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拓展课中的应用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17246036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拓展课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拓展课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拓展课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拓展课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拓展课中的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拓展课中的应用唐群 路寅辉 张颖 胡玲燕 彭捷1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简介1.1 优势简介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组成多功能的测量系统,能够独立地或者与传统的仪器结合起来进行实验,快速、高精度的实时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和分析处理。它能够完成教师和学生自行设计的许多实验,以及用传统仪器做不成或做不好的实验。它配合校园网、局域网,可以实现化学学科,甚至整个大理科学科的师生互动学习。1.2 时代背景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适应了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结合。近年来,新兴的教学设备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科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世界教育领域

2、发展的趋势。美国、德国、丹麦、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相继推出了各种数字化教学实验室系统,并且应用到了各类学校中。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也适应了国内新课改的需要。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要通过学习过程养成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还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国的基础教育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4年在四省试行,2007年在全国推开。新课程倡导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的有管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3、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师生探究实验过程、实验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方面具有传统实验设备无法超越、无可比拟的优势。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提出:课程的价值追求,要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上,从关注学科知识为主,转向关注学科领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沟通,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课程结构上,强调基础性、整体性和选择性,重视落实基础学力,加强各类课程之间的联系,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课程实施中,从单向传递为主走向教育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事物之间的多元、多层、多向、多群之间的互动。二期课改方

4、案按照课程的功能分成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种课程划分维度体现了上海的独到思考:试图协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打好共同基础、体现基础要求的差异性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不同功能的课程,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打好基础落到实处。 “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课题组.关于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J.课程教材,2005.5 拓展课从课程内容上看,可以分为横向扩展(extension)和纵向扩展(expansion) 王维臣.美国中小学的拓展课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3,横向扩展并不超越相关基础课程的范围和层次,但有了课程设置的支持,学生自发探索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成

5、为了可能。身边的化学拓展课的开展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初衷,尽管从后面的进展(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引入)看来,这门拓展课还可以承载更多。1.3 优势简介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使得中学的多种理科定量研究得以简便实现。与之配套的实验数据快速处理系统则可以实现数据存储、绘制图表、数学建模等功能。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系列根据一定物理化学原理制成的物理化学量的感应器具,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到数据采集器(或者装有相关软件的PC机)上,由数据采集器(或者装有相关软件的PC机)进行数据存储、转换或显示。 钱扬义.掌上实验技术与中学理科探究J.化学教育, 2004.8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p

6、H传感器、CO2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色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电流强度传感器。图表 1色度计图表 2 pH传感器图表 3 浊度计图表 4溶解氧传感器图表 5二氧化碳传感器图表 6紫外光传感器2 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2.1 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支持下的拓展课实验作为基础化学课实验的延拓 化学基础课的学习自身包含有许多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这些实验起到了引起学生兴趣,引出学科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问题意识、假设求证的思维方式、质疑精神等重要作用。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在该课既定的学习目标范畴下,实验的功能发挥受到了限制。例如,沪科版化学教科书(下)第

7、页,“探索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一 决定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教科书上采用钠和镁两种不同金属与水反应,从产生气泡的程度看出反应速率的不同。由于钠跟水反应十分迅速,镁在常温下与水反应非常缓慢,只好在加热后观察气泡(气泡仍然较少)。因此认为钠比镁活泼很多的性质差异,决定了两者反应速率的差异。可以看出,设计者使用钠和镁进行比较还是煞费苦心的,若使用钠和钾,与水反应都很迅速,肉眼难以观察;若使用镁和锌,与相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现象倒是比镁跟水反应明显的多,可是依靠肉眼分辨其快慢实在是在不够客观。学生在浓度、颗粒大小、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中,学习的内容之一正是控制变量,分析单一变量的

8、影响。具有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的学生就会产生“钠和镁两种不同金属与水反应,可不可以控制变量,在相同温度下进行”的问题。这一问题完全可以在拓展课上,利用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配备压强传感器进行探索。实验物品:形状、大小差不多的钾、钠(绿豆大小,不可以太多);蒸馏水;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压强传感器;与传感器配套的活塞、胶管、250mL烧瓶2个。实验步骤:烧瓶中放入150mL水,加入钾快,迅速盖上塞子,按下“开始”按钮;进行510秒,拔下活塞(防止大量气体冲开活塞);保存好采集的数据;“新建”一个文件;另拿一个烧瓶加入150m水,加入钠块,同上采集数据;保存数据。结果分析:调出两次采集的数据,在同一个“气体

9、压强时间”坐标体系中对照两次数据所得的曲线,由它们斜率的明显差异可以看出钾与水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速率快。结论:钾比钠活泼,这一物质自身性质决定了它们与水反应的速率是钾比钠快。2.2 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支持下的学生设计实验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途径新课程改革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从关注学科知识为主,转向关注学科领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沟通;不仅关注获取知识这一结果,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经历和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基础课上,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设备的制约,课堂上的探究往往会被加以种种限制,学生如果提出与本节课目标关系不大的、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探究要求,往往只

10、能被“改期”至课后。化学拓展课作为基础课程的延伸,肩负了横向扩展和纵向扩展的责任。身边的化学作为横向拓展课程,有了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帮助,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满足学生更多的探究需求。案例: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关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早在初中学习二氧化碳的时候,部分学生已经尝试过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大致测定并对比不同区域二氧化碳的浓度。但由于操作复杂、精确度不够等原因,探究不能尽兴。学会了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使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一组,校园内室外的各个位置的CO2浓度会不会不一样?预测:足球场绿地上、花园里、草地上应该较低。第二组,不同楼层的教室、走廊CO2的浓度一样吗?

