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程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16740575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程(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业二班级:装控111班 学号:1104310139 姓名:简述食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碳水化合物主要的生理功能? 1. 食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有两个重要步骤: 小肠中的消化和细菌帮助下的结肠发酵。这一认识改变了我们过去几十年对膳食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理解。例如,我们现在知道淀粉并不能完全消化,实际上有些是非常难消化的。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不仅只提供少量能量,最重要的是其发酵产物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价值。“糖”并不是对健康普遍不利的,而淀粉也不一定对血糖和血脂产生有利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充实和扩展了碳水化合物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理论,使我们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认识进入一个

2、崭新的阶段。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但由于停留时间短,消化有限;胃中由于酸的环境,对碳水化合物几乎不消化。因此其消化吸收主要有两种形式: 小肠消化吸收和结肠发酵。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中完成。单糖直接在小肠中消化吸收;双糖经酶水解后再吸收;一部分寡糖和多糖水解成葡萄糖后吸收。在小肠不能消化的部分,到结肠经细菌发酵后再吸收(详见第1章)。碳水化合物的类型不同,消化吸收率不同,引起的餐后血糖水平也不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强。不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在肠胃内消化吸收的速度不同,而消化、吸

3、收的快慢与碳水化合物本身的结构(如支链和直链淀粉)、类型(如淀粉或非淀粉多糖)有关。此外,食物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如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的多少),加工式,如颗粒大小、软硬、生熟、稀稠及时间、温度、压力等对GI都有影响。总之,越是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GI值就越高。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对健康不利。高“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则会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幅度上下波动。低“升糖指数”的食品,能大幅减少心脏疾病的风险。一般果糖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GI值偏低;膳食纤维高,一般GI值低,可溶性纤维也能降低食物GI值(如果胶和瓜尔豆胶),脂肪可延长胃排空和减少淀粉糊化,因此脂肪也有降低GI值作用。但是

4、,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含脂肪高的个别食物(如冰淇淋)GI值较低,但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仍是应限制的食物。当血糖生成指数在55以下时, 可认为该食物为低GI食物;当血糖生成指数在5575时,该食物为中等GI食物;当血糖生成指数在75以上时,该食物为高GI食物。2. 碳水化合物主要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一、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提供热能;调节食品风味;维持

5、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1)供给热能。这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每1克糖在体内氧化可产生16.736千焦热量,每日膳食中糖的供给量占总热能来源的6070。因为人体内贮存的糖元很少,其储备的热能仅够半天消耗之用,所以人们每天必须按餐进食足够量的糖,才能保证人体热能的需要。(2)保护肝脏。糖除了供给热能还有保护肝脏及解毒的作用。肝糖元含量高者对四氯化碳、酒精、砷等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另外肝糖元含量高者对各种细菌引起的毒血症也有较强的抵抗力。从这个意义来讲,摄入足量的糖,使肝脏合成多量的糖元,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3)构成组织。糖和磷酸、碱基组成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

6、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糖和蛋白质结合生成的糖蛋白是构成软骨、骨骼和眼球的角膜、玻璃体的组成成分。(4)抗生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身体因病不能利用碳水时,身体所需热量将大部分由脂肪供给;而当脂肪氧化不全时,即产生酮体。酮体是酸性物质,在体内积存过多可引起酸中毒。只有在一定量碳水化合物存在时,脂肪氧化才能彻底,不产生过量的酮体,所以,碳水化合物有抗生酮的作用。此外,蔬菜、水果中的纤维素和果胶(多糖类),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能增进消化液和分泌和增强胃肠的蠕动而促进消化,并且纤维素有助于大便的排泄。因此经常便秘的人宜用多渣(多纤维素)膳食。二、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三、碳水化合物的日推荐量及其食物来源一般说来,对碳水化合物没有特定的饮食要求。主要是应该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合理比例的热量摄入。另外,每天应至少摄入50100克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蔗糖、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坚果、蔬菜(如胡萝卜、番薯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