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动机理论.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752297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2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六讲动机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六讲动机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六讲动机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第六讲动机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动机理论.ppt(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容提要,一、几个重要的动机理论,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1、强化动机理论,一、几个重要的动机理论,2、成就动机理论,3、期望理论,4、归因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强化动机理论,1.提出者 联结主义理论家 2.理论基础 联结理论: 刺激 反应 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反应构成的,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只能从行为的外部寻找行为的原因。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强化动机理论,3.几个重要概念 强化:凡是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据可称为强化。 正强化:给予一个好的刺激 负强化:去掉一个坏的刺激 4、理论观点 人们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

2、固关系。,强化动机理论,5.理论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引起行为的外部力量,而忽视甚 至否定人的学习行为自觉性与主动性。,成就动机理论,1.提出者,默瑞,麦克兰德,1938年,成就需要,1953年,成就动机研究,1963年,成就动机模型,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2、重要概念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

3、机。,成就动机理论,3.理论基础 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4.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 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 动机强度 T=F(动机水平M期望P诱因I)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值是指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I=1-P,成就动机理论,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倾向(TS),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Tf)。 追求成功的倾向 Ts在主观的成功率(Ps)为中等 (0. 5)的时候最大;回避失败的倾向 Tf在主观失败率(Pf)为中等(0.5)的

4、时候最大。,成就动机,避免失败,力求成功,成就动机和作业选择,追求成功动机 回避失败动机,成就动机理论,5.理论应用 a.对于力求成功的人士,应该提供一个有一定难 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环境。 b.对于避免失败的人士,则要安排竞争少或不强 的环境,评定标准要宽泛些。,1、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努力工作往往是为了取得成就而并非为了报酬,这就是成就的需要。由于成就需要不一样,有些人就努力工作,有些人则消极应付。 2、如果一个人的趋向成功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他就敢于去冒险,就希望在冒险中获得成功。相反如果避免失败的倾向大于趋向成功的倾向,他就比较保守、消极,害怕失败,往往避难就易,不敢去激进努力。同时

5、,趋向成功的倾向较高的人,如果成功了,这种成功便可能降低他的成就动机;如果失败了,就可能产生更大的成就动机。避免失败的倾向较高的人,如果成功了,就可能进一步提高自信心,提高成就动机;如果失败了,就会更加消极悲观,更进一步降低成就动机。,小测试 1,期望理论,1.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 2.理论基础 激发力量等于预期目标的效价乘以对现实目标 的期望概率所得的乘积。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概率,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个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期望理论,3.理论观点 个体动机依赖于他们对成功的机会和成功价 值的估计。成功可能性处于中等水平时,动机 最强。 4. 理论应用 a.选择的任务既不

6、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b. 教师要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期待。,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的含义 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行为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归因理论,1.提出者及其观点 a.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1958年) 个体总是试图要保持一个积极地自我形象 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并预测人们将如何行为。 两种归因:环境归因:自己不负责任 个人归因:自己要负责任,归因理论,b.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1966年) 根据“控制点”的概念把人划分为: 内控型:自己可以

7、控制环境,成败是由自己 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 外控型: 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 论成败都归因于自己的他人的压力和 运气的好坏。,归因理论,c.美国心理学家韦纳 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同时他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及行为责任归 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 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六个因素。,归因理论,2.归因理论的应用 a.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b.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 c.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首先,培养学生自觉的归因意向; 其次,重要的在于归因过程; 最后,培养学

8、生正确而积极的归因。,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成功失败归因的倾向表明:人们总是宁愿获得成功的荣誉,而把失败的埋怨推给外因;教师愿意对学生的好成绩负责任,而总是把无长进的坏成绩归罪于学生(此时教师指责学生懒惰、笨、迟钝、不用心或认为他努力不够;而学生却认为并非自己笨或不用功,只是功课太重、老师讲课生硬呆板或者老师太差劲,但愿将来我们之间不会作出类似的归因。,归因理论,3.重要概念 习得性无助感 a.提出者:美国学者塞利格曼 b.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会导致习 得性无助感。 c.表现:动机降低; 认知出现障碍; 情绪失调 。,小测试 2,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不太

9、同意 4基本同意 5同意 6很同意 1我能否当上领导主要靠我的能力。1 2 3 4 5 6 2我是否出车祸主要是取决于我的驾驶技术。1 2 3 4 5 6 3我在订计划时,我几乎肯定能实行它。1 2 3 4 5 6 4我拥有朋友的多少取决于我这个人怎么样。1 2 3 4 5 6 5我完全能够主宰我的生活中的一切。1 2 3 4 5 6 6我一般能够保护我的利益。1 2 3 4 5 6 7我得到了我想要的,通常是因为我为之勤奋努力过。1 2 3 4 5 6 8我的生活由我的行为所决定。1 2 3 4 5 6,自我效能感,1.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 2.自我效能感 人们对自己

10、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 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自我效能感,3.理论观点 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 行为的结果,即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 但期待是更主要的原因。 期待有两种 结果期待:某种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待: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自我效能感,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a.个体成败的经验 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 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 b.个体的归因方式 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 的内部动力。其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学 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 设 置 合 理 目 标

11、,2 利 用 反 馈 和 评 价,3 增 加 学 习 任 务 趣 味,4 运 用 奖 励 与 惩 罚,5 利 用 竞 争 与 合 作,6 表 达 明 确 可 行 期 待,7 增 强 自 我 效 能 感,8 进 行 归 因 训 练,1.设置合理目标,a.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中等的 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机。 b.总体目标要分解成具体的子目标; c.注意目标的可接受性。,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反馈对学生者的动机激发水平是不同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定要注意方式。 常见不恰当的做法: a.绘制分数曲线; b.强调标准化成就测验上的百分位排名; c. 将分数公布于众。,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12、a. 通过教师使教学任务发生变化; b. 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 利用新颖的课程导入方式 列举与学生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的例子 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运用变化的、有趣的呈现方式 使用模拟和游戏,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有效表扬的特征: a.针对良性行为 b.明确表扬的具体行为 c.真诚 d.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就可以成功 e.学生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相关的能力。,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合作与竞争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目标结构理论: 竞争型目标结构; 合作型目标结构; 个体化目标结构:激发以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自己与自己比较,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个

13、体对成功的价值以及对成功可能性的估 计决定了动机的强弱。 (书上p102示例),7.增强自我效能感,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 通过提供挑战性的任务来实现。,8.进行归因训练,a.引导学生找出成功和失败的真正原因; b.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思考题,1、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教学中应如何利用强化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动机? 3、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考试大纲内容,一、领会 1、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2、成就动机的主要观点 3、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4、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应用 1、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归因 3、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