11、预测:底楼通风不良,CO2浓度可能较高。第三组,室内的人数较多的教室是不是比人数较少的教室CO2浓度大?预测:应该是这样。第四组,地铁高峰和非高峰期时段,车厢CO2浓度一样吗?预测:高峰期浓度CO2较大。 实施测量:使用传感器pasco ps-2110,量程1100000ppm,分辨率测量值的10%。以第一组为例,学生将各采集地点的CO2浓度(体积百分比)标注在了自绘的校园地图上,便于分析比较。(图1)分析: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绿地上方的空气CO2浓度相对较低,足球场虽然有大面积的草坪,但当时有许多同学在运动,可能是造成球场CO2浓度比其他绿地CO2浓度偏高的原因。艺体馆的CO2浓度最高,因为

12、其中有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场、钢琴教室、形体教室,且当时正值各类拓展课时间,艺体馆内人员呼出大量CO2。宿舍楼前的小块绿地CO2浓度相对较高,可能是因为鼓乐队几十人正在训练的缘故。北面的食堂、宿舍附近CO2浓度仅次于艺体馆,可能由于16:00左右正是食堂准备晚餐的时间,燃料产生的CO2扩散到了空气中,又正好是南风,所以食堂北面的CO2浓度上升显著。结论与建议:绿色植物对于降低CO2浓度是有显著作用的;室内运动场所空气污浊,建议不要长时间停留,平时进行体育运动最好在户外进行;空气流动对CO2的扩散有显著影响,平时应当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日期:2008-4-14时间:15:2016:30风向:南风0

13、.075%0.052%0.051%北0.12%足球场0.080%艺体馆室外篮球场0.088%教学楼1教学楼2教学楼3宿舍食堂0.11%0.060%0.093%0.090%0.082%1.5%0.083%图1 校园地图其他各组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第二组,各楼层走廊(室外)比室内CO2浓度偏低,从5楼教室到1楼教室,CO2浓度逐层升高,可能有13楼为初中同学,好动、新陈代谢旺盛的原因,但是主要应该是楼层较低处通风不畅造成的。第三组,住宿学生对比了晚自修教室和同楼层的普通教室,前者CO2浓度高出后者近一倍,推测是因为晚自修教室白天关闭,晚上使用时为避免蚊蝇,经常不开窗的缘故,建议勤开窗,常换气。第四

14、组测量了地铁六号线高峰时刻与非高峰时刻的CO2浓度,前者为后者的3.5倍体积分数约1.1%。一般来讲CO2的浓度超过1%会有部分人出现胸闷、眩晕等症状,因此人多拥挤的场合体弱多病者不宜久留。由于便携式数据采集器采样测量迅速,数据处理方便,为学生探究“不同地点CO2的浓度”解决了技术上的障碍,研究者只需要去设计自己的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上述各组的探究都是在一节拓展课上完成的。尽管有了技术上的支持,学生探究仍然需要教师导引。多数学生面对得出的大量数据缺乏思路,一时不能看出数据背后的含义,这时需要教师组织讨论,启发思维。例如食堂北部CO2的浓度较高,经过讨论,学生觉得CO2的分布不均与

15、风向有关,南风把校园的CO2都吹到了北面,但是学校围墙是透风的铁栅栏,没有理由CO2会堆积、经久不散啊。教师提示:产生CO2的不一定是人啊。再次议论之后,有学生想到燃料的燃烧也会产生CO2,食堂就会使用燃料,再考虑时间正值准备晚餐时间。于是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2.3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支持下的科学生活探究生活中的化学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日用化学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超市货架上的洗涤剂、沐浴露、润肤霜、护发素、尿不湿、牙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天天用到,但是普通的消费者对于其中的有效成分、作用原理知之甚少。以防晒霜为例,市面上产品中有的以透气、不油腻、易涂抹为卖点,有的号

