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芳2011310099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7038447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6.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施国芳2011310099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施国芳2011310099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施国芳2011310099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施国芳2011310099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国芳2011310099心理健康教育(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10736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 相关研究研 究 生 姓 名:施国芳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丁小斌 副教授专 业 名 称:教育硕士研 究 方 向:心理健康教育 二零一四年十月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the primar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al styleGuofang Shi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October, 2014郑 重 声 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

2、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接受社会监督。本人授权西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本论文提交当年/一年/两年/三年以后,同意发布。若不选填则视为一年以

3、后同意发布。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年 月 日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论文题目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姓 名施国芳学 号专业名称心理健康教育答辩日期2014年11月联系电话18993095786E_mail244784849通信地址(邮编):兰州市安宁区长风小学 730070备注: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11.3研究意义12 文献综述32.1问题行为32.1.1问题行为的概念32.1.2问题行为的分类32.1.3影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42.2家庭教养方式62.2.1家庭教养方

4、式概念62.2.2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62.3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83研究过程103.1研究问题103.2研究假设103.3研究方法103.4研究工具103.5研究过程113.6数据收集114结果分析与讨论124.1结果分析124.1.1小学生问题行为情况分析124.1.2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状况144.1.3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164.2研究讨论164.2.1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结果讨论164.2.2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结果讨论194.2.3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讨论214.2.4研究结论25参考文献26附 录28致 谢32摘 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生问题

5、行为状况、家庭教养方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论文采用 Connors 行为问卷、家庭教养方式调查问卷,对 451名一、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 239人,女生212 人。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状况总分上,从性别上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但在焦虑因子和多动因子上男女生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年级上比较,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问题行为存在着差异。从家庭职业类型来看,教师家庭与非教师家庭的孩子在心身问题因子和焦虑因子上存在着差异。 2在家庭教养方式总分上,男女生性别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从性别上来看,女生家长在溺爱型因子和不一致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家长,女生家长更容易采取溺爱性的教养方式;在家长文化程度

6、方面,家庭教养方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家长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民主性的家庭教养方式。3.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其中民主性因子与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因子与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防止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加剧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关键词:小学生;问题行为;家庭教养方式Abstract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problem behavior status of the primary students and manners

7、 of parental rearing.the investigation is based on variable difference analysis.As a result,a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which is also intended to help the parents improve their manners of rearing and thus to bette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primary

8、students.With questionnaire built by us, Connersrating scale i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status of the problem behavior.The Measurement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Scale,i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The author has investigated 489 students,272 of whom are males and 217 females.

9、All of the data have been recorded into computer and processed by SPSS 17.0.My research indicates: 1.The problem behavior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norm.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totally are similar, with no gender difference,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xiety and

10、 hyperactivity factor. The status of the problem behavior of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in the type of family occupational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somatic problems and anxiety factor. 2.On the family upbringing score,boys and girls th

11、ere is a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Family rearing patterns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different parentseducational level,The survey indicates, the par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are more likely to take the democratic family upbringing;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nners of parent

12、al rearing from teachers to non-teachiersfamily.3.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s and each factor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hav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Among all factors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the democratic factor and problem behavior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and other factors are asignifi

13、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received family upbringing. Active way of family nurture a positive impact to prevent 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s .Negative way could exacerbate the problem behavior of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14、: primary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manners of parental rearing.311 引言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儿童的一些问题行为不仅会在童年阶段产生影响,也可能是成年阶段发生许多违法犯罪行为、精神疾病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很多研究者都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都对小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因素都会造成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但是由于家庭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又是儿童每天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

15、最大的人,因此,在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比较关注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但家庭养育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还是不多见的,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念等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为了优化家庭教育的方法以此来防止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研究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1.2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的情况,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改善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以此来提高小学生

16、心理健康水平 。1.3研究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理论意义: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扩展和丰富了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内容。实践意义: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选择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2. 学校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配合家庭教育,从微观层面提出改善小学阶段家庭教养方式问题的指导。同时,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好的配合起来,培养出丰富多彩的、全面发展的、富有个性的下一代。3.此研究希望能得到更多研究者和社会人士的关注,重视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小学生问

