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

上传人:yo****e 文档编号:116905273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四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医四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医四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四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四诊(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中医教研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中西医结合科 何 英 副 教 授2一、概述1、定义: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简称四诊1)望诊: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变化来侦察疾病的方法。2)闻诊: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侦察疾病的方法。3)问诊;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3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4)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人的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2、基本原则(了解)1)司外揣内:揣:推测;估计;判断。2)见微知著:微:小;著;大3)揆

2、度奇恒:揆:估量、揣测。以常达变,熟知正常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异常。3、运用原则41)内外详察2)四诊合参3)病证结合4)中西医结合l二、望诊1、原则:先全身后局部,先上后下2、全身望诊:神、色、形、态神:1)广义:2):狭义主要观察:眼神、精神意识、动作反应、语言思维。5扁鹊传节选选自史记仓公列传 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

3、,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6精神意识思维反应眼神面色临床意义有神精神充沛、神清灵敏、言语正常灵活明亮红润有光泽正气充足 少神疲乏倦怠、懒言迟钝、动作迟缓黯淡少华正气虚弱 失神意识障碍、多见昏迷迟钝消失呆滞无光无华正气大 伤7假神:大病、久病、重病之人,病情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提示病轻急剧恶化,脏腑精气将绝 2)望色:指面部皮肤颜色A、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B、病色:五色主病青色:主寒证、痛证、惊风、血瘀赤色:主热证,包括实热证和虚热证。8黄色:主湿、虚、

4、黄疸。白色:主虚、寒、失血。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3)望形体A、体胖形盛气虚多痰多湿B、体瘦形衰气盛多火93、局部望诊(包括舌、头颅、五官、躯体、皮肤等)望舌:1)望舌原理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各脏俯均有经络上连于舌。2)意义A、舌质正气脏腑虚实,气血盈亏B、舌苔邪气病邪性质、深浅;胃气存亡3)方法:白天;自然光线;姿势;注意假苔。102)五脏与舌(见图)A、舌尖心肺 B、舌中脾胃C、舌根肾、下焦D、舌边肝胆 3)正常舌淡红舌,薄白苔4)望舌质 1112A、舌神:判断预后;红活明润为有神;干瘪晦暗为无神。B、舌色 淡白舌虚证、寒证 红舌 热证 绛舌热盛、血瘀 青紫舌寒证、瘀血 13C、舌形

5、苍老舌实证、热证娇嫩舌虚证、寒证胖大舌气虚、阳虚齿痕舌气虚、脾虚裂纹舌血虚阴亏瘦小舌阴血不足舌下脉络青紫或有瘀斑、瘀点瘀血14 5)望舌苔A、望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黄苔主里证、热证B、望苔质薄苔邪气在表,病轻厚苔邪入脏腑,病重腐腻苔中焦湿浊C、望苔形全苔痰湿花剥苔胃阴不足光剥苔(镜面舌)肝肾阴虚15三、闻诊1、听声音1)语序A、语言清晰病轻,正气未伤B、语无伦次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热扰心神(实证)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微心气大伤(虚证)2)声调(生理性、病理性)A、言多声高热证、实证B、声低言少寒证、虚证162、嗅气味1)气味浓、稠、臭热证2)

6、气味轻、稀、无味、血腥寒证四、问诊1、主诉问诊1)主诉:患者自觉最为明显的症状、体征及其发生、持续时间。2)内容:病变部位、性质、诱发加重因素、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及诊疗过程171)、恶寒发热: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恶寒:感觉怕冷,添加衣被不能缓解发热;体温升高或正常,自觉全身或局部 发热。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为表热证。2)但寒不热:又称畏寒;感觉怕冷,添加衣被可以缓解。多属于虚寒证。183)但热不寒: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多见于里热证。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热更盛。多见于阴虚。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是半表半里证的特征。19

7、2、问汗自汗:醒时汗出不已,活动后更甚,多由气虚所致。盗汗:入睡则汗出,醒时则寒止,多为阴虚所致。3、问疼痛 1)疼痛的部位(自己看书)2)疼痛的性质胀痛:气滞刺痛:瘀血隐痛:虚证疼痛204、问饮食、口味、睡眠、二便,妇女经、带、胎、产5、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人要问经和带儿童要问痘和疹21l五、切诊1、概述1)临床意义: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情轻重及预后 2)诊脉的部位A、寸口(手腕部太渊穴)B、左手寸、关、尺三部,心 肝 肾 右手寸、关、尺三部 肺 脾 肾22脉诊的部位脉诊的部位:左手:寸左手:寸 关关 尺尺 右手:

8、寸右手:寸 关关 尺尺 心心 肝肝 肾肾 肺肺 脾脾 肾肾23 3)基本手法A、注意事项a)安静、坐位或卧位,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b)、中指关;食寸;无名指尺c)三岁以下小儿望指纹。d)顺序:轻取举;中取寻;沉取按e)三部九候:即寸、关、尺三部,每部有 浮、中、沉三法。243)观察内容A、脉位:脉的深浅表里B、脉形:脉的粗细C、脉势:脉的强弱虚实D、脉态:脉的快慢、节律寒热25 2、正常脉象(平脉、常脉)1)基本形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到五至),和缓有力、节律均匀。2)特点:A、有胃: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反应脾胃运化功能盛衰B、有神:快慢适度,节律整齐,应指有力反映正气存内,病

9、情轻浅C、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反映肾气盛衰3、六纲脉263、六纲脉1)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浮、沉、迟、数、虚、实六大纲脉。2)常见病脉(28种)A、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表证 B、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 C、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寒证 D、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热证27E、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虚证F、实脉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实证 G、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H、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痰湿、食积、实热。I、涩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瘀血J、洪脉脉形宽大,来盛去衰热证K、结代脉脉来中止,止无定数或止有定数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