16、称添加天然芦荟成分,有的标注SPF指数,还有PA指数。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防晒能力有没有办法进行科学的测量?明确了防晒霜是用于紫外线的防护之后,我们就可以选用紫外光传感器来进行探究。背景知识紫外线指波长为200400nm 的射线,属太阳光中波长最短的一种,约占太阳光线中总能量的6 %。紫外线分为三个区段:200280nm 称为UVC 段,又称杀菌段,透射能力只到皮肤的角质层,且绝大部分被大气层阻留,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危害290320nm 称为UVB 段,又称晒红段,透射能力可达表皮层,能引起红斑,是人们防止晒伤的主要波段;320400nm 称为UVA 段,又称晒黑段,透射能力可达真皮层,

17、可使皮肤晒黑。UVA 引起红斑的可能性仅为UVB 的千分之一,但由于其对玻璃、衣物、水及人体表皮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其到达人体皮肤的能量高达紫外线总能量的98 % ,,直接作用深达真皮。虽然UVA 对人体皮肤的作用较UVB 缓慢,但其作用具有累积性,且这种累积性是不可逆的,它可以引起难以控制的损伤;增加UVB 对皮肤的损害作用,甚至引起癌变。因此UVA 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良好的防晒产品,既要防UVB也要防UVA。防晒系数我们可以用防晒系数来衡量不同防晒霜防晒能力的强弱。SPF是衡量防晒霜对UVB(290320mm) 阻挡能力的指数。 SPF 值的高低从客观上反映了防晒产品紫外

18、线防护UVB 能力的大小。PFA( PA)是衡量防晒霜对UVA (320400mm) 防护的指数。它反映的是防护UVA 能力的大小。它将产品防御效果分成三级,分别是PA + 、PA + + 、PA + + ,它们与PFA 之间的关系如下:2 PFA 4 相当于PA + (有效)4 PFA 8 相当于PA + + (相当有效)8 PFA 相当于PA + + + (非常有效)探究活动设计紫外光传感器使用窄范围滤光器测量紫外波段的光谱(315400 nm),刚好可以用来测量防晒用品、防晒霜遮挡PA的能力。 探究内容:不同品牌防晒霜对PA的遮蔽能力比较 器材:pasco紫外光传感器、培养皿若干、量筒、

19、玻璃棒、烧杯若干 实验条件:晴天,日照较强的时段 实验步骤:取相同体积的各品牌的防晒霜。稀释相同的倍数,配制成溶液(或浊液)。把各品牌防晒霜配制的溶液或浊液盛装在培养皿中,装满,编号。在阳光下测试穿过相同厚度防晒霜溶液(浊液)的紫外光强度。培养皿大小均一,可认为盛满防晒霜后液体的厚度相同。读数,并比较。得出结论:_品牌的防晒霜对PA的防护效果最好。 实验装置图示:图表 7摆放培养皿的支架(带有透光的圆孔)图表 8测量透过培养皿、其中液体层之后的紫外光强度 注意:培养皿盛满纯净水,采集数据空白对照实验的设置。2.4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支持下的环境监测为学生提供切身的环境保护体验新课程的理念认为,

20、课程的内容不光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在运用中掌握过程与方法,还要在经历中体验情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在环境问题体现的今天,我们在课程中借助“化学药品的合理取用”“空气污染”“酸雨形成”“化学工业生产废水回收”等话题,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以求在生活中“知行一致”,用切实的行动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要引起情感的共鸣,莫过于亲身的体验。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大多数学生对于“污染”“资源紧缺”的理解只是抽象的词汇,课堂上多媒体资料的引入,可以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有助于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使用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地的检测,乃是体验“污染”的一个良好途径。设计案例“周边河流水质

21、检测”,以溶解氧的检测为例。采用溶解氧传感器,以mg/L为单位测量溶液中的溶解氧含量。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溶解氧含量;如有支流汇入,测量支流的情况;比较不同时段,同一取样地点水样的溶解氧含量。解决问题:我们身边河流的水是否适合生活使用?是否适合鱼类生存(适合鱼类生存的溶解氧含量为58mg/L)?它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不同时段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一样吗?溶解氧的含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能否在实验室中设计实验证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水质污染带来的影响:河水竟然不具备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足够的溶解氧。像听故事一样被告知:河里曾经是有鱼的。那么,溶解氧为什么变得那么少了?污染,大量的有

22、机废弃物被排入河流,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为生,同时消耗了水中的氧气,还有热污染、化学污染,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毁坏了原本清澈的河流。此时再联系这两年来太湖蓝藻爆发的极端事件,相信学生能够体会得到延湖居民的生活不易,再谈保护水源、保护环境,方能感知得到这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大事!3.便携式数据传感器的优势小结许多传统的实验设备简单、直观、易于操作,但用途往往趋于单一,而且需要人工读数和记录,难以观测快速变化的过程,也不利于研究复杂问题。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则发挥了传感器和计算机的优势,实现了高精度、高速度和自动化的测量,采集到多种完整、动态的信息,并且能够对实验数据做出多维的、综合性的分析处理。这样就把教师和学生从繁琐的、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于设计实验方案、归纳总结、交流信息和从中发现规律。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开放性和易操作性,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激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提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和掌握现代实验手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科学素养、动手能力、探究精神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