17、题行为的相关性。2 文献综述2.1问题行为2.1.1问题行为的概念作为学生,其身心发展相对不成熟,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不良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太粗鲁,同伴关系不良等)都会导致在学生的行为中发生一些问题,即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行为障碍、偏差行为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把问题行为定义为:“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它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我国学者孙煌明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指的是影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余强基是这样定义问题行为的: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在学习、生活和

18、游戏中,常常发生的一些反常的行为。它不是身体症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是那些偏离正常儿童的行为,或者称为适应不良行为,这些不良的行为是正常的孩子没有的。(余强基,2001)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对问题行为的界定以及概念的表达还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说法,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的研究中找出共同点:(1)问题行为和同龄的其他正常人的行为是有显著区别的;(2) 问题行为往往伴随着情感的反应和不良的生理症状;(3) 问题行为是很难被人们接受的行为;(4)问题行为会对他人和自己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2.1.2问题行为的分类 对于问题行为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标准和分类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奎

19、伊等人把问题行为分为如下两类:第一类是外向性的问题行为,也叫做攻击性的问题行为。外向性的问题行为一般有以下表现:多动、暴力、和同学不友好、不守纪律、欺骗、逃跑等。第二类是内向性的问题行为,或者叫做退缩性的问题行为。内向性的问题行为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沉默寡言,孤僻,胆小,行为异常,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另一种表现是温和、焦虑、被动、依赖成人,因为这些行为并没有明显的破坏性和干扰性,因此不易被家长、教师发现和警惕,但从危害性来说,内向性问题行为比攻击性问题行为更严重,更能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发展。 英国病理学家 Rutter(1976)提出了问题行为的A行为(反社会行为)和N行为(神经质行

20、为)两类,其中A 行为即违纪行为,比如在躯体上或者言语上进行破坏、攻击、不负责任、不服从、等一系列异常行为;N 行为指神经质行为,如童年期恐惧和害怕、抑郁等。2.1.3影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1. 家庭因素几乎所有的研究表明,家庭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亲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主要指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正常家庭)等都影响着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在我国,调查影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会发现:在儿童45岁时,问题行为的产生因素,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教育态度不一致,二是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不是很和谐,再次就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等比较低;另一项研究是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亲子关系,研究亲子关系对

21、青少年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亲子关系期待型,也就是父母把他们的期望,放在他们孩子身上,他们的孩子倾向于产生反社会行为。另外还有一项研究指出了四个方面的家庭原因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一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二是家长限制了孩子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三是孩子受到委屈后想报复:四是孩子失败后一蹶不振,家长没有正确地引导,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 2. 社会因素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国内针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高。何定武通过调查研究深圳市 4-6岁儿童问题行为,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富裕、居住环境比较好(儿童居住面积

22、宽敞、居住环境安静、有独立房间)的儿童问题行为出现较少、较轻。(何定武,2002)武丽杰等对哈尔滨市城市与农村 6-14 岁 1961 名学龄儿童及父母调查显示:城乡儿童的分裂样、社交退缩、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性问题因子异常有明显差异,均为农村大于城市。(武丽杰等,2002)汪毅德等人对北京市 1270 名 6-13 岁学龄儿童进行测评研究,发现当儿童的家庭遇到困难却得不到亲友经济或感情支持的时候,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更高。(汪毅等,2009)由此可见,儿童问题行为与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经济收入有一定相关性。农村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高于城市小学生,可能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等

23、方面相对落后,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在重视程度上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滞后于城市,使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学生。社会文化也对儿童行为产生影响,不同的社会风气和社会传媒对儿童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如今的信息高科技时代,儿童通过电视、电影、图书、广播、音像制品以及互联网络等传播媒介获得知识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或不良倾向也会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儿童容易模仿传媒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进而发展为问题行为。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电视对儿童的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智力发展、个性社会化发展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电视里中的不健康内容对儿童的发展有负面影响,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网络

