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6671638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8.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一授课题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时 1节次1授课时间2月27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熟练通分,进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2、通过课中探究学习,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那么, 能正确地进展计算刖 置 学 习 案12 87一、通分,课件出小-和三和g 351310二、幻灯片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并总结计算方法。1 2 8 5 5 13 +3 13 -13 6 -611三、准备同样大小的纸,折出并涂出2和4。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组内检验前置学习效果,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2、观察手中的学具,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尝试列出算式。二、汇报。112和4

2、这两个分数有什么/、同?能直接相加吗?引出课题。二、全班交流学111、怎样计算2+4 ?折纸法、通分法、化成小数再相加2、验证。小组探究交流。3、汇报算法优化。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规律。1 14、尝试独立元成2 -4。四、课堂练习。2 13 13+8 4-6五、课堂检测课本第3页第1、2、3题。作业案完成课后局部习题。数学书 4页4、5、6、7题。实践作业:动手折、钎涂、算 算。1 12 13+4 3-4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一授课题目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时 1节次2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了解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分数 也适用。2、通过课中探究学

3、习,会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刖置 学 习1 .计算.3/5+3/10=4/7-3/14=2 .说一说以下各题的运算顺序。110+15-2826-4+2145-18+7案方法: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课 中探 讨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出示情景图,小组内尝试解决以下问题:留在家中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二、组内汇报算法。引出课题。二、全班交流学1、怎样计算4 +1 +5 ?你能用/、同方法试一试吗? 9 4 92、小组内探究交流,共同完成。3

4、、汇报算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规律。四、课堂练习11 3 2 1 124+8 3 +8 6五、课堂检测课本第6页第1、2、3题。作业案根底类:书第6页4、5题。实践类:调查本班男、女生星期日的活动安阳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一授课题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练习、分数混合运学时1节次3授课时间课型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 掌握算法。2通过课中探究练习,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 计算。刖 置 学 习 案1、计算:3+153U.1 82 64 1262、计算:3 + - 1 17 - 2 + 4 5 2 205 20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那

5、么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课 中探讨 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稳固所学的知识。二、指导练习。课件出示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3、第3题。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三、拓展练习。5151、学校运来一堆沙子,修路用去-吨,砌墙用去-吨,还剩下/吨,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子夕夕盹.8662、明明看课外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5 ,第三天看了全书的-,三天后是剩下的页数还是看了 10页数多

6、?阳智慧冲关+ o =-填两个异分母分数五、课堂检测。题卡 根底类:书:4页6、7题。6页4题。111实践类:动手折一折,涂一涂。4 +8 +16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一授课题目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学时1节次4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回忆分数和小数意义,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2、通过探究学习,理解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必要性,能正确的进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 交 流 案1、说出以下各分数的意义1/5 3/8 4/7 5/122、填一填1被除数+除数=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 5=30.8表示分之。40.03表示分之。55.17表示又分之。3、用两X同样大小的纸

7、表示出0.06和1/20.一、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的成员有哪些?你会比拟它们的大小吗?引入新课。二、小组学习1、观察你手中的学具,这两个数哪个更大些?还有其他比拟的方法吗?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画图,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2、小组汇报。3、总结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4、尝试练习:将下面的分数与小数互化 2/25 3/8 0.75 0.565、课堂小检测;比拟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么比拟的。1/9 和 0.11/10 和 0.091.66和 5/3作完成数学书8页2、3、4、5题。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一授课题目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学时1节次5授课时间课型练习教学1通过前置学习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

8、减法的窠 2、通过课中探究练习,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1理,掌握算法。M算的顺序,能正确的刖 置 学 习 案1、填空。-+ =+ 5 102、在里填上、(或=5860.840.08()-1、解决实际问题。书4、列本单元的思维导图1 1=4-6=-=0.89(10页第9题。9 35)10 5( )6目标 计算。能正确进展分数、小数的互化。课 中探讨交 流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展示思维导图。根据学生的导图,教师板书:广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分数0减混合运算分数、小数的互化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2、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稳固所学的知识。

