相关常识,以及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着眼 于:让学生对诗歌情和景的把握,培养学习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 表达情怀的能力。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 1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

3、的不同风格,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 思想内容。2师生共同鉴赏,通过意象的分析,解读词作。3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感受词作的深厚意蕴。(二)能力训练目标:1. 培养学习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三)创新素质目标:用生动现实的生活素材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并 在现实中找到发明创造的目标。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四)个性品质目标: 尊重和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独立性。过去的教育模式,

4、要求培养目标是整齐 划一的“标准型人才”,因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创新教育的个性教育要改变以前在个性问题上的 陈腐偏见,把培养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创造个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认识。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 点、难点。重点: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词作。突出重点。难点:体会词人的生活际遇与其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来突 破难点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1运用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2、运用通读法,通过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3、运用讨论法,让学生

5、自己品味诗中运用的叠字及情景交融 等艺术手法。4、运用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 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国破、家亡、夫死后浓重的 悲痛与哀愁。应着重采用 通读法和讨论法 的教学方法。五、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1、理论:2、实践:3、能力: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

6、就最高。词清新委婉, 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 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 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 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 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 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六、教学程序及设想声声慢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香承志课 题声声慢授课班级一年五班日 期类型新课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2. 师生共同鉴赏,通过意象的分析,解读词作。3. 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感受词作的深厚意蕴。教

7、学重点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词作。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的生活际遇与其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诵读、思考、讨论、感悟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对李清照的诗词引进行诵读,讲解词人前后期写作风集体背诵如梦令醉花阴格的变化,引出课题声声慢感受前期作品风格。课一、婉约词的诵读方法总结:节奏舒缓听名家朗读,体会婉约词的诵读方法。注意标点 重音为什么要这样读?二、问题设计:1.试用一个字概括词的情感。表达情感的需要。总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愁教 学 过 程2.“愁”是从何写起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字。这 七组叠字一直为词

8、论家所盛赞, 说这样连叠七字是“创意出奇”, 是“卓绝千古”的。同学们从表 达的意思和作用两个角度来思 考运用这七组叠字的妙处。(1)寻觅是什么词性?生:寻寻觅觅是词人若有所失的寻找,是人的(2)寻觅的结果如何?动作。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冷清,凄凄惨惨戚戚是作者(3 ) “凄凄惨惨戚戚”怎样理解?的心情(悲愁、哀伤)。多媒体展示:声声慢起下十四字叠 字(唐圭璋唐 宋词简释)总结:这个开端很好地统领了全词 的内容,展现出一种凄凉、 萧条的意境。(4)叠词的运用有怎样的效果?3.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 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词中还 有哪些句子反映了李清照的愁 情?启发、指导讨论(1 )为什么说这句体

9、现了愁 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 愁。(2) 为什么说是“淡酒”?内心哀愁之深(3) 大雁飞过,使词人想起了 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既有家国之恨,也有个人之 愁。(4 )仅是写黄花,还是有更深学生阅读学生讨论音乐美情感更浓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既是用来取暖,又是用来销愁的。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并非酒淡,是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即使是喝再浓再烈的酒 也抵不住寒风,更销不了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抬头望见南飞的大雁,使词人想起了自己青年 时期安宁温馨的北方生活。那时虽然也有夫妻 分别的离愁,但尚有鸿雁可以传书,聊寄相思; 而现

10、在大雁如故,人却不在了,词人不禁悲从 中生。刻的内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词人以花写人,感叹自己的处境胜似黄花,正 饱受着无情风雨的打击,没有人来怜爱。(5 )这句词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情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可以联想到一个女子,倚靠在窗前,等待一个感叹独自一个人怎样才能捱永远回不来的人。到天黑!一个人苦苦煎熬好不容易天 黑,不料又下起了梧桐细雨。(6)注意不是滂沱大雨,而是 点点滴滴的细雨,什么时候才能 听到?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听到这种雨打梧桐的声 音到底有怎样的感觉,我们借用 一些诗词来分析。寂静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于此的时候。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

11、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7)梧桐细雨被与哪些情感联 系在一起?4.醉花阴和声声慢,一 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其 中蕴涵的情感有何不同?凄凉、空虚、孤独、寂寞。“黄花”意象总结:醉花阴中的愁情甚至相思之情还有一份甜美在里面,而声声 慢中的愁情就全都是凄苦了, 是浓得化不开的愁情。南渡是词 人人生的转折点,晚年的李清照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 夫之痛、孀居之哀。国破、家亡、夫死后浓重的悲痛与哀愁。5.反复阅读,体会情感。感悟总本词意境凄绝,有着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以个人情,写家国恨,意蕴深厚。在本词的鉴赏中,我们对词人李清照的创作技巧和内心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结请同学们

12、课后阅读鉴赏李清照的其它作品,写出你眼中的李清照。板声书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慢愁彳,国破、家亡、夫死设李酒、风、雁、黄花、窗、梧桐细雨清计照2、本课新的知识点是3、能力训练:。课后练习:背诵全诗。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 果。7、板书

13、。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 求贤不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志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统天下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功业未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英雄的慷慨悲歌参考板书:功业未就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一是时光易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二是贤才难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三是功业未就。8、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选择诗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然后写写感受。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 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 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 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 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 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