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ly19j建立皈依论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17199724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jsly19j建立皈依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jsly19j建立皈依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jsly19j建立皈依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jsly19j建立皈依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sly19j建立皈依论(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谁由无缘大悲力, 救护无边三有众, 礼释迦王及佛子, 简要略说立归依。首先作者敬礼三宝以及申述造论所为。前三句是念恩而 礼敬,第四句说明自己撰造此论的意图。谁以无所缘的大悲, 救护无边无际的三有诸苦众生,对这样的释迦王以及诸大佛 子恭敬作礼,在此我将以少许的句子宣说归依的建立。“无缘”就是没有人我、法我的所缘,而众生却陷在 如梦般的苦相续中,由此自然发起同体大悲,以悲的力量遍 十方三世一切界,救度无边无际的众生。“无边”指时方无 边,时间上尽未来际无有边际,空间上尽十方界无有边际。“三有”指众生类型,众生迷失本性,著在欲有、色有、 无色有中起惑造业不断地轮转。“诸众”,指无量无数的种类。“救护

2、”是说以智悲力将其从错乱轮回中救出,包括从今 生来世、恶趣生死的一切怖畏中作救护。作救护者是谁呢?就是无上的释迦王。他以特殊的大愿 专门摄受浊世众生,化现在五浊炽盛之世,因此为悲力之王。“释迦”是能仁之义,能做利他之事,能做救护。“佛子”, 指依佛所生、顺佛的教法修行,狭义指诸大菩萨佛子,广义 指一切菩萨、声闻、缘觉诸佛子。总之,对于本师释迦牟尼 佛和诸大佛子行礼敬。这样礼敬,得到释迦本师和佛子们的加被,之后说明造 论的目的。作者说,我将以很简要的句子宣说归依的建立。 所谓“建立”就像从平地起高楼要打基础,之后一级一级 建成规模,成为功能完备的大厦,发生无量作用,在人心中 建立归依也一样。仁波

3、切以极精要的手笔,画出了建立归依 的轮廓,我们依此纲领修持,决定能在心中建立起归依。这 里仁波切说:我想用简要的句子,说一下如何在心中建立起 归依。这有心上建立的路线。通过一层一层地认识、开启、明 确,自身的胜解、欲乐就起来了,而且了解到归依极殊胜的 大义后,自身就会踊跃至心地立起归依来。由于心中真诚地 立誓愿,就和三宝连结,结成了归依的关系,建立道基;之 后不断地修习归依,就在心中不断地建立起归依;由此出现 一切世出世间的利乐。像这样,这是在人心中的一个建立。对此宣说归依分为五:一、境;二、体性;三、释词; 四、差别;五、胜利。仁波切如同建筑大师,略挥几笔就画出了构造归依大厦 的蓝图,这里以

4、五分画定归依建立的路线或模式。好比建筑 图,画好了重要环节,按这么去建造,就建立起了庄严殊胜 的大厦。我们心中的归依由五分来建造,也就是归依的境、 归依的体性、归依的释词、归依的差别和归依的胜利。只要 这五分在心中建起来,整个归依就会出现,从此就成了具相 的归依,具有无比功能,而且常恒不坏,直至菩提而后已, 这是人心中极大的归依建立工程。首先要了解,我们要归依什么?归依境的内涵是什么? 之后就非常明确,我要向他归依。其次,自心中归依的体性 如何?在自身上怎样运行?什么状态才叫归依?由此在自 心上引发归依。再者,归依的定义如何?要明确归依这个教 法名相表达的大义,它在人心中是怎样一种状况。然后要

5、知 道,在因和果两个面向上的归依,由此会目标明确地转入。 以上这些都要开见解,见解一开就出现行动。见解如同蓝图, 指导我们该怎么运行,之后依见起行,就能在自心上把它建 起。最后要知道归依的胜利。我们心里要出现一个远大的宏 图,知道它的发展趋势,从这里乃至菩提之间,如何一步一 步地出现无穷无尽的果利。这样的话,心中会建立起尽未来 际归依的誓愿。也就是时时依止他、亲近他,不断地修习他, 每一座修法里都有归依,要想到,实现一切世出世间的利益 都以归依为根本。由此五番建立,之后移植在内心上,我们心中的归依大 厦就开始建起。这种建立不是死的,随着我们的修行,它会 越建越深、越建越广,最终自心变成与三宝无