24、对儿童行为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大量儿童网络成瘾,导致社会、心理功能受到损害,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典型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神经精神运动迟缓和激动、社会行为减少等,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疾患。二是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和冲击性,一些负面信息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产生影响。3个体因素国外研究显示,儿童问题行为产生与儿童的成熟度有关,其中,遗传是影响儿童早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Vander Valk 等对 3 岁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内向性问题行为的遗传度是 6466%,外向性问题行为的遗传度为 54%。虽然共享与非共享环境因素影响也存在,

25、但仍证明了遗传是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最危险因素之一。个人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如果遭受不良的刺激,儿童神经系统出现一些问题也会导致小学生产生问题行为。例如,研究表明,妊娠期如果母亲接触有害物质、有严重的妊娠反应,生出的孩子要比无妊娠反应的母亲生出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也有研究表明儿童出生时脐带绕颈,窒息l0 分钟以上,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辅助分娩,这些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或剖宫产者。良好的生理状态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王素珍等人对出生时低体重儿童与正常儿童对比研究发现,低体重并不会对儿童的智力和社会适应造成负面影响,但低体重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出现多动和外向行为问题。(王素珍

26、,李成柏,张和增,2000)还有的研究表明有头部外伤史、惊厥史和出生窒息史等与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明显高于其他孩子。王斌等人采用 CBCL 对 111 名肥胖儿童和 415 名正常儿童进行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提示肥胖是儿童产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王斌,叶冬青,张承业等,2005)儿童气质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气质类型可分为温顺型、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张劲松(1996)等认为难养型儿童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启动缓慢型儿童的问题行为也明显较易养型儿童多,积极的气质特点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减弱应激对儿童行为的不良

27、影响。婴幼儿的某些气质特点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并可持续到成年。2.2家庭教养方式2.2.1家庭教养方式概念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子女的发展,所以,一直以来,家庭教养方式都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在Darling 和Steinberg 认为,家庭的教养方式就是父母的行为、态度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它反映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顾明远等人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广义的和侠义的:广义的家庭教养是指家庭各个成员之间互相实施的一种教育;而狭义的家庭教养就是指由家长对孩子或者是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

28、。 2.2.2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在19 世纪末, 弗洛伊德关注到了不同的家庭养育方式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他对父母做了简单的角色划分: 母亲负责提供给孩子爱与温暖,而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在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 (1967,1991)的研究中,他通过对实际家庭的观察以及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一是要求,二是反映性;然后结合形成了权威型、溺爱型、专制型, 漠不关心型四种家庭教养方式,在我国教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也大多采用这种分法。而在此研究中,笔者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五类:民主性、专制性、溺爱性, 放任性和不一致性。各教养方式表现如下(

29、一)民主性家庭教养方式孙云晓等人认为,民主性的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经常交换意见,交流各种各样的事情;孩子如果失败了,家长不会大声斥责,而是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民主的父母平等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在需要的时候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帮助和支持,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爱,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由父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二) 专制性家庭教养方式在专制性的家庭中,父母强迫孩子必须听命于自己,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父母的干扰,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父母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孩子, 并且强迫孩子接受自

30、己的观点和认识,在家里,父母命令孩子这样那样,在外面,他们的一切行动也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孩子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逾越父母的要求。专制性的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 对孩子有太多的限制和不允许,他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但是没有耐心,缺少宽容,教育孩子时他们往往语言生硬,方法单一、粗暴。(三)溺爱性家庭教养方式在溺爱性的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过度的保护,过分的溺爱,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一切服从孩子,对孩子的的各种要求父母会无原则的满足,他们从不舍得打骂,哪怕是孩子做错事也不会批评,相反他们还会包庇孩子的缺点。生活中,父母安排孩子的种种琐事,怕孩子吃亏。孩子总

31、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过分的要求,如果他们的要求不能被家长满足,就会大声的哭闹,因为只要他们一哭闹,父母就会马上满足他们的要求。这类家庭的孩子一般比较懒惰、缺乏责任心,自我控制能力差,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很自私,很任性,也很高傲,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过度保护孩子,破坏孩子的积极性和独立性,阻碍了他们与他人的正常交往,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四)放任性家庭教养方式在放任性的家庭中,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漠不关心,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感兴趣,平时,他们不会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也不会限制孩子的行为,当然他们也不会对孩子表现出关爱和期望。家长的这种冷漠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孩子对

