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7639009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4 我要的是葫芦设计方案B广水市马坪镇中心小学 张继珍【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语言生动形象,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课选自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本课讲的是有个人种了一 棵葫芦,他一心盼望葫芦快快长大,但是却全然不顾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最终导致蚜虫越长越多,那些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全落下来的结果。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习生字和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并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特点】:刚

2、刚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初步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尤其是认识的字特别容易混淆,很快反生.而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采用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

3、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学目标】、会认六个字,会写八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范文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说句的不同语气。【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资源准备我要的是葫芦

4、相关图片、字卡和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思路】结合本文的语言特点,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读,看,想,说的能力。从插图入手,将两幅图进行对比,让学生采取观察发现的方法找出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直入精髓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葫芦变化的过程及原因,抓住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学习课文在表达上的准确性,感受葫芦由茂盛到枯萎给人带来的遗憾,初步体会形容词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教师出示课件内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让同学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并指出“芦“单独读时,读二声调,在”葫芦

5、 “这个词里读轻声。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同学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同学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同学在阅读中识字。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教师播放课件,给同学出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同学自学:同学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方法把音读准。自学检查:师:抽位小朋友每人读

6、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师: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师: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协助同学正确掌握所学。教师结合同学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挂:第六笔是横,不是竖,两个“土”字上下排着。些: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竖横竖提

7、撇竖弯钩。教师请同学练习书写,教师给予指导,写完后大家一起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同时教师要对表示好的同学或者小组一定形式的奖励。四、课后写字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复习生字词,回忆课文内容。1,板书:我要的是葫芦 强调“芦“是轻声。2、教师给同学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同学读一读。3、指四名学生朗读这个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二、朗读感悟,取其精华种葫芦的人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品读图一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学习第一自然段: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里的“葫芦”和课题中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个“葫芦”的意思是一样吗?(句中的葫芦是一种

8、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是果实)“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花瓣凋落)一般都说挂灯笼,这里为什么说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从图上看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那里一样。) 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师:多美的一幅画!闭上眼,我们仿佛看见什么样的藤,叶,花,葫芦?去掉“细长“,”雪白“,”绿“表示样子 ,颜色的形容词后,你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可爱的葫芦,从哪儿能看出种葫芦的人也喜欢呢?哪些词?(最后一句)抓住动词(每天看几次)这段话从藤,叶,花,果四个方面来描写葫芦

9、,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品读图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这棵葫芦长得这么好,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第四自然段,质疑。可爱的小葫芦后来变成什么样?“黑乎乎的藤“,”枯黄的叶“,”葫芦全落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学生合作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找答案。(1)小组学生细读课文第二,三段,思考: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朗读比较一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不是一样的。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3)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是什么意思?(有几只蚜虫不用怕

10、,没关系,不要紧。)师:精读什么叫“盯着”、“自言自语”、“赛过大南瓜”。(抓住人物表情)“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 “自言自语”是自身跟自身说话, “赛过大南瓜”是比南瓜长得还要大。读种葫芦人自言自语说的话,应该怎么读?(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体会内涵,使感情融入到同学心中。)师:蚜虫是什么意思?(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4)、学习第三自然段:师:葫芦上生了蚜虫,应该怎么办?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办的?师:树上长了蚜虫,邻居和种葫芦的人各是什么态度?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谈出自身的见解,反馈内容,互相评价。 出示叶子与果实,茎,根之间的关系课件(邻居

11、告诉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邻居做得对,因为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发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师:“快治一治”是什么意思?(赶快想方法消灭蚜虫。)师:蚜虫是害虫,会吃叶子,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说蚜虫不用治?(他想,他不要叶子,要的是葫芦,所以叶子上有虫没关系。)师:读邻居、种葫芦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惊讶/奇怪、不以为然) (5)从读中体会感情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更喜欢谁?三、扩展练习、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

12、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学到什么?、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四、教师小结师:在邻居的协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论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他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和时改正,否则也会像中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及。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一棵 藤 虫更多叶 枯黄了花 蚜虫,不治葫芦 全落了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让

13、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并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上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例如:请同学上台来挂葫芦,其他同学观察他的动作,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挂”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后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们很快想到了“哇、畦、洼”等生字,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面,并使以前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努力抓住一条主线:引导孩子们顺其自然地识字,并在识字活动的基础上渗透汉字文化及人文教育。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几个想象说话的环节。如让学生想象可爱的小葫芦的画面以及最后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他如果又种了葫芦,当再次生了蚜虫时他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大胆想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向学生们展示了葫芦的可爱,蚜虫的可怕等,从而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使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部分生字还可以让学生多组词从而加深对义的理解。而且在教学中,学生随时都可能有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还不够好。我想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磨练,并多多汲取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