6、二无别。因此, 这是极具大义的心中的建设。一、境者入行论云:“乃至菩提果,归依诸如来,正法菩萨 众,如是亦归依。如是所说般有三:(一)佛宝者,灭谛究 竟的自性身,以及道谛究竟的智慧身,具有彼等的究竟归处, 就是他。佛宝,指灭谛达到究竟的自性身,和道谛达到究竟的智 慧身,具足这些的究竟归处就是佛。由于在十法界里已达到 无上成就,所以堪为究竟归处。他的内涵是灭谛至于究竟的 自性身,和道谛至于究竟的智慧身。于此,所谓的自性身是指如来智慧的法性空性的离客尘 垢的这一分。佛宝所具的内涵有两身一一自性身和智慧身,具有它的 缘故称为“宝”自性身是从法性的角度来说,或者称为真 如、本来如是,指如来智慧的法性空

7、性远离了一切忽尔起的 客垢这一点。客垢不是本有的,只是一念无明忽然出现的虚假相。它 一起就像乌云遮蔽天空,本有的法性空性就被遮蔽了。等到 乌云散尽,青天彻露,本有的自性就显出来了。这个空性和 智慧不是两个,如来的智慧有空分和明分。从智慧离了一切 边,什么相也不可得,而称为“法性空性”也就是万法的 本性。如果落在客尘障垢里,被妄识的力量所左右,不能回 光看到自己的本来,一直著在虚假的相上面,这样迷失了本 来就不叫做“宝”因为是虚假的、生生灭灭,一刹那就没 有了,哪里是真实的法呢?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 灭为乐。”前面讲客尘是生灭性的,就像天上打闪一样,一 刹那就过去了,什么

8、也没有,实际只是一个假相。但由于太 密集,让你看不清,就以为是真实的世界。世俗法全是错乱 因缘力投出的假相,没有一点真实,最后会发现什么也没有, 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然而“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一切生灭假相无余消失, 本来寂灭就现前了,它叫“大乐本性”这就是“自性”。它 是空的,什么边也找不到,了无一相可得,就像清湛明朗的 虚空,没有什么相。它不是八识的行境,没有“二”不成 为心前的境相,所以是空性的。这个东西一出来,就叫做“离 垢涅槃”,或者说灭谛究竟呈现出来了。现出来的东西是本 来的,它叫“自性身”。六祖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 期自性,本无生灭”就是指它显出来了。彻

9、底显出来就是 成佛,成佛是无二的,只不过在名言上为了让我们好理解, 从本来离戏的清净分、空分,说它是自性身、体性身等等。 这才知道,佛宝有无上的内涵,佛彻底显发了它,所以他是 宝中之宝。而所谓的智慧法身,“佛圣者相续的一切种智”就是说 它。其次说到佛智慧的德能,这叫“智慧法身” 一切都是 智慧法,说三智、五智、十智、无量智都可以,总之他是智 慧性。这种智慧性就是佛圣者相续中的一切种智。“一切种”就是对一切种类的法无不彻底照见、现量 明知。他本来就是智慧德相,到了客尘消尽,自性身显出来 时,跟他不二的就叫“智慧身”就像日轮出来了,它的明 跟日轮是不二的。这时,由于法性遍一切法的缘故,智慧一 念间

10、彻知一切所知,这叫做“一切种智”而且是现量的、 不二的。这就是佛宝极殊胜的德相。彼等以及其他具有彼等法的佛圣者等也是佛宝。自性身和智慧法身两大身,或者说两个究竟谛、清净谛, 叫做灭谛和道谛,是佛宝的内涵,其它具有这个内涵的佛圣 者等也是佛宝。以明空不二的真如或智慧为根本,出现的佛 的三身、五智、刹土、事业,无尽的种种游戏,全是佛宝的 内涵,全部叫“佛宝”譬如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四身五智所现,这里的任何 色相、光明、变化等全是如来法身所现,全是佛宝的内涵, 所以说全是佛,无非从它上面的体相用安立不同的名称。总 之这一切都是佛宝,他是十法界里最稀有殊胜的。这就是归 依境的第一个佛宝。(二)法宝者,

11、为灭、道的二谛。也就是诸圣者的心相 续的智慧一道谛,以及以圣者断了多少障碍的那一 一 灭谛。所谓的断分,也须了解是诸圣者上面的彼空性脱离垢 染的那一分。法宝,指圣者相续中具有的灭谛和道谛的法。这是真实 的法,文字教法是指向它、诠释它的,所要证得的内涵或引 导众生趣入的内涵,就是灭谛和道谛,这是真实的法。所以 说,是否得法、现见了法、出现了法,就是指是否有两种清 净谛。“道谛”指圣者相续中证得一分或满分无我空性的智 慧。有了它就开始能够断障,所以它叫真实的圣道。断障就 是使迷雾般的客尘逐渐消失,之后出现本来清净的法界,这 就叫“灭谛”它是从圣者断障的角度来说的。所谓断这一分,是指圣者本身有一个法

