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777835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案: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案: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案: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教案: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第一课 中国篆刻史一、教材分析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二、教学目标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历史,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与难点中国篆刻的历史四、讲授新课(一)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

2、定,诠释学习评价表。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二)导入新课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三

3、)发展历史殷商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战国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四)、结束语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五、联系实际课下

4、继续搜集有关中国篆刻史的资料六、拓展与提高第二课 篆刻分类教学目标了解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篆刻分类教学方法1.研究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结合;2.过程与方法结合;3.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教学手段板书、板图、教材图例分析,实物投影辅助教学、学习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叙: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印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叙述:我国的印章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七

5、百年前的殷代就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载事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印章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则被广泛使用。之后则有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二、讲授新课叙:印章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种类与用途也多种多样。 简介印章的分类与用途:(1)封泥: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竹木片上,再将这些竹木片编联在一起,写好的公文或书信用绳子栓好,为了保密,在绳子结上加一块轻泥,再在泥面上盖印,泥面上出现凹凸的字,人们把这种盖有印的泥称为“封泥”。(2)古玺:秦代以前的印章称作“玺”,因距今久远称为“古玺”,到汉代只有皇帝、皇后的印章才称“玺”。(3)秦汉印: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章空前发展起来,多以小篆

6、、缪篆入印,达到了印章艺术历史的高峰,这时期的印章称为“秦汉印”。(4)官印:此种印区别于私印,印面多用“印”、“章”等文字,多为年俸禄两百石以上的高官所用,汉代流行。(5)私印:区别于官印的私人用印,印面多为“信印”、“私印”字样,以汉代最为流行。(6)肖形印:以图像入印的印章。(7)闲章:从隋唐时期的“闲印”开始,唐太宗有以年号为印文的联珠印“贞观”,印章转入游艺性质并作为艺术作品的补充后,这类印章称为“闲章”。(8)边款:在印章的边侧刻上作者姓名、制作年月、地点或记叙与印章内容有关的文字,因其位置在印之边壁,称为“边款”。(9)藏书章:唐太宗曾把联珠印“贞观”盖在御藏书画上,后人效仿,文

7、学家苏东坡有“赵郡苏轼图籍”的印章。明清以后这类印章越来越多,大体分为收藏类、鉴赏类、校订类。三、欣赏与评价1、习作展示。2、评价。第三课 篆刻欣赏教学目标: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难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材料:制印材料、汉印图片、部分学生篆刻实物教学过程:一、学生观赏汉印图片,教师指导二、观看制印材料。笔墨纸砚三、学生观赏篆刻实物。第四课 了解篆刻教学目标: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难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材料:制印材料、汉印图片、部分学生篆刻实物一、导入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二、新授在

8、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未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三、建议学习篆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故一定要有非凡的毅力才行。初学者不易直接操刀,应该循序渐进,必须!先学好篆书,但学习篆书(书法)一定要先学习理论。其次才是执笔,强烈建议找个老师引导,

9、否则极容易走弯路!第五课什么时候学习篆刻教学目标1.了解印章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和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2.了解什么时间学习篆刻。教学重点、难点什么时间学习篆刻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就儿童开始学习篆刻的时间而言,以67岁为宜。因为在这个时候,儿童对文字已经有一定的概念、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动力,且在校课业并不繁重,在学习时间上有保证盖此三者,缺一不可。二、新授学生自读。三、总结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身为奸佞小人,甚至是祸国殃民的巨奸大蠹,而篆刻却是一流者,大有人在。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

10、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第六课篆刻所用工具及材料一、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各个历史时期印章使用的材质了解印章常用的材料的特性以及适合表现的印章风格。藉此了解篆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优秀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感受到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介绍各个时期印章常用的材料。 教学难点:分析各种印材所表现的印章风格的差异。 三、教学用具 教具: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多媒体课件等演示用具。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砂纸、小圆镜、小

11、牙刷、毛刷等。四、教学方法 讲授、鉴赏、情景体验、演示。 学习方法欣赏、情景体验、动手实践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元代王冕的墨梅图及名家篆刻作品。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论我们从何种艺术创作工具材料是首先必备的。 导入课题:良工巨斧 在刀与石篆刻的工具与材料 一、古代印章所用印材屏幕展示。古代用于印章的材料有金、玉、铜、象牙、陶、骨、石等。金属材质的玺印多数是连同印文一起铸造而成统称之为“铸印”。 展示:金、玉、铜、石等不同的印章。 师:王冕是第一位用花乳石刻印的人。王冕之后,开篆刻风气的人是文彭。他无意中购得四筐冻石便用来自写自刻所刻印章文字流丽浑朴大气从此冻石

