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学案朱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7447100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学案朱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学案朱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学案朱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学案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学案朱(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 年级第三单元思想品德学案授课教师: 朱岸萍 授课时间:2010年9月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题:第三单元 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授课课时: 节一课前导学认清目标明确要求(一)自主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重视科学的人生态度;感受科技魅力,体会我国面临发达国家科技方面的压力,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2)感受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的基础地位;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教育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经过感受、体验,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

2、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知识:1)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与影响;熟悉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了解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就和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引导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我国的现状,找出差距与不足。了解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原则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出根源和解决措施。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发展科技。2)了解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差距;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3)充分认识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教育

3、权,同时明白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充分认识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教育权,同时明白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3、能力目标:1)分析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大变化的原因;探究科技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2)通过分析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探究我国教育的现状,学会分析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距。3)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二)自主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重点:1)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4、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面对差距我们如何增强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下自己的气力。2)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认识到我国教育的严峻形势;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3)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了解教育权的含义,明白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难点:1)科技革命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如何面对差距,增强责任意识。2)面对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优势压力,如何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落实到实际行动。3)如何理解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怎样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怎样培养创新精神?(三)自主思考,

5、认真准备。自主学习提纲:1、古代科技的萌芽从什么时候开始?2、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3、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影响分别是什么?4、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影响、改变、创造着人们的生活。5、列举三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创造的科技成就。6、列举我国的四大发明。7、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8、竞争的实质是什么?9、发展科技的意义?10、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11、我国教育的现状怎样?12、我们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3、科教兴国战略指什么?14、在现实生活中,你对我国教育的进步有哪些实际的感受? 15、为什么要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6、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发

6、展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7、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创新精神?18、创新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19、什么是受教育权?20、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列出几部法律名称。21、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列出一些相关举措。2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23、青少年应履行的受教育的义务有哪些?24、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25、面对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我们应该怎样做? 26、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古代科技的萌芽从什么时候开始?2、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3、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影响分别是什么

7、?4、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影响、改变、创造着人们的生活。5、列举三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创造的科技成就。6、列举我国的四大发明。7、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8、竞争的实质是什么?9、发展科技的意义?10、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11、我国教育的现状怎样?12、我们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3、科教兴国战略指什么?14、在现实生活中,你对我国教育的进步有哪些实际的感受? 15、为什么要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6、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7、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创新精神?18、创新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19、什么是受教育

8、权?20、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列出几部法律名称。21、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列出一些相关举措。2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23、青少年应履行的受教育的义务有哪些?24、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25、面对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我们应该怎样做? 26、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第三单元 第一节 科技改变生活第一课时 科技发展的足迹弓的中间为什么要弯一下?由现代力学知识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许多薄竹片一层层粘在一起的。当竹子弯成弧形,外层竹片受拉力,内层竹片受压力。如果拉弓的劲越大,竹材弯的越厉害,

9、当力达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折断。为了让竹材承受较大的弯力,而外层不致裂开,于是古人想到,将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预先弯一下,使外层先受些压力,内层先受些拉力。等到使用弓的时候,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便可从内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这样,“弓”的样子就形成了。先向反方向弯一下,用现代的工程术语叫做“加预应力”。 【师】讲一讲古代科技:例:近代科技的纪念碑埃及金字塔 在古埃及的尼罗河畔,耸立着4800年前建造的金字塔,它可称为是古代建筑的奇迹。而在开罗西郊的胡夫金字塔则是金字塔群中的佼佼者。它建于古埃及第四王朝,由23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两吨半的巨石砌成,高148米,底边长232米

10、,四个底边之差不超过20厘米。 在胡夫金字塔中隐藏着许多奇异的奥秘。金字塔塔高乘上10亿,恰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即149504000公里;用塔高乘以周长,再除塔底面积,正好等于圆周率。尤为奇异的是,穿过塔的子午线,刚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两半,塔高的重心恰好座落在大陆引力中心。人们对距今4800年精湛的科学技术不能不击节赞叹! 那么,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用了那些技术呢? 可惜的是,有关当年建造金字塔的资料都已散失。目前考古学家也只能凭只 首先在测量学和数学上,古埃及人已能利用几何和三角的知识,估计已对圆周率作过初步计算。 在机械上,已经能用轮子来制造各种轮盘,如车轮等,以减少与地面的接触