9、二、指导练习。1、10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2、第2题。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3、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三、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74页“练习五中的第 6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四、课堂检测。题卡作业案根底类:书10页6、7、8、10题。实践类:实践活动:建造“分数墙。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二授课题目长方体的认识学时 1课时节次6节授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2 .通过前置学习,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局部名称 ,发现长方体和止方体的

10、特点,3 .通过课中探究学习,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刖置 学 习 案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 11页的长方体和止力体的几何形体,认识 一下长方体和正力体的顶点、回和梭。3、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摸一摸,初步感受实物的点、面、棱的特点。二、小组学习1、组内检验前置学习效果,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2、观察手中的学具,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二、汇报,引出课题。三、全班交流学1、小组内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展研究。2、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分别叫什么?长方体的棱长可以分成几组?拿出准备好的

11、纸盒,先分工研究,冉共同讨论。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在小组交流的根底上,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四、课堂练习:1、长方体和正方体分为、三局部。它们都有个面,个顶角,条棱。每三条棱的交点叫;2、长方体的条棱分为三组,每一组有条,分别叫长方体的、3、正方体的条棱一样长,都叫做正方体的。个面面积相等。的棱长度相等;五、课堂检测:书12页2、31、完成课后局部习题。数学书 4页4、5、6、7题。2、用硬纸板做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再做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7厘米,5 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二授课题目长、正方体的认识练习课学时1节次7授课时间课型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

12、前置学习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各局部的名称和特点, 能根据各自的特点计算各自的棱长总和。2通过课中探究练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几它们之间的关系。刖 置 学 习 案1、出不长方体和正方体。标出各局部名称。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二X4,正方体棱长总和二X 123、画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思维导图。课 中探讨交 流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展示思维导图。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稳固所学的知识。二、指导练习。1、填空。1右图中长方体是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的长是厘米,宽是 厘米,高是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2用棱长为1厘

13、米的小正力体,拼成一个稍大的正力体,至少要有个小正力 体。3正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所有的棱长都,每个面的面积都。2、有长为3厘米的小棒4根,长为4厘米的小棒3根,长为5厘米的小棒4厘米, 长为8厘米的小棒2根,长为6厘米的小棒4根,怎样选择小棒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 的框架?3、把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止力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比原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增加了多少厘米?三、课堂检测。题卡作根底类:书:13页4、5、6、7题。业实践类:书:13页8.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二授课题目长、正方体的展开图学时 1课时节次8节授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结合具体的正方体

14、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正方体的 6个外表的展开与折叠,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2、通过课中探究学习,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开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刖 置 学 习 案1、学生观察正方体6个面的相对的位置并答复有什么特点?课中探讨交流案2、动动手:找一个正方体按书 14页主题图要求沿红线的棱剪开学习提示:先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剪 时不能沿每一条棱剪。三、小组学习1、组内检验前置学习效果,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2、说一说:剪开后,展开图形,我发现上、下两个面之间隔着个面,左、右两个面之间面,前后两个面之间面二、汇报,引出课题

15、。三、全班交流学:1、试一试:还有其它的剪法吗?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2、分组展示各种不同的剪法。3、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一下,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是怎么剪的?通过比拟,了解到不同的剪开方法得到的正方体展开图可能不同共 11种,但不要求全部找出来,拓展学生对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并在描述如何得到正方体展开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4、同伴合作,把每一种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本操作的目的是在折叠的过程中,感知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对应关系。四、课堂练习:出示教科书第14页第三题,鼓励学生利用附页1中的图1试一试。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流、解答,适当引导学生反思、验证。五、课堂检测:教科

16、书第15页练一练第一题 卜面的图形分别是上面哪个盒子的展开图?想一想,说一说。作实践类:教材第15页“练一练 2、3题.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一授课题目解决有关求物体外表积的问题学时1课时节次9节授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 目标4 .通过前置学习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5 .通过课中探究学习,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漏在外面的面的外表积。能够准确计算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漏在外面的外表积。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刖置学习案1、摆一摆,填一填。把一个长方体放在不同的位置,最多能看到个面,最少能看到个 面。实践活动,几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重叠,会不断改变物体露在外面的面。5厘

