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学硕士开题报告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850382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景园林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风景园林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风景园林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学硕士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学硕士开题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市显著树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城市结构关系的研究,姓名:程立专业:风景园林学导师:王嘉楠,安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硕士开题报告,主要内容,CONTENTS,研究背景,1,RESEARCHBACKGROUND,目前,我国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一直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这三项指标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但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只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地面积的多少,而忽视了绿地质量,全局性和系统性不是很强。由于追求开阔、舒展等景观效果或模仿国外某些国家的风格而忽视了生态效益的发挥,出现了较多的“以草代木”的大草坪和“以小灌木代替乔木”的大色块,使城市本就十分有限的绿地中单一的草坪和大色块占

2、有较高的比例,在影响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因此,要达到合理的城市绿化,就要从单株树木本身的特性及影响植物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因素等方面入手。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在城市生态链中,大树的生态功效是同体积诸多幼树功效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改善城市绿地质量和空间结构,就要坚持以乔木为主体,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再者,我国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时,往往是“重种植轻管理”,对树木资源的保护不够

3、,即使是保护,也只是关注了数量较少的古树名木,而对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大树保护较少。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古树名木承载更多的是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对生态的贡献却微乎其微。大树才是生态的主体,特别是大规格的乔木在城市绿化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市绿化的骨架,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地的质量。面对这种形势,对城市单株树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城市显著树(notabletree)这一新的概念。,研究目的与意义,2,PURPOSEANDSIGNIFICANCEOFRESEARCH,(1)研究目的:城市中的树木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资源,树木在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调和自然山水及建筑景观、突

4、出地域特色等诸多方面作用巨大。对城市显著树的研究,首先是对城市显著树的概念进行定义,挖掘其内涵。其次是建立科学的指标判定标准。以合肥市为例,合理确定样方,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城市显著树的树种组成、显著树在城市中的分布和所呈现的规律以及与城市结构的关系等。(2)研究的意义:显著树(notabletree)概念的提出,从生物多样性的视角加强了对城市显著树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弥补了城市绿地系统、古树名木保护在植物多样性上的不足,对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城市大树保护。在城市树木管理方面上,国外已有几百年历史,欧美国家已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基本上做到了单株树木的登记造册。对于我国而言,

5、由于城市树木较多,城市化进程较快,树木更新频繁,无法做到全面的单株树研究。而城市显著树的提出,有效的对城市生态具有显著作用的大树进行保护和管理。同时,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绿化面积非常有限,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改善环境的效益,提高城市绿地的质量是关键,而单株大树才是城市绿地的主体部分。因此探讨生态绿地建设中城市显著树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年龄结构、树高、冠幅以及与城市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现代城市生态绿地提供实践依据。此外,城市结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市显著树生境中人为干扰强度、环境条件的综合体现,研究城市显著树在不同城市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生长状况及

6、景观价值,对城市规划开发建设中城市显著树的保护及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3,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TRENDS,(1)国外研究动态:在城市树木管理方面上,国外已有几百年历史,欧美国家已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从1980年代中后期,美国一些城市开始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做到了单株树木的登记造册。现在,美国49%的城市实行了植被系统管理,61%城市林业预算用于行道树的维护与管理。1973年,美国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植物、森林调查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利用计算机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模型,合理规划城市景观,综合评价城市森林效益,模拟城市森林发

7、展趋势,预算其财政开支。Miller、Abdolahi分别提出的CITYTrees和CITYGreen模型,是城市绿地数学模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Ann等利用GIS技术建立模型,对通达型和景观欣赏型城市绿地进行了监测和对比研究。目前,国外已有人探讨利用TM和SPOT数据,进行城市绿地景观分类。信息技术在城市绿地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区域绿化景观及其差异的定量分析。(2)国内研究动态:我国对单株树木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古树名木上。树种评价表现为较多地关注景观美学功能与单一指标,对生态效益重视不够,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缺乏综合评价等。许多绿地规划只重视美化效果、不重视生态效益的问题较为突出。城市

8、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指标尚没有明确系统的规定,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生态效益的体现无章可循。各地的城市园林建设多从景观的角度出发考虑设计,受行政干预严重,赶潮流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效益控制手段,从而导致已建成的大面积绿地生态效益不理想。定量评价方法较传统的园林树种感性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客观,注重生态功能的多指标综合定量评价是现代城市绿地树种建设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对单株树木的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工作假说,4,HYPOTHESIS,本文通过国内外对城市单株树木的理论和概念的研究,对城市显著树进行定义。借鉴国内外单株树木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来对城市显著树的

9、指标进行界定。运用分层抽样法和样方调查法进行实地勘察,根据调查结果,运用SPSS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显著树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以及与城市结构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内容,5,RESEARCHCONTENT,(1)国内外文献研究查询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单株树木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国内外对单株树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指标的界定等。(2)城市显著树的概念内涵城市显著树指标体系的构建,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单株树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分别从树木的种类、尺度(胸径、高度、冠幅)、生长状况(树枝、树叶)、树龄、数量等方面进行界定,构建出城市显著树指标体系。根据城市显著树指标构建