12、便名扬四海。 二、学习篆刻用到的工具材料 屏幕展示一组篆刻用的工具材料。 1、刻刀是篆刻的主要工具,通常选用平口刀。2、笔、墨、砚,准备一到两支小狼豪笔用来摹印、起稿和拓边款时蘸清水。 3、砂纸、镜子、刷子、拓包4、印石 印石品种繁多,各个产地的石质差别很大,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青田石 产于浙江青田石质温润细腻、不燥硬,颜色有黄、青、白、绿、黑等。灯光冻、鱼脑冻是青田石里的名品。普通青田石物美价廉易于够买是学习篆刻艺术的理想印材。 (2)、寿山石 产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寿山其中的“田黄”最为珍贵。印石中的“三大名品”是指寿山石中的田黄石、青田石中的灯光冻石、昌化石中的鸡血石。 还有浙江的昌化

13、石、内蒙古的赤峰石等。 5、纸张 写印纸、拷贝纸、连史纸、吸水纸等。 6、印泥 一般选择上海、苏杭等地产的朱砂、朱磦印泥。三、知识链接 王冕题墨梅图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意蕴。 四、课堂拓展 1、印石简介 1、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有紫种洞、官洪洞、天白洞等,以官洪洞产石最佳,色暗而透明,映着灯光照看,呈红黄色、晶莹鲜亮叫做灯光冻,这种石材早已绝产。青田石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颜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洼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为学习篆刻的

14、理想材料。2、寿山石出产于福建福州郊区之寿山。石质铰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决,但细润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其中田坑所产较珍贵的黄色透明石材叫“田黄”是寿山石的极品。寿山石中以冻石最多有水晶冻、天蓝东、桃花冻、玛瑙冻、牛角冻等。3、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采石用火药炸取。色多呈储、黑、黄、自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诀。最著名的是鸡血红以血得多少、鲜艳与否、底地的好坏而定优劣,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与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人。4赤峰石产于内蒙赤峰为近年来所发现,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

15、商贾冒充鸡血石的。 2、想想身边还能找到哪些有意思的材料可以用来刻印五、小结 第七课篆刻规则一、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篆刻规则。藉此了解篆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优秀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感受到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介绍各个时期印章常用的材料。 教学难点:分析各种印材所表现的印章风格的差异。 三、教学用具 教具: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 学具:刻刀等。四、教学方法 讲授、鉴赏、情景体验、演示。 学习方法欣赏、情景体验、动手实践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1、章法篇(1)历代印章的布局。(2)篆刻的章法。2、刻法篇(1)刀法概论。

16、(2)刻刀的选用。(3)刀法介绍。(4)用刀琐谈。(5)历代玺印用刀简析。(6)明清流派印章。3、款识篇(1)边款技法。(2)明清名家印跋例话。(3)近代名家印款。4、欣赏篇(1)疏如晨星密若潭雨篆刻艺术的章法美。(2)昆刀截玉露泥痕篆刻艺术的刀法美。(3)古印有笔尤有墨篆刻艺术的书法美。(4)百般红紫斗芳菲篆刻艺术的字法美。(5)战国秦汉各代异篆刻艺术的时代美。(6)一家横割一江山篆刻艺术的流派美。(7)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篆刻艺术的意境美。(8)浓妆淡抹总相宜篆刻艺术的款式美。(9)神州万象虎龙姿篆刻艺术的形象美。(10)篆刻边款天地宽篆刻艺术的边款美。(11)龙腾虎跃千姿百态篆刻艺术的钮首美

17、。(12)自然文理属天功篆刻艺术的材料美结语。第八课印章上怎样写反体篆字一、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印章基本知识。藉此了解篆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优秀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感受到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印章上怎样写反体篆字。 教学难点:了解印章风格的差异。 三、教学用具 教具: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 学具:刻刀等。四、教学方法 讲授、鉴赏、情景体验、演示。 学习方法欣赏、情景体验、动手实践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1、反书上石:直接用笔在石头上写反体的篆字,这个需要篆刻者对篆字结构有相当的了解,有一定的书写技术。2、看镜临写:

18、先设计好正写的,然后映在镜子中,看着镜子中的方法写到石面上。3、水印上石:设计好印稿(和所要刻的印章印面一样大小),需要注意的是要用浓墨书写。然后把印石印面朝上,印稿朝下覆到石面上,按紧在纸上刷一层水,在覆吸水纸,然后用笔后端或其他圆头而小的东西挤按,印稿上的墨迹就会反印到石面上,水如果刷的太多墨容易跑或洇,吸水纸可以依照水的多少多加几层。有技术高超的篆刻家不用书写文字到印石上就刻的,操作方法是:用墨直接把印面涂黑,拿刻刀直接在印石上面刻,印稿全部在心中。七、总结第九课篆刻分几个步骤一、教学目的1、通过书法和篆刻教案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

19、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2、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三、教具与学具1、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2、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等。四、教学方法:讲解、欣赏和学生刻印练习相结合。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书法艺术,在字体上可分为几类?什么是朱文印,什么是白文印,篆刻分为几类?(提问学生,简略回答所学知识)二、讲授新课:篆刻的刻印步骤(分段进行教学,教师示范)写印稿: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按下石的轮廓,在

