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平台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17627452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平台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平台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平台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平台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平台的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平台的调查报告 以长沙市芙 蓉区滨湖社区为例摘要:长沙市芙蓉区滨湖社区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辖区内大学生志愿者资源 丰富。为探索“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社区搭建了“互联网+”社区志愿 服务平台,组建了六大志愿服务队,通过居民线上下单,志愿者线上接单、线下 提供服务的形式,在区域内实现了资源的流动与共享,这种互助模式强调政府、 公民、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的合作,实现社区居民与大学生之间的互联互帮。本 文重点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利用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与社区志愿服 务结合起来,打造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通过对平台的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总 结成果,为实现

2、社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一、前言 滨湖社区位于浏阳河之滨,毗邻东湖渔场,依水而立得名“滨湖社区”。社区 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蚕桑研究所、湖南军区东湖干休所三家单位 共同组建而成,是典型单位型社区。社区占地面积1.61 平方公里,常住户700 户 2110 多人。社区探索的“互联网+”志愿服务互助模式,以“平台”为载体、“活动”为 中介,服务“人”为中心,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并举办系列活动。取得了阶段性 成果,累计服务居民群众 3000 余次。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重点探讨互联网+背景下 志愿服务互助平台上如何突破原有的格局,实现社区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我们 针对“互联网+”社区志

3、愿服务互助平台进行了调查研究。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实施本次调研运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 178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100%。问卷题 目共三大板块: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对滨湖社区互助平台的了解和使用情况, 对该平台的评价。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项目涉及四类人群:青少年、青少年的父母、退休人员、大学生。我 们采用偶遇的方式来获得这四类调查对象。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78 份。回收样 本的基本信息统计情况如表 1。1 性别结构。178 人中,男性 86 人,占 48.3%;女性 92 人,占 51.7%。2 学历结构。调查对象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最多,占 65.2%;其次是初中学 历,占 1

4、4.0%;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占 13.5%,由于我们的服务对象中有一部分是 青少年群体,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特地选择了部分中小学生。剩下的是高中、中 专、职业高中、技校学历,占 7.3%。表明我社区志愿者群体在引入大学生群体后 整体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服务能力相对较强。3工作状况结构。从目前的工作状况来看,在校大学生比例最高,占 42.7%; 其次是在职人员,占 24.2%;退休人员和在校中小学学生则分别占 16.9%和 16.3%。 从使用了互助平台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来看,包括管理、环保、基电、经贸、人 力资源、人文、信息、计算机等各个专业,专业涉及面很广。在该项目中大学生 主要是服务提供者,也

5、即志愿者的技能水平比较高,他们能提供服务的领域相对 较宽。通过互助平台,我们完善了“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运行机制,对 于实现基层社区服务的多元开展提供了可能。4 年龄结构。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的 6 岁,最大的 74 岁。从工作状况和 年龄的交互分类表来看(见表 2),在校大学生的年龄最小值 17 岁,最大值 25 平均年龄 20 岁;在职人员年龄最小值 18 岁,最大值 45 岁,平均年龄 33 岁;退 休人员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值74 岁,平均年龄64 岁;在校中小学生中年龄 最小者 6 岁,最大者 13 岁,平均年龄 10 岁。志愿者中中青年占比明显增加。很 大程度上更能推动

6、志愿服务的发展。四、“互联网+”互助平台的成效1 、公众对“互联网+”互助平台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通过“互联网+”互助平台后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社区志愿者达到948 人, 通过互助平台,浏览需求信息的2150 人次;通过互助平台,发布需求信息的263 次;通过互助平台,接单的 245 次。从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互联网+”互助平台越来越被社区民众熟悉和了解。 大多数调查对象听说并了解过互助平台。由表3 可知,近七成的调查对象了解过 互助平台,使用过互助平台者也不少。在调查的 178 人中,有 117 人,即 65.7% 的居民听说过且了解过该互助平台;178 人中六成多的居民使用过该互助平台。

7、117 人中,分别通过社区的社工(57 次)、社区的工作人员( 45 次)、社区 的居民(9 次)、同学(2 次)听说过该互助平台。他们中年龄最小的6岁,年 龄最大的74 岁,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涉及。表明互助平台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 中的影响力都在扩大,参与群体广泛。同时这117 人又进一步了解了该互助平台,他们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社区的社 工(87 次)、社区的工作人员(85 次)、社区的居民(37 次)、同学(2 次)。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社区的社工、社工的工作人员对互助平台的宣传和推广 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也达到了项目预期的成效。2 、“互联网+”互助平台拓宽了志愿服务领域在了解过互助平台

