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1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4高考)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116659567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0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1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4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1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4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1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4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1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4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语文(重庆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11 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4高考)(8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4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 考点vs 技法 训练vs 检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重庆市高考重庆市高考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在在“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考点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能力层级为级为D D级。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20132013年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课标全国卷年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课标全国卷、辽宁卷、辽宁卷、北京卷、安徽卷、重庆卷、广东卷,北京卷、安徽卷、重庆卷、广东卷,20122012

2、年浙江卷、广东年浙江卷、广东卷、天津卷、江苏卷、全国大纲卷,卷、天津卷、江苏卷、全国大纲卷,20112011年除北京卷、重年除北京卷、重庆卷、天津卷外,其余庆卷、天津卷外,其余1414套卷都考查了表达技巧。考题一套卷都考查了表达技巧。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标“”的为本考点题。12013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答

3、案及解析参见“现场指导”。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 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给3分;能做简要分析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评价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由诗中“去还来”“前时”“昨夜”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由“惆怅”“遥怜”“相思”“成灰”“日落寒鸦”“独自回”等词语可以

4、看出作者惆怅、孤独、寂寞、失落的心情。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读懂诗歌 江边的几树梅花真是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在树下徘徊,离开又回来。先前白雪覆盖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无处找寻,昨天夜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今日我想折下几枝来送给远方那个我怜爱的人,遗憾的是相思这场劫难已化为灰烬。我在树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远远地望着那扇柴门,才独自归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2013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7分)秦中吟歌舞 唐

5、 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延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注狱,中有冻死囚。注 阌(w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秦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_,_”一脉相承。(2分)2(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积累的能力。根据诗句中富人与狱中

6、受害妇孺受害惨状的对比,很容易想到杜甫的这句诗。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答:_(2)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中间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做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解析 本题考查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应从诗中对比的内容、对比的意图及造成的艺术效果等角度进行赏析。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

7、歌的表达技巧20132013课标全国卷课标全国卷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5分分)()(原诗见本讲原诗见本讲“真真题体验题体验”第第1 1题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教你审题审题要点由题干可知,本题的答题范围是全诗,要求是指出表现手法并做分析,分值是5分,说明分析肯定占一定的分数,不能轻视分析分析思路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情感”的答题模式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

8、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真题vs 指导教你答题答题有据江边几株梅树令作者牵挂,多次拄杖前往探访。大风雪后再次踏雪寻梅,却苦寻无着,直到昨夜明月之下,才发现梅花凌寒傲雪盛开。可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梅花的冰姿玉肌,也几乎未涉及梅的色与香,而是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间接表现梅花高洁、孤傲的精神和品格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与香,而是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出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

9、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类型一修辞手法 知识储备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10、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类题指津【设问方式】12013安徽卷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步骤】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步骤1)3结合诗句说明修辞手法是怎样运用的。(步骤2)4指出该修辞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步骤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11、然后回答问题。官仓鼠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选择其中两种修辞说出其表达效果。思维轨迹由题干可知,答题范围是整首诗,“哪些修辞手法”“选择其中两种”说明修辞手法最少有三种。题干还要求指出两种修辞的表达效果,说明在指出修辞的同时还要指出诗句哪里体现出了这种修辞手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1)比喻作用:将那些只知道吮吸百姓血汗的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夸张作用:将那些吞食民脂民膏的贪官污

12、吏的丑恶形象生动地勾画了出来。对比作用:“健儿无粮百姓饥”与官仓鼠朝朝入口进行对照,将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鲜明地摆在了读者面前。拟人作用:作者用一个“君”字是把“官仓鼠”当作人来称呼,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答出两种即可)(步骤2)表现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刺。(步骤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对点训练】12013安徽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秋斋独宿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

13、称“韦苏州”。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答:_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答题时注意除了指出修辞手法之外,还要对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加以赏析,也就是要回答将什么比喻成什么,有何妙处或作用。返回目

14、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对点训练】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双袖龙钟泪不干”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答案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步骤1)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步骤2)与下句形成对比,增添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步骤3)解析 指出修辞手法时一定要写出哪里体现了这种手法以及表达效果。返回目录返回目