20、轮廓内,用小楷笔蘸上浓墨(是墨汁而不是碳素墨水)写印稿.根据已设计好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配篆、章法满意的。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纸反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把稿纸涂上清水,再用有吸水性能的纸,迅速吸掉浮在上面的余水。然后用四层毛边纸或宣纸盖于其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发现个别的笔画未印清晰,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运刀锲刻了。运用刀法:冲刀法包括横冲、竖冲、逆冲三种姿式。初学者可先掌握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印章转过来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避免

21、打滑。刻字的方法:在刻字运用时,无论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线条,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内)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锲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石随刀转,转石不转刀,采用“双刀”刻字,应先刻完笔画的一边后,将石章调转达180度,再锲刻未完成的另一边。要求印面的凹处呈倒梯形,这样处理,盖印文的线条显得变化,浑厚而不扁薄,求得金石气息。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审查,将小镜照印面,细察印面效果,可补刀修饰。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三、巡回辅导,课堂总结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做法,当场演示,以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

22、决的办法。四、教学后记本课时量安排较紧,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必须讲透彻,一定要布置学生课后设计印稿,可用工具书帮学生查找字体,这样便于第二课时的完成。本课学生积极性很高,最好统一帮学生购买刻刀和石章,每人一元多钱就可购齐,学生也很乐意,效果也比较好,有兴趣的学生可鼓励课后多练习,并适当给予指导。第十课 篆刻技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使用篆字的原则,能够根据创作的需要,掌握简单的字形变通和改造技巧。【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过程的实践,掌握篆刻的章法布局,能够对印章的文字和设计安排有一定的构思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篆刻章法练习,感受篆刻章法的美,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重

23、点】运用篆刻技法,合理安排篆刻内容。【难点】保证篆字体势的统一协调,稳妥将字安排在印面中。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示范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教材、篆刻刀、印章材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篆刻分几个步骤。思考篆字安排与布局怎样安排?通过本节课一探究竟,导入新课篆刻技法。(二)交流讨论,初步感知出示篆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字与字之间有没有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又可以叫做什么? (三)深入了解,夯实基础教师出示汉印图片。观察字里行间微妙变化,运用书法字体学习的内容思考,作品有什么特点?进一步思考章法构成规律以及审美特征是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汉初官印作

24、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四)教师演示,直观感知1、边款知识和钤印法。2、怎样临刻边款3、怎样拓边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总结:秦代二字印的章法较为多见的处理手法是印面有分界和边栏,字也有参差错落的变化。三字印的章法处理手法是右边一字左边两字。(五)激励想象,鼓励创新通过一系列的作品欣赏,了解了篆刻技法的内容,基于此基础之上进行练习创作。作业要求:运用技法规律进行自由创作。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的易错点。分享成就,促进成

25、长。作业完成后,展开交流会,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六)拓展思维,小结课程篆刻艺术作品风格千变万化核心因素就是篆刻技法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篆刻内容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六、板书设计篆刻技法技法:1、边款知识和钤印法。2、怎样临刻边款3、怎样拓边款第十一课学习篆刻易进入的误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使用篆字的原则,能够根据创作的需要,掌握简单的字形变通和改造技巧。【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印章的文字和设计安排有一定的构思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篆刻章法练习,感受篆刻章法的美,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篆刻误区。【难点】如何防止进入误区。三、教学方法讲

26、述法、提问法、示范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教材、篆刻刀、印章材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认识并喜欢上了篆刻这门将书法与雕刻高度合而为一的古老艺术,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由老中青互为组合的篆刻人才梯队。老一辈篆刻家现今在世的年事已高,稍年轻一些的在印坛依然很活跃,再年轻的可谓众星闪烁,举不胜举。时下年轻一代已经成为活跃于当代印坛的一支劲旅。然而,毕竟还有很多喜欢篆刻艺术的爱好者因为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学习环境比较艰苦,而且缺乏名师指点,进步十分缓慢。很多篆刻爱好者在学习当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分析认为,初学篆刻的爱好者很容易进入误区。二、新授1、仅凭兴趣,茫无目的。2、不知秦汉,见什么刻什么。3、一味跟风,丧失自我。4、只刻不书,不重理论。三、总结综上所述,尽管篆刻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相比起来要少得多,但不可否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爱好篆刻学习篆刻的行列。书法界特别是篆刻家们应当对那些徘徊于篆刻艺术大门之外的初级爱好者们多多给与关心,能够撰写一些比较基础的篆刻入门讲解文章对他们加以必要的引导,以便帮助他们尽早进入较为正规的篆刻学习状态。板书:学习篆刻易进入的误区1、仅凭兴趣,茫无目的。 2、不知秦汉,见什么刻什么。3、一味跟风,丧失自我。4、只刻不书,不重理论。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