11、面积。另外,也已能制作斜面、滑轮等省力的机械装置,使巨大原石块得以运输和堆积。鳞片爪的东西进行推算和估计。 古埃及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金字塔,为古代科技竖立了丰碑。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049050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开始 时间又名标志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三、总结:第二课时 感受科技的魅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引导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及学生们根据相关问题查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相互启发、讨论中了解科技革命给世界和中国带来的利弊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相互争论和讨论,培养

12、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 思想觉悟目标: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科技革命的作用,确立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学方法:以辩论、讨论、启发为主,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 二、 讲授讲课。 【师】日新月异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出示】1、汽车发展史: 汽车的诞生,汽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

13、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汽车不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业史。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1)宝马汽车发展史 “宝马”对一些车坛老大哥如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福特、梅塞德斯奔驰、标致、雷诺、劳斯莱斯等相比下她就显得是一间很年青的车厂,他们令人联想到捷豹(Jaguar),因为大家都有很多相

14、近的历史背景和气质;然而近百年沧桑的BMW车厂却又比更年青的日本车厂显得成熟稳重,故事更动人和激动。 BMW的前身,刚才己提过是一家飞机工厂,他们在1916年3月7日成立,最初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至于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 FlugZeug-Worke),“巴伐尼亚飞机制造厂”,公司始创人名吉斯坦奥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家。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怀着很大的野心制造汽车,他后来这一决定,为汽车历史写下其中光荣的一页,那就是受到今天万千车迷爱戴的德国BMW车厂了。 (2)劳斯莱斯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

15、,惟有劳斯莱斯。”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沙特国王、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 劳斯莱斯名车系列: 1907:第一代名车“银魅”问世 1936:第一辆12缸发动机、时速100英里的“幻影”问世 1955:一代名车“银云”面世 1971:第一部敞篷跑车Corniche面世 1980:加长轴距的“银驹”面世 1998:颇具现代气息的“银天使”面世 2000:推出豪华旅行房车“Park Ward” 2、透过照片看科技中国交通变化:(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讲解) 武汉长江大桥远眺(2004年7月2

16、7日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交通资源不仅稀缺,而且非常单一且缓慢。现在,中国铁路进行了次大提速,直达列车已可在两个遥远的城市间实现夕发朝至。随着供选择的交通方式的增加,中国人的足迹和视野亦日益拓展。 这是第一列客车在群众欢呼声中, 驶进了青海民和车站(1959年8月4日摄)。新华社发 汽车行驶在清镇高速公路上(2004年9月14日摄)。有“贵州第一路”之称的清镇(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将于9月29日建成通车,该公路全长89.625公里,路基宽28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第三课时 直面成就与差距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我国的现状,找出差距与不足。 2、了解我国

17、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原则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3、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出根源和解决措施。 4、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发展科技。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出根源和解决措施。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在世界科技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曾经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瞩目。曾几何时,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经济、科技落后,在殖民者的铁蹄下惨遭蹂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了科技领域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

18、个科技上的奇迹。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上继续书写着辉煌。但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科技发展的历史,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早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我国古代科技 (1)阅读053上材料,回答:你知道在李约瑟这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的26项发明是哪些吗? (2)写一写:教材053中间 (3)你还知道中国古代科技中还有哪些成就吗? 2、了解中国建国以来在科技上取得的成就 (1)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了科技领域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

19、上的奇迹。 (2)引导学生阅读053“信息平台”,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 (3)说一说:你知道“杂交水稻之父”吗?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给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什么? (4)教师: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史册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继续书写着辉煌,科技成果已从量的积累互质的飞跃,开始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5)引导学生阅读054中红色方框的文字,了解现代科技。3、了解差距,制定措施 (1)教师:我国科技虽然发展迅速,成就瞩目,但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例1 :2000年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000年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表现为:人口发

20、展指标比较,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的实现程度为0.55;经济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6;社会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的实现程度为0.40;生活质量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59;教育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9;科技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25;信息化发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04;生态化展指标比较,中等发达国家为1.00,我国的实现程度为0.49。 例2:、专家: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主要是人才 2004年

21、5月9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称,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 中共中科院党组中心组九日下午举行学习讲座,路甬祥在阐述和剖析该院提出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内涵时作上述表示。他说,中科院“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一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二是指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为民。 路甬祥提出,中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方面体现在人才上的差距,应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队伍结构和梯队,通过分类管理,使各类人才

