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课件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7005727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5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创伤,1、概念和因素 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2、类型 分为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复合伤。 轻则仅损伤表皮,重则引起功能障碍 3、致伤因素 机械因素,车祸、塌方、刀刺、枪伤等 物理因素,烧伤、冻伤、电击、射线等 化学因素,酸碱、毒气等 生物因素,毒蛇、昆虫等,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现场救护目的,第一目击者或救护人员现场及时救护,是转向医院进一步治疗的基础。 有利于抢救和延长生命,赢得专业救治的宝贵时间。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保护伤口,预防和减少污染。

2、固定骨折,防止加重损伤及减少痛苦。 为转运伤者做准备。,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整体观念:全面检查(意识、呼吸、循环、伤口、头、脊柱、胸、腹、骨盆、四肢)及重点了解伤情。 注意自身和伤员安全,人文关怀贯穿始终。 先抢救生命,后检查创伤,快速有效止血。 包扎,先头胸腹部伤口,后四肢。 固定,先颈部,后四肢。 迅速、准确,动作轻巧,防止加重损伤。 尽可能做好自我防护及事后的必要处置。,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创伤现场急救要注意的潜在危险,火灾余火 带电电线 有害物质 自然灾害 受损汽车 残余弹药 受员血液及分泌物 其他难以确定因素,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创伤现场救护五大

3、技术,通气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五大基本技术之一通气,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影响通气功能的原因,1、异物阻塞气道 2、舌后坠 3、分泌物 4、开放性气胸 、粘膜水肿 6、喉、支气管痉挛,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通气技术之呼吸道异物的处理,伤员的鼻咽腔和气管,被血块、泥土或呕吐物等堵塞,或昏迷后舌后坠,均可造成窒息。,手击背法,海氏急救法,指抠口咽法,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通气技术之-昏迷病人的处理,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 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怀疑颈椎损伤,无颈椎损伤,仰头举颏法,复原(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双下颌上提法,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通气技术之-

4、开放性气胸处理,敷料或清洁衣布,堵塞胸壁伤口,开放性气胸,闭合性气胸,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五大基本技术之二止血,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全身的血量,占体重的8% 60公斤即4800ml,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出血类型,皮下出血 外出血 动脉出血:鲜红喷射出 静脉出血:暗红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渗出 内出血:没流到体外如胸、腹、盆腔的出血,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出血量的判断及危险性,20%(800-1000ml)面苍白、心慌、肢凉,出现休克。 40% (2000ml以上)有生命危险。,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止血材料,无菌敷料、创口贴、气囊及表带止带 就地取材有三角巾、毛巾、

5、手绢、布 料、丝袜等。,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止血方法,压:指压 包:加压包扎 塞:填塞 捆:止血带,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止血技术之指压止血法,面部出血的指压法,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肢体出血的指压法,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止血技术之二加压包扎法,直接加压 敷料、纱布覆盖伤口 用手施加压力直接压迫 用三角巾、手帕、清洁的布料包扎。,注意: 敷料超过伤口3厘米 不去除血液浸透的敷料,另加一块保持压力。,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间接加压 伤口有异物、如扎入身体导致外伤出血的剪刀、钉子、玻璃片等。 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定,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

6、止血技术之三填塞法,用于较深较大伤口,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 用消毒纱布、敷料填塞(干净布料 ),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止血技术之四止血带法,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用于四肢动脉临时止血,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万不得以情况下应用。 1、应当扎在上肢上1/3处,大腿中上部。 2、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 3、松紧适宜 4、标记上止血带时间 5、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 6、不能用铁丝、电线、绳索 代替止血带!,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五大基本技术之三包扎,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减少出血 保护伤口 防止污染

7、 固定敷料和夹板,包扎目的,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创可帖、绷带、胶带、三角巾 就地取材:干净衣物、毛巾、床单、领带,包扎材料,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包扎要求,暴露伤口 要快 动作操作 要轻 包扎部位 要准 包扎效果 要牢,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包扎注意事项,1.先盖后包,敷料要够大够厚。 2.打结避开伤口、眼、乳头、男性生殖器和坐卧受压的位置。 3.乳房下、腋下、两指间、骨隆起部分加垫。 4.包扎松紧适宜,如过紧,应立即松开。 5.小而深及狗咬伤的伤口不要包扎。 6.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 7.不要对伤口用消毒剂或消炎粉。,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胸开放伤,半

8、卧位 伤口密闭包扎 用塑料布(干净的塑料袋或类似物品)覆盖于伤口之上。 用粘附性敷料或胶布贴牢。,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肠管脱出,不还纳 保鲜膜或湿纱布覆盖 碗或自制圈围住肠管 固定 双膝下垫垫 注意避免肠管受压,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断指(肢)现场处理,断指用洁净品如手帕、毛巾包好,外套塑料袋或小瓶装好。 将塑料代或小瓶放入装有冰块的容器中。 不要将断指直接放入水中或冰块中。,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异物插入,不拔除 要固定,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五大基本技术之四固定,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骨折的概念: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骨折。 骨折的分类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9、,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骨折判定,疼痛 肿胀 畸形 骨檫音 功能障碍,现场区别扭伤、脱臼及骨折比较困难,怀疑骨折就按骨折处理,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怀疑有骨折立即固定,避免再次损伤 减轻疼痛 利于搬运,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固定注意事项,先救命后治伤 现场不复位、不冲洗、不涂药 超关节固定并加垫 上肢屈,下肢伸,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下端 暴露肢体末端,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固定材料的选择,颈托: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 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夹板类:现成的板、棍、树枝、扁担、杠棒、步枪等。 现场制作:杂志、硬纸板、雨伞。 自体固定:将