32、任何事都没有责任心,因为没有人去管教他们,所以他们做事没有约束,行为比较放纵,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中的孩子,从小教缺乏关爱和教育,性格内向、孤僻,情绪消沉、对人冷漠,缺乏理想和追求,这些不良的性格与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五)不一致性家庭家养方式在不一致的家庭中,存在两种不一致的情况,一种是不同的家长在同一时间表现出教养方式的不一致性,比如说父亲与母亲之间,或者是父母与爷爷、奶奶之间,对于孩子的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处理方式。另一种则是同一家长在不同时间表现出教养方式的不一致性。比如同样的事情,家长也许会因为自己情绪的不同而对孩子有不同的态度。胡杰容等人将家庭教育中的这种教养态度、

33、教养内容的不一致现象归结为社会化冲突,(胡杰容,马德峰,2000)具体是指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社会化内容和目标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使其难以取舍,无所适从。不一致性家庭中,性格外向的孩子容易说谎,言行不一致,欺上瞒下,容易产生不好的反社会的行为;而性格内向的孩子,猜疑心比较强,有恐怖感,对人不信任,容易怀疑别人。另外, 在性格发展上,不一致性家庭的孩子可能会产生不遵守道德规则的问题行为,男孩会没有男孩气,女孩没有女孩子气,在以后生活中,容易受挫折、产生人格性障碍。2.3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儿童的问题行为的产生与不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Patterson(1989)提出了反社会

34、行为的发展模式。他认为,不良的家庭教养态度和行为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不适当的家庭教养态度和行为会导致儿童产生问题行为。Mackinnon-Kiwis(1992)等研究证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从通过两种途径造成儿童的攻击、反抗行为:一是强迫,父母和孩子相互强迫,强迫对方停止不适当的行为,却通过负强化反而保持了这种行为的发生;二是不适当的监控,父母对儿童的活动、行踪、以及交友进行不适当的监视,从而引起子女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敌对,使子女产生了攻击、反抗行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关于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王丽敏(2002)等人发现,父亲对孩子的教养缺乏温暖和理解、

35、惩罚过分严厉以及拒绝否认的孩子易发生问题行为;母亲对孩子缺乏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孩子、保护保护孩子,子女容易发生问题行为。安瑞(2008)通过研究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在研究中表明:男性儿童的社会性退缩性、内向性问题行为与家庭控制性呈正相关,男性儿童的体诉问题和破坏性问题行为与家庭组织性呈负相关;女性儿童的攻击、破坏、抑郁、内向性行为、外向性行为及总问题行为与家庭亲近度呈负相关;女性儿童的体诉问题、破坏性问题行为与家庭矛盾性呈正相关。 从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与不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在大多数家庭中,有的家长有不同程度的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他们对孩子过于严格,往

36、往对子女缺乏应有帮助和尊重,这些常使儿童产生攻击、反抗、等情况;有的家长教育态度自相矛盾,双方不一致时,孩子撒谎的习惯就养成了;有的家长无条件满足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孩子更容易产生极端的不安和激烈的反抗、以及轻视父母、霸道、任性等情况;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他高,而子女因为达不到父母要求,就产生自卑感并出现适应不良,从而产生各种问题行为。3研究过程3.1研究问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考察了现实问题基础上,选择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兼顾考察问题行为在年级、性别和家庭职业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以

37、我校的一、三、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了解小学生问题行为发展的状况;了解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状况。(二)深入细致地考察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包括各种问题行为和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程度,家庭教养方式能否预测小学生问题行为等。3.2研究假设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提出以下假设:(一)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具有年级、性别和家庭职业类型的差异。(二)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个体因素(年级、性别)差异,家庭因素(家庭职业类型、家长文化水平)差异。(三)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者相关性。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有着不同的影响。3.3

38、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我校一、三、五年级的同学,回收调查问卷并核查有效问卷,对问卷测试结果进行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3.4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家庭教养方式量表、Canners量表家长用问卷(一)家庭教养方式量表:此问卷用来调查家长的教养方式,具有较高的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723,分半信度为 0.643。此问卷由 40 个题目组成,分为溺爱性(1-7 题)、民主性(8-17 题)、放任性(18-26 题)、专制性(27-34题)、不一致性(35-40 题)。此问卷采用的是 5 分制评价的方法,不出现某个行为记录1分,很少出现某个行为记录 2 分,有时出现记录3分,经常出现记录