15、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 黄几复:与黄庭坚少年交游,当时在南方做官。治病不蕲三折肱:蕲,通“祈”,求。此句称赞黄几复不从官场世故中谋求升官发财。这首诗的颔联包含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答案 对偶、对比、借代。(步骤1)上句追忆了当年相聚的欢乐,和下句描写

16、与友人久别的凄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步骤2)“一杯酒”代指欢聚场面,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关切与赞颂之情。(步骤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类型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知识储备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畴,包括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细节描写、想象联想等,也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直抒胸臆等。常

17、见的表现手法如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描写手法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根据描写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根据描写所用笔墨的多少可分为白描(简笔)和细描(工笔)。1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分析正面描写时,要考虑感观角度、观察角度。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

18、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不直接描写,而从其他人物的态度、议论、评价等方面达到间接表现事物的目的。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整首诗句句写人,却处处从侧面表现夜雪之大。第一句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从侧面暗示雪大。第二句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从侧面写夜雪。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第三、四句从听觉的角度再一次从侧面表现雪势渐大。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今江西九江)时心情的孤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白描(简笔)。

19、它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把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做题时可以理解为对景物进行“简单的罗列,简洁的描写”,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是暗淡的。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20、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很自然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的呼啸的秋风,看看胯下的瘦马,是什么感觉?只能断肠!这就是白描。另外,运用白描的诗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为平实质朴,如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4细描(工笔)。它也是绘画中的术语,又叫细描,是指对事物进行

21、精雕细刻式的描写。它的特点是详尽而细腻。如孔雀东南飞中以工笔亮彩描绘了刘兰芝的形象:“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5细节描写。细节指细微的动作或细小的情节,这些动作或情节人们一般不在意,但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抒发情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管中窥豹,一叶落而知秋。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

22、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二、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蔑视权贵之情。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来抒情的方法,具体可分为:(1)托物言志。指诗人不直接表

23、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情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的事物中。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该诗通过描写蝉来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怀。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或借物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与感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

24、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更让人觉出无限悲凉。以哀景写乐情。这一类比较少见,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5、。”这一句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借古讽今。即借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现实,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代的人和事,实则抒发自己对人或事物的认识。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借诸葛亮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

26、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4)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者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其他手法 1虚实结合 “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

27、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它包括梦幻之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实”是指客观世界中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相生,人们常以此描述虚实之间的关系。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实景是“尽荠麦青青”,通过描写昔盛更显出今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

28、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如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典型的以动显静的手法,“蝉噪”“鸟鸣”笼罩着若耶溪,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3象征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物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诗人运用了

29、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是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石灰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4对比对比是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手法。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李约观祈雨:“桑条无

30、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因春旱而祈雨的看似热闹的场面,实则内心忧虑,唯恐天不下雨;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热闹情景,在荒嬉中“犹恐春阴”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的闲愁。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力。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5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是用环境、气氛或其他

31、条件做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6渲染原是中国画中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营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

32、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渲染了春涧的寂静。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类题指津【设问方式】12013课标全国卷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22013辽宁卷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32013四川卷“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2013天津卷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步骤】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2指出什么地方用了什

33、么技巧或什么手法。(步骤1)3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怎样用的这种手法。(步骤2)4用这个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步骤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例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 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

34、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思维轨迹“这首诗整体上”是说整首诗的手法,题目是问全诗的表现手法,而不是某一句的手法,不能用某一句的手法代替,需要答出全部步骤。参考答案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步骤1)通过对性情高洁、心系苍生、没有同伴、没有共鸣的“凤凰”的意象的描写,(步骤2)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也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步骤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对点训练】42013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

35、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 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答案 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运用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解析“怎样借景抒情”要求考生通过情景之间的相似性来分析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考生首先要理清词人的写景顺序和角度,如本词上片听觉到视觉,由远及近。由此考生就

36、可以感知到作者是因声而望景,由景再生情。其次是情景之间的相似性,如水阔云低暗示了心情的黯淡,燕子远去和“人千里”又极为相似,落落的梨花又恰是孤寂无依的词人的真实写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52012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注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 玉花:喻雪花。“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_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37、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案“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步骤2)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解析 题干中的“描写”既是提示,也是限制,因此只需答出步骤2。答题时应从描写技巧,如动静、视觉、听觉等角度着眼。从诗句的内容看,较为合理的解说应是视觉、听觉结合,但由于“视觉、听觉结合”不是一种规范的文学鉴赏术语,因此参考答案并不出现

