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109828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乙 刖 百在此学期学习了中外管理思想史这一门课程,对于古人的管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 解。对于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管理学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有诸多借 鉴之处。积极向历史学习,向前人学习,从古人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上吸取智慧,丰 富我们对现代管理实践的理解。在当今社会,我们在不断的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的同时,来进一步的研究我国 古代的管理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学习古人思想的基础 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就是我写 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希望在此期间了解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优秀不足之处,以促

2、进 自身对管理思想的理解。(二)儒、法、道、墨四家之管理思想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中,儒、法、道、墨四家的思想毫无疑问的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影响上还是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历史上无不是主要围绕着这四大家管理思想来进行的,可以说,我国的历史也是这四家思想相互竞争和应用的过程。一:儒家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它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3、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

4、可矣。”,善於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纵观整个儒家思想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总结出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仁、义、礼、忠、怒、和、信、教、均、道。这几个重要的字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的理论范畴。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儒家基本观点 :性无善无恶论: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 道之以政 , 齐之以刑 ,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 有耻且格”。孟子性善论: “人之性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 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 , 人皆有之 ; 羞恶之心 , 人皆有之 ; 恭敬之心 , 人皆有之 ; 是非

5、之心 ,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 羞恶之心 , 义也 ; 恭敬之心 , 礼也 ; 是非之心 , 智也。仁义礼智 ,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荀子性恶论: 人之性恶 , 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 。“和而不同”就是先秦儒家管理的最终目标。和:谐也。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 , 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 小人同而不和”。孔子: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孟子: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

6、勿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二、道家管理思想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着的老子 (道德经 )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着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

7、强名之曰道”( 老子第25章)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道家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 道 的哲学。天道运行有

8、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

9、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 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三、法家管理思想法

10、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 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故, 苟可以利民, 不循其礼。 ”( 史记?商君列传) 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奖励耕战,毁弃诗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这种流派主要盛行于战国时的韩、魏、赵三国,而早期的法家学派人物亦来自这三国,如商鞅来自魏国、申不害来自韩国、慎到来自赵国等。法家中有三个学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这些学派思想由韩国人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法家这种学说乃一种纯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在战国时代那种“捐礼让而贵战

11、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的殊死竞争的情况下,法家这种思想在斗争中确是相当实用,如秦统一六国就是明证,而儒家那种固守传统的温和政治主张就未免显得有些“愚远而阔于事情”了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西汉后期,法家思想被“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所吸收,并开始以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理论治理国家,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被排斥掉。法家基本观点 :1 ,事断于法,制度管理。这是法家的最基本的观点,法家管理上主要就是重视法律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2 ,识人辨奸,明察秋毫。在管理上我们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正确的来评价员工的成绩。3,任贤使能,唯才是举。要留给员工足够的空间啦发挥他

12、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4,生杀予夺,以术御下。上司要知道怎么来管理下属。5,恩威并施,赏罚分明。领导者必须端正赏罚态度,对下属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维持制度的严肃性。四、墨家管理思想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13、“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以裘褐为衣,以践踊(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银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c 例如银子腹脖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 法”。墨家基本观点 :1. 兼爱。完全的博爱 ( 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 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2.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 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

14、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而对于胜方而言, 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 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3.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4.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5.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 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6.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 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7.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8.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

15、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 古代音乐费时 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9.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10.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 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三)儒、法、道、墨四家之关系儒学是贵族学,所谓贵族,具有三种身份: 1、统治阶级; 2、剥削阶级; 3、有闲阶级(雅文化的创造者) 。墨家反对剥削,也反对有闲,但承认需要统治,所以要建立贤人+公仆的政治。法家反对有闲,但要保留统治和剥削,所以要代贵族以官僚。道家理论上是只要有闲,不过没有剥削则不能有

16、闲,而没有统治又无法剥削,所以若不能像庄子本人那样死扛,根子上,道家还是三者都要的。传统上贵族垄断政治。虽然面对的是新形势,但不能不从旧经验里取材。所以墨法的统治学,都得到儒家那里去学。儒家教平民做贵族:教统治之法术,教有闲之境界,从而给予剥削之资格。墨家灭贵族为平民:学统治之法术,有闲的境界非所能知,于是愿灭之。理论上主动放弃剥削之资格。法家的人物排列下来则是:管仲、子产皆是孔子称道的人物,很多思想也确近于儒家。商鞅入秦,先言儒术。耕战明法,亦不甚远于“足兵足食民信之”。即至于理论上的集大成者韩非,实践上的成大功者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殆吸收儒家从政之经验,而抛弃其理想、爱民之态度,即是法家

17、。唯在管仲、子产、李克,仅为理想与现实有限度之妥协,至商君则已近失其底线,至韩非,则视理想如寇仇矣。道分两支:一是老子之道的一个隐含倾向:身在江湖心在魏阙,无为而无不为。在这里,道不过是掩饰。二是庄子之道:真心实意曳尾泥涂,处有用无用间。在这里,道终得靠养着。所谓儒家是贵族观点,道家是个人观点。实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非贵族不足以言个性,既具个性(主体意识) ,则精神上已为贵族矣。墨法是一路,所重都首在权力之把持。 一路,所重都首在权力之把持。墨是平民观点,法是君主观点,看似天差地远,实则殊途同归。今天的老百姓骂官僚腐败时,往往又难掩艳羡之情,亦是此理。墨法皆反对个体之人格,文化之精神。墨

18、以庸陋,不知人格独立之价值;法以深刻,深知人格独立之害于专制。墨、法皆讲集权,细微处如利用特务,鼓励告密亦同。商鞅变法之后,墨家巨子亦 跑到秦国去;备城门诸篇以下(尤其是号令一篇),和秦法亦若合符节。墨法皆重经济,唯,理论上墨以养民生,法以奉君欲。不过看今天为人民服务的的 公仆的表现,墨家的这个高尚理论能否落到实处,也就可疑了。(四)总结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有儒家的文雅,道家的逍遥,法家的严谨,墨家 的亲民。学习管理思想史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 管理思想史所反映的内容最 具一般性,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它集管理科学基本原理于一身,通过 深刻分析这些基本原理、基本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应用条件,最便 于我们掌握管理的灵魂,便于我们吸收管理思想的精华,便于我们在总结和发展 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管理创新。有深入的学习、实践,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的改进、 创新、积累和学习古代的好的管理经验, 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 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伟大而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