39、4分,总是出现某个行为记录5分。分数越高就说明家长教养方式的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越显著。此问卷由儿童的主要教养人回答。(二)Conners量表家长用问卷-Conners 儿童行为问卷由 Conners 于 1969 年创制的,至今为止已经有 42 年。Conner 问卷有三种的形式(针对的填写人不同)的问卷:一、家长用 Conners 问卷。二、教师用 Conners 问卷。三、家长教师通用 Conners问卷。本次调查采用Conners 家长用问卷,用 0、1、2、3 四级评分,无,记0分;稍有,记1分;相当多,记2分;很多,记3分。3.5研究过程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40、施测,两份问卷由一、三、五年级班主任代为发放给学生,学生交由家长填写,次日收回问卷。总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回收率为93.2,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共451份,有效问卷率为90.2,之后,再进行原始数据录入、统计分析。3.6数据收集问卷回收后,筛选出有效问卷,再逐一进行审核、编号、对问卷各项信息统一编码,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然后采用SPSS17/windows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的处理。4结果分析与讨论4.1结果分析4.1.1小学生问题行为情况分析4.1.1.1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性别差异比较表1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性别差异比较维度男女tSigMSDMSD品行问题0.910.43

41、0.860.371.2560.209学习问题1.410.531.390.530.3170.753心身问题0.370.390.410.40-1.0610.291冲动-多动1.230.631.140.671.5980.111焦虑0.830.521.010.56-3.241*0.001多动指数1.170.491.080.442.083*0.037Conner 总分0.970.380.950.360.6000.549注:*p0.05,*p0.01,*P0.001从表 1 可以看出,从问题行为总体上看,男女生两组学生并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但从PSQ 各分量表得分比较,经 T 检验,小学男女学生在焦虑因子

42、(t=-3.241,p=0.001)上显著的存在着差异,女生的得分明显的高于男生。在多动指数(t=2.083,p=0.037)上,男女生也存在差异,女生在多动指数因子上的得分低于男生,而在其他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4.1.1.2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年龄差异比较表2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性别年级比较维度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tsigMSDMSDMSD品行问题0.910.400.850.440.900.451.0520.293学习问题1.380.511.380.561.390.54-0.0490.961心身问题0.380.370.420.440.450.45-0.3670.716冲动-多动1.

43、190.641.170.651.200.650.1170.906焦虑0.950.550.880.530.910.551.9840.326多动指数1.120.451.110.491.110.480.6580.512Conner 总分0.980.350.960.381.010.410.4640.645从表 2 可以看出,一年级与三年级的学生问题行为状况差异不显著,一年级学生在品行问题、焦虑、多动指数上的得分高于三年级与五年级,在心身问题上,五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一年级与三年级。4.1.1.3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家庭职业类型差异比较表3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家庭职业类型差异比较 维度非教师家庭教师家庭tS

44、igMSDMSD品行问题0.870.430.830.381.2630.207学习问题1.390.511.390.540.0160.987心身问题0.370.400.520.47-2.55*0.013冲动-多动1.210.641.060.541.7460.082焦虑0.880.571.030.58-2.260*0.025多动指数1.120.481.110.450.0770.988Conner 总分0.980.390.960.370.0380.972注:*p0.05,*p0.01从表 3 可以看出,从问题行为总体上看,非教师家庭学生和教师家庭学生不存在总分上的显著差异。但是从个别因子来看,教师家庭

45、与非教师家庭在心身问题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焦虑指数上差异也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教师家庭的儿童心身问题、焦虑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教师家庭的儿童。4.1.2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状况4.1.2.1家庭教养方式在年级与性别上的差异比较表4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在年级与性别上的差异比较MSFsig性别溺爱性0.5183.9250.049民主性0.0850.6870.049放任性0.0830.4630.498专制性0.0030.0130.915不一致性1.3784.912*0.028年级溺爱性0.3822.9050.088民主性0.1561.2580.264放任性0.0990.

