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专)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级第6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精讲精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6876431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怀化专)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级第6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精讲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怀化专)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级第6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精讲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怀化专)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级第6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精讲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怀化专)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级第6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精讲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专)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八级第6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精讲精练(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怀化课标解读内容标准知识目标ABC技能目标DE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的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和资料,叙述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试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怀化知识梳理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范围与位置范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总面积:78.8万平方千米位置:中国东北部绝对位置(经纬度)相对位置:邻国、邻省、临海等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半环状三带外围:流域低地

2、中间:山地丘陵内部:广阔平原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人口与城市人口总人口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之一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满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城市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分布: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主要城市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大连:东北地区的重要

3、门户。造船、石化、服装、旅游、水产等交通铁路运输为主产业分布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等粮食作物:玉米、水稻、春小麦、大豆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经济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水源充足;黑土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集中连片农产品商品率高重工业基地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条件:煤、铁、石油矿产丰富;交通便利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石化、造船等辽中南工业基地有利条件丰富的资源;较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利条件:水源不足主要的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困难与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资源枯竭、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4、等振兴措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 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怀化考点突破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自然条件优势条件雨热同期、地形类型齐全、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条件纬度高,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冻害影响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量少【例】(2016宜宾中考)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A山脉东西两侧分布的地形区正确的是()A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B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2)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

5、是依托()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C发达的水运条件D丰富的矿产资源【答案】(1)B(2)D【考查点】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工业的影响【解析】图中A山脉是大兴安岭,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区为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东北地区由于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该优势,本地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2015东营中考)如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怀化考点精练考点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2016襄阳中考)下列描述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6、 A ) A鱼米之乡 B沃野千里C白山黑水 D山环水绕2(2016桐城中考)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C )热量条件好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A BC D3(2016德州中考)以下四句话,可以用于描述三江平原的是( C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4(2015扬州中考)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人口稀少,粮食产量大B河湖密布,地域广阔C地势高峻,海拔适宜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5(2016常德中考)关于如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7、)A地区是我国冬小麦重要产区B河流是我国与朝鲜的分界河鸭绿江C河流的源头为大兴安岭D河流源头为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6(2016广元中考)东北的矿产资源中( D )A主要是煤、铁、森林B煤、铁、金比重很大C铁、锰、铜比重很大D煤、铁、石油在全国有重要地位7(2016娄底中考)下列对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平原广阔,黑土肥沃B沙漠广布,绿洲众多C干旱宝地,林地稀少D高原明珠,草原辽阔(潍坊中考)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读“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89题。8图中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B )A辽河平原 B长白山C松花江 D渤海9东北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A,一

8、年一熟,生长期较长B夏季高温多雨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10(2016莱芜中考)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该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回答问题。,图甲,图乙(1)结合图甲,概括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答: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结合图甲,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答: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厚。原因:延吉位于山地迎风坡且距海近

9、。(3)总体来看,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尤其是大兴安岭的北部长冬无夏,分析形成这一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从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远近两个方面分析)答:纬度高、气温低;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4)结合图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原因。答: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5)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请你为进一步发展当地经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更新设备等。考点二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

10、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2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 C )A河流沿岸 B沿海地区C交通干线沿线 D山麓地带考点三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2016株洲中考)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下列农产品能在此大面积分布的是( B )A棉花、玉米 B春小麦、甜菜C水稻、甘蔗 D冬小麦、大豆2(2016永州中考)下列属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是( D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开采油田,发展重工业发展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科技A BC D3(2016潍坊中考)读东北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1)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油田A是_大庆油田_,分布在_松嫩_平原上。(2)城市B是_长春_,是我国著名的_汽车_制造基地。(3)据图2分析,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_,图中M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是什么?答:地处长白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4)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重工业_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独特的发展历程。(5)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瓶颈有哪些?(至少两条)答:资源不足、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