22、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表示,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人才队伍上要以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为重点,以营造环境和文化为手段,使各种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上,要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队伍动态更新机制,建立科技布局动态调整与敏捷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强综合交叉的组织模式。 中科院新的科技发展观是国家层面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工作中的体现,前者将为后者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路甬祥认为,“创新跨越”对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例3: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

23、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日前在此间说,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石定寰在8月12日13日于长春市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作上述表示。 2003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已 经跃居世界第5位,来自内地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过来自海外的申请,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的报告显示,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传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人力资源及其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测算,中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在7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

24、第45位。 石定寰说,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目前,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 据统计,目前,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有20个左右国家,它们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都在2%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 石定寰说,今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把技术创新真正置于优先地位。 (2)制定措施 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25、而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发展科技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3)阅读054下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史,找出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长大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作出贡献。 四、作业:第三单元第二节 教育振兴民族 第1课时 教育是一种力量一、导入:1、介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案例:再累也要读书,再忙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2、同时结合教材引言部分材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的题目

26、。问:(1)为什么台湾新读书主义如此倡导?总统如是说?(2)知识和书籍带给我们什么?通过共同的探讨,引出话题:知识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知识的获得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振兴民族的伟大力量。二、新课学习:教育是一种力量。(一)你说我说:请同学们说说从过去到现在,你所感受到的、或听到的、或看到的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比如衣、食、住、行、用等等)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知识改变生活”的材料,并作简单分析。(二)我来思考为什么生活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教师(归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科技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27、兴的关键,教育是基础,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一种力量。(三)七嘴八舌出示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阅读教材P50阅读空间狮子和羚羊要竞争必须“学会奔跑”寓意深刻,对人而言,教育更是一种力量。(四)畅所欲言教育往往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引用身边的事例及教材事例来说明。见P051上小体字设想: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将会是怎样的?(五)澄清误解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比尔*盖茨不是大学多没毕业吗?指出接受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从比尔*盖茨引出“知识经济“。(六)释疑解惑教师问:现在社会上常流行一个词“知识经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同时通过教材p051下小体字“日本重视教育”和师生共同补充相关

28、例子(如袁隆平与中国威胁论)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知识对创造价值的作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七)信息平台p052问: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确保竞争的成功?转入下文: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出示各国重视义务教育的举措,特别是我国义务教育状况。(关于我国的义务教育状况,这部分内容与下一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放到下节课学习,这里只简单地了解即可。)三、备课反思:关于“终身学习”,本人认为,根据教材P52周宁爸爸的材料,更加能引伸到学习的话题,但在第五单元中还将专门设计“活到老,学到老。”的话题,在此我只点到为止,没有深入,

29、不知这里有没有必要细说,与各位探讨。第三单元 第三节 科教兴国的重托 第一课时 培养创新精神第一课时 培养创新精神(此课设计为活动课,与单元活动结合)一、导入新课:投影材料:个性有价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他的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法界,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20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呢?在2001年九州岛的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天才书法家的作品之后,他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

30、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 右军是谁?右军是王羲之,1600多年前的中国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书法大家毁了他们的神童呢?原来这位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比较起来,几乎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厌恶的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不是书法世界里独有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寥若晨星,绝不是因为在这些领域天生的庸才太多的缘故,而是因为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而成了庸才。千万不要丢失

31、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才是一个人惟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引出:没有个性就是没有创新,神童也会成为庸才。思考: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会怎么样?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创新指从事的活动和思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二、学习新课(由于内容涉及创新,所以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创造,所以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本文。)(一)活动一:勤于观察教材58试一试,看看你是否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1 2.归纳:善于观察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思考:怎样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阅读教材57,得出:首先然后再次

32、(二)活动二:善于思考1、推敲 同学们都知道“推敲”二字的来历,诗人贾岛吟诵的“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韩愈为之定为“敲”,成为千古佳话。请同学们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想一想,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引导学生思考。2、你有什么好点子让他们能轻易就分辨出自己的杯子吗?(完成教材P56的材料)。(活动中注意引导,鼓励创新。)3、讲述古今中外善于思考的名人故事,树立榜样的力量。(如教材58有的第谷、谢皮罗,教师可补充牛顿、阿基米德等)。(三)活动三:培养想象力1、头脑体操: 要求:呈现十几个无关的词语材料,在较短的时间里由4位同学上黑板默写,看谁记忆得多。太阳 母亲 夜晚 儿子 河流星星 稻米