17、米1.5厘米厘米3、如果正方体的棱长为 50厘米,那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课 中 探 讨 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组内检验前置学习效果,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2、4个棱长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学具,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讨论,外面的每个纸箱有3个囿露在外面,一共有 9个囿露在外面。)二、汇报交流:1、要观察纸箱露在外面的面说说你有几种观察策略。2、你是如何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3、如果换一种摆法放在墙角,露在外面的面积有变化吗?学生讨论,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三、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有什么规律?四、课堂练

18、习:完成 21页找规律第1题。 完成21页找规律第2题五、课堂检测:将小正方体按以卜图的方式摆在桌子上,1个小正方体有个囿露在外囿,2个小正方体有个囿露在外囿,3个小正方体有个囿露在外囿。照这样的方式摆卜去,10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如果 1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 2厘米,那么10个正方体按上面的摆法,露 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作 业案1、完成书19页的第1-2题。2、实践操作19页的第3-5题。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二授课题目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学时 1节次12授课时间课型练习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二授课题目分数乘整数学时1课时节次13节授课时间月日课

19、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结合学过的整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通过课中探究学习发现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展计算。热情参与,在活动中学受成功。前置学习案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一样加数的简便运算。2. 3/10+3/10+3/10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3、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课 中探讨交 流案一、小组学习1个小树图片占整X纸的1/5 ,你能折出这X纸的1/5吗?2个小树图片占整X纸的。折一折并涂色3个小树图片占整X纸的。用加法算式表示:+ +=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二、组内汇报算法、引出课题。二、全班交流学1、出示书本图,请学

20、生结合图说一说 2个3/7是怎样计算的。算一算,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如何计算2、先独立计算,汇报。3/16X32X5/9方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父。四、课堂练习:5/12X22X 4/9五、课堂检测:书第23页练一练1、2、3、4题。作业案根底类:书24页,5、6、7、8题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四授课题目体积和容积学时1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通过前置学习,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通过课中探究学习发现并掌

21、握长方体的容积和体积。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开展空间观念。刖置 学 习 案1、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拟大?哪些物体比拟小呢?2、课前查找资料,什么是容积?什么是体积?有什么区别?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手中拿着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拟大,哪个比拟小?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和容积。三、实验操作,全班交流学。1、“教师手中有两个学生进展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拟,我给土豆编个:1号、2号。学生猜测。2、出示

22、两个有刻度的量杯, 里面盛的同样多的小。 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号同样进。 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3、汇报总结。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4、课堂小练: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四、课堂检测。练一练第 1题。作业案根底类:书37页3、4、5题。实践类:书37页6题。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四授课题目体积单位学时 1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通过前 置学习J解 体积、容积单位。通过课中探究学习 感受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开展空间观念。刖 置 学 习 案1、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我们已经熟练掌

23、握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相关知识。3、小组内说一说,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怎样的正方体是1cm3? 1dm3?4、做一做。用橡皮泥或其他物品切出体积是1cm3的正方体假设干个。再用 1dm3的回龙点睛力体假设个拼出 2cm3、5cm3、10cm3二、全班交流学1、介绍容积单位,容器内盛放液体的量一般用开L毫升ml作单位。2、1分米3的止力体,可以容纳1升的液体。1升=1分米3、1L=1dm3“哪种物体的体积,3、学生翻开书。观察容器是分别装有多少容积的液体。说一说:容积大约是1升?四、量一量1、用滴管测量1毫升的水大约有几滴。2、1小水大约有多少毫升?五、

24、课堂小练:书39页1、2根底类:书40页3、4、5、6题。实践类:书40页7题。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四授课题目长方体的体积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通过前置学习 结合具体情况和实践活动,操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通过课中探究学习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在观察、操作、操索的过程中,提 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刖置学习案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出示长方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长方体体积的相关知识。3、组内交流: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用一样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