10、受伤上肢缚在胸部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下肢。,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脊柱骨折固定,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颈椎骨折固定,1、不动-这就是很好的制动 2、砂袋或衣服置头、颈部两侧 3、颈部牵引固定,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4、专业颈托或头部 固定器固定 5、自制颈托固定 报纸、毛巾、衣物卷成卷制成临时颈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6、木板固定 无颈托时可用砂袋或衣服填塞头、颈部两侧,防止头左右摇晃绷带或布带将头固定于木板、床板,躯干上“三”下“四”捆绑,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五大基本技术之五搬运,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伤员搬运和护送技术原则,并非简单的运送,须谨慎防止伤情加重。

11、准确区别伤情,动作轻巧、避免震动。 尽快离开危险地点,运送至救治场所。 因人制宜采取搀扶、背运、双人运等不同方式。 利用身边工具,可用木板、衣服、毛毯、绳索制作担架。,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搬运注意事项,不要无目的地移动伤病人 疑有脊柱、骨盆、下肢骨折时不可试行站立,肋骨骨折不可背送。 遇脊髓损伤的伤员用硬担架搬运,禁忌一人抬肩、一人抱腿法搬运 保持脊柱轴位,避免强拉硬拽 疑肋骨骨折不能背运 病人固定于担架,头向后,足向前,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常用搬运方式,颈椎伤牵引颈部搬运,使用颈椎固定器 脊柱伤多人抬起伤员,保持身体轴线,使用脊柱板 扶持法、抱持法、背负法、平卧托运 手搭杠轿搬运

12、、椅托式、拉车式 腋下拖行、衣服拖行、爬行法 担架抬送:走步前左后右交叉,上坡头向前,下坡头向后,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徒手单人搬运,拖行法,爬行法,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徒手双人搬运,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脊柱骨折搬运,平托法:三或四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至木板上。 滚动法:多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 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弯曲。,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脊柱骨折不正确搬运方法,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三、急救护理,急救护理程序 接电话出诊现场评估现场急救与护理转运(保障途中安全 )与相关科室或诊室联系到院,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1 、接电话出诊争取时间,

13、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包括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病人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接电话后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在3 min5 min出车。,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2 现场评估 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快速评估危重病情,包括对意识、气道、呼吸、循环等进行评估。 在急救现场应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

14、的伤情,进一步为病人赢得抢救时机。,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3 、现场急救与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应立即开放气道,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其他异物者应迅速给予清除,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对舌后坠病人应侧卧,并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并给予氧气吸入。心搏骤停伤员做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做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的供氧,有利于循环复苏。,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2) 妥善处理出血创口,防止创面二次污染或损伤 严重多发创伤病人大多有开放性伤口,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创面广泛出血

15、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绷带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 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伤,可用大拇指压迫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及时加厚敷料加压包扎伤口或上止血带加压止血,上止血带之前用纱布、毛巾等软垫保护受伤皮肤,止血部位上肢在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在大腿中上三分之一处,以防损伤神经,并标明包扎时间,每小时放松1次,并用简易夹板妥善固定骨折肢体。,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 对单纯头皮出血可加压包扎止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用明胶海绵贴敷,外加无菌纱布覆盖临时包扎,若病情许可宜将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量。对于腹腔脏器外露者,先无菌敷料覆盖,再用盆

16、或碗扣上,外用绷带固定。,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严重创伤病人病情复杂、出血量大易发生出血性休克,因此护士必须选用9号以上针头或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循环;颅内血肿病人应给予20%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等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供血、供氧,对于躁动病人不宜应用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抢救同时通过向现场人员询问,了解致伤原因,判断有无其他部位伤情,防止隐匿伤情继续发展。应用车载监护仪,注意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感觉、末梢血管充盈情况

17、,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呼吸、循环异常,应随时准备抢救;详细记录创面是否继续出血,记录出血量等;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4 转运 确保途中安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在病人呼吸道通畅、休克得到基本纠正的情况下,立即转回医院抢救。对于多发性骨折的病人,为避免途中骨折断端移动临近血管、神经再次损伤,应用夹板暂时固定,搬运时要小心,以免诱发更多出血。颅脑损伤伴昏迷病人易将异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在途中应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或血凝块,切忌头后仰,致分泌物或血凝块堆积咽部造成窒息。,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 对脊椎损伤病人,应保持脊柱轴线

18、稳定,将其身体固定在硬板担架上搬运;对颈椎损伤的病人要尽可能用颈托保护颈椎,注意保暖。抬担架时尽量保持水平位。车速要平稳,不要急刹车或突然提速,途中保持输液通畅,及时补充血容量,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 转运途中一旦出现心搏停止,立即停车就地复苏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及初步检查记录,准备、通知相关科室和诊室,畅通绿色通道,作好抢救工作。到达医院后与急诊室医护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说明受伤时间、原因、意识、瞳孔、合并损伤、现场及途中呼吸情况等。,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四、急救体会,(1) 创伤患者病情危重,死亡危险性高,最好在伤后1小时内救治则存活性大。因此护士必须树立

19、“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同时要有较为全面的护理知识和熟练的各种护理操作技能。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密切与医生配合,为手术赢得时间。,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2)急救原则:先危重后一般,先抢救后分科.使患者从就诊到抢救、治疗、手术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紧密配合过程。因此,急诊护士要增强时间观念,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护理,(3)做好心理护理 创伤患者大多是遭受突然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创伤患者中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大多处于事业和家庭的关键之时,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创伤,迫切要求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救治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静、急而有序的态度、熟练的技术服务于患者,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救治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