33、湖泊 祖父耳朵 眼睛 父亲 手臂 玫瑰 棉花 雪 头 树 手 嘴谈一谈:请默写较好的同学谈记忆的方法:记忆规律A:中间的材料较难记;教你一招:先记中间的材料记忆规律B:理解的材料容易记忆;教你一招:赋予意义联想法、归类法、谐音法等当然,以上活动不仅仅是想象力方面的,因为创新不是孤立地需要想象力等,所以还要观察、思考、想象、实践。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1)请你绘出30年后交通工具的草图。 (2)想象30年后自己的模样。 (3)想象空中城市、水中城市将是什么样子。(四)活动四:实践出真知:勇于在实践中进行大胆探索。1、热身明理: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

34、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介绍:美国学生课堂上研究蚯蚓,用线绑住蚯蚓,吞到喉咙里,拉出来后,发现蚯蚓还活着,得出蚯蚓的生命力很强的结论;数学家高斯小时侯计算“1+2+100”的计算方法。3、阅读P59小字内容:瑞安中学的创新活动。4、科技作品展:你有过类似的小制作、小发明吗?现在那出你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简单介绍。(课前准备)四、结论:不能创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备课反思:尽管本单元设计的第一个理念是“为创新”而设计,所以设计了许多关于科技与教育的创新,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本节内容,科教兴国的重托是要学生去做很多很多,这里还可

35、以拓展,不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而问题的回答我们需要多角度、全面。第二课时 我国的教育现状一、导入: 等式填写,人口-教育=? 人口+教育=? 在师生共解的基础上,再次懂得: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在教育上有些怎样的举措呢?转入新课:我国教育的现状。 二、新课学习:(一) 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二) 展示材料:义务教育法第5、11条规定,教育法内容,教材P59资料,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1、我国义务教育状况: 教育部负责人答: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余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普九目标的实

36、现。截止2000年底,全国实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普九DOUBLE_QUOTATION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8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5%以上,2002年更是达到92%。据2000年在巴西召开的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位于九个国家的前列。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府办学和社会各界办学相结合,建立了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

37、资金的新机制,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如期实现了“两基”奋斗目标,正在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新的发展模式。 3、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 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教育法规定:女子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 问:以上这些措施说明了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你对我国教育的进步有哪些实际的感受? (二)转折:我国教育形势整体严峻 1、 与发达国家相比:

38、展示材料:我国首次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中、韩、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图。 1、我国首次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报告描绘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与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15岁以上公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4年,不到初二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 2、 中、韩、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图。 问: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3、我国地区间的差距 展示材料:教材P60,我想读书及苏明娟大眼睛图片。 思考:(1)你看到以上情况,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一个角

39、度从现状上回答;另一个个角度可以引导学生对贫困地区的帮助等,培养学生的爱心;第三个角度,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权。) (2)这两位女孩你知道是谁吗?是我国的什么工程让她们重新享受了学习的权利? (3)你还知道资助贫困学生的什么行动吗?你准备为这些事业做点什么吗?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学习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问: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习信息平台:看了这些内容的感想? 得出结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 (四)思维拓展: 从你的生活实际出发,说说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中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入WTO给我国的教育又会带来怎样的挑战?我们中学

40、生该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第三节 科教兴国的重托第一课时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由于本课时内容主要是讲述教育方面的,是第二节的延续,所以建议提到前面,作为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材料:温总理痛心坦言的一段材料。 引出: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焦点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学习科教兴国的知识(P63信息平台)。 二、学习新课: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一)问题随想 放牛娃的愿望(见附录5)、同一片天空 思考:看了上述对话,你有何感想? 归纳: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贫困地区的人们陷入了一代又一代的贫困循环怪圈,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依

41、法接受义务教育。 (二)考考你 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下文要涉及到的,如义务教育的特征、年限、容易把受教育误解为只是一种权利等问题 通过以往的知识,书本的知识,同伴的知识,老师的知识,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一)信息平台 资料补充1:关于教育具有(强制性)的事例。 资料补充2:教材P59我国教育的成就。(普及性) 资料补充3: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外,