25、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课 件出示4、汇报。总结。二、全班交流学。1、观察数据,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根据数据,长方 体的体积应该如何来进展计算?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得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 =长乂宽X高 V = a x b x h3、学生独立尝试思结正力体体积公式。 V = a xax a三、课堂小练。1、测量自己的铅笔盒,找出长、宽、高2、计算铅盒的体积四、课堂检测。书42页2题。作业案根底类:书43页4、5题。实践类:书43页9题。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四授课题目长方体的体积学时1节次授课时间课型练习教学目标通过前置学习 稳固长方体,正方

26、体体积的计算。通过课中探究学习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刖置 学 习 案1、计算长方体体积。长:2cm 宽:3cm 高:4cm长:13cm 宽:5cm 高:2cm课 中探讨 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出示正力体:如何计算止方体体积?3、组内交流。根据学生反应,板书公式:止力体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V =ax ax a=a3二、全班交流学。1、出示42页试一试。小组合作完成。2、汇报交流。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X高 三、课堂练习。书5、7题。四、课堂检测:题卡作业案根底类:练习册实践类:寻找生活中两个正方体形状

27、的物体,先估一估它们的体积,再 进展测量与计算。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交 流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中 探 讨 交 流 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四授课题目体积单位的换算学时 1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通过课中的探究学习会进展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在观察,操作过程中, 开展空间观念。刖置学习案课 中探 讨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出示1dm3的盒子,提

28、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 1cm3的止力体?3、组内交流。动手摆一摆。验证猜测。得出结论: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二、全班交流学。1、完成试一试第1题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2、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汇报交流。三、课堂练一练:四、课堂检测题卡作业案根底类:实践类: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四授课题目体积和容积的练习学时 1节次授课时间课型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在观察中操作活动中,开展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2、通过课中的探究学习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交 流

29、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导入:今天,我们就来上TW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练习课。二、指导练习。1、学生翻开书,观察第1题的两个长方体和1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答复: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学生先找一找,再让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 2、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知识未判断。3、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一块橡皮约10一本词典约900一个文具盒约0.35一个用品约0.64、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外表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5、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让学生独立在课堂本上完成第 2、6题作业案根底类:8、9、10题实践类:

30、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四授课题目有趣的测量学时 1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学会尝试用多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通过课中探究学习操索不规那么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刖 置 学 习 案课 中 探 讨 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石块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 量不规那么物体的体积。3、小组内制定测量方案,并进展测量。汇报交流。二、全班交流学。1、进展实验。将石块取入盛有一高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测量出容器的底面长、宽和 水面高分别是多少?小组合作:怎样计算石块的体积?2

31、、交流汇报。底囿枳乘高是石块的体积。二、课堂练一练。放入石块前水图约18cm,放入石块后水面高30cm。石块的体积是 多少?四、课堂检测:题卡作业案根底类:实践类:1、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2、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量出石块的体积。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五授课题目倒数学时 1节次1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前置学习了解什么是倒数。倒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初步了解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2、通过课中探究学习在计算、比拟、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掌握求一个数的例数的方法。刖 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 交 流 案一、小组学习。1、检验前置学习效果,小组内交流前置学

32、习中的收获和疑问。2、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倒数。请同学们翻开书,按如下问题自学什么是倒数? ”互为倒数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3、组内交流。汇报。二、全班探究学1、想一想:怎样求4/11、 16/9、0.5 0.35的倒数。1的倒数是几?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3、总结归纳。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为分数,求自然的倒数先把自然数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三、课堂练一练:求出3/723/89 0.8 1 56的倒数。四、课堂检测:题卡作业案根底类:实践类: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作业

33、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交 流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探讨交 流 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 探 讨 交 流 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 探 讨 交 流 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 探 讨 交 流 案作业案生本课堂教学案单元授课题目学时节次授课时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刖置 学 习 案课 中 探 讨 交 流 案作业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