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操作规范.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982010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皮下注射操作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皮下注射操作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皮下注射操作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皮下注射操作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下注射操作规范.ppt(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MWH皮下注射操作规范,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山药业市场部,操作流程和步骤,注意事项,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目录,1.注射部位,推荐意见1: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无论单次注射或长期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优选腹壁。腹壁注射部位是,上起自左右肋缘下1cm,下至耻骨联合上1cm,左右至脐周10cm,避开脐周2cm以内。,耻骨联合,1.注射部位,推荐意见1: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无论单次注射或长期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优选腹壁。腹壁注射部位是,上起自左右肋缘下1cm,下至耻骨联合上1cm,左右至脐周10cm,避开脐周2cm以内。,优点: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可降低药液外渗风险;所含神经纤维较少,

2、痛感相对较轻;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操作。,1.注射部位,推荐意见2: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如对儿童患者,适宜选择臀部或大腿;对妊娠晚期(妊娠28周至临产前48h)患者选择腹壁注射时,经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直径后,予以左右腹部轮换注射。,2.注射体位,推荐意见3:腹壁注射时,患者宜取屈膝仰卧位,嘱患者放松腹部。推荐意见4:上臂外侧注射患者宜取平卧位或坐位。坐位注射时上臂外展90(置于椅背),患者肩部放松。,体位选择应确保注射局部皮肤松弛,易于捏起形成褶皱,使药液直接注

3、入皮下组织内,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和皮下出血。,3.注射部位轮换,推荐意见5: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研究表明: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可以明显降低出血与疼痛。轮换着方法主要为:不同注射部位间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轮换方法一:将腹部分为4个区域,每侧上臂、大腿、臀部各为1个区域,每次注射一个区域,并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区域。,3.注射部位轮换,推荐意见5: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方法二: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盘式将腹部分为12个象限,周一至周日每日规律轮换注射部

4、位),3.注射部位轮换,推荐意见5: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共识推荐:腹壁定位卡(此卡中间大孔为禁止注射区域,其余小孔按数字自小至大依次选择,每次注射去掉一个小孔,能有效保证2次注射点间隔2cm以上,并有规律进行轮换。),4.注射前是否排气,推荐意见6:推荐采用预灌式抗凝针剂,该针剂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预灌式注射剂型,针筒内预留0.1mL空气,可在注射完毕刚好填充于注射器乳头和针梗内,使得针筒和针梗内无药液残留,既保证剂量准确,又避免针尖上附着药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减少局部瘀斑、硬结发生。,5.注射角度,推荐

5、意见7: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6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传统皮下注射: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将针梗的1/22/3快速刺入皮下。缺点:扩大损伤区域而增加疼痛,且深度和角度不易掌握;容易导致不易察觉的注射部位深部出血,发现时常出现局部瘀斑、硬结。,5.注射角度,推荐意见7: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6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垂直皱褶注射法:捏起注射部位垂直穿刺,优点:使皮下细小血管松弛弯曲,不易受到破坏;局部皮下间隙增大,有利于与肌肉层分开,促

6、进药物吸收、防止针头刺入肌层引起疼痛和出血;易于把握进针深度,缩短进针行程,减少对腹壁皮下组织损伤;易于固定针头位置、防止针头移位。,6.注射前是否抽回血,推荐意见8:注射前不抽回血,共识指出:临床操作时左手全程提捏皮肤,右手垂直进针,很难抽回血,如勉强换手操作,容易导致针尖移位,加重组织损伤。,7.注射速度与拔针,推荐意见9:持续匀速注射10s,注射后停留10s,再快速拔针。,过快刺激局部毛细血管引起出血过缓针尖长时间留在皮下、药物的刺激,加重局部疼痛、痉挛,增加工作量及患者的焦虑适当延长皮下注射持续时间:可促进药物吸收,减少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研究表明:推注10s、停留10s;明显减

7、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8.注射后是否按压,推荐意见10:拔针后无需按压。如有穿刺处出血或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35min。,按压不当(时间过短、时间过长、用力较大等)均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预灌式注射剂针头较普通1ml注射器短、细,创伤小,避免组织内药液溢出和拔针时残余药液渗入皮下。,9.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推荐意见11:注射后注射处禁忌热敷、理疗。,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避免皮下出血或硬结,使用预灌式抗凝剂,无须排气,气泡在上;优选腹壁,使用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按数字顺序合理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有效碘含量为0.45%0.55%的复合碘棉签以穿刺

8、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两遍,范围直径5cm,自然待干;保持左手拇、示指相距56cm,提捏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凸起皱褶;于皱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针,毋需抽回血;缓慢匀速推注药液10s,药液推注完毕针头停留10s,快速拔针后不按压。操作前、中、后认真核对身份和药物信息,妥善安置患者并做好皮下注射后健康宣教。,小结:注射流程,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和步骤,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目录,预灌式注射剂针头为嵌入式,注射前检查玻璃针管乳头部位有无裂纹,取出过程中避免方法不当导致针头弯曲。若预灌式注射剂为2只装,分离时注意从边角处分离并揭开泡罩,严禁用力掰扯。,注意事项,拆包装步骤,1、注意包装中间的虚线,3、沿虚线

