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17448627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鲁相嗜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注释)相鲁:做鲁国的宰相。即:假如。下人:迁就他人。色:脸色。枉:歪曲。免:罢免。恃:依靠。1“嗜鱼”的意思是()。A.喜欢养鱼B.喜欢吃鱼C.喜欢钓鱼D.喜欢玩鱼2“

2、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的原因是()。A.公孙仪嗜鱼B.公孙仪有威信C.公孙仪是鲁国的宰相D.公孙仪能帮人做事3结合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_4用“”画出能体现文言文所蕴含道理的句子。5文言文中的公孙仪具有_的品质。(填序号)机智聪明精打细算 秉公执法清正廉洁2.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鲧禹治水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鯀(gn)治水,鲧用壅(yng)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i)九泽,度(du)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注释:尧舜:尧和舜。据说都是中

3、国上古时代的贤明君主。鲧:人名。禹的父亲。壅堵:堵塞。禹: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理洪水。开九州:开通九州。传说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后来九州就成了天下的代名词。通九道:疏通九州的河道。陂九泽:修建九州的湖泊。陂,水边、岸。这里是修筑河岸的意思。泽,湖泊。度九山:测量九州的大山。度,计算,测量。1“十三年终克水患”中“克”的意思是( )A.能够B.制服,压制C.攻下,战胜D.限定,约定2禹治水“因势利导”中“导”的具体措施是( )A.开九州B.通九道C.陂九泽D.度九山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的意思。_4你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写一写。_3. 将下面的

4、古诗文改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精彩、幽默。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4. 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_ 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1把原文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_2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3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乃:_孔指以示儿曰。示:_曰:_4杨氏之子回答得极其巧妙,其巧妙之处在_从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_的孩子。5. 阅读理解。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

5、 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_(用原文回答)。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_。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_,结果_。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_6. 课内阅读。古人谈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何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_。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请将原文中缺失的句子填写到下方的横线上。2给短文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盖:(

6、_)窥:(_)士人:(_)下流:(_)4下列选项中,与“河伯之观海”的“之”用法一致的是()。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结合选文,请你谈一谈为何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_7. 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先解释句中加点字,再解释句子意思。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誉:_陷:_或曰:“以子

7、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_不可同世而立立:_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利”的意思有:好处,利益;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润或利息;胜利,指赢的一方;顺利,便利。本文中“吾矛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出师不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坐收渔翁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4请用“自相矛盾”造句。_5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8.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8、11文中所写之人的特点是_。作者是通过对他的_描写来体现的。22写出你对加点字的理解。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欲言恐君性急:_3写出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我道君性急,果然。_9.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之(跑)B.唯戎不动(只有)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D.取之信然(的确如此)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是什么?_3“人问之”,你认为别人问王戎的会是什么问题呢?_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9、_5文中王戎从道边李树多子推断出这个李子树上结的果子是苦的,你在生活中观察过什么现象?又得出了什么推理?_10.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2文中杨氏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_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_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_5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

10、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_。”11. 课外阅读。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廪食以数百人: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_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杨氏之子(节选)梁国杨氏(s sh)子九岁,甚(shn shng)聪惠。孔君平诣(zh 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

11、,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 qng)。”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先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4填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起到_作用。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孩?_13.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

1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墙上打洞。邑人:同县的人。大姓:富户,大户人家。佣作:被雇佣劳作。偿:报酬。资给:资助。遂:终于。大学:有学识的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_(2)主人怪而问衡 怪:_2翻译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是_。第二件是_。4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14. 课内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_;)(有识则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13、,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_。)此三者缺一不可。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2这段话是_说的,他的观点是读书要“三有”,即_,_,_。3关于“有识”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两个反面例子“_”和“_”,告诉我们_。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 )”中句子的意思。_15.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 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 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刘向战国策(注释) 祠(c):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

14、有专门的称呼, 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安能:怎么能;哪能。1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引酒而饮之。(_)A拉,伸 B退却 C持,拿(2)蛇固无足。(_)A本,原来 B结实,牢靠 C坚定,不变动(3)终亡其酒。(_)A逃 B失去 C死2下面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数人饮之不足B.一人饮之有余C.引酒且饮之D.一人之蛇成3下面关于故事“画蛇添足”的寓意概括不正确的是( )A.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

15、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C.凡做事,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头脑云完成,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D.自作聪明,总会把事情做好。16. 按课文内容填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陷。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鬻:_ 誉:_坚:_ 陷:_利:_ 或:_以:_ 何如:_弗 :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吧。_3你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人呢?_、_、_4这是一篇文言文的_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_的人,夸张_,他说的话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