8、的 177 人中,有 112 人(占 62.9%)使用过互助平台,他 们使用互助平台的目的包括:通过互助平台看看别人发布的信息(80 次,占 71.4%),了解如何发布信息(66 次,占58.9%),最重要的是83 人次(占 74.1%)选择是为了发布需求(见图 1)。图 1 、使用互助平台的目的 通过互助平台发布需求信息者不少,且这些民众发布需求信息的次数也不少。在使用过互助平台的 112 个调查对象里,真正发布过需求信息的有 76 人,占使 用者的67.9%,从发布信息的次数来看,最少的用过1 次,最多的达15 次之多 (见图 2)。通过由服务需求方自己发布需求信息,我们实现了将传统的“社

9、工/ 机构能提供”转变为“服务对象需提供”的思路的转变,也拓宽了社区志愿服务的领 域,激发了小型志愿团队的活力。图 2 、 通过互助平台发布过需求信息的人数通过互助平台提供帮助者很多,且提供帮助的次数也很多。在使用过互助平 台的112 个被调查者中,有89人通过互助平台给有服务需要者提供过帮助,占 使用者的比例为79.5%。最多者提供达20 次之多。另外提供过10 次、15 次者也 不少(见图 3)。由此可以发现,通过互助平台提供帮助会成为一种习惯,互助 平台作为一个媒介,可以很便利地联结服务提供者和服务需求者。图 3 、 通过互助平台提供过帮助的人数3 、规范和完善的平台管理为社区居民服务开

10、展提供了制度保证课题组成员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社区互联网+志愿服务工作的新方法 新路子,建立单位互助联盟、志愿服务积分制、“互联网+”等社区服务新模式,着 力打造了六大类志愿服务板块,同时制定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助推社区发展的 品牌,成为了滨湖社区的“民心工程”。同时,社区引进芙蓉区专业社工机构同行 者,协助志愿者管理招募及“互联网+”志愿服务小程序的日常维护,将居民需求与 社区服务结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服务开展提供制度保证。这样一种管理体系的建 立,让大学生除了开展日常志愿服务以外,还结合节假日、主题活动等契机,开 展送清凉、送温暖、送问候、送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暖心服务。在社区内促进大学

11、生、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多方联动”,实现居民利益和志愿公益共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发布服务需求信息的76 人均收到了回复,给与回复者 分别是社工(46.1%)、社区工作人员(44.7%)和其他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 (5.2%)。其中有44 人获得了社区提供的服务,占信息发布者的57.9%。获得服 务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75%的服务接受者表示对服务很满意,12.5%表示比 较满意,10.4%表示满意,三者之和达到 97.9%。通过互助平台服务需求者发布需 求信息更便捷,和社区、社工的联系更便利,且更容易获得高满意度的服务。在通过互助平台提供过帮助的89 人中,有44人对服务效果进行了评估,

12、感 觉总体效果很满意者占 72.7%,比较满意者占 20.5%,满意者占 6.8%。通过他们 的自我评价来看,他们对自己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是很高的,表明他们对自己的 服务的认可度很高。从侧面证实通过互助平台确实能让服务需求方获得更适合的 服务。搭建“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模式的管理体系,为社区居民服务开展提供了 制度保证。4 、构建了完整的“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 滨湖社区“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主要依托互助平台小程序为载体,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居民发布志愿服务需求订单,志愿者一键接单,在社 区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发布过需求信息的 71 人中同时有 66 人提供

13、 过帮助,占有发布需求信息者的 93.0%(见表4)。在互助平台的联结下,不再 有完全意义上的只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和只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任何人都可能成 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服务。根据工作状况分组来进行比对,更能清晰地证实上述观点(见表 5)。我们 的调查对象中,在校大学生发布过需求信息者中无一例外都提供过帮助;退休人 员发布过需求信息的有 92.3%同时也提供过帮助;在职人员中发布过需求信息的 有 95.8% 提供过帮助。为了保障“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的正常运作,我们成立并打造一批 滨湖特色的六大类志愿者服务队(“艺想天开”手工志愿服务队、“蓝丝带”为老志 愿服务队、“

14、创客”科技志愿服务队、“家电维修”服务志愿队、“微孝”环保志愿服 务队、乐学园”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组织通过网站、QQ群、微信、微博等新 媒体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工作动态、招募信息等向在校 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发布。通过“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形成了信息传播 和沟通渠道,这种快捷、广泛、客观的宣传和引导有利于让广大师生、居民群众 了解志愿者、了解志愿者组织,并根据个人的具体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入到志愿服 务队伍中来,社区社工们在各种新媒体上发布相关志愿服务,志愿者组织通过新 媒体渠道获得服务需求,然后根据实际进行志愿服务项目运作。大学生不仅通过实践操作展现了自身才艺,服务