42、未经三家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性) (四)理论前沿 针对第受教育不仅是个权利的问题,过渡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解释: 公民 义务 权利(通过受教育)获得更好的自身发展 (国家)加速国家的发展 (个人) (五)各抒己见:展示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见附录6) (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 (2)如果是谢友兰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 进一步说明: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 (六)开动脑筋 阅读教材P68金靖和特殊学生的故事,想一想: 1、 这些小孩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这些小孩会给金靖怎样的回

43、答? 2、 你怎样理解这位重新回到教室的学生的做法?你能设想一下这群小孩和这位特殊学生的将来吗? 3、 假如这些小孩在你的身边,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你将怎样帮助他们? 目的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拥有的受教育权是多么的可贵,我们要珍惜,要充分享受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七)学以致用 材料分析:小明是某校初三,面临初中毕业,班上的同学都在认真地复习迎考,他却整日无所事事,经常迟到旷课,违反校规。当同学、老师、家长为他着急和担心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是未成年人,应该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还有义务教育法必须保证我初中毕业,所以我才不担心呢!”学校经过多次对他的教育无效,最后对小明做出了“开除学籍”

44、的处理? 分析: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的言行。 2、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3、假如你是小明的好友,请帮助他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 归纳:小明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义务教育法具有强制性,小明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认真完成学业,遵守校纪校规。小明只有认真学习,立志成才,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小明也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课后延伸:就当地情况,查找侵害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现象。 三、备课反思:因为第二节第二课时讲述的是教育的现状,而第三课时第二目也是关于教育的,所以从教育的现状直接到“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前后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45、,更为顺畅,不知这样的设计是否妥当,与各位探讨。第二课时 培养创新精神(活动课,与单元活动结合) 一、导入新课: 投影材料:个性有价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他的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法界,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20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呢?在2001年九州岛的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天才书法家的作品之后,他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 右军是谁?右

46、军是王羲之,1600多年前的中国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书法大家毁了他们的神童呢?原来这位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比较起来,几乎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厌恶的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不是书法世界里独有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寥若晨星,绝不是因为在这些领域天生的庸才太多的缘故,而是因为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而成了庸才。 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才是一个人惟一真正有价值的地

47、方。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 引出:没有个性就是没有创新,神童也会成为庸才。 思考: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会怎么样?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创新指从事的活动和思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 二、学习新课(由于内容涉及创新,所以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创造,所以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本文。) (一)活动一:勤于观察 1、教材65试一试,看看你是否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2、最多你能找到几个人? 归纳:善于观察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 思考:怎样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阅读教材65,得出:首先然后再次 (二)

48、活动二:善于思考 1、推敲 同学们都知道“推敲”二字的来历,诗人贾岛吟诵的“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韩愈为之定为“敲”,成为千古佳话。请同学们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想一想,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引导学生思考。 2、你有什么好点子让他们能轻易就分辨出自己的杯子吗?(完成教材P64的材料)。 (活动中注意引导,鼓励创新。) 3、讲述古今中外善于思考的名人故事,树立榜样的力量。(如教材有的第谷、谢皮罗,教师可补充牛顿、阿基米德等) (三)活动三:培养想象力 。 1、头脑体操: 要求:呈现十几个无关的词语材料,在较短的时间里由4位同学上黑板默写,看谁记忆得多。 太阳 母亲 夜晚 儿子 河流星星

49、稻米 湖泊 祖父 耳朵 眼睛 父亲 手臂 玫瑰 棉花 雪 头 树 手 嘴 谈一谈:请默写较好的同学谈记忆的方法: 记忆规律A:中间的材料较难记;教你一招:先记中间的材料 记忆规律B:理解的材料容易记忆;教你一招:赋予意义联想法、归类法、谐音法等 当然,以上活动不仅仅是想象力方面的,因为创新不是孤立地需要想象力等,所以还要观察、思考、想象、实践。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1)请你绘出30年后交通工具的草图。 (2)想象30年后自己的模样。 (3)想象空中城市、水中城市将是什么样子。 (四)活动四:实践出真知:勇于在实践中进行大胆探索。 1、热身明理: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

