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传递方式》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17632063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的传递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的传递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的传递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信息的传递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的传递方式》(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国是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 20世纪 50年代中国就 开始着手发展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决定了中国只能在解决温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才能大 规模地发展信息化。有专家指出,从一定角度而言,中国的个别信息 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算太大,有的相差不过十几年,极 个别技术只有几年而已。这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已具一定程度。中国真正的信息化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所以,在如何划 分中国信息化进程上显得比较温和,不像城镇化,工业化那样针锋相 对,纷繁复杂。除了从工业发展角度划分信息化的历史跨度较长外, 大多数学者都只是对近 20 多年的

2、信息化发展进行划分。有的将信息 化划分为两大阶段,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阶段或七个 阶段。究其原因是依据不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是一个技术整体素质偏低的人口大国。不仅工业化、城市化 滞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中国信息化在发展过 程中除了学习、借鉴及至模仿以外,仍不失具有自己的特色。对此, 一些学者们作了尝试。有的是就某一历史阶段概括的,有的是从信息 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归纳的,还有的是根据某一城市信息产业状况综合 的。从中不难发现,对中国信息化特征的分析,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 或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笔 者将改革

3、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上看,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起点低但起步早,个别信息网络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是信息技术从无到有,并从工业技术脱胎而出,衍生为一门新兴的 技术;三是信息产业由低到高,逐渐从第三产业分化出来,演变成一 种新兴的产业,被称为第四产业;四是信息产业由弱到强,成为国民 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五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计划经 济的痕迹仍然存在,阻碍了信息化的推进步伐。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 80 年代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摸索性、探讨性特点,分歧 意见较大,并无明确的发展战略,二是 90 年代前后,信息化发展战

4、略具有实践性、经验 性,分歧意见虽有,但发展战略逐渐浮出水面;三是近二三年来,信 息化发展战略具有规范性、条理性,总体认识趋向一致,发挥后发优 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式赶超战略日益明朗化,成为未来信息化 发展的行动指南。从信息化发展方针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 20世纪 80 年代,信息化发展附属于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 之中,因此,信息化发展的方针就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尚处于理论 的层面;二是进入 90 年代以来,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使其发 展方针成为实践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信息化发展的“二 十四字方针”;三是 xx 年信息化方针比 xx 年信息化方针更完善,更 趋合理性,有

5、助于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进程。第二篇: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信息,物质,能量被恩格斯视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现代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递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古代 的烽火狼烟到如今的信息网络,人类借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工具传 递着难以计数的信息。每一次技术的改进,都彰显着人类的聪明才智, 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回溯历史长河,细数其中的点点智慧浪 花。中国古达信息传递的方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 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不过在交通条件并不发 达的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角是官方的驿站,传递官方信息、边疆战事。 民间也有委托

6、他人传递书信的,这在小说里面比较多。战场上有钟鼓、 烟火、狼烟、旗语、鸽子等方式传递信息。周幽王曾烽火台戏诸侯, 古代文学中常有鸣金收兵的说法。家人传递信息,多委托他人传信或 稍带口信,传达平安,男女之间可能还使用风筝传递信息,通过对歌、 诗词应和、书信往来表达爱意。文人墨客则有到处游历题诗留名的雅 号,这也可以传递很多信息。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通信的要求,我们还是 可以看出其中的种种缺陷:1、时间太慢2、浪费人力3、不能及时送到4、保密性不强5、内容容易被别人毁坏 尽管这些方式效率低下,却无法减弱人们传情达意的意愿。人们 借家书,诗歌,甚至具体的东西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意。一首

7、赠范 晔就淋漓尽致的表达了相隔千里的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古代国外信息传递方式 古代世界,与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民一样,其他国家的劳动者们同 样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比如古埃及的灯塔,法国的通信塔, 以及航海中广泛使用的信号旗等。灯塔和中国的烽火有着异曲同工之 处,是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而18 世纪法国 工程师克劳德.查佩研制出的通信塔这一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 信系统,则是由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利用塔上的多个木杆构成许多种 不同的构形,表示不同的含义,传达一定的信息。该系统在18 世纪 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海上航行中,旗号通信这种简易 的通信方式,是通过把信号旗

8、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 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 种重要方式。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邮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 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信息 传递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网络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崭新一代的 媒介正扑面而来,这就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它可同时传递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囊括了传统 媒介的一切表现形式,其特点为数字化、全球性、多媒体、实时性、 交互式等。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

9、它把各个点、面、 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网络会借助文字阅 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 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通道。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 易,如文字、影音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计算机网络是既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又一个信息存储与 传播的伟大创造。人类的信息传播经历了最早的言传身教,到龟壳石 刻的高成本记载,再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快速高容量的记载及快速传 播。手机手机最早是美国科技巨头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移动电话, 通常称为手机,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