15、了居民。在开展志愿服务活 动中,通过互动互助实践平台,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拓展自己专业技能和发展自己 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志愿服务队伍当中,有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因技能突出被辖区 驻区单位录取,如“感恩父母蚕茧秀”手工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胡海花 在教授小朋友的手工艺品当中手工艺表现突出,被辖区单位湖南省蚕桑研究所领 导看中,又正逢胡海花同学即将毕业,湖南省蚕桑研究所与她签订了劳动合同, 解决其就业问题;“创客科技”志愿服务队中的志愿者易泽平,在教授小朋友编程 的过程当中技能突出被湖南妙想创客教育有限公司录取等。由此,这些大学生志 愿者在业余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大学生将所学运动到实

16、践中, 挖掘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5、壮大了志愿服务队伍,营造了良好的社区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可以把最真实、最感人、最新鲜的图片 文字通过新媒体传播给新媒体的客户端的所有用户,让居民群众感受志愿服务精 神,领略志愿服务文化。同时,社区和志愿者组织可以适时地将志愿服务理念、 志愿精神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 了解志愿者组织,自愿加入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互助项目。通过六大类的志愿 服务队伍的活动的开展,从志愿服务队中充分发掘居民和大学生的能力和特长, 同时培养起责任心和自信心,社区再在其中挑选骨干的人才,通过与

17、骨干的人才 的交流沟通,以互助合作的模式使其身份转换成为社区的志愿者。在多支志愿者 队伍相互沟通及合作的氛围下,目前基本构建了良好的社区居民与大学生互帮互 助的服务发展模式。从通过互助平台获得服务方对服务的评价(75%的服务接受者表示对服务很 满意, 12.5%表示比较满意, 10.4%表示满意,三者之和达到 97.9%)和对通过互 助平台提供过帮助方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效果的自我评价(感觉总体效果很满意者 占 72.7%,比较满意者占 20.5%,满意者占 6.8%)来看,服务需求方和服务提供 方的满意度都是很高的,通过互助平台,服务需求方获得了更适合的服务,服务 提供者对自己的服务更认可。而且

18、服务需求方也会主动提供自己能胜任的服务,服务提供者也会通过互助 平台来获取自身需要的服务,打破了服务需求者和服务提供者的截然对立关系。 所有公众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服务需求者,及大地壮大了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互 助平台确实能营造良好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文化氛围。从使用者对“互联网+”互助平 台的评价也能得到证实。为了了解公众对“互联网+”互助平台的评价,我们设计了一组题目,调查结果 见表 5,公众几乎都认可互助平台“给大家提供了发布信息的一个渠道”, “通过互 助平台能匹配到更适合的志愿者”, “能获得更快的志愿服务”, “可以了解到是否 有合适自己的提供服务的机会”, “邻里/同学/居民对互助平台的

19、关注越来越多”,公众在“看到互助平台的需要信息,熟人之间会相互告知”。在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使用互助平台发布过信息者,如果下一次有需求, 会继续选择在互助平台发布需求信息;使用互助平台提供过机会者,如果看到有 合适的提供服务的机会,他们会继续选择在互助平台接单。即一旦使用过该小程 序,公众就能认可该平台,并且愿意持续使用,形成一种习惯。五、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互助平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部分公众至今未关注或使用过互助平台。由部分调查对象反映,其熟人圈 子里关注互助平台的比较少,仍有少部分公众因为“不会操作”、“不相信”或“不好 意思”而未能使用“互联网+”互助平台

20、发布需求信息或提供帮助。对此,除了加大 对平台的宣传之外,还应该为公众提供免费学习操作的机会。培养居民使用习惯 需要时间,虽然当前平台使用率及覆盖面显著提高,但与预期效果有一定的差距 需要长期持之以恒进行宣传发动以形成常态。2 、志愿者队伍的不稳定。由于滨湖社区的单位型社区性质,其志愿者多数为 辖区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他们主要是以学习为主,业余时间参 加志愿服务。同时存在流动性大这一特点,学生毕业或团队换届都会影响到志愿 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这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传承性和 连续性。结论: 利用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与社区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打造社区志愿服务互 助模

21、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社区 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大学生中青年为主。此外,“互联网+”互助平台拓宽了志愿服务 领域,大众也对互联网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规范和完善的平台管理为社区居民服 务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保证,而且还要构建了完整的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模式,营 造了良好的社区志愿服务文化氛围,从而更好的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促进社会 的“大教育”发展。参考文献1 蔡禾.社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田华.论中国社区服务前十年的发展轨迹J.理论月刊.2007.(11)童星、赵夕荣.

22、“社区”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 版.2006.(2).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马润生.城市养老需求差异及对策研究一以长沙市天心区社区为例M.民族论 坛.2009.(8)7潘泽泉.社区建设与发展话语的实践逻辑与新趋势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 报.2009.(5)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 NanLin.Social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ses,200110 Park,R.E.TheCity:Suggestion For Investin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Environment.NewYork:Appleton_Century_Crofts,196911 Fisher,C.S.The Urban Experienc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