46、5430.463专制性0.0120.0730.789不一致性0.0030.0090.924家庭教养方式总分0.0941.8160.180注:*p0.05,*p0.01以小学生的年级、性别作为自变量,分别以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 22 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如表4所示,年级、性别,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总分上相互作用比较显著,在溺爱性因子上相互作用也比较显著,F(1,489)= 4.045,P0.05;F(1,489)= 5.955,P0.05,在不一致因子上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性别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溺爱性和不一致性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溺爱性因子上,男生和女生在家庭教养方式

47、上存在差异。女生家长的溺爱性高于男生家长的溺爱性,也就是说,家长更多地对女生采取溺爱性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养方式的不一致性因子上,男女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女生家长的不一致性高于男生家长的不一致性,也就是说,对比男生,家长更容易对女生表现出不一致的态度和做法。4.1.2.2不同家庭职业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表5不同家庭职业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维度非教师家庭教师家庭tsigMSDMSD溺爱性0.710.380.660.341.1050.271民主性2.620.342.690.39-1.6181.108放任性0.980.430.930.440.9420.348专制性1.460

48、.391.460.420.1460.886不一致性0.980.511.070.48-1.4060.161家庭教养方式总分1.430.221.450.26-0.3860.701注:*p0.05,*p0.01从表 5中可以看出,非教师家庭与教师家庭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不显著。其中,非教师家庭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放任性上得分高于教师家庭;教师家庭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民主性、不一致性上的得分高于非教师家庭。4.1.2.3不同文化水平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表6家长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家庭教养方式总分高中及以下M0.0762.5011.0051.5261.07

49、51.422SD0.3890.3020.4010.4020.5160.218大学M0.6852.2640.9611.4280.9751.429SD0.3590.3270.4160.3890.4850.215硕士及以上M0.7042.6650.9621.4911.4951.479SD0.3850.4380.4620.4090.5170.265F0.1618.965*0.4802.433*5.473*1.361注:*p0.05,*p0.01从表 6 可知,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民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与家长的文化程度的相关。在不一致性因子上,大学文化程度的家长与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长存在着差异,在家庭

50、教养方式中,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长更容易表现出不一致性。在专制性因子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家长与大学文化程度的家长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性,高中及以下家长更易采取专制性的家庭教养方式。在民主性因子上,家庭教养方式也存在着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在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与大学文化程度、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存在着差异,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长与大学文化程度的家长比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家长,更具有民主性。但大学文化程度的家长与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长家庭教养方式差异不显著。4.1.3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表7小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变量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家庭教养方式总

51、分品行问题0.319*-0.102*0.317*0.237*0.382*0.382*学习问题0.141*-0.161*0.274*0.237*0.282*0.267*心身问题0.108*-0.038*0.282*0.189*0.211*0.262*冲动-多动0.216*-0.0450.195*0.152*0.280*0.246*焦虑0.232*-0.0670.321*0.185*0.258*0.315*多动指数0.220*-0.1210.274*0.218*0.315*0.306*Conner 总分0.302*-0.118*0.362*0.276*0.385*0.404*注:*p0.05,*p

52、0.01从表 7可以看出,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在总体上达到了显著水平,除了民主性以外,问题行为的总分与家庭养育方式中的其他因子都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而问题行为的总分与民主性因子呈现负相关。4.2研究讨论4.2.1小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结果讨论 以 Connors 儿童行为问卷的总分(M+2SD)为临界值,等于或大于此临界值被判定为有行为问题。被调查的451 名小学生中,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 13.53%(61/451)。其中男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 13.81%(33/239),女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 13.21%(28/212),男女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本此研究调查的三个年级的学生

53、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有:首先,随着现在城市生活压力的越来越大,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女性的就业观念,许多母亲不再仅仅是家庭妇女,而是作为一名职业女性,由于要工作,她们面对着来自于社会、工作的压力,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老人照顾孩子,一般只管吃饱穿暖,往往关注不到孩子的学习、行为、思想等、因此老人照顾孩子的诸多弊端就导致了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其次,在我国,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加,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甚至几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家长们日益增长的期