10、的结果,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古树名木、大树等理论和概念的研究,对城市显著树的概念进行定义,并阐释其内涵。(3)调查与分析运用分层抽样法和样方调查法,对合肥市不同区域的植物进行实地踏察、记录统计符合前述标准的显著树的种名、株数、高度、胸径、冠幅、树龄和坐标位置等。探索建立合肥市显著树基础数据库的方式。根据以上调查结果,运用Excel、SPSS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显著树的种类组成、在城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与城市结构的关系。比较合肥市不同区域显著树分布的特点和城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等对显著树的影响,从而初步掌握当前合肥市显著树的状况。,(4)总结与展望总结归纳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1、提出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另外,借鉴国外树木管理的经验,建立合肥市显著树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了解每株显著树的各类指标、形态大小、坐标位置等信息。通过统计的数据,来模拟树木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助于城市树木的管理和保护。,研究内容,5,RESEARCHCONTENT,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6,METHODANDROUTE,6.1研究方法(1)文献收集本研究是理论与实地调查相结合。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网络及设计院等相关部门查阅、收集、整理大量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收集、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绿地系统、城市单株树的评估方法、古树名木、景观大树、

12、树种选择、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专著、期刊论文,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2)专家座谈走访有关城市园林树种研究方面的专家,与他们探讨城市显著树指标的界定。在指标评价上选取5个一级标准,即树种、尺度、结构、环境、场所和特殊性。每个标准可以分解成3到9个属性,每个给出一个在15的分数,通过打分的方式,来确定较为科学的指标评判标准。(3)分层抽样法和样方调查法通过卫星遥感地图,初步了解合肥市城市绿地的分布、空间格局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然后在合肥市不同城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划取样方。然后对样方内符合前述标准的显著树进行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和方法:分层抽样法:将合肥市的绿地,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分成公园绿地

13、、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四个层次,然后再对每一层进行随机抽样,划取样方。树木种类:根据专业知识和查阅资料来确定。,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6,METHODANDROUTE,胸径:用胸径尺来测量。树高:用高度仪测量。冠幅:用皮尺分别测量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树冠边缘垂直投影的长度。树龄:主要通过资料记录、历史照片、道路和邻里发展历史、胸径与年龄的相关性等确定。坐标位置:利用GPS手持接收机,到每株树木处采集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得到定位结果。(4)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理论研究是认识研究对象的关键和基础。只有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才能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性问题。对绿地系统、城市单株树的评估方法、古树名木、

14、大树等理论分门别类的进行探讨和总结,再根据实地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城市显著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为今后城市树木的评价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6,METHODANDROUTE,6.2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安排,7,SCHEDULE,2015年9月2015年12月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查阅、购买和整理,开题报告;2016年1月2016年5月提交初步论文,并完成小论文的创作;2016年6月2016年12月学位论文的撰写、修改;2017年1月2017年5月论文修改、答辩。,预期结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8,CONSEQUENCEANDQUESTION,8.1预期结果论文通过对大量的文献研

15、究和实地调研,对城市显著树的概念进行定义,同时对显著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合肥市不同区域显著树的调查分析,得出合肥市显著树的种类组成、在城市中的分布和所呈现的规律以及城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等对城市显著树分布的影响。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树木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合肥市显著树基础数据库的方法,为城市树木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8.2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显著树在城市中分布较广,资料收集和实际踏勘难度大,准确性和时效性难以保证,另外由于工作量大,因时间有限可能会按工作进度适当调整研究内容。此外,由于城市显著树是新的概念,可参考的文献少,研究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参考文献,9,REFERENCES

16、BIBLIOGRAPHY,1朱旺生.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2丰树成.大树引入城市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J.中国园林,1999.3贺漫媚.我国大树移植的现状与对策J.广州园林,2006.4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对策J.国土绿化,2005.5徐炜.古树名木价值评估标准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6王继程.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7袁鬓.朝阳大凌河风景区树木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6.8林萌.长春市主要绿地类型及园林树木生态效益的评价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9陈乃玲.南京城市森

17、林生态价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10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3.11韩明臣,李智勇,张德成.国外城市单株树木的评估方法及管理特点J.安徽农业科学,2011.12韩晓丽.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13李锋.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规划与预测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3.14陈连玉.对“大树移植”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园林,2003.,参考文献,9,REFERENCESBIBLIOGRAPHY,15靳思佳,孙超,车生泉.古树名木与城市结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16孙超

18、,车生泉.古树名木景观价值评价程式专家法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17王懿祥.古树名木调查方法的改进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18陈爽.国外城市树木管理体系与方法J.城市管理,2002.19柴思宇.国外城市树种选择指导及其借鉴J.风景园林植物,2011.20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21江海燕.国外城市绿地外部性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J.城市绿地系统,2010.22王保忠.国外城市绿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生态学杂志,2006.23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24周春山.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

19、,2013.25张前进,吴泽民.现代生态景观视野下城市树木价值计算方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26刘滨谊.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27夏涛.论生态化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D.清华大学,2003.28石玉林.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分析与战略思考J.资源科学,2015.29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J.林业调查规划,2002.30振海.从得梅因市的生态环境看美国的园林绿化J.中国园林,1997.,参考文献,9,REFERENCESBIBLIOGRAPHY,31潘晓阳.对“大树进城风”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2林孝松.城市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

20、统建设初步研究D.福建林业科技,2007.33张云生.“大树进城”问题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4.34冯彩云.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建议,2002.35王宝华.中国古树名木文化价值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36唐黎标.树木的生态价值J.内蒙古林业,2009.37何平.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8李锋.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4.39唐东芹.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关系探讨J.中国园林,1999.40赵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环境,2011.41张庆费.城市绿色网络及其构建框架J.城市规划汇刊,2002

21、.42SarahVWyse,JacquelineRBeggs.Protectingtreesatanindividuallevelprovidesinsufficientsafeguardforurbanfores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15.43CouncilofTreeLandscapeAppraisers.GuideforplantappraisalM9theditionChampaign,IL:InternationalSocietyofArboriculture,200044MCGARRYPJ,MOOREGMTheBurnleymethodofamenitytreeevalua-tionJJournalofArboriculture,1988,1(1):1926,汇报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