12、界空性,在凡夫 位完全被遮蔽了,一点没显现。到了圣者位,由于出现了道 谛,就开始灭除客尘垢染,从垢中脱出来。脱出的这一分就 叫做“择灭”或“灭谛”圣者拥有道谛,之后现前了一个 成果,叫做“灭谛”这样逐步升进,到了无学位时,灭谛 达到究竟,这就是无上的法。实际上,无上的法和佛是一个。 就像金刚经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 法根本上是指灭谛和道谛,具有这样无为法的就叫“贤圣” 或“圣者”要这样来了解。(三)僧宝者,是于四圣等的诸圣者而说。一般所谓圣 者是指获得无漏智慧的诸补特伽罗。“四圣”者,即诸声闻、 缘觉、菩萨三圣者以及佛陀圣者。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第三 品的圣者。僧宝,指四圣等为主

13、的圣者。一般说到的圣者,就是得 到无漏智慧的诸补特伽罗。脱离了烦恼垢染,出现了无漏智 慧,从此超凡入圣,这以上都叫做“圣僧伽”取得了灭掉 轮回有漏法成果的人。我们知道,众生本来是佛,只是目前沦落在虚假的客尘 境地。在迷梦般的世间境界里旋转、出不来,就叫“凡夫” 如果出现了道谛光明,灭掉一分垢染,得到了无漏智慧,就 开始从凡夫地入到圣地,出现了很大的力量,这就叫“圣者” 虽然有学位没断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各种品类,但只要出现 无漏智慧,就决定从凡夫界里逐渐退出。最后全部退光,智 慧越来越明,障垢越来越薄、越来越净除。这个趋势到顶的 时候,障垢会达到无余灭尽之地,智慧会增明到彻底明了之 地,完全成了

14、无漏智慧。自从见道以后,就一直在这个趋势 上走。譬如有一堆很湿的柴草,只要出现一点火,虽然柴还没 烧完,但要知道最后会全部烧尽。烧完的时候,湿草就都没 有了,湿气也没有了,全部变成了干的。像这样,只要出现 无漏智慧,虽然还没完全灭尽违品,但是他见了真谛的缘故, 具有强大势力,会辗转不断地越来越明显、有力量;虚假客 尘的垢染,会越来越消掉、没力量。所以开悟以后打消习气 很容易,开悟之前就非常困难,本来想不起烦恼,结果起得 更厉害,怎么都没办法干掉。一旦出现了无漏智慧就没关系 了,虽然障垢还有,但就像强大的力士制伏小孩一样,可以 瞬间把它制伏,之后不断地把它消掉,消到丝毫都没有就成 佛了。出现了见

15、道,具有无漏智慧以后,就叫做“圣者”整 个这以上的内涵,全部叫“圣僧伽”具体种类,包括小乘 两种圣者一一声闻和缘觉,大乘两种圣者一一有学位菩萨和 无学位佛。在这之外还有其他第三品圣者,譬如空行母、出 世护法等等。总之,都是指现前无漏智慧以上的圣士夫,整 个圣者的系统就叫做“僧伽”以上佛宝、法宝、僧宝表达的就是圣法界、清净法界。 也就是从迷惑里出去,决定往去掉客尘垢染、显现自性光明 的方向上走。整个内涵就是清净的出世法界、圣法界,能引 领众生出离轮回的最大系统。所有圣法界合成一个,叫做三 宝体系”它是无上的、不可思议的归依处。二、体性“对于三宝认定是我的依托处而起的大希望心”安立 就是它。归依就

16、是特别想找一个最好靠山的心。三宝已达到登峰 造极的地步,极其殊胜,他是最好的靠山爸爸,有了他,各 方面的问题都能解决。就像某党特别好,自己特别想入这个党,一入了就有靠 山,能很快做官、升迁等等,他有好大的希望想归投。与此 类似,归依三宝就是看到法界里有个最大的靠山、最大的爸 爸,就像佛说的:我是一切众生的父母。他绝对靠得住,怎 么观察,他都是最好的、最真实的、最有力量的,没有比这 更大的了。因此,特别希望加入到三宝党,一心想以他为自 己的依托处、归处,这样的心就叫“归依”。彼也实际上就是思心所。归依实际上就是思心所。就像赶马车的人,拉着缰绳让 马往这边走那边走,他在后面驱使,决定马的行动。同样