54、望和孩子们日益增长的压力,导致了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再次,现在生活水平虽然在不断的提高,孩子们的玩伴却越来越少了,很多孩子闲暇时间终日与电视、网络为伴,这样不利于儿童的发展,也导致一系列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当然,与以往相比,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素养都提高了,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家长能及时地发现,并且积极的去寻求解决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途径。另外,随着人们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家长们开始摆脱旧有的家教观念,摆脱用以往的固定的行为模式规范儿童,逐渐认识并接受孩子行为的多样性。(陈虹,姜喆,苏林雁,2003) 从表 1可以看出,在总体上,小学生问题行为不存在男女学生性别上的差

55、异,其中,男生的问题行为更多的表现在外显性上,而女生的问题行为更多的表现在内隐性上。在焦虑因子上,女生的问题行为明显高于男生,而在多动指数因子上,男生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周晓彬的研究结果一致。(周晓彬,张东峰,段建华,1999)这首先与男女性生理差异有关,在生理上,男性儿童生理上的三个因素睾丸酮、5-HT 和杏仁核(张蔚,张文新,2006)可能是导致他们比女性儿童产生出更多的多动、攻击以及外向性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次,这也与男女生在社会中的性别角色有关,在大多数文化中,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思维、行动以及感受方式的期待上都通常有着明显差异。(王全志 等,2004)在家庭中,父母采取不同的

56、方式来培养不同性别的孩子,在孩子还未出生时,父母就已经对孩子的性别抱有期望,并按照自己的期望准备孩子出生后的东西。孩子出生后,从孩子的服饰、名字、玩具、养育方式方面,父母都区分了男女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还对不同性别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们要求男孩勇敢、独立、有担当,要求女孩温柔、乖巧、有主见。父母的这种对不同性别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加强了儿童对于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初步印象;在学校,教师们以各种方法将性别角色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们。例如排队的时候男女生分开,对男女生有不同的要求,希望男生思维敏捷,希望女生认真仔细,鼓励男孩多参加体育活动等等。这种差别对待,更加加强了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在社会

57、中,媒体对于儿童的社会角色的性别区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电影、书刊、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播工具中,人们看到的是男性的刚强、稳健和女性的多情、温驯。从表2可以看出,一年级与三年级的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小学一年级时,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是比较缓慢的,到了三年级较一年级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率高一点,但是差异并不显著,五年级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率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在品行问题、焦虑、多动指数上的得分高于三年级与五年级,在心身问题上,五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一年级与三年级。研究表明, 一年级时问题行为发生率最低,之后逐渐缓慢地增加,到了五年级时问题行为发生率达到最高峰,到六年级时逐渐开始

58、下降。(余晓敏,2010)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初入学校,对一切都有好奇感、新鲜感,比较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接受新鲜事物,比较信任老师,相信老师说的任何话,尊重老师的一切行为,比较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做老师与家长眼中的“乖宝宝”,尽可能的表现到最好,所以,一年级学生问题行为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是突然从幼儿园比较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一下子进入小学,要遵守小学生的作息制度,学习内容增多加大难度,不能完全适应;也有的小学生是因为离开了父母,小学老师和幼儿园教师毕竟有所不同,孩子觉得不能得到老师的全部关注而心里失落。这些问题只要家长和老师及时引导,对孩子耐心帮助,就会

59、解决。随着年级的逐渐增高,到了三年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逐渐学会有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发展,已经能够独自从事一些需要一定意志力支配的工作,但三年级学生感情上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也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此阶段的孩子,他们仍然比较依赖父母、老师,但也有自主性,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率仍然不太显著。到了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他们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处于敏感期的他们,对老师的行为敢于提出批评意见,对发生的不公平的事也会表现出不满,他们的见解很容易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们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所以,他们往往不能采取正确地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有时候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表示抗议。相对来说,五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较一年级和三年级比较显著。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养环境,而家庭教养环境又与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教养方法和态度等因素有关。从表 3 可以看出,从问题行为总体上看,非教师家庭学生和教师家庭学生不存在总分上的显著差异。但是从个别因子来看,教师家庭与非教师家庭在心身问题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焦虑指数上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