50、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介绍:美国学生课堂上研究蚯蚓,用线绑住蚯蚓,吞到喉咙里,拉出来后,发现蚯蚓还活着,得出蚯蚓的生命力很强的结论;数学家高斯小时侯计算“1+2+100”的计算方法。 3、阅读P67小字内容:瑞安中学的创新活动。 4、科技作品展:你有过类似的小制作、小发明吗?现在那出你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简单介绍。(课前准备) 四、结论:不能创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备课反思:尽管本单元设计的第一个理念是“为创新”而设计,所以设计了许多关于科技与教育的创新,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本节内容,科教兴国的

51、重托是要学生去做很多很多,这里还可以拓展,不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而问题的回答我们需要多角度、全面。九年级第三单元学案提纲课前预习:要求:请认真阅读课文二遍,第一遍可速读,第二遍请边读边在课本上划出答案并在提纲中标上你所划的答案在课本第几页。本课重点、难点:1、我国科技的成就与差距及我国应该如何应对。(1)成就: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斐然,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了科技领域的许多难题,创造了许多奇迹;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继续创造着辉煌,科技成果已大量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开始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2)差距: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52、还有很大的差距。2、教育的作用。(从对人、对国家和民族两方面谈)3、我国教育的现状。(1)教育的成就:(2)我国教育的严峻形势4、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是有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的。(2)我们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也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自学履行受教育的义务(4点)。5、科教兴国战略。(1)实施的原因(2)如何实施(3)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有利于把我国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实施这一战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6、培养创新精神。(1)创新的

53、重要性(2)对于青少年来说,培养创新精神是最关键的。(3)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像力并且用于实践。预习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提纲:1、古代科技的萌芽从什么时候开始?2、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3、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影响分别是什么?4、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影响、改变、创造着人们的生活。5、列举三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创造的科技成就。6、列举我国的四大发明。7、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8、竞争的实质是什么?9、发展科技的意义?10、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11、我国教育的现状怎样?12、我们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3

54、、科教兴国战略指什么?14、在现实生活中,你对我国教育的进步有哪些实际的感受? 15、为什么要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6、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7、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创新精神?18、创新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19、什么是受教育权?20、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列出几部法律名称。21、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列出一些相关举措。2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23、青少年应履行的受教育的义务有哪些?24、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25、面对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我们应该怎

55、样做? 26、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预习检测:1、材料:王敏的妹妹在德国,从德国寄信到中国,大约需要10天,她们的联系和交流很不方便,王敏家装上电脑宽带后,她们的联系就很方便了,通过电子邮件、聊天等方式,使她们的心距离越来越近了。(1)请用一句话总结材料所反映的内容。(2)结合材料,谈谈科技对我们的影响。2、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指出,中国等61个国家仍属于欠发达国家,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3点,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2位。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表示,在全球竞争力大排名中,中国列第49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约为100年,赶上发达国家约需1

56、00年。(1)如何看待材料中体现的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2)为了缩小这些差距,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3)请你为缩小差距提两个建议。3、“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B、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C、教育是一个国家的中心任务D、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能有美好的未来4、德力西集团是温州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创办初期,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较低。后来,集团加强了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发展迅速,其产品还多次在我国航天器中得到应用。这说明( )A、温州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民营企业

57、的产品都没有质量问题D、温州所有产品的科技含量都很高。5、小明暑假期间回农村老家探望爷爷奶奶,发现爷爷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学文化学科技科技繁荣业繁荣,重知识重教育教育兴旺家兴旺。”小明和爷爷聊起了这副对联。小明说:“爷爷,我知道你这副对联反映的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爷爷告诉小明:“咱们村也和全国一样正在实施这项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落实这一战略,县里科技局帮助育种、指导果树修剪等,咱们村自己办起了图书馆、农民夜校,咱家订阅了农业科技杂志”(1)爷孙对话中的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是什么?(2)请你谈谈爷爷说的这些做法有何意义。(3)假如你是小明,请你为当地政府实施这一战略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讲授新课:(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40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提醒学生注意的几个问题:1、弄清本单元设计的思路:从世界科技发展情况我国科技发展情况-教育对世界、国家的作用我国教育现状-我国的科技发展措施及青少年应如何做2、讲清我国目前科技方面在某些方面是处于领先地位,但不等于说我国的科技在世界上达到了领先水平。3、请清教育既是权利又是学生的义务,不是随意放弃的。课后练习:小龙人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