17、, 让心往归依上走的是思心所,归依的体性就是指这个行动的 驱使者。我们内在有无数种思心所或驱动者,它一起来就驱使着 心往那上行动。譬如,偷的相应思一起,就驱使着心去偷; 读书的思起来了,就驱使着心去读书;追求异性的思心所一 出来,就驱使人去谈情说爱;修道的思心所一出来,就驱使 人到深山老林学法术;当政坛领袖的思一起来,就驱使着人 去参加竞选。这就看到,无数种思心所驱使着我们的心开始 行动,它是业的体性。归依这个业的体性怎样呢? 一个特定 的思心所驱使着心去归依,这个思就是归依的体性。尽管如此,由与彼伴思一起之力,与彼相应的心王及心 所也现了它的相状。仁波切又说,虽然根本的体性是思心所,但从广义

18、来看, 跟思心所相应的心王心所,全部现出了它的相状。也就是, 它有一个力量,把其他心王心所也变成它那样的相。譬如疑心能自染染他,就像粪便是臭的,凡是跟它相应 的东西全变成了臭的,疑心是不干净的东西,当它起来时, 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干净。或者,偷的思心所一起,跟它相应 的心王心所都成了偷的状态,偷的思在左右着整个身心。同 样,归依一起,跟它相应的各种心王心所一一信心、智慧、 胜解、正念,以及八识心王等,整个心当时就处在归依的状 态O譬如一个人知道监狱特别可怕,想从苦海里逃出,然后 去找,谁能救我?结果找到一个大国王,他相信这个国王能 救自己,之后向国王投靠,在投靠这一刹那就完成了归依。 心当时最近

19、的状态就是思心所,它驱使着心去归依了。同样, 我们向三宝祈求,祈求三宝做我的归处,这时归依就出来了。 归依一出来,由于是跟友伴的思心所俱起的缘故,相应的各 种心王心所都出现了归依的状态或相状。这就是归依的体 性。三、释词对于归三宝,心走了而动的缘故,称为“归行”。总之 是带有希望的思往归境上走了。归依是进行时不是未来时。譬如一对男女,在结婚证上 签字盖章,已经生效,就表示结婚了。同样,出现了实际行 动,已经踏到道上去了,从此就有了归依的内涵,走上去了。譬如两人还没结婚,心还会动摇,有很多考虑,这些都 不叫结婚,有了正式行动才叫结婚。同样,归依的正式行动 才叫归依,心在归向三宝上有了实际行动。在

20、此之前,学归 依的法,对三宝产生认识,心里感觉三宝特别好,心想如果 归依会有很好的结果,已经心动了等等,只要还没归依,就 都不叫做归依的行动。当正式在三宝前宣誓:“我唯一归向 三宝,以佛为师、以法为道、以僧为伴。”已经建立这个誓 约,就等于盖章了,自方的契约已经出来了。这就是归依的 正式行动,它就叫“归行”。总之,是带着一种非常希求的思心所,在它的鞭策、役 使下,心这匹马已经往归处上走了。就像那个人已经决定, 思心所下令“我要跟她结婚”之后手印按上去、章盖上去, 已经建立了誓约,这就达成了婚姻。同样,非常渴望加入三 宝组织、以三宝作自己的靠山,这样,带着希望心的思心所, 就驱使着心往归依上行动

21、起来。在三宝前立誓说:“我拜您 为归处,我属于您的弟子,从今天开始,我立誓以一切佛为 师、以佛所说的道谛灭谛自性的教证二法作为我的道路、以 一切僧伽作为我道上的助伴,我唯一归依您,不再归依其 他。”这就跟三宝建立了关系。建立关系的时候就是归依, 真实建立关系的行动就叫“归行”。四、差别于他相续中出现的三宝,作为从今生及来世的怖畏中度 脱的依托处持着希望,是因的归依。就像一个人犯了很多罪,如果没找到靠山,那一定被官 府辑拿,要受非常多的刑罚,他特别想找一个靠山,把自己 救出去。同样,我们在生死无比恐怖的旷野里,要走过今生 和来世好多危险的路程,特别希望找到庇护处真正能保 佑自己出怖畏的靠山。这时

22、找到了三宝,三宝的力量最大, 一旦归投三宝,就能从此世的怖畏、来世的怖畏,各种轮回 苦的折磨中出来。起了这个心就叫因归依。我们是生死中的囚犯,造了特别多的罪,每一种罪都要 判好多年徒刑、受很多惩罚,一想就害怕,谁能救我,我一 定要归投他。像这样,一心祈求能把自己从恐怖的三界牢狱 中救出的力量。这时发现圣三宝有真实救自己的力量,之后 全心归向三宝,这就叫因归依。以欲求未来在自己的相续中出现或获得三宝的心,对于 果归处所得的依托处持一个希欲,是果的归依。有此二者。就像在土堆里有一座金山,特别希望把它开发出来,我 们有自性三宝,具足自性身、智慧法身以及道谛、灭谛,特 别希求在自己的五蕴山里开出自性三

