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17239410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摘要】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可以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才能【Abstrat】Passatheatisfpulsryeduatinstagestudyalngiththerefrfthenineyearssystepulsryeduatinstageatheatisteahingaterial,anakethestudenthavefirststepftheinnvatinfthefrntierspiritandpratieabilityed

2、uatinhavebeeapintfatheatisteahing.【Keyrds】Innvatinnsiusness;Innvatinability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可以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本人在详细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才能的开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为目的,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

3、,大胆打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那么。抑制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向。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创造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符合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才能。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开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

4、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气氛、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平安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抑制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形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才能为目的。保存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转贴于论文联盟.ll.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5、,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才能。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展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表达,科学的创造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可以打破常规,进展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理论、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表达。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才

6、能,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展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才能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表达。培养学生总结才能,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才能,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敏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根底,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才能,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时机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