38、这一术语,而是侧重从内容解说的角度答题。考生作答时,可以出现“视听结合”这一说法,但要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回答出这一描写的效果,即写出意境的宁静和形象的淡然、专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类型三结构技法知识储备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的有:1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句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只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的所在了。第一联

39、,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卒章显志。诗言志,中国古典诗歌把“言志”当作重要内容来表达,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驰骋闲放的心志,以及不畏权贵、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以景结情(在抒情手法中表述为“以景衬情”)。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

40、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以“览物”结“关合之情”。说通俗点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是“以景结情”类诗歌的典型之作,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置酒饮乐之

41、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我们不得而知,诗人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4照应。即诗歌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人物或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词共分两阕,下

42、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洲”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5铺垫。铺垫是指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如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全诗看,诗歌重心应当在后两句勾勒的特立独行、孤傲超绝的“钓翁”形象上,而诗歌前两句展现的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景象,便是这“钓翁”的背景,其居于次要地位,起铺垫作用。也正因为有了诗歌一、二句的铺垫,“钓翁”的形象才更加鲜明。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

43、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类题指津【设问方式】12011湖北卷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2010大纲全国卷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题步骤】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2指出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步骤1)3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步骤2)4指出此种结构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步骤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例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

44、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思维轨迹第一句的作用应该指出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结构上应指出结构技法,内容上应正确理解诗句,答题时应回答出全部步骤。参考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步骤1)描绘出了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2)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步骤3)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对点训练】62011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蝶恋

45、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答:_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案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解析“今古河山无定拒”,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开篇境界宏大,贯通古今,胸怀天下,更为全词奠定了苍凉悲怆的感情基调;“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借景抒情,境界开阔,写战争的频繁和塞外的荒凉萧索。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关注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46、最后做到全方位地评价其特点。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技法21诗歌表达技巧易混点区分下面就考生容易出错的表达技巧问题进行梳理,希望对即将进行诗歌鉴赏复习的学生有所帮助。1“方式”与“手法”的区分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四个方面:(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渲染、衬托(映衬:有正衬,包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有反衬,包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抑扬、照应、象征、对照、虚实结合(由实入虚

47、、以虚写实)、运用典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小见大、开门见山。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4)篇章结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承上启下、过渡、铺垫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情”与“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

48、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自己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则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3“情”与“景”关系的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

49、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4“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区别“借景抒情”是把情感寄托在景象之中,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整首诗歌的写法;“托物言志”是赋予“物”以人的品性,把物当成人来写,一定是整首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5描写角度的问题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6.误区警示(1)要“靠船下篙”,即正确理解诗意,不要强加表达技巧。(2)一首诗中的表达技巧往往

50、不止一种,答题时要根据要求作答,是答一种还是答几种。(3)答题要规范。在写出相关的技巧术语时,还要简略地分析一下运用这种技巧的效果(如对表达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方面的作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题武关 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注 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战国时为秦国的南关。楚怀王绝齐亲秦,入武关为秦伏兵所执,客死秦国。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

51、下统一。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1)诗人“笑”怀王什么?为什么“笑”?请简要分析。(3分)答:_答案(1)诗人“笑”怀王糊涂昏庸,听信小人谗言,放逐屈原,最终造成了自己客死秦国、楚国国运衰败的悲惨结局。诗人“笑”怀王是希望唐朝统治者居安思危,吸取历史上楚怀王的教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3分)解析 本诗借古讽今,答题时要结合首联、颔联和尾联来回答。“一笑怀王迹自穷”,是诗人对楚怀王的悲剧结局的嘲弄,其中更有对楚怀王其人其事的感叹、痛恨和反思。尾联希望唐朝统治者吸取历史上楚怀王的教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振兴国家。第第4 4讲讲

52、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2)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赏析。(4分)答:_答案 拟人,(1分)首联“碧溪留我武关东”一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在武关的盘旋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陈迹的联想、感慨上来。(1分)对比,(1分)颔联“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用强烈的对比,将郑袖得宠而“酣似醉”之态与屈原遭放逐后的“憔悴”失意之色进行鲜明的对比。通过小人得势、贤臣见弃的对比,婉转地抨击了楚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1分)借代,(1分)颈联“山樯谷堑”代指昔日江山依旧,