9、撕开,正确撕开方式,错误撕开方式,易撕口标识,为方便产品自PVC罩中取出,在包装上设立易撕口,并有明显凸起作为标识。,易撕口位置识别,通过易撕口能轻易将热封纸破坏,取出产品。,其他打开方式,明确不能使用的打开方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体位,避开硬结和瘢痕。用拇指和示指提捏皮肤,注射全程保持皮肤皱褶高度不变。皮下注射深度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皮下脂肪厚度决定,如发现针头弯曲,应立即拔针。患者腹部系皮带、裤带处不予注射。,注意事项,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操作流程和步骤,注意事项,目录,1.皮下出血,皮下出血的原因:因抗凝剂本身具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的作用,操作稍有不慎,易引起出血风险;注射时针头未垂直

10、于皮肤而是成角度刺入,延长针头在组织内行程,增加针头与皮肤和皮内接触面积,扩大组织损伤面积;腹壁皮下组织薄的成人或儿童,进针过深刺入肌层,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瘀点(2mm)、紫癜(35mm)、瘀斑(5mm)、血肿(深部出血伴或不伴有皮肤隆起)。处理对策:记号笔标记皮下出血范围,严密观察并记录。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下瘀斑的药物有硫酸镁湿敷贴、水胶体敷料、云南白药、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等。硫酸镁湿敷贴主要利用其高渗透压平衡原理,能缓解组织损伤后的反应;水胶体敷料通过减轻肿胀和疼痛,防止组织坏死而发挥作用;云南白药贴及气雾剂能有效减少出血和抑制炎性物质释放;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防止浅表血栓形成

11、,阻止局部炎症发展并加速皮下出血吸收。,2.疼痛,诸多因素如本身基础疾病、注射周围环境、注射部位、针头型号(长度、直径)、针头/药液与皮肤间温度差、消毒液刺激、进针角度、进针时呼吸时相、注射剂量以及注射时间等,均可引起疼痛或影响疼痛程度。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有过注射经历的患儿,注射疼痛感和针头尖锐部分带来的视觉感均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陪同家长人数多也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处理对策:非预灌式注射剂注射时,宜选择长度最短、外径最小的针头;注射时避开毛囊根部;复合碘棉签消毒并完全待干后再注射;针头距离皮肤高度适中,以腕部力量穿刺,进针轻、稳、准;注射全程患者感觉注射部位锐痛剧烈或持续疼痛时,应检查和评

12、价注射方法是否得当;儿童患者应限制12名家长陪同,指导家长注射过程中配合引导患儿注意力转移。,3.渗(漏)液,渗(漏)液的原因:针尖漏液:预灌式注射剂不排气较少会发生针尖滴液,排气易导致注射前针尖药液残留和滴漏;皮肤渗液:药液自穿刺处针眼溢出于皮肤表面,与针尖刺入注射部位过浅、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疏松、局部按摩有关,其中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是主要原因。处理对策:预灌式注射剂注射前不排气,推注前确保空气完全在药液上方,药液推注完毕将0.1mL空气推入注射器乳头以排出残余药液,针头停留10s后快速拔出;拔针后如发现皮肤渗液,则需适当压迫,压迫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宜。,4.过敏反应

13、,过敏源可为肝素类制剂或预灌式注射器中的橡胶组件。局部过敏症状主要有皮疹,并伴有瘙痒、麻木感。全身性过敏症状较为罕见,低分子肝素的全身反应主要为HIT。处理对策:注射前充分评估患者过敏史,存在肝素类药物过敏或HIT病史者禁用。注射后发生HIT患者,可选择阿加曲班等非肝素类抗凝药物,需停用低分子肝素并选择替代抗凝用药。皮疹瘙痒明显者,可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退热贴含有桉叶油、薄荷油、薰衣草油等成分,外贴应用可在降低局部皮温、减慢神经传导速率的同时,兼有止痒、止痛、化瘀、消肿的作用。,5.弯针、断针,弯针、断针的原因:注射前泡罩包装分离及预灌式注射剂拿取方法不当,导致针头弯曲;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局部肌肉张力高;注射过深,导致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注射过程中患者扭动身躯。根据断针外露程度,分为断端部分显露于皮肤、断端与皮肤相平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下。处理对策:安慰患者,保持原有体位,防止断针向肌肉或深部组织陷入。避免情急之下采取抠、挤等方法,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破溃,加重取针难度和局部组织感染,甚至导致断端针头游走、移位。断针部分显露于皮肤外,护士可用无菌镊子或蚊钳夹针拔出;断端与皮肤相平,断面可见,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按压断针周围皮肤使之下陷,使断面露出皮肤,右手持无菌镊子拔出;断端完全没于皮下或肌层,可在X线定位下,局部切开取出。,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