10、内使用的 便携式电话终端。自从40年代美国亚历山大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 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经过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已发展至4g时 代。从最初由于太大太重,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以致长期被人 们就淡忘,到如今体积小巧,功能多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手机正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通讯工具。电视电视在人与人之间、人群和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作为传 播载体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电视给我 们提供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通过电视我们可以观看奥林匹克足球 赛,可以到纽约或伦敦观光,可以端着茶杯听音乐会,足不出户便知 天下事。在日常生活中电视还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它可提供

11、多种教 育节目。在现在这个凡事求“快”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传播速度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与报纸、杂志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电视的时效 性要高得多。当一个事件发生后,由于有“现场直播”这种报道方式 的存在,电视能及时地将信息传达给观众。而且,在互联网还没有出 现和普及的时候,电视的存在连通了整个世界,信息的传递不再受空 间的影响,我们每天可以从电视上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说, 电视的出现使地球成为了“地球村”,凡是空间上的问题都已不再是 问题了。电视将世界各地的距离拉近,使信息的传递不再受空间条件的制 约;但同时电视的娱乐性与低俗化正在一点一点的“腐蚀”人们的生 活。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活节

12、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电视节目也为我们减 轻了压力。变化纵观从古到今的通信方式,最大的变化在于速度。以前的通信速 度是基本和交通速度相同,例如八百里加急。虽然有类似飞鸽传书和 烽火等较快的方法,却受限于安全性,信息量以及可靠程度等问题。 但是自从无线电被应用之后,信息就开始以光速传递了,信息量和可靠性也大幅提高。通信方式大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到现代,有单一到多样,由通 信困难到方便快捷的发展;通讯方式的发展和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体现的人 们物质水平的提高;通讯方式的发展同时也加速的现代化进程的发 展,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来自各方面 的压力;通讯方式未来的发展难

13、以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讯工具必 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篇: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 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2. 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3. 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4. 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5. 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 机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14、。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5快马传书。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8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古人传递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1,古代:邮驿传递制度,鸿燕传书。2,现代:电报,网络通讯。从人类的传播历史来说,人类传播信息方式的演变呈现这样一个 脉络: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直观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 文化(“读的精神”)新的视与听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图像信息会占据 主流,文学也会退到一种极其边缘

15、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听能 看甚至能触能闻的多媒体艺术。但是,文字是不会像有些人预测的那 样,被图像完全取代的,因为文字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类获 得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人类传播不能缺少的传播媒介。古代 信息传递的方式: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 鱼肚,饼类,包子等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4.以灯 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 5.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 记号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

16、字电视4.纸张通讯传 输,如书信,报纸等第四篇: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 饼类,包子等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玉玺。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羽书:用于征调军队。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快马传书。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烽火/狼烟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传递方式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 视等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 bp 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数字通讯传输

17、,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第五篇。蜜蜂传递信息的方式舞蹈蜂在一边爬行一狭小的半圆 后,急转弯呈直线向开始点爬去,再转向另一边爬另一个半圆,直行 时伴随着腹部向两边摆动。蜜蜂在摆动中以250hz的低频率发出连续 短音,其音量可能与蜜粉源距离有关。摆尾舞指示的蜜粉源方向,由摆腹前进的方向来表达。舞蹈蜂摆 腹前进的方向与垂直向上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就是蜜粉源方向与太 阳方向所形成的角度。新月舞是由新月形弯曲部分的中点和新月形两端连线的中点所 形成的一条想像直线来指示蜜粉源方位的。蜜蜂其他舞蹈呼呼舞是蜜蜂表达分蜂信息的舞蹈。分蜂开始前,蜂群内少数 寻找到新巢的蜜蜂在巢

18、脾上摆动腹部做之字穿行,同时振翅发声。 因其舞蹈时,舞蹈蜂呼呼作响,故称之为呼呼舞。随着舞蹈的继 续,越来越多的蜜蜂加入舞蹈,直至整个蜂群骚动起来开始分蜂。报警舞是传递中毒信息的舞蹈。采集蜂杀虫剂中毒或采集到有毒 蜜粉源,回到巢内后,在巢脾上沿螺旋线或不规则之字形快速跑动, 同时腹部剧烈地左右颤动。报警舞能阻止其他工蜂出巢采集。随着有 毒花蜜在巢内扩散,参与舞蹈蜜蜂增多,促使蜂群采集工作停止。经 过23h后,蜂群的采集活动恢复正常。清洁舞表达请求帮助清洁的信息。蜂体上附着灰尘、毛发等异物, 感觉不适时,便进行清洁舞的一系列动作。蜜蜂舞蹈时,急速地踏动 三对足,蜂体有节奏地左右摇摆和迅速上下移动,并用中足清理翅基。接受到该信息的工蜂就会提供帮助,用触角触摸求助工蜂,用上颚清 理异物,此时,舞蹈蜂将停止舞蹈,安静地接受帮助。按摩舞是帮助有问题的工蜂恢复的行为。出现问题的工蜂在巢脾 上把头部垂下,旁边的工蜂用触角和上颚进行触摸,拉扯中足和后足. 并清理触角。按摩舞多发生于夏秋季,早春将受冻的蜜蜂放在巢门前 时,也会出现按摩舞行为。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