53、“弱吐强吞”代指弱肉强食、七国争雄的局面。诗人通过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说明楚怀王正是因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导致了丧失国土、身死异国的悲剧。(1分)(任选两点作答)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先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分析哪里体现了这种手法,并指出其表达效果。读懂诗歌 我来到了武关的东边,清清溪水从眼前汩汩流过,好像在向行人诉说着前朝的史事;举目眺望,可笑当年那昏庸怯懦的楚怀王入关投秦,一去不返,如今除了关塞依旧,没有留下任何遗迹。郑袖得宠的娇娆之态好像喝醉似的,屈原遭放逐,到处流

54、落,形容枯槁。武关四周耸立的峰峦和如壕沟的山谷依然存在,而弱肉强食、七国争雄的局面却似过眼云烟,尽已成空。今天子神圣,四海一家,统一天下。武关上长风浩荡,戍旗翻卷,残阳如血。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7分)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注 诗人被元兵俘获押解北上,途经大庾岭到达江西南安军。江西是诗人的家乡。在路上作者曾绝食。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在山上

55、。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1)诗人为什么说“归乡如不归”?(3分)答:_答案(1)被捕归来,壮志未酬,(1分)无颜见家乡父老,(1分)不如战死沙场。(1分)解析 诗的第二句“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写诗人回忆起当年带着子弟兵浩浩荡荡出岭,而如今却身加镣铐归来,无颜见家乡父老,还不如战死沙场!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1分)突出了诗人

56、的亡国之痛与家乡因战争被毁之痛。(1分)(或答“将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心和对元人的蔑视。”)解析 山河依旧与城郭面目全非构成了对比,除了回答出运用的手法,还要回答出什么和什么构成了对比以及对比的表达效果和诗人的情感。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读懂诗歌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诗人忆起当年带着子弟兵浩浩荡荡出岭,如今却身加镣铐回到家乡来,还不如战死沙场,何必归来呢!站在岭上,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之旗已经改换成元朝的旗帜

57、了。饿死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希望在梦中,可以像古人一样保持住节操。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7分)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注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 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交汇处的天然湖泊。(1)词的上阕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3分)答:_ 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 答案 上阕第一句总

58、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1分)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2分)解析 开篇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西湖好”点明主旨,表明了词人的情感态度。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2)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_答案 动静结合的手法。(2分)下阕一、二句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

59、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1分)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1分)解析 下阕一、二句写的是静景,三、四句写的是动景,所以是动静结合。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读懂诗歌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笙箫音乐,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漂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4阅读下面这首

60、宋诗,完成题目。(7分)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注 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连明:直至天明。(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答:_ 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 答案(1)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画面。(1分)春日雨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1分)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1分)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需要抓住前两句所写景物的特点,然后对意境或图景的特点加以概括

61、,再用简略的语言把意境或图景描绘一下。表现的心情要抓住表情词语“春水”“娇”“暖”。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这首诗。(4分)答:_答案 情景交融。全诗无一字言情,但景中寓情,以景传情。运用拟人。“娇”“弄”两字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全诗未用一个直接表情的字眼,但景中寓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境界,正是诗人闲适、恬静心情的写照。第三

62、句“花竹静”,第四句“相对鸣”,都是以动衬静。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读懂诗歌 夜雨一直下到天明,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天上轻柔的春云像娇嗔的姑娘在照镜子,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春天的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落下斑驳的倩影,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偶尔有乳鸠相互对鸣。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

63、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注 本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答:_答案 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训练vs 检测 (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_ 答案 作者被罢官后,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之情。(2分)借用汉代扬雄写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2分)(结合词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读懂诗歌 清晨桐叶飘零,寒蛩夜鸣,秋天的时光,叶落、虫语,勾起了作者的旅思,通向京城的道路黯淡无光。忽然想起那大散关头和清澈的渭水之旁,曾是他“横戈盘马”之处,应该和原来一样。江海、轻舟现在已经都具备了,可惜一卷兵书,无人可以托付。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什么恢复方略了。第第4 4讲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