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16712346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摘要迅速开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有力地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开展,也对老师的教育观念带来了宏大的影响与冲击。为加快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使教育能更好发挥根底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老师必须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进步信息素养,使我国的教育更快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21世纪是科技迅速开展的信息化社会,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改革和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为了充分发挥教育根底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使教育更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我们急需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只有

2、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教育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特点从技术层面考察,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根本特点是:1.快捷性。现代教育技术能使信息的存储、传递和呈现方式及时迅速。网络能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和广度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使地球在网络的联结下变成了“地球村,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共享同一信息。网终教育的快捷和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不仅为学习者和研究人员节约了时间,而且进步了学习和研究的效率。2.丰富性。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了学生承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老师、课本、借阅或购置图书、实验室实验等几种途径获取信息,而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互

3、联网的开展与普及,网络教育的兴起,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有支持老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有帮助学习者进展自主学习的课程,有用电子作品创作的各类素材库,有供进展学习评价的试题库反应系统等。还可以将被感知事物的开展变化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现实化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学习者既能见到原子、分子构造、生物细胞、基因等微观世界,也能见到宇宙、大洋、原子弹爆炸等宏观过程。使难懂深奥的原理、定理等变得详细、生动、易懂。3.自主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历的过程,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

4、建构者。老师那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充分表达了建构主义知识论观点。老师角色和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老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4.开放性。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使教育变得更为开放。学习者不再受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甚至生理缺限的影响,只要具有操作信息技术技能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对象,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师生可以进展实时的研讨,交流和对话,有疑难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老师进展辅导。在网上,既可以根据专业需要调阅有

5、关教材,又可以自由调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学校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化社会,每个人都有参与教育信息消费、流通和消费的权利,致使教育信息难以得到质量保证。各种陈旧、有害、粗制滥造的信息泛滥成灾,这对一些好奇性强、鉴别难力缺乏的青少年学生造成极大的危害。2.教育信息交流的即时性与信息内容陈旧性反差极大。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迅速,但在互联网上和一些媒体上却仍然存在着大量陈旧过时无用的甚至已经成为垃圾的信息仍然存在着,这与教育信息快捷与信息交流的及时性是背道而弛的,严重影响了教育信息优势的开展和信息的质量。3.一些老师和学生缺乏驾驭信

6、息技术的才能。这不仅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而且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活动。4.投入教育信息技术的资金缺乏。我国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缺乏。而教育信息技术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价格极为昂贵,而且晋级和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尤其是贫困落后的乡村学校和遥远地区的学校,要购置信息技术的各种装备确实是难以办到的,这是制约我国学校信息技术开展与普及的一大瓶径。三、现代教育技术对老师信息素养的要求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永远不可能替代老师的作用。老

7、师不仅仍然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而且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地位更为重要、任务更繁重、要求更高了。正如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所指出的“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的自然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老师始终是主要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广泛推广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今天,老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信息时代,一个不懂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的人是无法有效进展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更无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的完美整合。时代赋予老师的教书育人使命更难以完成。因此,只有当老师能娴熟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局部时,

8、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效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进步,合格人才的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进步,合格人才的培养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可见,老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老师的教育行为,主要受其教育思想、理念所支配,只有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究、研究和创新,从而培养出经济社会开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以软件和多媒体方式给学生提供各种知识信息,以交互式的方式给老师和学生创造了进展探究式教学,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教学环境。为了适应这一变化

9、,这就要求老师彻底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习的教学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建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老师观。2.进步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应用才能。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开展的强大动力。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是当今经济社会开展的新趋势。教育正处于向现代化开展的转型期。信息技术正在为教育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有机结合的教育平台,为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创始了一个更为开放、更为自由、更为灵敏的教育环境。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老师要在教育教学理论中,不断进步信息素养,增强信息的应用才能。所谓信息素养是人们对这一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才能的综合素质。详细来

10、说,它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有全新的信息观念和信息知识。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全球优质信息资源;能用信息工具检索信息、编制课件,并能高效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要具有高效准确地获娶加工、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才能、并要具有自行研制、开发能有效进步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新的资源。只有从多层面和多角度努力,才能构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灵敏性的综合才能素质体系。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做出有益的奉献。信息社会是学习化社会。老师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应该尽快进步信息素养,努力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培训的形式可根据我国教育和老师实际情况要灵敏多样。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采用“面授+自学+远程教学的培训方式是最

11、好的组合.这既能解决老师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更多时间集中学习的矛盾,又能为学校节约一局部培训资金。然而,培训目的的实现并非轻而易举的,而是一项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老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尤其是西部地区老师的信息素养更令人堪忧。绝大多数老师都不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展教学。即使是东部经济兴旺地区,真正掌握并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进展教学老师也为数不多。面临老师信息素养普遍较低的严峻形势,迅速进步老师信息素养迫在眉睫。其次,学校指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缺乏。信息根底设施建立是培养、进步老师信息素养的根底和前提,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培训老师的主要渠道,是实现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保障。学校指导应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习,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把学校信息根底设施建立好,使老师能尽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和教学,为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奉献。参考文献:1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科学出版社,19962吴晓波:略论信息素质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