23、宝来,这就叫“果归 依”希望出现这个果,一心归在这个果上。譬如从这里走到某地,目前在因上要靠什么,心完全归 向它,而不靠其他东西,这就叫“因归依”走的过程中一 直瞄准那个果,心冀望在那个果上,不求别的果,这就叫“果 归依”其实,“依”字不要,说“因的归” “果的归”更明 确。在因上是这么归的,在果上是那么归的,心一直冀望在 这上面,全心托付在这上面,这就叫做“归”或者换一个表达方式,记住“归心三宝”四个字,分别 放在因和果上来用。我们现在是菩提道的行者,要走到无上 果地。目前在生死险处,里面有无数的危险、苦痛,要受各 种极大惩罚,出了生死就会到达安乐的宝洲。所谓因的归心三宝,就是我目前处在因位

24、,要除怖畏、 踏上圣道、完成果,这时唯一依靠三宝,心完全归向他。也 就是认识到三宝才是真实的力量,唯一以佛为师、以法为道、 以僧为伴来走这条路,这就叫“因上归心三宝” “果上归心 三宝”就是走这条路时,一直期望一个果,特别希望自性 三宝圆满地开发,或者说佛性完全开发、客尘完全消尽而证 成佛果,唯一希望这一点,这就叫在果的层面上归心于自相 续中出来的三宝。也就是不再求名利,或者做轮王、梵王等, 那些是虚假的,得不到什么果,唯一希望证入圣法界,开发 出内在的三宝,这就是心归在自性三宝上,他成为得果的希 望处。举个世间例子。譬如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有一段 学习的过程,这代表因;到达最高学位,这代

25、表果。在这个 过程中,自己想:我学习要依靠什么?我的心归在哪里呢? 归在三个地方:一、老师;二、各门课程;三、同学。这三 个因素特别重要,老师能指导我,我要按教科书去学,好的 同学会使我在学习上进步,所以,我要选择最好的老师、最 好的教科书和最好的同学。这三个力量合起来,就成为我求 学过程中的最好归处,这好比因归依。在因位学习时,一直 以完成最高学位为目标。而最高学位要从我心里出来,我盼 望得到那种成就,心就归在那个上面。比如要得到博士学位, 而不是只求小学毕业、中学毕业,也不是求经商发财等等。 希求那个最高的学位,心归在那上面,这好比果归依。五、胜利于归心三宝行了的话,由此现前具足长寿等的善

26、趣的诸 功德,闭恶趣之门等。以及究竟上足以成为决定胜的功德的 甘nil 33 基础,等等。用现在话说就是后台太硬、太大了,他有通天能力,他 的安排什么都挡不住。就像过去的皇帝,要安排自己的孩子 非常容易,把孩子调到哪个部门,做什么,完成什么学位等 等,什么都可以操办。同样,三宝是我们的后台,他是圣法 界,具有全面无碍的护佑、摄持的力量等等。我们只要归心 三宝,拜圣法界做父亲,这以后享受的待遇就太大了,将来 的前途全给你安排好了。他是在法界里操作,你有什么合理希求,他都可以帮你 成办。可以现前今生来世善趣里的长寿、健康、尊贵、智慧、 相好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好。而且能让你脱离怖畏, 本来要坐

27、牢可以不坐牢,本来要堕恶趣可以关闭恶趣门等 等。再说,他是非常强大的后台,足够作我们究竟得到决定 胜功德的基础、所依,也就是做后台。整个圣法界的力量在 支持你,他是最大的后台。在这个最大后台的摄持、护佑下, 你可以一级级上升,凡是拜三宝为爸爸的人,最终全部得到 无上果位,享有极殊胜的利益。所谓“究竟上足以成为决定 胜的功德的基础”意思是做我们的后盾、靠山足够了。我 们对圣三宝的内涵完全了解,就知道他在究竟上作为开发决 定胜功德的基础完全够了。吾以少而易解语,宣说归依核心竟。这是仁波切的结束语。这样的归依话语的核心或心髓, 我已经用很简要、容易理解的语言在这里做了宣说。这部论非常珍贵,它特别精要,一语点中要害。通达了 这部短论,归依的要义就能呈现在心中,会生起很大的定解, 能很精准、切要地把握到要害,之后成为自己乃至菩提之间 永不缺少的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