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842979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物联网概念物联网三层架构物联网关键技术第二部分:物联网的应用与问题,第一部分物联网技术,麻省理工学院Ashton教授于1999年最早提出,其理念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代码(EPC)等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概念起源,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通过有线与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IOT)的基本定义,物联网三层构架DCM,第三层是智能处

2、理,就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第二层是可靠传递,就是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第一层是全面感知,就是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物联网,应用层(M),网络层(C),感知层(D),IOT基本模型,近距离通信,因特网,跟踪定位,高速数据网络,物联网三层构架,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处理与分析、中间件和智能算法等。,涉及通信技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互联网技术,自组织通信技术等。,涉及感知信息的末梢传感器、RFID、M2M终端、通信网和传感网之间

3、的网、条形码、二维码和MEMS(微机电系统)等技术。,物联网,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让物品“开口说话”的关键技术,物联网中,RFID标签上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既可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RFID基本组成部分,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阅读器向查询范围内

4、的电子标签发送查询信号,电子标签接收到信号之后,凭借感应电流提供的能量发送储存的标识信息,阅读器将获得的信息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处理,以进行对物品信息的查询、统计、管理等操作。,RFID工作原理,以汽车收费站监控的例子说明。RFID系统由Tag芯片、天线、读卡器所组成,接收信息并传至计算机系统处理,物联网核心技术:WSN,WSN系统概念,网关-负责建立和管理网络以及与PC机之间通信,向网络传达PC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及把网络中的请求反馈给PC机路由-负责连接整个网络及中继数据和指令终端-负责目标控制和数据采集,也可能负责本地数据融合,WSN体系结构,WSN体系结构:平面拓扑结构,WSN体系结构:逻

5、辑分层结构,WSN应用:安全监控(如矿井、瓦斯),RFID、WSN和IOT区别,思考,第二部分物联网应用与问题,智能交通,医疗监护,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国防军事,防灾减灾,工业监控,物联网应用领域,城市管理,物联网,物联网应用示例食品安全,给放养的牲畜中的每一只动物都贴上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肉品上,消费者可通过手机阅读二维码,知道牲畜的成长历史,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有10亿存栏动物贴上了这种二维码。,物联网应用示例人体健康,人身上可以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对人的健康参数进行监控,并且实时传送到相关的医疗保健中心,如果有异常,保健中心通过手机,提醒您去医院检查身体。,物联网的技术难点,技术标准问题世界各国存在不同标准。数据安全问题信息采集频繁,其数据安全必须重点考虑。IP地址问题每个物品都需要在物联网中被寻址,就需要一个地址。IPv4资源即将耗尽,那就需要IPv6来支撑。终端问题物联网终端除具有本身功能外还拥有传感器和网络接入等功能,且不同行业需求千差万别,如何满足终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对运营商来说是一大挑战。,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